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春秋】之二十二: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

【闲话春秋】之二十二: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

自然自觉自在 内地女星 2017-02-20 10:57:21 298

为方便阅读,请点击“自然自觉自在”,关注此公众号!

 

       公元前704年,鲁桓公八年,牛年(丁丑年)。《春秋》记载了这一年鲁桓公在家里捣腾的两次不合时宜的祭祀,“。这本来是冬天的丰收祭祀,不知道鲁桓公违背礼制春天、夏天各搞一次是什么意图?!不搞祭祀还好,一搞就搞出个“八月雪”来,天道违常!然后就是莫名其妙的“奥特曼打小怪兽”,把小兄弟邾国又揍一顿,练练手。做得算是有水平的事情,就是做为媒人,促成了纪国把季姜嫁给了周天子,比较好地解决了鲁、齐、郑、纪之间复杂的矛盾,暂时维护了国际和平,让老百姓喘口气儿。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zhēng)。天王使家父来聘。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zhài)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孔老夫子用38字记录当年6件大事,一件件地看来过,会发现一个道理“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所有原因都在自己。


          (一)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

     鲁桓公八年春正月十四日,鲁国举行“烝”祭。“烝”,是周代冬天的祭祀。古代一年四季都有专门的祭祀活动。《春秋公羊传》说:春天的祭祀叫祠),夏天的祭祀叫礿yuè,秋天的祭祀叫尝,冬天的祭祀叫烝zhēng(“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烝。”)。

       平常的事,《春秋》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桓公祭祀的次数太多了。祭祀的次数太多就会轻慢鬼神,轻慢就会不恭敬。君子的祭祀是恭敬而不轻慢鬼神的。祭祀的次数太少就会松懈,松懈就会忘记,这也是不行的。士大夫如果因公赶不上这四季的祭祀,那么冬天就不敢穿裘皮大衣,夏天也不敢穿凉爽的葛衣(常事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亟也。亟则黩,黩则不敬。君子之祭也。敬而不黩。疏则怠,怠则忘。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这次在春季举行冬季的祭祀,不合时宜,必受讥讽。 


        (二)

        “天王使家父来聘。”

     夏季周桓王派大夫家父来鲁国聘问。“家父”的“家”,史家各说不一,有说是字,有说是氏,有说是采邑。总之是位周室卿士。

       这是周王室自鲁隐公以来第6次遣使访问鲁国,也鲁桓公上台以来第3次访问鲁国(分别是桓公四年、五年、八年)。从《春秋》的记载来看,周王室对鲁国类似的聘问活动几乎没有间断,而鲁侯到目前还没有朝觐过周王室(包括周平、桓两王)。

       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周室与诸侯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周室弱、诸侯强,周室依然按礼而行,但诸侯已经不把周室放在眼里,所以,“我本轻狂,君却自来”,毫不在意。二是当年郑桓公主动朝见桓王表示友好,曾碰过一鼻子灰。尽管有周桓王与郑庄公之间权力之争的背景,但确实在诸侯中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应。实力不行,态度还不好,这是不是应了那句话:你的脾气暴露了你的无能?!


         (三)

           “夏五月丁丑,烝。

        桓公八年夏季五月十三日,鲁国又举行了烝祭。

        在夏季再次举行应该在冬季举行的祭祀活动,不合时宜,频繁且不恭敬。鲁桓公可能是吃多了猪油糊蒙了心,几年没见他祭祀,今年春夏却举行冬祭两次。上次光临祖庙还是在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那次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鲁国前几年出现日食、大雩、螽等,都没能让这位少年国君去祭天敬地,按“礼”,“天地”有这样的大事,君主是应当有所表示的;当然,也有可能是那些年都是按时祭祀,所以《春秋》就不记录了。反正“春秋三传”都没有告诉后人鲁桓公为什么要“烝不时”呢?《春秋左氏传》甚至一句话也没有说。

       鲁国在这儿瞎折腾,楚国却在努力实现百年梦想。去年春天,楚随首次斗法,随胜楚败。今年夏天,楚随再次斗法,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情况。

  《春秋氏传》,自桓公六年楚国入侵随国没有成功以来,一直惦记着随国,现在又看准时机侵犯随国。随国大夫少师上次主持随楚和谈后,得到随侯的宠信(参考【闲话春秋】之二十)。楚国大夫斗伯比对楚武王说:可以了,敌国内部出现裂痕,机不可失(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衅,不可失也。夏季,楚武王在沈鹿(楚地,今湖北荆门市的钟祥市东桥镇一带)会合诸侯的军队,但黄国(嬴姓,在今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隆古乡)、随国不参加会见。楚武王派大将薳(wěi)章责备黄国,然后亲自率军讨伐随国,军队驻扎在治水、淮水之间。大敌当前,随国如何对付来势汹汹的楚国?这次随国大夫季梁竟然请求向楚国示弱屈从。他对随侯说:“我们假意向楚国屈从,楚国肯定不同意,等他们不同意,然后作战,这样就可以激怒我军士气而使敌军懈怠。”得宠而骄傲自大的少师不同意这种做法,说:“必须速战,否则就会丢失战胜楚军的机会。”随侯听从少师的意见,率军抵御楚军。季梁远望楚军的阵势,说:“楚人以左为尊,楚王一定在左军指挥,我军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先攻击他的右军吧,因为他们右军没有优秀指挥官,必然会失败。他们的偏军一战败,大众就会离散。”少师却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对等。”随侯又不听从季梁的建议,而按照少师的话正面攻击楚王。双方在速杞(随地,今湖北随州市广水市西)交战,随军大败。随侯逃走,楚将斗丹俘获随侯的战车和少师。秋季,随国打算同楚国讲和,楚武王却不同意了。斗伯比说:“上天虽然铲除他们讨厌的少师,但有季梁在,随国还是不可战胜的。”于是楚国与随国订立盟约而回国。随再次斗法,结果揭晓,楚国胜!

       楚随斗法,随国失败是必然,胜利是偶然。尽管楚国开始起步,但是处在上升通道,而随国是“汉阳诸姬”之首,却是处在下降通道,最多算是平稳发展。但随国有个大毛病,就是妄自尊大,根本没把“蛮夷之邦”的楚国放在眼里。所以,楚国为了成为与诸侯国平起平坐的“大国”,擒贼先擒王,拿“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开刀,无缘无故的“伐随”,实际是借此要求周室的封号。楚国提出在沈鹿会合诸侯的军队时,黄、随两国当然不会屈尊纡(yū)贵去参加会见,楚国要的就是这个口实,于是就一面派人责备远处的黄国,一面楚武王亲自讨伐随国。这件事意义重大,蛮夷楚国打败了文明先进的随国,随国不得不帮楚国向周室要与诸侯国平等的地位和封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结果是可以料到的,“王室不听,还报楚”。对此,楚侯芈(mǐ)熊通很生气,于是自己称王了(“王不加位,我自尊耳。”),成为最早自立为王的周诸侯。在长江流域终于出现了一个和周王室平起平坐的“王”,随后的几百年间,同样被诸侯国一直小觑的秦、楚将成为各诸侯国挥之不去的梦魇。“落后不一定挨打”,历史将会反复的告诉我们,“人必自辱,然后人辱之。”

 

          (四)

          “秋,伐邾。

       鲁桓公八年秋季,鲁国侵伐邾国。这是自鲁隐公以来,鲁国第3次攻打邾国。

 邾国,又称邾娄国或邹国,曹姓,在今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东南,北边与鲁国接壤,“击柝(tuò)之声相闻”。《春秋》的第一条记录就是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及邾庄公盟于姑蔑”,成为鲁国的重要同盟国(详见【闲话春秋】之三);当年郑伐卫时“请师于邾”,鲁公子豫未经隐公允许私自出兵“及邾人、郑人盟于翼”;之后在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因“宋人取邾田”导致了“邾人、郑人伐宋”的“东门之役”(详见【闲话春秋】之七);在隐公七年(公元前前716年)隐公为了平衡对郑、宋联盟的外交关系,曾“伐邾”,“为宋讨也”(详见【闲话春秋】之九);之后就一直没有邾国的消息了。鲁国一直竭力奉行和平外交,很少真正出兵打仗,最近的用兵大概是在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的“北戎伐齐”时援助齐僖公,但似乎也没实际参加战斗。

  这次伐邾不知道原因,不知道结果,当然也不知道意义。对此,“春秋三传”,不约而同,集体沉默。要么是对少年轻狂的鲁桓公无语,要么是对咎由自取的邾国无语。 


          (五)

          “冬十月,雨雪。”

     鲁桓公八年冬季十月,鲁国下大雪。“雨”,下的意思。

       又是一个天象不时,周历比夏历(也就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阴历)晚一个多月,那十月就相当于阴历八月底、九月初的样子吧,在鲁地出现雨雪天气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春秋三传”似乎都没有把这个不时的天象与其他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其实,今天我们还经常遇到反常天气现象呢。

      到了汉代,这可是天人感应的大事了。《汉书》:“周十月,今八月也,未可以雪,刘向以为时夫人有淫齐之行,而桓有妒媢(mào,嫉妒。师古曰:媢谓夫妒妇也。)之心,夫人(文姜)将杀,其象见(现)也。桓不觉寤,后与夫人俱如齐而杀死。凡雨,阴也,雪又雨之阴也,出非其时,迫近象也。董仲舒以为象夫人专恣,阴气盛也。”“夫人将杀”,是说不按时令下的雪预示文姜欲杀鲁桓公。可鲁桓公十八年才“薨于齐”,这才桓公八年啊,老天爷是不是太性急了?


          (六)

          “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周天子的三公大臣祭(zhài)公来鲁国,然后到纪国迎接王后季姜。“季姜”应该是纪国国君(姜姓)的小女儿吧。《春秋》用一“遂”字,指周桓王这次娶王后,是鲁国做的媒,媒说成了,祭公就能顺利到纪国迎接王后了。

  祭公是周天子的三公之一,现代表周桓王到纪国迎娶王后季姜。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曾有“祭伯来,非王命也”,不知和这位是否是同一个人,如果是的话那就是这位老兄升级位居三公了;但那位祭伯当年到底为什么不奉王命私自到诸侯国来呢?不得而知。

 纪国受到齐郑二小霸的威胁,为了自救,嫁女给周桓王,不失为一个好对策。这也许是鲁桓公的主意。鲁桓公六年,纪侯朝鲁,请鲁桓公帮忙向周桓王求助,但鲁桓公表示无能为力(详见【闲话春秋】之二十:纪侯来朝。)。也许碍于情面,也许是为了鲁国的利益,便想出为周桓王做媒的对策,建议纪国把女儿季姜嫁给周桓王,这样即不得罪齐郑盟国,又帮助了纪国老朋友,还让自己处在核心利益区,结果是皆大欢喜。由此看来,鲁国还是有智慧之人的!

       古人太讲究门当户对,通婚男女必须地位相称。天子与诸侯通婚,地位不同,因此天子家嫁娶需要托同姓诸侯代为主持。天子娶后更不亲迎,而由卿代为迎接,祭公就是为这项任务来鲁国。王姬下嫁也是如此,一般由卿大夫先行送到同姓诸侯国,然后由该国代为送到异姓婆家。这套程序过于复杂,《春秋左氏传》评价只两个字:“礼也”。虽然周王室式微,名义上仍是天子,排场还是要摆的。

 

 

读点春秋,知点礼义。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