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注诗| 诗里看宁波,山水总惊眸

红袖注诗| 诗里看宁波,山水总惊眸

浙江诗联 内地男星 2018-11-14 14:08:51 531

   宁波,简称“,地处东南沿海,系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属越国,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鄮(县治为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句章(县治为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三县。唐时因境内有日、月二湖,又称明州,唐长庆元年州治迁至三江口(今海曙区),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南宋理宗时,明州改为庆元府,元代又改称庆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国珍后,因“庆元”有庆贺元朝的意思,改为明州府。后因明州的“明”字与明朝的国号相同,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又改为宁波府。

秀丽的山水,滋养了宁波人的智慧。历史上宁波名人辈出,文风鼎盛,南宋时产生三名宰相的鄞县史氏家族即出自宁波。明代,宁波又出现了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王守仁),以及被誉为“天下读书种子”的名臣方孝孺,还有四位内阁首辅沈一贯、张煌言、熊汝霖和沈宸荃以及多位尚书。明末清初又涌现了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一批思想文学家。 中华民国历史上的两位总统蒋中正、蒋经国皆是宁波籍。

 

今天,我们跟随着古贤的脚步,从他们的诗中来领略宁波秀丽的山水之美。




 

1. 鄮州歌 其一

明·张琦


山入关门海入州,海中白蜃吐高楼。
公家政简民安作,细雨斜阳归饭牛。


应绿霞注:
鄮州:鄮州,即鄮县,在今宁波地界。公元前222年秦始置鄞、鄮、句章三县。因 鄮县县治在鄮山的北面(今宝幢同岙)而得名。
作者:张琦:字君玉,鄞县人。弘治己未进士,官至兴化府知府,加布政使参政。著有《白斋竹里集》·七卷。雍正《宁波府志》评价他为:“甬上诗人有明二百余年以其为第一”。


1.关门:关卡上的门。
2.蜃shèn:传说中的蛟属。能吐气成海市蜃楼。
3.公家:朝廷。
4.饭牛:指不慕爵禄,过劳动自适的生活。 清 •林璐《丁药员外传》:“卜筑东冈,躬自饭牛。”

全文:

这边的山一直延绵到地区的边境,海也连通着宁波境内的河流,海中经常有白色的大蛟吐气形成海市蜃楼。朝廷的政令在这里显得简单宽松,并不严苛,人民安心于劳作,在细雨蒙蒙或者斜阳中,每日过着劳动自适的生活。


2.鄮州歌 其二


明·张琦

扁舟白发芰荷香,共指前头贺监乡。
西去洞天还有路,人家两岸种昌阳。


应绿霞注:
1.芰荷:指菱叶与荷叶。唐 罗隐 《宿荆州江陵驿》诗:“风动芰荷香四散,月明楼阁影相侵。”
2.贺监:指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开元二十六年正授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唐玄宗有《送贺知章归四明》诗,可证贺知章晚年隐居于宁波四明山。
3.洞天:指宁波四明山。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馀姚、上虞、嵊县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宋徽宗曾书“第九丹山赤水洞天”匾额。
昌阳:菖蒲别名。昌,通“ 菖 ”。《吕氏春秋》谓冬至后五十七日,昌蒲始生。据此,昌蒲得名昌阳,以其得阳气而昌盛。古代人认为神仙爱吃菖蒲根《道藏》中甚至有《菖蒲传》一卷,开头即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神仙传》中云:“咸阳王典食菖蒲得长生;安期生采一寸九节菖蒲服,仙去。”《抱朴子》云,“韩众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冬袒不寒,日记万言”;又说“商丘子不娶,惟食菖蒲根,不饥不老,不知所终。”,

全文:

一叶小舟载着白发老翁在菱花和荷花的香气中,经水路悠悠而来,所有的目标都指向前面贺知章隐居的地方。向西去往“第九丹山赤水洞天”四明山还有一些路,住户已经在河道两岸种满了菖蒲这种食之可以长生的仙草。

 



 

3.下水庵晓望偶题

宋·史浩(一作陈居仁诗)

 

疏树梢头露晓星,薄寒侵榻睡初醒。

沙鸥何处惊飞起,点破遥山一抹青。

 

应绿霞注:

这首诗据传是绍兴十一年(1141年),史浩三十五岁,尚未高中时住在东钱湖下水古村所作。庵:指茅庐,而不是说庵堂。

作者:史浩:字直翁,自号真隠居士,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淳熙十年(1183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后,进太师。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去世,年八十九,追封会稽郡王。宋宁宗时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1221年),以子史弥远(南宋权相)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传下“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的佳誉美谈,著有《鄮峰真隐漫录》。他中后期是在富贵气极浓重的气氛中度过的,所以他的作品最多是寿词、劝酒词和时令佳节的应景颂圣之词或朋友应酬的作品,有堂皇之象。告老后结有月湖诗社。

 

全文:

稀疏的树木枝头,闪烁着启明星的光辉,天已经快要亮了,作者被早晨的轻寒侵袭,从榻上刚刚醒来。沙洲上的鸥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被惊起,飞走的身影,划破了远处一带青山所营造出来的宁静。

 

 

4.次韵务观游四明洞天

宋·史浩


风烟偶尔属吾邦,个个松筠耸碧幢。

奎画百函龙作卫,云岑四面石为窗。

水边自喜陪振鹭,篱外从渠有吠厖。

多谢故人迂五马,清谈剔尽几银釭。

 

应绿霞注:

陆务观即陆游,次韵,也叫步韵,即指这首诗是按照陆游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写的和(hè)诗。

四明洞天:史浩致仕时,宋孝宗赐以月湖竹洲一曲,以万金为他建真隐观(又称四明洞天)。

 

1.松筠:松树和竹子。

2.碧幢:隋 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  王禹称《寄献润州赵舍人》诗:“直庐久负题红药,出镇何妨拥碧幢。

3.奎画:指帝王的墨迹。  厉鹗 《开浚西湖碑记》:“天章奎画,照映湖山。”

4.云岑:云雾缭绕的山峰。指高山。  杜甫 《过津口》诗:“和风引桂楫,春日涨云岑。”

5.振鹭:《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毛 传:“鷺,白鸟也,以兴絜白之士。” 郑玄 笺:“絜白之士羣集於君之朝。”后因以“振鷺”喻在朝的操行纯治的贤人。   高启 《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诗:“故国归鸿少,新朝振鷺多。”

6吠厖(fèi máng ,亦作“ 吠尨 ”。即吠叫的狗。金 王琢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歷树有惊鹊,悄隣无吠厖。”

7.渠:方言“他”的意思

8.五马:汉 时太守乘坐的车用五匹马驾辕,因借指太守的车驾。 

9.银釭:银白色的灯盏、烛台。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壁上银釭半明灭,牀上无眠,愁对如年夜。”

 

全文:

朦胧的景物偶尔也属于我家这个地方,薄雾中的松树和竹子,就像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一个接着一个。好像有龙在拱卫许多匣帝王的墨宝似的,这边四面都是云雾涌作的山峰,突兀显露的石头就像是其间开出来的小窗。在水边怡然自乐的陪着朝中贤达的人散步,乡村篱笆外有几只狗,因为不认识,一路吠叫跟着他。多谢朋友停下他的车架,和我一起闲谈,直到灯盏里的灯芯都剔了几次(聊到天黑还意犹未尽)。

 

 


5.月湖夜泊

明·李本

卧听钟鼓隐层城,一枕烟波月二更。
归梦不知乡树远,浮踪暗逐浪花轻。
云埋丞相藏书坞,星落将军种柳营。
尽道此中陈迹易,鸡鸣还有马蹄声。


应绿霞注:
月湖:位于今宁波市中心,开凿于唐贞观年间(636年),宋元佑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
作者:李本:实为明朝内阁大学士吕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浙江余姚县城(今余姚镇)人。原名李本,明嘉靖四十年母亲去世,报丁忧,不复出,后与同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的新昌人吕光洵亲,称其十世先祖原系新昌迁入余姚,录户籍时书办误听吕为李,隆庆四年,上“复姓疏”,《明穆宗实录》隆庆四年六月庚子载:“前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李本奏复吕姓,从之。”

1.钟鼓:月湖近鼓楼。宁波原鼓楼于元朝方国珍起义焚毁。明宣德九年(1434年),太守黄永鼎在唐、宋旧址上重建鼓楼。李本所指应指这一时期的宁波鼓楼。
2.丞相藏书坞:丞相指南宋政治家史浩。史浩迁居月湖,是在他中举之后,所以晚年他治第在月湖上,建阁作堂,特地在园内造了一个宸奎阁,珍藏两朝赐书。月湖畔今留有史浩故居。
3.将军:应指月湖月岛上的“七牧将军庙”的传说,相传,南宋“小康王”被金兵追杀逃难至明州,危急时刻,遇到七个牧童,正在郊野放牛,康王就叫他们设法引开金兵。 七个牧童果然遵照康王吩咐,诱使金兵奔相反方向追去。金兵久追不至,将牧童杀害。 小康王上位后,册封他们为“七牧将军”,并建“七牧将军庙”于镇明岭下、月湖之滨,以供祭祀。

全文:

睡在床上,隐隐能够听到钟鼓声从高处鼓楼传来,月色下的二更天,烟波浩渺的月湖仿佛就在枕边触手可及,归乡的梦里不知道乡野间的树木离我多远,飘浮不定的踪迹跟随着水里的浪花飘摇。历史的烟云埋没了南宋史浩藏书的地方,宸奎阁已经找不到了,星星也隐没在月湖边七牧将军当年种下的柳林里,都说这里物是人非,旧迹几经更替,天亮的时候,却还有马蹄声传来(代表访客络绎不绝)。

 


6.夜渡鄞江

宋·高鹏飞

睡起开篷月在沙,晚江山影动龙蛇。
诗成索笔无人应,酒尽空囊何处赊。
船去船来数声橹,江南江北几人家。
星娥定怪归来晚,从此西风欲泛槎。


应绿霞注:
鄞江: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在鄞江镇南部。源于上游章溪,从它山堰至南三江口,旧称兰江,为奉化江支流之一。自鄞江镇经洞桥镇至南三江口与剡江、东江(鄞奉江)汇合。因横贯区境,故得名。
作者:高鹏飞,字南仲,余姚(今属浙江)人。为江湖诗派重要人物高翥之侄。有《林湖遗稿》,已佚。仅高翥《信天巢遗稿》(亦名《菊磵集》)附录存诗十九首。

全文:

睡醒起来拉开船篷,月光正照在沙洲上,夜色下的江水里,山的倒影被小船漾起的波纹带动,似乎活了过来,像一条条扭动的龙和蛇, 构思好了一首诗,想写下来,跟船家借纸笔,却没人回应,酒已经喝完了,口袋里没有钱,日子窘迫,也不知道能去哪里赊酒。身边有其他的小船开过来开过去时,能听到几声摇橹的声音,鄞江两岸隐隐约约屋影幢幢,不知道有多少人家?天上的织女一定会责怪我回去的晚了,想象着就从这里开始,我在西风中乘着木筏去天河中找她。





7.东钱湖

宋·王应麟


湖草青青湖水平,酒航西渡入空明。
月波夜静银浮镜,霞屿春深锦作屏。
丞相祠前惟古柏,读书台上但啼莺。
年年谢豹花开日,犹有游人作伴行。


应绿霞注:

东钱湖古时候称"钱湖",系远古时期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泻湖。被誉为“西湖风光,太湖气魄”。以其上承钱埭之水而得名;又称"万金湖"以其利溥而言,唐代时称“西湖”,当时县治在鄮山,湖在县治之西故名;宋代时称“东湖”,因宋代时县治在三江口,湖居其东故名。此地湖光山色,秀丽动人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退后携西施避居东钱湖畔伏牛山下(今陶公岛),草耕商营,富甲天下,留传着财富与爱情的动人传说。东钱湖岸线曲折,湖心常孤悬绿洲,上有霞屿禅寺,又被称为“小普陀”。

作者:王应麟:南宋官员、经史学者。蒙学著作《三字经》的作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庆元府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人。曾任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专意著述二十年。王应麟与胡三省、黄震并称“宋元之际浙东学派三大家”。所撰《玉海》二百卷,囊括当时科举考试所需的各类知识;考据性笔记《困学纪闻》以考证为特色,居“宋代三大笔记”之首。
(题外话:百度上说庆元府鄞县指的是今宁波市鄞州区,个人疑为有误,应含今宁波海曙地界。原因有二,我家楼道门口(地处月湖畔)有王应麟出生地纪念碑,据传当年此地出土有文物佐证,此其一。其二为百度中明兵部右侍郎范钦,即天一阁主人之浙江鄞县,亦被翻作宁波市鄞州区,然而天一阁旧址从未变更,地处海曙区老城区,亦在月湖畔。)

1.空明: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
2.月波:指东钱湖月波楼。南宋•史浩东钱湖(宋·史浩)十字港通霞屿寺,二灵山到月波楼。
3.霞屿:东钱湖小普陀又名霞屿,位于烟波浩淼的东钱湖中心,南宋时岛上已建有霞屿禅寺和观音洞(补陀洞天)等胜迹。
4.丞相祠:此处应指宁波东钱湖边的大慈禅寺,系“一门三丞相、四世两封王”的史氏家族家庙,亭前植有古柏两棵^^^^^。
5.读书台:南宋史嵩之(史浩之孙、史弥远之侄),官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少年时在东钱湖畔梨花山读书,史称“读书台”。
6.谢豹:杜鹃的别名。

全文:

湖边碧草青青湖水平静无波的日子,最适宜小船载酒泛舟在月光下的清波里。站在月波楼上看,夜色下平静的湖面泛着银光,就像浮着的一面大镜子。湖中的霞屿岛正春意浓郁,看上去像用鲜艳绚丽的锦缎做了画屏。东钱湖边史氏家庙前只剩下古柏苍翠,读书台前也听不到书声了,让鸟儿做了主角,在那里歌唱。每年杜鹃花开的时候,总有三三两两的游人结伴到这里来游玩。


 




8.游阿育王寺

清·李圣就


地僻无人至,山回云路重。
虚楼架绝壁,危塔并寒峰。
暮雨千岩树,秋风万壑钟。
支公旧讲处,涧底有吟龙。


应绿霞注: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

1.虚:空际,天空。引申为凌空。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宋· 苏轼《前赤壁赋》
2.危塔:高塔。危:高耸。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全文:这个地方很偏僻,没有什么人来,群山曲折环绕,上高山的路盘旋往复,重重叠叠。凌空的楼阁建造在陡峭的山壁上,高塔和冷清的山峰一起并肩而耸。傍晚的雨滋润了无数山岩上的树木,有秋风在山谷里回荡,就像群山敲响的钟声。在传说中支遁高僧昔日讲经的地方,山间的流水声传来,就好像幽深的水涧底有龙在抑扬顿挫的吟唱经篇。

 

 

9.暮春到天童

明·陈璋


行到天童廿里沙,白云深锁梵王家。
满山笋老多成竹,一路花香半是茶。
琪树每巢天上鹤,法幢曾辟路头蛇。
数声清磬相迎处,坐对炉薰泛紫霞。


应绿霞注:

天童:天童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25公里的太白山麓,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具有1700多年历史,曾列入禅宗五大寺院之一,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扬州高旻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号称“东南佛国”。
作者:陈璋:字宗献,号省斋,乐清人。明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1.梵王家:指佛寺。 唐 陈翥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诗:“ 曲江 晴望好,近接梵王家。”
2.一路花香半是茶:茶树开花原在农历5月以后,遇到寒流和短日照的情况下,花期会提前。此处暮春开花,可证天童云雾缭绕,日照时间很短.
3.  琪树 :树名。  唐 李绅 《琪树》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结子如碧珠,三年子可一熟。每岁生者相续,一年緑,二年碧,三年者红,缀於条上,璀错相间。” 宋 张敦颐 《六朝事迹·宝林寺》:“ 寳林寺 有琪树,在法堂前。”
4.法幢: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5.辟:同“避”。回避,避开。
6.炉薰:即熏炉。用来薰香或取暖的炉子。
此处应指博山香炉一类,是西汉以后常用熏香器具,可用来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秽。 三国魏 徐干《情诗》:“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全文:
来到天童,一眼望去,二十里内都能看到溪道水流冲击出的一个一个小滩,白云深深的地方,就掩藏着天童禅寺。来的时候因为是暮春,满山的笋很多已经变成了竹子不能吃了,一路花香缭绕有大半都是从茶树上飘来。寺院前的琪树上,经常有天外飞来的白鹤在这里筑巢,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在出行时曾经有意避开过路口的蛇,免得惊扰它们(从细节处彰显了佛教的慈悲为怀)。刚才几声宁静澄澈的钟磬声传来迎接我的地方,我和僧人正坐对着熏炉里喷出的紫色烟霞畅谈。


 

 



10. 它山堰

宋·应煟

十里犹闻震地雷,海神惊惧勒潮回。
游人只爱山川好,一饱因谁惠得来。


应绿霞注:
诗出《四明它山水利备览》卷下。
它(tuō)山堰:是古代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甬江支流鄞江上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下挡海水咸潮,上蓄溪水,位于浙江宁波市西南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公元833年由唐朝县令王元玮创建。它与国内的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全文:
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它山堰那里水声发出的巨大的轰鸣,就像是震地的雷声,海中之神听了后都害怕的勒令想冲上陆地肆虐的海潮退回了海里。来玩的游人只是喜爱这里的风景好,而不去想能够吃的饱饭是因为受谁的恩惠才得到的。(它山堰建立之前,此地每到洪水季节便泛滥成灾,旱季则河溪干涸,田地被咸化,田里收成寥寥无几,诗人言下之意,看到现在的美景,更应该感谢兴修水利的人)。



=============================================================




作者:应绿霞(网名:红袖流云)女,八零后,浙江绍兴嵊州人,现居宁波,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发展部主任,浙江省辞赋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楹联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理事,广东文化学会春光诗社名誉社长,西山诗社南粤分社副社长,野草诗社理事,西湖诗社理事,宁波作协会员,《浙江诗联》杂志编辑。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诗刊》《党建》,《中国楹联报》等全国性刊物,数百次在全国征联征诗征赋赛事中获奖,作品悬挂于全国数十处知名景点牌坊楹柱,并多次担任全国电视诗词节目和大型楹联赛事评委。


=======================================

                             摄影图片来源:宁波摄友    静静独品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