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伟大的流行摇滚乐队The Beatles

史上最伟大的流行摇滚乐队The Beatles

音乐天堂 欧美男星 2018-03-22 00:47:07 591

今天听到一个好消息,世界流行音乐班霸the Beatles乐队的音乐全面回归国内数字音乐平台,音乐天堂翻出之前杂志刊登的纪念文章重新编辑整理了一下,发布出来以飨读者。

(本文内容根据音乐天堂第37、63期原刊文整理,部分资料提供:EMI百代唱片中国部


有人说,“ JordanMichael是上帝派来教人打球的”,而The Beatles无疑是教人类如何打开摇滚之门的重要使者。


The Beatles乐队崛起于1960年代初,在宽广的音乐沃土上耕耘、创作,披头音乐(Beatle Music)成功掳获了年轻人的心,打破社会阶级意识,主唱John Lennon表演时面对观众热烈情绪说: “坐一般区的观众请拍拍手,坐包厢的贵宾只要摇摇你们的珠宝”。民谣之父Bob Dylan曾说,“The Beatles乐队做了没有人做的事情”。 



The Beatles的创作之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1、早期冲刺——只是唱歌阶段(1964年之前)


刚起步的The Beatles,尚在摸索、模仿,以1950年代Rock And Roll为根基,迈入1960年代Rock的殿堂,歌词尽是少男少女情爱描述,这个时候The Beatles就真的只是在唱歌而已,发行的专辑有“Please Please Me”、“With The Beatles”、“A Hard Day’s Night”、“Beatles For Sale”等。


The Beatles吸取不少1950年代的美国摇滚及灵魂乐,早期歌曲节奏分明,音乐悦耳,无需冗长的前奏就直接霹哩啦啦长处,经常四拍一重音。很容易朗朗上口的“Love Me Do”就是个例子,前五张专辑甚至我们根本听不到超过三分钟的歌曲。对同文同种的美、英两国来说,在The Beatles尚未出现之前,英国流行乐一面倒向美国市场而颜面尽失。利物浦得港口之便,迅速获得美国流行资讯,The Beatles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提早接触音乐。摇滚乐到了The Beatles的手里,不仅丰富化,而且提高了能见度,1964年The Beatles踏上美国本土,可以说披头热(Beatlemania)从此全面展开。


2、中期思变——想把歌唱好(1965-1966年)


The Beatles的音乐已闻名于国际,他们也正思考深度的问题,尤其是受到Bob Dylan的刺激之后,即思考如何写出更富创意的歌。因此The Beatles开始尝试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及歌词主题,并加入复杂的乐器演奏及电子音乐。此时代表专辑是“Help”、“Rubber Soul”、“Revolver”。


1966年的专辑“Revolver”是一张令人印象深刻的专辑,不光是里面耳目一新的歌曲,还有封套上Klaus Voorman创作的手绘加拼贴。



这张滚石杂志“史上最伟大的500张专辑”第三名的专辑被评论界及the Beatles诸子声称具有革命性意义。但和它的名字一样,这也是一则讽喻性的挽歌,那些自由奔放的弦乐之后,是不断的割裂和告别——逃避的梦境与割裂的现实。这是对断奶青春的告别,对残酷成年的割裂。巧合的是,这专辑之后,乐队双子星John Lennon和Paul McCartney也不想在一起创作了。割裂和告别构成了另一种永恒,几十年后,我们仍然记得这些一直想分道扬镳的人,和他们青春与惆怅共冶一炉的歌曲。


1960年代中期,The Beatles发现药物产生的幻觉很迷人,将这如痴如醉的灵感全用在创作上,于是带动Psychedelic / Progressive Rock的风潮,Pink Floyd、Cream、Traffic即是佼佼者。音乐动画片“Yellow Submarine”超现实主义的奇幻之旅,打开了我们对平行世界的认知之门。这张唱片推出的时间并不晚(出版于1968年),相比Beatles的甜歌作品,它显得另类和迷幻。到了1999年,它成了中国首次正式发行的Beatles唱片。


3、晚期成熟——唱的尽是好歌(1967-1970年)


词曲写好对一首歌来说,只算完成前半段,若编曲的号以及注入高明的录音技巧,及聘知名乐师,更可以说是朝向艺术精品来制作。由于The Beatles非常重视后制,后期全然迈进高品质的录音时代(The Studio Years),代表专辑有“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Hey Jude”、“Let It Be”。


一轮轮巡演后,The Beatle已厌倦备受追捧的束缚,相比现场乐队,他们更青睐艺术家的身份。已不满足为大众贡献讨好的青春组曲,他们想要完成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然而,突破身份障碍对于已是焦点的他们并不容易,于是他们策划用一个虚拟乐队代替自己,在它的面具下,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把玩梦想的实验音乐。于是我们看到封面上那个穿着少数民族服饰的嬉皮团Sergeant Pepper Band。专辑中,乐队成员均想象另一位虚拟成员的灵魂来演绎。关于其是否是张概念唱片存在争议,因为只有一部分作品是以Sgt. Pepper的身份演绎的,同时也缺乏明确叙事主线,但大部分人仍然认为这是第一张有概念的摇滚作品,因为其背后的想法是开创性的。  


The Beatles以如此之轻的年龄完成以上的巨作,诚属不易,音乐创作上他们有多项创新,首先在“Norwegian Wood”加入东方西塔琴,在“Yesterday”、“Eleanor Rigby”注入了弦乐,“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呈现概念式专辑的风格。以今观之,The Beatles的音乐或许不是那么的完全,有时你会觉得Ringo Starr的鼓技缺乏新意,George Harrison吉他不够洗练,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将所有The Beatles的歌曲按时间排序,从每首歌曲来推演他们的创作历程,会发现那是一段绝佳的摇滚诗篇。


The Beatles的音乐经历了三个年代的考验,其影响之大实在难以想象,他们虽然不是摇滚乐的发明者,但摇滚乐到他们手上之后,变成了一首首复杂而有深度的作品,这种高度实验的精神不仅为后进提供了示范,披头音乐也已深植忍心,甚至唱了50年的滚石合唱团(The Rolling Stones)至今仍然无法取代The Beatles乐队所缔造的音乐成就与影响。


为什么The Beatles后期作品颇能打动人心,面临团务复杂,创作各有见地,佳作依然呈现,原因很简单,The Beatles很能掌握周遭题材与灵感,就以原始创作人Paul McCartney写的 “Hey Jude”来说,Paul灵感得自于John Lennon的儿子(后来亦成为歌手的Julian Lennon),当时John Lennon与Cynthia决定离婚,Paul开着车心想要用什么话来安慰母子两人,“Hey Jude”的歌词就稀里哗啦的写成经典。Paul原本打算找拜仁管弦乐团,但是George Martin觉得无需大费周章,才采以40人制的弦乐团,录音到傍晚时分,有几位弦乐手建议加入La-La-La合声及手打节拍,这么一来即兴热闹气氛,7分钟的长度自然形成,一点也不牵强。1960年代初的年轻朋友所能小花的一首歌的长度在约三分,再加上单曲45转的长度限制,所以很少超过5分钟的单曲,而1968年8月the Beatles推出“Hey Jude”(7'10’),成为有史以来最常的单曲小唱片,the Beatles后期的创作,不论深度与广度都能尽情尽兴的发挥。


音乐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艺术,若非The Beatles言之有物,有怎么会掀起British Invasion?又怎么会有那么多旧语新知的追随?


 4、进军美国,热销全球,握住大西洋彼岸的手


1964年2月9日,于the Beatles迷来说,是音乐上帝再生、复活下凡的历史时刻,每一秒钟都弥足珍贵、价值连城、无以复加。当日美国有7300万灵窍初开的人们观看了披头士在“埃德·沙利文秀”中的首场演出,大约有美国当时40%的人口瞬间沉默了、傻呆了,紧接着全国一发不可收拾,那是一种如获至宝的幸福啊!他们等得太久了,而天赐如期而至。


1964年的4月4日,The Beatles已把他们的米字旗插遍了美利坚的城头堡:有5张唱片高居美国排行榜!接下来的一周里14首歌曲扶摇直上排行榜,其中5首毫不犹豫地闯至Top10!这样的4月4日只能有一次,只能给The Beatles。


1964年1月20日唱片公司在美国推出首张LP(Meet The Beatles)(US#1),虽然比英国少2首,但照样风靡,让它拿下11周冠军,接着一波波单曲蜂拥而至,1964年4月4日告示牌前5名歌曲全被The Beatles给囊括,老歌新作一起上,其分别是“Can’Buy Me Love”、“Twist And Shout”、“She Loves You”、“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及“Please Please Me”。有趣的在后头,4月11日The Beatles在Hot100共有14首歌曲在榜上而且从1964年2月1日期一连14周的冠军亦由The Beatles包揽了。一时之间,大街小巷全是来自利物浦的声音,“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直捣人心。


也许是美国人太喜欢这四位利物浦男孩子,正在榜上的“Can’t Buy Me Love”也创下预售历史新高,美国预售达210万张,英国也有100万张而全球共卖600万张,The Beatles可称之为当代最成功的单曲制造者。另外他们其它的几首热门单曲似乎也特别好卖,“From Me To You”、“She Loves You”以及“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单曲销售的甚至比专辑好。就拿“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来说,光是预售数字就高达94万张,推出后一年共卖了125万张,而全世界共卖了1300万张。这首单曲很快的握住彼岸美国佬的手,而且一握就握了7周冠军,更不可思议的是,“I Want To Hold Your Hand”还把之前跌落榜外的“She Loves You”再拉回来,拿下第2支冠军单曲。1967年5月EMI唱片公司对外宣布,The Beatles全世界唱片销售量突破2亿张。


披头士们十分热爱自己的创作,在他们多年的努力下,Beatle Music带动了音乐入侵美国(The British Invasion)的风潮,因此后进院团跟进之后,衍生了其他音乐分枝,其一是以Gerry & The Pacemakers、The Seachers、The Merseybeats为首的Liverpool Merseybeat;接着英国主流音乐Pop Rock也蔚成风气,Dave Clark5、The Moody Blues正走约于当时;the Beatles的影响不仅及于音乐,他们也带起发型之类的时尚话题,这包括了标新立异、穿着很炫,爱现时髦兴趣的摩德族(Mods),就像The Who、The  Small Faces极具侵略性的音乐风格;而比摩德族更皮的坏小孩The Rolling Stones,他们第一支畅销曲就是the Beatles的“I Wanna Be Your Man”(UK#12)。the Beatles的音乐很流畅,旋律、和声皆优,舞动起来也特别带劲,难怪1964年The Beatles把美国搞的夜夜狂歌,整个城市沸腾起来,有如大作“A Hard Day’s Night”所说,“白天累的跟狗没两样,晚上应该狂欢放松自己,疯狂后让你睡得跟木头一样”,The Beatles一语道出了战后婴儿潮的心声。


以观众的掌声中,the Beatles的热歌唱多了,情歌唱遍了,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当John Lennon听了Bob Dylan的歌,才发现音乐需要深度、需要琢磨,于是他在“Help”(1965.8发行)中学着Dylan的强调唱“You’ve Got To Hide Your Love Away”,而Paul也唱了一首非常出色的 “Yesterday”。录音只有Paul一个人弹吉他和弦乐四重奏,其他团员都没参与。“Yesterday”至今被翻唱达2500个版本,1984年Paul在“Give My Regards To Broad Street”里重唱之后,就对外宣布不再拥有此曲的版权。


1964年,地球村的美利坚广大居民在干吗?深陷在在越战的沼泽中、彷徨在极右症结的意识里?压抑于肯尼迪被刺的悲痛中?恐惧于黑手党的肆无忌惮中?或者是踌躇于主流的白人民众在黑人流行音乐洪流“R&B”中的一筹莫展、失落在他们的摇滚代言人猫王的参军入伍?或许是美国国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枚原子弹的爆发成功而寝食不安,其实是,人们为了挣脱以上的种种莫名压抑一直在期待在另一种福音的出现。


在披头士登陆美国电视荧频的前四个月,美国人民已把心肝抛向了大洋彼岸,他们等待着英格兰F4的翩翩到来……等待着一场令身心颤抖的解放,而并不只是音乐的翻变求新。

有一万零一个理由为1964年呐喊、发狂,昏厥、昼夜热泪盈眶;只为一个任何经书中不曾出现过的名词“The Beatles”!!!


美国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对他们的远房亲戚the Beatles,从不解、怀疑到全盘接受的历史进化里程。他们毫不犹豫地对“大不列颠入侵”敞开怀抱,比自由女神积极热情!自此,“披头士狂热”蔓延至全世界,成了确确实实的神话!


5、文化与潮流的先锋


英国的摇滚乐在这个年头领导蓄年青人潮流。反叛的精神弥漫着整个乐坛和时装界。the Beatles的文化,Mary Quant的化妆品及Vidal Sassoon的发型。成为新时尚.令人趋之苦鹜。


在1960年代。音乐对时装有极大的影响力,the Beatles的无领丝质服装使年轻人争相效仿。而the Fab Four充满民族特色的眼饰,为男士眼装闯出新境界。英国流行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的丝缎及天鹅绒服装,最被众人嘲弄.但其后迅速成为男士的热门服装。而女士服装。则充满创新,迷你裙、喇叭裤、A字裙、娃娃装,浓浓的眼部化妆。斜搭髻-假睫毛使女士倍添可爱。七彩缤纷的塑胶饰物,珠链又增添了浪漫气息。1960年代的服饰.充满个人表现主义,Romantic得叫人梦想,就如当时的音乐一样,浪漫而理想化。个性突出。the Beatles无疑是这波潮流运动的领军者。


6、分分合合,时代的荣耀


利物浦因The Beatles为荣,相对的说The Beatles也光耀了音乐明珠——利物浦,他们也丰富了20世纪的音乐。The Beatles在受到各方的爱戴与簇拥时,他们的才华并没有被掌声淹没,反而于1960年代中晚期全心投入创作,我们发现the Beatles的音乐并不墨守成规,反而力求突破与创新,1969年即使面临无法再合作的心理压力,仍画下情非得已的休止符,音乐竟然成为绝响。


1968年发行的两张一套专辑尚属少见,除了Bob Dylan于两年前曾推出“Blonde On Blonde”之外,就属“The White Album”了,大量作品的发表正表示the Beatles旺盛的创作力,同时也浮现出个人色彩趋于强烈。最明显的争议在“Revolution”,Lennon非常自豪而Paul却不以为然,因为Paul对政治一点都不感兴趣,甚至其他团员必须忍受Lennon大玩八分多钟的非音乐创作“Revolation9”。另外,小野洋子(Yoko Ono)以非相关人员破例常驻录音室还挑其他人音乐的毛病,导致三位队员心里很不爽,亦是破坏合作气氛的主因。


The Beatles的创作愈来愈艰难,个人特质愈来愈强,原本就少参与创作的Ringo Starr,后来按捺不住首先提起退出,因为Ringo不愿意整天呆坐只等开录,甚至有的歌还用不到他呢。不管怎么说,the Beatles这种微妙难理的相处关系,倒也激发另一种创作的自由,或许已创作的角度而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见得全然是件遗憾。


1969年The Beatles诸子各自的活动根本没交集,就连Paul和Lennon各自的婚姻,都无法得到全员的祝福,Lennon在搞自己的乐团及政治活动。大伙聚在一起最重要的工作是录音,过去曾在“Sgt.Pepper’s Lonely Club Band”一起不断演练、玩录音技巧的那种高昂兴致消失了,1969年录音工作变得乏味、严肃。the Beatles的最后两张作品“Abbey Road”及“Let It Be”都是在1969年录完,由于the Beatles正面临不妥协的争论、冷漠,以及外在的财务问题,造成发行计划一再的更改。


不过,“Abbey Road”却不失为最经典的Beatles作品之一。1969年,the Beatles用录音室所在的街道Abbey Road命名他们的专辑,录音室的名字也在1970年的专辑发行后才改称为Abbey Road Studios。专辑封面照片由Lain Macmillan拍摄,the Beatles乐队成员被拍下在录音室前过马路的情景,留下世界流行音乐史上最让人无法忘却的经典封面。Abbey Road Studios 与The Beatles还有着不解渊源,他们在这里几乎录制了从1962年到1970年的全部专辑和单曲。


就创作变现来说,Lennon、George及Paul三足鼎立,各展其才,其中John和George有很多歌曲发行成单曲,例如“Come Toghther”、“Something”及“Here Comes The Sun”,是比较讨好的,而Paul创作最多却一首单曲也没,他写的歌部分垫后,特别是那些非常精彩的短歌组曲。倒是John Lennon的创作泉源全放在洋子身上,“I Want You”、“Because”都是为洋子写的,他对外宣称洋子为他带来很多创作灵感,但Lennon却不知他的创作已超离现实,让人有混淆不清的感觉,乐风非常奇特。

以“Let It Be”(原本叫Get Back)计划来说:在1968年11月the Beatles就已决定要录制一张现场式的录音,并拍摄现场录音过程给电视台,顺便再剪辑成一部纪录片发行。专辑“Let It Be”本来命名为Get Back,是希望这一张唱片能找回过去录“Please Please Me”那种原创力,让自己的创作能够返璞归真,去除复杂的乐器及录音的加成效果,他们想传达的观念是一种未经修饰的音乐(Pure Rock),封面的构想都已定案,依照“Please Please Me”在EMI办公大楼同一位置重新拍摄,后来因为计划的延宕及更改(这个Idea却用在1973年红、蓝选辑的封面)。由于“Let It Be”整个计划牵扯太多,再加上四位披头士配合有限,因为发片时间一直顺延。


随着“Let It Be”“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单曲的上市,The Beatles已人事全非,不解散都不可能了。Paul曾说:“我没有离开The Beatles,是The Beatles离开了The Beatles,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合作关系的结束”。如果我们仔细推敲“Let It Be”后可发现,Paul当时大概心里也有数了。


The Beatles乐队共推出过13张专辑及数十首单曲,曲目也不过200多首左右,以后他们推出各种形式的专辑,基本上都是重新组合或归类曲目。


虽然合作关系的结束,1970年之后The Beatles的音乐却从未在乐坛缺席,许多艺人重新诠释他们的歌曲,比较有创意的像Barclay James Harvest将披头歌曲的标题串连写出“Titles”(1975年)这么别致的歌曲。


1970年The Beatles四君子单飞之后,他们在摇滚乐坛确也平步青云,各有各的发展空间,但是平心而论,每个团员后来都有得意作品,尚属稀疏之作,原因是他们少了相互启发、相互提示的共鸣伙伴,即使像Paul的音乐成就最高,但是也要一段时间才有好歌。而默契是两个人以上才可以达成,“披头士默契”为摇滚乐立下汗马大功,也开辟出一块肥沃的疆土。令人你惋惜的是Lennon的辞世,披头音乐永远不可能新生,The Beatles10年的创作居然能让世上享用30年,甚至未来450年……这个影响力之大、之深、之远,相信连The Beatles当初想都没想到。听The Beatles音乐不是怀思、更不是守旧,而是要用你的感觉,合着心里的悸动、每次不同的心情,去聆赏他们的乐章(心声),这趟丰盛的音乐之旅必然引人入胜,而且一路下来你绝不会孤寂,因为与你有相同感受的人正分布在全世界呢!

更多专辑试听请点击阅读原文移步音乐天堂QQ音乐专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