垣曲人家 文学频道
作者简介
周涛,1966年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担任上饶市广播站记者、编辑兼播音员,鄱阳县饶丰农场中学语文教师,224地质队子弟学校高中语文和历史教师,分宜县文联文学创作员,江西省旅游局《现代旅游报》编辑和记者。1983年加入江西省作协。
纪念224地质队第一任党委书记兼队长靳建勤
前言:靳建勤(1928-1979),垣曲县古城镇上庄村人。早年参加革命工作,曾先后在山西省公安厅、内蒙古满洲里、海拉尔,江西省、浙江省等地煤炭战线工作,历任江西省224地质队党委书记、队长,浙江省煤田地质大队筹备组负责人,1979年7月病逝于上海。
一、体贴职工,排忧解难
我是1973年暑假期间从下放劳动的鄱阳湖农村调进224地质队子弟学校的。那时的政策还很左,像我这样出身不好又是“臭老九”身份的人,在没有中央统一的政策之前,要从农村调进工业单位是很困难的。
丈夫为了把我调过来,费了很大的力气和周折。他是大学毕业分配到了224地质队,先到基层钻机上劳动一年多,但为了有寒暑假可以到鄱阳湖畔和我团聚,之后才调到地质队子弟学校教数学。后来,学校由小学扩充到初中高中,教师力量不够,增调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学工科的,师范专业还没有,学文科的就更没有了。那时虽然没有恢复高考,但高中文科教师还是比较缺乏的。
为了这事,我丈夫上门去找靳书记。那时,靳书记大约四十多岁,面容清瘦、精神矍铄,是个神情严肃、态度温和的领导干部。他静静的听我丈夫诉求调妻子去子弟学校任教的种种理由,态度非常谦恭与诚恳,靳夫人也听得颇受感动。那时的干部非常清廉自律,书记的家也和普通职工的家差不多,只是房间稍大一点而已。靳书记听了我丈夫的倾诉,沉默良久,然后让我丈夫回去写个报告,要求为了照顾夫妻关系,把我调进子弟学校,报告写好后直接递交组织科。组织科上报后,靳书记是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办理,召集党委成员研究讨论通过后才发的调令。
调动手续完毕,我丈夫欣喜若狂,马不停蹄坐火车转轮船到鄱阳湖畔。那是个炎热的夏天,鄱阳湖水大涨,围湖大堤坝决口,湖水倒灌进堤内良田,把我所在的农场淹了大半,道路也淹了,其状惨不忍睹,那情景叫人终身难忘。原先隔岸就到的县城,要绕道几十里才能走到。丈夫不辞辛苦雨中奔波,才把我的个人档案拿到,然后夫妻二人从被大水浸泡的农场匆忙离去。
在路上我们一边叨念着靳书记的恩德,一边惦记着农场的学生们。“如果这次没有机会调走,我将在这个农场还要呆多久?我临时任教的农场中学已经泡在水里了,短期肯定恢复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那些学生们该怎么办呢?”。在农场最困难的时刻,我离开它内心感到内疚,又对靳书记充满感恩。于是我几乎放弃了休假,也没去看同样下放在乡下的父母,直接到224地质队来报到,二话不说就接受了高中语文和历史课。
分居几年,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在224地质队团聚了,条件虽然艰苦,但非常温暖温馨。我们对靳书记感激之情始终牢记在心。那时靳书记的女儿恰巧就在我们班上。有一次我趁家访特地去靳书记家对他表示感谢。靳书记询问了女儿的学习情况,当我说出感谢的话时,他依然态度和蔼地说,不必感谢个人,国家培养了你们这些大学生,就是要用你们的嘛,即解决了夫妻两地分居的问题,又增加了学校师资力量,一举两得。地质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储备一些技术人才,有个学校还是方便嘛……
靳书记的话让我很受启发。没想到,他在学校师资力量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竟然有这么深思熟虑!难怪我们这个小小的子弟学校,几百名学生,却有几十名大学生充当教员!这样的师资配备,甭说在小小的分宜县城,就是放在全国,也绝不多见!果然,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各地的知识分子纷纷回归,许多单位突击寻找专业技术人员,而224地质队此时已经人才济济,甚至还可以支援兄弟单位了!我对靳书记的深谋远虑和超前眼界非常钦佩!
二、直面矛盾、敢于担当
我们在子弟学校安心地过日子,女儿在1975年底顺利出生。那两年还在文革中,极左思潮还很严重。我们出身不好,尽管小心谨慎,还是免不了某些人抓小辫子、打小报告,甚至贴大字报。起因是我父亲从下放的地方来到我这里探亲。他有所谓历史问题,是‘黑五类’,行动受到监督。我们也知道当时的政策,只是父亲身患比较严重的肺病,乡下治不了,所以才来我这儿求治。我们怎能不管?父亲来的当天,丈夫就到保卫科报告了此事,说明了情况。谁料,才几天就有人贴出了揭发我们所谓“窝藏历史反革命”的大字报,还加上一些讲课时放的所谓“毒草”。那是所谓“批林批孔”时期。我们不敢公开辩论,学校也有多许多老师为此鸣不平,甚至内部发生了争执。为了息事宁人,丈夫只能去找靳书记反映情况,靳书记没有表态。他说:回头了解了解情况,无论如何,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可能靳书记找学校的书记谈了话,几天之后,大字报不见了,也没人到我家来争辩了。学校恢复了平静,我依然教高中毕业班语文和历史,丈夫则被调去担任当年224子弟学校首批下放农村劳动的高中毕业生的领队。
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境遇,我们是比较幸运的。224队子弟学校的环境,就是224队环境甚至是当时工业企业的环境缩影。没有224队大环境的安定和谐,就没有我们一家人的平安无事。父亲生病那年,不但静心在我这儿住了两个多月,而且每天去医务室打针。虽然出药费,但却出乎意料地享受了家属半价的优惠,这比上县医院看病便宜多了,而且去医务室不必挂号,又方便就诊。父亲回去的时候,肺结核病情好了大半。要不是下放的单位要他回去,他真不愿离开224队。回家后,父亲一直跟母亲念叨224队领导的仁德和人道。
以上的故事讲述的主要受益者是我们。可后来又有事实证明,靳书记的深谋远虑惠及了224队所有的职工及其家庭。
三、高瞻远瞩、深谋远虑
那是文革之后,地质队面临一次重大抉择。224地质队是计划经济管理下,专门勘探煤矿的事业单位。那时地方经济还很萧条,整个县城空空荡荡,仅224地质队就占据了县城几乎一半的地盘。那时野外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补贴(只要在县城10公里之外工作,就可以享受每月15元钱的“野外津贴”)。这对于地质队在队部机关、学校、医务室、机修厂工作的职工而言,无疑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于是大家纷纷要求把地质队搬到离县城20里左右的农场去上班。(注:当时也有单位这样做了,职工们拿到了不菲的“野外津贴”。)在当时农村交通极不方便的情况下,这样来回折腾是很不合算,不但要专车接送,而且浪费大量时间,这些损失是国家的。况且,地质队搬走了,这些地盘也就没有了。万一将来队里的子女后代需要怎么办?现在看来,当时大部分职工只考虑眼前的利益,而靳书记则考虑的是国家、企业和职工的长远利益。
面临这次选择,靳书记没有动摇。他坚持不搬,主意一定、稳如泰山,有些人对此不满。当时队里上下有许多非议,甚至有的说靳夫人是大城市的人,不喜欢乡下,是她影响了书记的抉择…等等。靳书记仿佛什么也没听见,日子久了,这事也就过去了。后来,中央突然有政策下来,地质队的职工都可以享受“野外津贴”了!职工们尤其是家属们,异口同声地夸赞靳书记有远见!
这件事情也令我感慨不已。当时靳书记的决定不被人理解,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如今改革开放多年之后,224地质队在县城占有大片的黄金地段,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职工的收益是显而易见的。当年靳书记的远见卓识,真是惠及子孙、泽被后人!
1978年唐山大地震,224地质队有两个技术人员,其中一个是北京地质学院63届毕业的工程师,正好在唐山市区出差,亲历了极其恐怖、惨烈且又及其侥幸的一夜,在交通和通讯都中断的情况下,他们从废墟中爬出来,步行一整天辗转坐车回来,轰动了全队。靳书记得知,立即到他们家去慰问。那位工程师的夫人很多年以后提起这事还非常感动,她说靳书记不止是慰问他们两家当事人,还挨个访问所有家在唐山的职工,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队领导尽量帮助解决。我们当时住的宿舍是一排排大平房,工人干部都一样,一户一套。我的邻居就有两户唐山人,他们对靳书记有很深的感情。
四、难以忘怀,沉痛怀念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来了,靳书记却调走了,224地质队很多人感到惋惜。我们感到惋惜,又希望他在新的岗位上有更大的平台发挥他的领导才干。没想到,几年之后就传来靳书记病逝的噩耗!我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只有50多岁啊!真是英年早逝,令人扼腕!我们当然没有条件去参加他的追悼会,只是在心里默默祈祷,愿他的灵魂在天国安息。
现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过去做梦也想不到,十年之后我的丈夫竟然接过靳书记的遗产,成了224地质队的第四任一把手,全面接手了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行政工作。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如果没有当初靳书记把我调进来,我丈夫也不可能成为他的继承人。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晃我们也退休多年了。大浪淘沙,留在记忆深处的,都是精彩和鲜活。靳书记就是这样精彩鲜活的篇章。
推广团队 | 本刊主编 | 姚普俊 |
---|---|---|
特邀顾问 | 王士敏 | |
特邀顾问 | 张开生 | |
刊文编辑 | 谭瑞平 | |
校园审编 | 靳三涛 | |
小说审编 | 谭锐金 | |
散文审编 | 李亚玲 | |
诗歌审编 | 王秀娥 | |
赐稿邮箱 | [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