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30多年来首个方言综艺节目《欢喜就好》。梁智强(左三)变身梁细妹
在本地电视荧光幕消失了几十年的方言节目,近年卷土重来,再度掀起话题。方言电视剧《吃饱没?》和方言综艺节目《欢喜就好》,由于深受观众喜爱,不但推出续集,还提名角逐红星大奖。
《吃》和《欢》都是特地为乐龄人士制作的节目。《吃》由曾经拍摄方言短片的电影导演陈子谦执导,《欢》则由导演梁智强领军制作。节目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以及老人家最熟悉亲切的语言,向年长观众讲解各项帮助他们的政策,例如乐龄健保和建国一代配套,同时传达活跃乐龄生活知识,比如健康和饮食贴士。
▲ 本地方言剧《吃饱没2》拉队到咖啡店拍摄
这两个节目的成功,延续了近两三年来的一股趋势,即电视和网络上流传的以方言(包括潮州话、福建话、广东话)呈现的官方委制的各类宣传短片。它们通常找来本地知名艺人如李国煌或为人熟悉的歌台艺人如王雷、刘玲玲等,以又唱又跳的轻松方式,讲解建国一代配套。
两代人的语言代沟
▲ 《吃饱没?》其中一幕,王雷饰演的“鸟王”患失智症,接受郑惠玉饰演的女医生治疗
《吃》和《欢》每周五中午12点播映,时段本身就反映了主要针对的族群,不可能是年轻上班族或学生。老实说,新加坡的年轻人,能听懂看懂这些方言节目的人数不多,恰好反映了两代人之间的“语言代沟”。
目前新加坡40到50岁以上的一代,都是汲取电视养分长大的一群。他们的成长岁月里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媒体,在那个年代,除了偶尔上戏院看电影,最佳娱乐大概就是左邻右舍围坐电视机前看电视节目。很多人的集体回忆,就是追看港剧,而当年的港剧是以原音播出的,不像现在都经过华语配音。新加坡华族虽然四成以上是福建人,不过很多中生代都听得懂,甚至会说广东话,这都得归功于当年流行的原音港剧。现在的情况可就不同了,根据2010年的官方统计,本地以方言为家庭用语的家庭已不到19%,而年轻人当中,会使用方言的仅剩5%了。
在新加坡建国初期,使用的语言非常混杂,国人除了在家中使用各自的方言,在社会上则是掺杂着各种方言交流,例如在巴刹里,都是依据各自的需要和方便以相应的语言交流和讨价还价。为了扭转新加坡华人因各自不同籍贯而使用不同方言的习惯,并改以华语作为沟通语言,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在1979年发起了“讲华语运动”。随着政策的推行,方言节目一律必须配音才能播映,从此,方言节目在本地媒体上销声匿迹,硕果仅存的,大概就是每天在电台以方言播报的新闻了。
“讲华语运动”如今已推行将近40年,虽然使用方言的新加坡国民大幅减少,但是更多年轻人改用英语而非华语作为沟通语,对华文的掌握能力也是每况愈下,更不用说对于中华文化的了解和关心了。
新生代学习方言的渠道
近年就有一些有心人士,希望年轻人可以学方言,也希望保留方言文化遗产,为此呼吁政府放宽政策,允许更广泛地使用方言。因为不懂方言,可能就无法欣赏各种方言文化艺术如地方戏曲。对此,李显龙总理作出了回应:“当初推行双语政策,是经过慎重考量的,如果要同时掌握好英语、母语和方言,对绝大多数新加坡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
李显龙总理强调,政府是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推行了务实的语言政策。新加坡的语言政策是正确的,因为这样孩子们才能掌握好双语,与国际舞台接轨,同时扎根于自己的母族文化。尽管如此,李总理指出方言还是有运用空间,在特殊情况下,政府会破例并恰当的使用方言。例如向建国一代讲解终身健保计划的时候,或者在大选期间群众大会上,候选人用方言发表演讲,除了让老一辈的选民更觉亲切外,也让他们更清晰了解其政纲与治理理念。
▲ 《你是福建人吗?》请来陈建彬(右)与黄靖伦两个客家人主持,以新鲜好玩的比赛方式,介绍本地福建人的传统食物、文化、手艺和节日等
近年来也有部分年轻人感叹自己不会方言,无法进入家中长辈的世界,而开始学习讲方言,《吃饱没?》和《欢喜就好》恰好成了他们练习的媒介。潮州八邑会馆为了让年轻一代接触潮州美食、戏曲、土特产、民俗和潮州话,就特别举办了潮州节,目前已举办两届。与此同时也开办“学潮州话”班级,希望年轻一代通过接触方言而加深对潮汕文化的认识。其他有着同样目的的福建文化节今年亦步入第六届。而新加坡电信旗下的mioTV佳乐台频道,则在2015年推出系列原创节目,包括《你是福建人吗?》、《福建3分钟》以及首部新台合资制作的闽南语剧《珍珠人生》。
▲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知名童星纪宝如的苦命传奇故事搬上荧幕,拍成电视剧《珍珠人生》。主要演员有陈冠霖(左起)、杨可涵、纪宝如和陈志强
这些民间自发的举措,旨在让年轻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籍贯,同时也让年长一代回味自己熟悉的地方文化,更是两代人互相了解的途径,或许现阶段影响仍不算太大,不过至少保留了方言在新加坡民间的能见度,是可贵的一小步。
(本文首发于《华汇》第20期,原文标题《方言促进两代了解》,文章版权归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华汇》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欢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