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讲述《维和战士爸爸》
一杆蓝色的队旗
召唤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忘却那些无奈
走向世界的舞台
你的脚步是那样坚定豪迈
纵然面对枪林弹雨、肆虐瘟疫
也未曾有过丝毫徘徊
——孙中锋
吴京朗诵的这首散文诗
就是来自第81集团军某旅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带队政委孙中锋
于2016年
在执行南苏丹维和任务期间创作的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带队政委孙中锋
世界的舞台,我们已经到来
世界的舞台,谁都难以置身事外
世界的舞台,其实一直都在
曾经歌唱的我们,其实从未离开
——孙中锋
2016年7月1日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开始组建
孙中锋接到上级指示
要赶赴南苏丹
执行维和任务
7月8日
南苏丹首都朱巴发生了
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事件
在双方激烈的交战中
中国维和步兵营执勤分队遭袭
两名中国军人牺牲
▲7月8日武装冲突事件中两名中国维和战士牺牲
看到中国维和战士在南苏丹牺牲的新闻
妻子异常担忧丈夫的安全
看着即将奔赴战场的孙中锋
妻子问
孙中锋回答
8岁的儿子天真地问他
孙中锋回答
2016年9月22日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抵达了南苏丹
此时的南苏丹
社会动荡不安
武装冲突频发
维和部队面临
各种不可预知的突发状况
▲中国维和战士曾遭遇不明武装分子劫持
虽然维和部队的军人
装备精良 训练有素
但作为一支和平之师
他们必须严格遵守
最后使用武力原则
碰到劫持事件
中国维和部队展示武力
亮出装备
最终吓退了不明武装分子
▲孙中锋现场讲述维和部队吓退不明武装分子
在国内本就聚少离多
孙中锋的儿子
最大的愿望
就是父亲能接他放学
在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
环境艰苦
任务繁重
给家人写信
成了孙中锋最大的安慰
在一次帮助隔壁学校修建房顶时
孙中锋偶然间走进了当地的教室
他震惊的发现
整间教室几乎没有完好的桌椅
在中国孩子看来可以随手乱丢的
铅笔 橡皮 文具盒
成了当地学生们
不曾拥有的珍宝
作为一名8岁孩子的父亲
孙中锋内心最敏感的那根弦
被触动了
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到
▲视频:孙中锋为儿子读信
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
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能够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国度
真好!
儿时
我们都会有一个梦想的胸怀
要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登高,渴望爬上最伟的山峰
行远,期待看到更阔的大海
血脉的传承
就注定你对这世界的无限热爱
——孙中锋
孙中锋所在的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不仅要制止冲突 维护治安
还要完成工作计划内的
公路、桥梁、难民营、机场
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国维和部队施工组图
并和当地的居民、小朋友们
进行文化的交流、互动
修路 架桥
教书 捐助
中国维和战士
用血脉中流淌的“和为贵”的精神
来展示着对世界的关爱
▲南苏丹孩子和维和战士拿着“我爱你中国”横幅
海清在节目现场有感而发
讲述《红海行动》在海外拍摄时的经历
中国故事讲述人撒贝宁说
归期与来时匆匆一载
回望初心和征途
你可曾几多感慨
是否有成功令己欣然
是否有感动永记心怀
是否有青涩还需历练
是否有遗憾难以遣排
在世界的天空上
是否留下了一片
镌刻你名字的云彩
——孙中锋
2017年9月
与父亲分别了一年的孙静远
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准备放学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
在教室门口
他看到了身着戎装
威武异常的父亲
在经过了一年的分别后
孙中锋终于荣归故里
完成了与儿子的约定
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
他们共参与了200余项
工程施工和应急救助任务
修复道路近600公里
出动人员3万余人次
… …
就在归国前夕
孙中锋和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全队共268人
均被授予了
代表联合国维和部队最高荣誉的
“和平勋章”
▲中国第7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大队
2018年4月
在《欢乐中国人》的节目现场
我们实时连线了
驻南苏丹的维和战士们
他们刚刚
完成了
“科瓦乔克-瓦乌-通季”
主要补给线竣工仪式
▲实时连线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战士
“请祖国亲人放心
我们一切都好
请所有侨民放心
我们一直都在”
正如中国故事讲述人吴京所说
岁月如此静好
只因有人一路守护
向中国维和军人致敬!
向和平致敬!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来源:CCTV欢乐中国人、八一军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