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17级同学们的一封信

致2017级同学们的一封信

晓岚寄语 日韩男星 2018-01-09 21:10:17 637


2017级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辅导员丁晓岚老师


从9月份入校到现在已有四个多月,大家的大学生活过的怎么样?是不是依旧很欣喜呢?

面对新鲜的事物,陌生的人群,每天都充满新的期待。经常无数次的构想接下来的大学生活该怎么过,也一直计划着在大学校园里好好历练一番,让自己充实起来。


随着时间推移大家渐渐的感受到了来自各方各面的困惑,就像每天要早起自习,还得在离开宿舍前整理好个人物品,教室不能玩手机,课间还要跳学校推广的工间操。



一天要奔波在不同的教室上着不一样的课程,上一节课的问题还没弄懂下一节课的新问题又来了,还来不及预习,书本上的内容就一页页哗啦啦的讲完了,想找个同学一起复习功课,却发现大家都在各自忙活自己的事情,一个人的时候习惯性拿出手机,玩游戏、追剧、各类刷屏。



摆脱了父母的管束,来到了高中班主任口中所说的“自由、轻松”的大学。当来到这里后,却感觉自己像上了个“假大学”,这样的大学生活和高中有点像,却又不太像。



内心无数次告诉自己,大学生活要好好规划,但就是不由自主的得过且过。


有时候甚至会怀念起高中班主任,既希望又不太希望大学里能有一个高中班主任老师这样的角色存在。


大家的内心有点矛盾,想挣脱束缚,张开双臂,却又发现自己还飞不起来;渴望被保护,得到帮助,但又想尝试跌倒后让自己爬起来;期待能独立,不被人管,但感觉自己还管理不好自己。

以上都是我们90末00初的大学生们普遍感到的困惑,亲爱的同学们。在大家还理不清这万般头绪的时候,晓岚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这么几个问题。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1

为什么读大学


人生来就有求知欲,小朋友们都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大学生们也应该经常性的问问自己为什么。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高考结束后,有的同学被录取到心仪的学校和专业,满心欢喜;



有的同学为了圆自己的重点大学梦选择去复读;

有的同学被父母逼迫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太感兴趣的专业不情不愿的来到大学;

有的同学被风雨湖的照片吸引过来后发现自己无缘新吉大顿感城里人的套路好深;



当然有一些人还没有踏入大学的校门,就选择或者被选择去了社会。


究竟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呢?因为父母家人的期盼?因为自己想多读书?因为读了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因为要证明自己?因为要改变命运?因为要为下一代创造条件?因为老师说了要上大学?因为别人都上了大学?还是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读大学?



或许你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认为读大学就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如果说,大家从小到大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老师的话、家长的话从来都是金玉良言,



那我不得不告诉你,这些金玉良言中有一些只是善意的谎言,这些谎言是长辈在我们还未具备成熟的价值判断能力时帮我们做的选择,我们真的还没弄明白为什么要读大学。


现在,2018年已经到来,朋友圈最近晾晒的十八岁照片已经宣告90后全部成年,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要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思考,要真正弄明白自己为什么读大学。



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读大学,得先了解什么是“大学”,这要从“大学”的历史、发展和功能着手。



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为规范社会行为,产生了最早的学校名为“成均”[1]。


汉朝,中央设立太学,隋唐以后太学改为国子监,唐朝以后出现书院。中国传统的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也有“太医馆”、“司天监”等科研及应用服务机构产生。



但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在自然科学方面很缺乏。19世纪末,中国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开始推行平民教育,随后,戊戌变法让延续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废除,我国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2]。


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成为华人地区主要的借鉴模式[3]。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化教育[4],中国也从人口大国逐步迈向人力资源强国[5]。



古今中外,大学功能都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比如,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大学的功能主要是知识传承和人才培养。1880年以后,德国洪堡大学进行的科学研究为大学功能增加了科研的元素。随后美国大学进入重要转型期,产生出了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6]。


那我国的大学功能是什么呢?



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1],


目前我国共有两千八百余所高校,包括大学、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和特色定位。


吉首大学以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人才为培养特色,主动服务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战略。



国家战略是为实现国家总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性战略概括[7],是战略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放在了七大战略的首要位置,可见,我们读大学从大处和长远处讲是国家强盛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我们今后思考问题不能只从自身利益出发,要首先站在国家和社会的层面去分析,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四个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都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接下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都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最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对我国的每一个成员的严格要求[8]。


所以回到我们的问题,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认为可以理解为读大学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






2

读大学是为了什么


大一的同学们通常会有一段迷茫期,觉得很没有方向感,不知道每天要做些什么。


有同学告诉我每天上课、自习、吃饭、睡觉,其实也挺充实,高中也是这样过的,但现在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曾经有位大学校长在央视《开讲啦》栏目中说,大学迷茫,有可能是中小学教育的痕迹[9]。



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中小学一直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老师们总是以“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的目标来激励大家一路成长,所以,当大家真正来到大学后,就会发现大学与自己曾经想象中的不一样。



其实我觉得这样的导向本就不是一种正确的导向,如果说读大学是中小学的终极目标,那我觉得这句“谎言”在大家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被揭穿,读大学可以是中小学努力学习的目标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也绝不是终极的目标。


就是因为大家的内心一直有一种不健全的认知和某种错误的导向,所以上了大学才会不知所措,因为老师只说过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却没有教过大家,上大学是为了什么,读了大学又能怎样,现在大家已经来到了大学,却发现没有了目标,这就不惊讶为什么感到迷茫了。


有的同学思考了一下,告诉我,他读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因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有的同学说,他读大学是为了考研,考上研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有的同学说,他想考公务员、选调生等,端上“金饭碗”,走上仕途;有的同学说,他在大学想结交多方面的朋友,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做准备。



大家心里都有着各自的“小九九”,所以大学里就有了很多种现象,有的同学每天泡在教室自习室实验室,每学期都能考高分,各类奖学金收入囊中;有的同学每天活跃在运动场、舞台、办公室等各类赛场,组织策划主持样样精通,能力大增;有的同学对着电脑,拿着手机,追剧、“吃鸡”、听歌、看小说,不亦乐乎。



我想请大家回忆回忆,自己除上课以外每天在哪个地方的时间最多,运动场、自习室、寝室、办公室、食堂、图书馆、商场、理发店、校园长凳还是网吧;每天手里拿的最多的是什么东西,书、笔、本子、钱包、饭卡、食物还是手机;每天眼里见得最多的是什么,老师、书、课件、电视剧、游戏、镜子、朋友圈还是“氧气美女”和“进口哥哥”。



请大家回忆课外生活,并不是要表扬或者批评,只是希望大家要明白自己业余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有位大学校长曾经提出:“我们要关心每一位同学,现在成绩好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院士,成绩中等的学生将来可能是我们的同事,成绩一般的学生将来可能成为我们的董事”[10]。


这其实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发展轨迹或者擅长领域,我想我们现在的生活现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读大学的目的,我们读大学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决定我们将来的发展方向和生活质量。


我认为我们读大学的目的可以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


但我想国家兴办大学培养我们,并不是为了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是为了培养助力国家繁荣昌盛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特殊人才,我们读大学是背负着使命的,只有内心有使命感,才能常怀敬畏之心,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我们才能更好的去读懂大学,只有更好的读懂大学,才能发挥我们的价值,真正去实现我们的人生目标。



所以,我们读大学是为了成为一个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需要的人,是为了成为一个能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读大学就是为了思考自己究竟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何时能成为这样的人,最终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



3

如何读大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人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从长计议,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应该趁大一尽早做出规划。


这个学期以来,我陆陆续续与一百多名同学进行了座谈,我发现,同学们很自立,都能勇敢的去面对自己应该独自去面对的所有事情,也都渴望能读好大学,但同学们普遍评价自己自律性不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改善这种现状。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第三个问题,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如何读大学?



(一)系统性读书,勤思考,敢创造


我梳理了一下同学们反馈给我的问题,以学业方面居多,我们就先来谈谈学业。


现在科技发达,同学们学习的方法越来越多,听课做作业刷题等传统方法、看视频课件在线学习等新媒体手段,让我们获取知识易如反掌。



但在这里,晓岚老师建议大家,一定要系统性的读书,不要孤立的看一个知识点,片面的记一段话,要慢慢告别碎片化式学习,多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样才能慢慢建立健全知识体系,就如同建造一所房子,先把地基、房梁、房柱搭好,再往里面填塞材料,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能稳定牢固。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我建议大家多读读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经典著作,你会拥有一个多维的视角去发现世界和感悟人生。





大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也是一样,很多同学有个什么事就不加思考地问,有个建议随口就说出来了,表面上是一种“好问”和“积极”,但实则是一种“偷懒”和“不负责”,是获取知识和推行意见的功利化表现。


大家要养成系统性思考的习惯,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完整的富有逻辑的思考,理清思绪,发现前因后果,自己有什么建议,也要周密的考虑建议的可行性、利弊、实施难度等等,要学会写方案、写提案,用系统性的思考结果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会更有说服力,也会让人印象深刻。



学校的提案大赛,我就鼓励大家去参加,大家有时候对学校某些地方不满意,比如教学、后勤、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大胆的创造性的写出提案,系统性的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大家对班级建设方面的思考和建议可以写一些建设方案或者活动策划,拿到班上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我相信这都是利己利他的大好事。



国家的发展需要敢构想敢于创造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1],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在中国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12],希望我们的同学,现在能为自己为班级为学校创新创造,今后能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创新创造。


(二)胸怀大志,不忘初心


我们都是医学生,在开学典礼上宣读医学生誓词时,说要献身医学,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我们在提交入党申请书时,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都是我们亲口许下的誓言,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为新生年级特地申请了教室进行早晚自习,同学们却认为上大学了不应该像高中一样早晚自习,当大家在浪费教室座位资源的时候,大家的学长学姐们为了挤进图书馆看书,每天都在上演着“座位争抢之战”,学校不得已引入了一个抢座软件,扫码计时定胜负。



我们倡导同学们跳“工间操”,旨在引导同学们养成强身健体舒缓压力的习惯,可有少部分同学宁愿在宿舍睡觉,也不愿意出来跳一段醒醒瞌睡,试问我们的国家需要每天都睡到自然醒的青年人吗?


我们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早起整理宿舍卫生,自带垃圾下楼,可还是有一些同学,从来都不整理内务,任由细菌滋生异味蔓延,试问,“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我们倡导无手机课堂,可大家下课后就像脱缰的野马似的,疯狂的玩手机,神情恍惚无法自拔!手机蚕食着我们的青春,时间也不知不觉被耗损。 



我们来到大学,不是来过安逸生活的,也不是专门来面对和解决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的,我们是怀揣着梦想来的,四年五年之后,我们要去迎接社会的选拔和考验,我们要去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


我们不要忘记了,我们是医学生,职业赋予了我们救死扶伤的使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身后有着强大的祖国,祖国的身后,也站着胸怀大志的我们。




(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13]!


老舍在《四世同堂》一书中说到,“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德智体美,也是我国用于评价教育全面发展的标准[14]。



德育,主要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我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并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


所以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说法。


我们要在大学里,塑造良好的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学会感受爱,给予爱,感恩家人老师,善待同学朋友,可以运用专业特长参加一些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力所能及的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发扬“大爱”精神,成为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智育,主要是发展我们的智力并让我们系统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


在我们的学习之路上,接受的大部分教育都是智育方面的,晓岚老师认为,智育不能单一发展,尤其是有些“学霸”们,一定要注意将智育与其他方面结合起来培育,在锤炼好品格的基础上再求知、强能。



体育,是授予我们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体力,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力的教育。


2017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15]。

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快捷,但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对我们的体质健康带来了影响。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呈下降趋势,国民体质下降的问题不断凸显,体育运动越发重要[16],我希望同学们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每个人拥有一项体育特长,塑造健康体魄,响应共筑健康中国梦的号召。



美育,是培养我们的审美观,发展我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我希望大家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培养自己的一些小兴趣,比如学会化淡妆,学会穿正装,通过音乐、话剧等艺术形式提升自己的情操,学会舒缓自己的精神压力,做一个外在美心灵更美的人。



本期《晓岚寄语》主要和大家探讨三个问题:为什么读大学?读大学是为了什么?如何读大学?


希望同学们通过大学的学习,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健全发展的于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


感谢吉首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刘昌茂老师、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元老师、医学院2016级辅导员张程老师对本期《晓岚寄语》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吉首大学广播站李侨同学协助我录制本期《晓岚寄语》的音频,我们下期再见。


辅导员:丁晓岚

 2018年1月7日


[1]“大学”360百科

[2]“辛亥革命”360百科

[3]“中国高等教育”360百科

[4] “高等教育大众化”360百科

[5]《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

[6]《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大学功能与大学精神:访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授[J].思想教育研究,2012,11:3-6

[7]“国家战略”360百科

[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网.[2017-6-2]

[9]《开讲啦》贵州大学校长郑强——为什么读大学

[10]黄达人等著《大学的声音》——谢和平: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11]“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

[12]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

[13]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

[14]“德智体美”360百科

[15]“新四大发明”360百科

[16]“共筑健康中国梦”百度文库

 

背景音乐:

1、西村由紀江 (Yukie Nishimura) - 在洒落阳光的树下
2、Elizabeth Naccarato - Cradle Song
3、小瀬村晶 (Akira Kosemura) - 春の光、夏の風 (Piano Version)
4、Stanton L。anier - Delight
5、Key Sounds Label - Bloom of Youth



本期编辑:徐滢 袁家星

图片:网络  2017级各班

指导老师:丁晓岚老师




如果本文让您感动,请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的人被感动吧~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