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2017年2月11日文:《你可能感兴趣的八个格莱美奖“冷知识”》,作者聂可]
Adele和Beyonce是夺奖大热。
Chance The Rapper获得7项提名。
1.
第一届格莱美奖的颁奖典礼于1959年5月4日在加州比弗利山庄和纽约同时举行。如今,格莱美奖已经快58岁了,是美国三大音乐奖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而另两位全美音乐奖(AMA)和公告牌音乐奖(BMA)分别是70后和80后,遗憾地错过了60年代美国流行音乐发芽开花的成长时期。
但横向比较,格莱美奖却是美国四大娱乐业奖当中最年轻的一个:艾美奖(电视)有68岁,托尼奖(戏剧)则是69岁,而奥斯卡奖(电影)已经走过了87个年头。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音乐产业在娱乐产业中曾经的“从属地位”。
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罗伯特·洛佩斯(Robert Lopez)
而恰恰是由于这种“从属地位”,使得音乐从业者反而有机会参与所有四大娱乐业奖的角逐,因为另外艾美奖、托尼奖和奥斯卡奖中都设立了与音乐创作有关的奖项。迄今为止,共有12位奇才收获了“EGOT”大满贯。第一位达到此成就的人是《曼哈顿》《音乐之声》等经典音乐作品的创作者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他在1962年完成大满贯。而最新一位四项全能的成员则是音乐人罗伯特·洛佩斯(Robert Lopez),他最出名的作品是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Frozen)中的《随它吧》(Let It Go)。
2.
尽管格莱美在流行音乐方面的奖项最为吸引眼球,但获得格莱美奖次数最多的音乐人并不是流行音乐人,而是来自古典音乐界的乔治·索尔蒂爵士(Georg Solti),总共有31次。这位在芝加哥交响乐团做了23年总监的英籍匈牙利指挥家素以指挥气势恢宏的大型作品著称,他指挥的马勒、瓦格纳已成为不朽的经典。
乔治·索尔蒂爵士(Georg Solti)
由于格莱美奖更关注的是音乐工业,包括了音乐从最初产生到最终聆听中间的所有环节,因此有许多人认为,索尔蒂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奖项,最大的功臣是其背后的制作人约翰·卡尔肖(John Culshaw),他帮助索尔蒂仅凭高质量的录音唱片就获得了国际声誉,而他制作的索尔蒂指挥维也纳爱乐的《尼伯龙根的指环》横扫古典音乐市场,唱片销量甚至直逼“猫王”,一举奠定了索尔蒂顶尖指挥家的地位。
公平地讲,索尔蒂在格莱美上的成功,当然与他本人的奋斗最为相关。一位再好的制作人,也无法拯救演绎者造成的音乐上的灾难。事实上,他的成就早已无需格莱美的承认了。可惜的是,随着索尔蒂于1997年仙逝,格莱美能够授予他的奖杯数量恐怕很难再改变。格莱美收集榜位于并列第二的昆西·琼斯(Quincy Jones)和艾莉森·克劳斯(Alison Krauss)各有27座,离索尔蒂还差4座。两位要想成为格莱美历史第一人,还得加把劲。
3.
上文提到的昆西·琼斯可谓鼎鼎大名,他亲手打造了流行音乐界不朽的传奇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高调刷屏格莱美也可谓名正言顺。他还有一位同样分量的搭档和伙伴也在刷格莱美,刷得却稍显低调:阿尔·施密特(Al Schmitt),这位录音和混音工程师默默地拿到了23座格莱美,成为了历史上拿奖最多的“技术工人”。
阿尔·施密特(Al Schmitt)
相比琼斯,施密特的口味更加繁杂。在他合作过的艺人中,有萨姆·库克(Sam Cooke)这样的灵魂歌手,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这样的先锋爵士,麦当娜(Madonna)这样的女声流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这样的老派摇滚,还有杰弗逊飞机(Jefferson Airplane)这样的迷幻之声。他的名字也于2015年永久地留在了好莱坞的星光大道上。
格莱美给了像施密特这样的众多幕后工作者一个与耀眼明星们同台共奖的机会,这也是其他很多音乐奖无法给予的。
4.
谈到刷屏,还有一些音乐人的刷屏方式也很“丧心病狂”。有些人出了一辈子专辑也拿不到格莱美,而爱尔兰著名乐队U2出的一张专辑就获得了9座格莱美。
《核弹拆卸指南》专辑封面
这张叫做《核弹拆卸指南》(How to Dismantle an Atomic Bomb)于2004年11月推出的专辑因为没有赶上10月的截止日期,未能参评2005年初颁发的格莱美奖,但其中第一首主打歌《眩晕》(Vertigo)已在9月正式推出,于是按捺不住的格莱美评审们先是在2015年格莱美上给《眩晕》颁了“最佳摇滚歌曲”(Best Rock Song)、“由多人表演的有人声的最佳摇滚演绎”(Best Rock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以及“最佳MV短片”(Best Short Form Music Video)3个奖。接下来,在2006年的格莱美上,热情洋溢的评审们又给有资格参评的整张专辑颁了6个奖。U2的这张专辑,也成为迄今为止,拿格莱美效率最高的音乐作品。
即便如此,居然还有一位大神,早在好几年前,就以更恐怖的方式达到了如此效率:著名拉丁摇滚乐队桑塔纳(Santana)1999年出品的专辑《超自然现象》(Supernatural),直接在2000年当年的格莱美上一口气获得了9个奖项,而且各个含金量十足,可谓收奖狂魔。
《超自然现象》专辑封面
然而,厉害如上面两位,却也没能完成一个不可思议的壮举。众所周知,格莱美最重要的四个全类奖项分别是年度录音、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和最佳新人。前三个奖项,音乐人们可以慢慢耕耘,等待收获;而第四个奖项则难度颇高,因为一辈子再长也只能出道一次。格莱美历史上,只有两个人获得过所有这四项大奖:一位是2008年横空出世的阿黛尔(Adele),她在2009年获得了最佳新人,又在2012年集齐了剩下的三个奖项;而另一位叫做克里斯托弗·克罗斯(Christopher Cross),这位德州大哥如今已不太活跃,然而他在1981年的格莱美上独自包揽了四项全类大奖,震古烁今。
5.
除了短时间内高效刷屏,还有人是长期“霸屏”。著名的爵士吉他手帕特·梅思尼(Pat Metheny)所率领的帕特·梅思尼乐团(Pat Metheny Group)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为格莱美的代名词。自1982年发行《驶出轨道》(Offramp)获得1983年的最佳爵士融合演绎(Best Jazz Fusion Performance,这个奖可以颁给歌曲或者专辑)后,乐团接下来的连续六张专辑都在发行的第二年获得了这个奖(该奖项在1992年的格莱美上取消,增设最佳当代爵士演绎以代替,但乐团仍然照拿不误)。1996年发行的《四重奏》(Quartet)未能获奖,打断了乐团霸屏的节奏,但接下来的三张又悉数获奖,堪称该奖的专业大户。
帕特·梅思尼乐团(Pat Metheny Group)
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
另一位专业霸屏户是“灵魂歌后”艾瑞莎·弗兰克林(Aretha Franklin),她获得了自1968年至1975年连续8年的最佳R&B女声演绎奖(Best Female R&B Vocal Performance),拿奖几乎拿到冷漠,也侧面证明了她当时无可撼动的灵魂乐一姐地位。
6.
看过了春风得意的,我们再来看看走了霉运的。有三位“倒霉蛋”曾在当年的格莱美中获得了7项提名却一无所获:1983年的美国灵魂乐歌星史蒂夫·旺德(Stevie Wonder)、2002年的印度歌姬印地娅·阿里(India Arie)以及2014年的说唱歌手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他们无不是在当年遇到了难以挑战的对手:1983年的托托乐队(Toto)、2002年的艾丽西亚·基斯(Alicia Keys)和2014年的蠢朋克(Daft Punk)。(编者注:在第60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获得8项提名的Jay-Z空手而归,也不幸入列)
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
但相比之下,他们还不算最惨的。说唱明星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曾一共获得过17次格莱美提名,但没有获过一次奖,可谓悲剧中的战斗机。和他一样悲剧的还有古典音乐制作人、录音工程师莫伦·林贝里(Morten Lindberg),也是17次无一命中——小李子(不,他解脱了,是曾经的小李子)和村上春树在这一刻灵魂附体。
7.
有些人得不到,有些人却不愿要。1991年,另类歌手西尼德·奥康纳(Sinead O’Connor)拒绝了格莱美颁发给她的奖项,认为格莱美过于媚俗,不愿亲近。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拒绝了格莱美奖。同年,说唱团体人民公敌(Public Enemy)也因为格莱美有种族歧视的倾向而拒绝领奖。
超级巨星Jay-Z拒绝格莱美的理由,硬生生地打了评审的脸。1999年,Jay-Z拒绝出席格莱美的颁奖晚会,也拒绝认领格莱美当年颁给他的任何荣誉,因为1998年说唱界最炙手可热的明星DMX竟然没有获得一项提名。Jay-Z认为,这是格莱美对说唱的不尊重,并用这种方式力挺兄弟。
另一种打脸的方式是在台上当众嘲讽。在获得了1996年的最佳硬摇滚演绎奖(Best Hard Rock Performance)后,著名垃圾摇滚乐队珍珠酱(Pearl Jam)的主唱埃迪·维德(Eddie Vedder)跑到台上说:“我只是想来放松一下,看看演出,我不知道这个奖意味着什么,我也不觉得它意味着什么。我之所以来是为了让我爸爸开心。我应该说什么?多谢?”
Eddie Vedder
8.
为了照顾到行业中不同类型的音乐工作者,格莱美奖奖项设置是越来越多,限定词越来越复杂,反而使得奖项的信服力下降。除了上面提到的“由多人表演的有人声的最佳摇滚演绎奖”,格莱美历史上还曾设立多个概念相当复杂的奖项。
例如,1973年格莱美曾颁过一个奖,叫做“有人声点缀的最佳流行风格器乐演绎奖”(Best Pop Instrumental Performance with Vocal Coloring),这个奖项是从之前的“最佳流行风格器乐演绎奖”(Best Pop Intrumental Performance)中分出来的。奖项最终授予了伊萨克·海耶斯(Isaac Hayes)的专辑《黑摩西》(Black Moses)。可能由于过于非主流,这个奖项历史上只出现了这一次。
《黑摩西》专辑封面
历史上另一个名字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奖项叫做“最佳原声音乐专辑/电影或电视同期录音奖”(Best Sound Track Album or Recording of Original Cast From a Motion Picture or Television)。事实上,这个奖是已经是改过两次名字才改成这种叫法的。1959年,这个奖叫做“最佳原声音乐专辑、电影配乐或同期声奖”(Best Sound Track Album, Dramatic Picture Score or Original Cast);过了一年,改成“电影或电视作品中的最佳原声音乐专辑或同期声奖”(Best Sound Track Album, Original Cast – Motion Picture or Television);1961和1962年,又采用了本段开头的名字。这个奖项的授予对象已表述地非常清楚,但正因为限定太多,反而失去了意义,因此1962年后就再也没有授予过这个奖。
为了理清奖项的逻辑,讲究效率和公信,格莱美在2011年整顿了奖项设置,使2012年的奖项从前一年的109个减少为78个,小小地瘦身了一番;2014年,又把绝大多数关于美国本土较为传统音乐类型的奖项合并到美国根源一个大类下。这两年,格莱美在奖项设置上只做了一些微调,基本保持80个左右的奖项设置。作为乐迷,我们自然期望格莱美能够既避免营养不良,又不要体重超标,能够为我们指明真正有干货、有内容的好音乐。
第59届格莱美奖彩排现场。
点击标题,延伸阅读
文字编辑:程娱@澎湃新闻
微信编辑:小白
Copyright © 2017 Soundtopia.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