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江湖地位被撼动,依赖垂直领域、素人综艺能否夺回眼球控制权?

电视综艺江湖地位被撼动,依赖垂直领域、素人综艺能否夺回眼球控制权?

娱评视界 日韩男星 2017-08-01 21:38:22 341


不假思索,2017年,你记住了哪几档电视综艺?有没有瞬间脑袋空白,或许你发现你能想到的居然还是之前的《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极限挑战》…… 


即便是综N代,收视率也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而网播量的走高,不知这海绵里能挤出多少水分,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面前,不管是综N代还是新节目,电视综艺正在失去对眼球的控制权,曾经强大的造星能力和社会话题发酵能力正在衰减,光环不再,疲态尽现。




是衰退还是调整

垂直领域或成下一个爆款突破口


电视综艺制作费一路飙升,冠名费更是水涨船高,但伴随而来的并不是精品频现,更不要说爆款现象级了,一直顺风顺水的电视综艺似乎一下子触了礁。


这究竟是倒退还是调整?


乐正传媒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彭侃认为,电视综艺在失去原有的影响力是一种客观现象,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平台的多元化,以及注意力日渐分散,电视层面不管是人均收视时长,还是广告市场的反馈,都证明其影响力在下降,而这势必会辐射到综艺领域的整体表现,加之电视综艺数量激增、同质化竞争严重,消耗的内部环境也让电视综艺市场影响力受损。


这是回归理性的一次正常调整,电视综艺是否一定要出爆款,在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节目创新研究专家冷凇看来,电视可以慢慢走向分众化,满足一部分观众的需求,即我的爆款未必是你的爆款。电视综艺原本就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气质,而并非是跟风。当《爸爸去哪儿》火了以后,所有人都找爸爸,当音乐节目火了以后,所有人又都去做音乐综艺,这样的市场当然不会好,因为都是雷同的内容。




另外一个层面,随着政策收紧,电视综艺的发挥空间受到限制,创作者变得谨小慎微,导致内容层面的爆点鲜少出现,同时,电视综艺本身的创新也走到一个瓶颈期,《极限挑战》之后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爆款节目。


客观来讲,随着注意力愈发分散,未来出爆款的几率会越来越小,尤其是大众化的爆款节目会越来越少,如美国市场也是同样的发展轨迹,像《美国偶像》这样的节目收视率也是日渐走低,之前甚至停播过一段时间。




美国专家表示,未来,基于大众市场的爆款节目,出现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但垂直领域的爆款会成为下一个可以追逐的目标。


中国市场同样如此,像《好声音》《跑男》这样的大众市场的爆款会越来越难出现,但垂直领域的爆款,如文化节目将拥有更大的机会,这些节目虽然不会像前面说的两档节目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但在其细分领域可以非常成功,并兼具影响力。


总的来说,从去年开始,剧开始回归,植入效果也更好,综艺疲态尽显,但这只是调整并非行业倒退,未来,电视综艺将呈现出电影化和广播化的发展趋势。电影化就是越做越极致,大投入,甚至一些超乎想象的非现实场景可能会出现;广播化就是更走心,如《见字如面》《朗读者》等节目。应该说,目前在垂直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只有文化类节目,其他品类并未有爆款产出,市场机会还是很多,空间也很大。值得欣慰的是,目前,科学实验类综艺开始发力,希望能够进一步打开细分节目市场。




市场机制下试错机会少

爆款需金牌制作人加平台合力


不要迷恋哥,哥或许真的只是个传说!


曾经我们认为中国有不少罗PD(罗英石),但这梦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突然醒了,离开体制后的金牌制作人们纷纷没了消息,抑或推出的节目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播完了。


一边是平台的空心化,即便IP不错,制作出来的节目也是差强人意,一代不如一代;一边是离开体制的制作人鲜有大作为,投身市场的首秀往往背后有大投资,但收效却甚微。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来看看韩国的罗英石,他的确厉害,《花样爷爷》《三时三餐》《两天一夜》等炙手可热的韩国综艺都出自他之手。同时他还捧红了李胜基、殷志源、李瑞镇、李顺载、崔智友、玉泽演、车胜元等明星。




不可否认,罗英石发掘了很多明星身上的娱乐潜质,但他的成功除了自身拥有的独到眼光和对节目的把控能力外,平台对他的强大支持不可或缺。必须承认, 成就一档节目,仅靠制片人或者总导演肯定是不够的,他只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此外还要依靠平台、明星、宣传营销,甚至是一个好模式的加持。


回到国内,目前,相当一部分金牌制作人在离开体制后,并未带走已经磨合好的团队,属于单枪匹马作战,而做节目是一个需要集体协作的事情,所以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幅降低。同时,这些金牌制作人进入市场后,也需要花时间适应市场规律,比如如何平衡成本和收益,这些问题在体制内时是不需要他们花太多心思考虑的。


在体制内做节目,制作人可以把更多心思花在内容制作上;而出来单打独斗,就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投资、成本、招商、利润等,不仅精力被牵扯,同时受到市场和客户的制约因素太多,很难成就一档爆款产品。


另外,这些金牌制作人多数需要从新组建自己的制作团队,而一个好的制作团队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磨合,所以,一些制作人在匆忙接活后,临时组建团队的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不可否认,体制内的制作人进入市场已经成为趋势,但他们对甲乙方身份的调整需要适应过程。在甲方时频道的资源、平台的加持,使得个人更具自信。进入市场后,公司以追求利润为终极导向,成本的压缩、宣推开销等会造成节目经费不足,包括心态,这些都需要传统电视人慢慢调整。


打造一档爆款节目,优秀的制作人很重要,这是平台方目前比较头疼的事情,但爆款通常又不是一个公司能够做出来的,即便是金牌制作人牵头成立的公司,它也需要平台的助推,如果脱离了平台的协助和推广,节目的收视和影响力都会相对有限,因此爆款需要制作团队和平台共同发力。


明星不再是主线索

叫喊多年的素人综艺能否扛起大旗


政策层面,限韩之后,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成为一大难题,于是很多人索性用明星打开缺口。如何用明星,让他们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成为节目制胜关键,这方面有些节目做得不错,有些则很尴尬,可随之而来的高额明星成本使得相当一部分节目不得不压缩制作经费,节目日渐沦为明星的钱袋子。


彭侃认为,明星综艺热度或许不会持续太久,它已经使得整个综艺生态变得扭曲,大部分钱都被明星拿走,综艺节目沦为为明星打工,目前有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挣脱对明星的过度依赖。




就在这个时候,史上最严限明星令来了。政策+市场认知,双重催化下,冷凇认为,第四季度后,明星会成为节目的一个引子,是流量的导入口,但可能不再是主线索。


于是,素人综艺如何突破再次成为风口浪尖上的话题。


分析成功的素人节目不难发现,这类节目的供需对接很重要,找工作、找对象、找项目、秀才华等,这些都是社会需求的电视化呈现,而此种需求永远有市场,有群众基础,核心就在于节目需要找到一个好的角色导演,把素人的人情、人性和明星化的一面表现出来。


相较明星真人秀在注意力方面的缺失,彭侃认为,素人综艺可以在四方面下工夫:首先在节目主题的设定上,要更具社会性,要针对某个社会问题、某类特殊社会群体,甚至具有社会实验性质;其次在节目内容上的设置,与明星真人秀相比,素人综艺要加入更强的目标性,这种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给予巨额奖金等奖励刺激,另一类是让主人公的人生发生积极的变化;第三在节目拍摄上,素人综艺周期更长,通过积累大量素材,可在剪辑中挖掘最能打动人的真人秀情节;第四是在节目选角上,素人综艺需要通过海选找到“准明星化”、表现力强的素人,并进行周密的角色搭配。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