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洋
学术心得篇
学术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有导师培养的心血,在学院老师(特别是刘斌导师)的指导下,甄洋同学已经在《国际贸易》(CSSCI)期刊发表了论文《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 FTA 发展新趋势与战略选择》和在《中国国情国力》上发表论文《“一带一路”视域下人民币国际化探析》,并完成了第一篇实证论文《规则融合对数字贸易的影响》。此外,甄洋还参加了很多课题,包括:财政部课题“2017年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中国社科院课题“深圳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研究”;商务部课题“APEC峰会国家关于全球价值链的政策收集”和清华五道口课题“三足鼎立:中美贸易争端与全球化重构”等。
关于论文的写作,甄洋有以下的心得:首先,写论文是一个“输出”过程,需要我们在知网、谷歌学术和书籍中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进行“输入”。其次,想发表论文,论文选题非常重要,需要向老师及时请教,动手写作之前搞清可行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会做很多无用功。再次,论文写作时要尊重学术规范,自己在写作时也闹了很多笑话,幸好得到了老师及时的纠正,如FTA(自由贸易协定)有一些专业的名字,美国和欧盟正在谈判的FTA是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不能叫美欧FTA;图形和表格的标题在论文中的位置也有讲究,一般图形的标题放在图的下方,表格的标题放在论文的上面;国家放在一起时的顺序也要注意,如美国、中国、德国和日本放在一起时,通常使用的顺序为“中美日德”。最后,还应该注意论文写作的语言。记得导师曾说过,“媒体有媒体语言,文学有文学语言,经济学论文也有自己的学术语言,语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意思相同的情况下,如果使用“倒逼”、“最大公约数”等词语就会使得我们的论文更具有学术性,当然,这个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们慢慢积累。
关于课题,甄洋有如下的体会:第一,很多课题很像行研报告,财政部课题“2017年重点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报告”给自己带来的这种印象比较深刻;第二,相较于论文,课题对内容提出的要求要低一点,基本要求是通过“查重率”,内容可以不用深究;第三,很多课题的写作可以参考往年的模板,不过要注意数据及内容的更新;第四,课题有一个方面比论文的要求更高,就是要注意和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沟通,对团队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五,自己担任过课题组的小组长和最后的通稿人,觉得保持和组内成员的良好关系(不要因为deadline而变得急躁)和通稿时注意格式规范等问题都是比较重要的。
课外活动篇
摄于“第十七届WTO与中国学术年会”
学生活动是甄洋在校期间非常热爱的领域,作为学院研究生会的副主席,甄洋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各种活动中,先后组织策划了中国WTO院第一届中外学生羽毛球联谊赛、参与到“第十七届WTO与中国学术年会”和“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新形势研讨会”的会务工作、参与了“女生节”、学院组织的2019年师生新年联欢会和毕业欢送会以及迎新活动等。在日常的生活中,甄洋热心班级事务,团结同学,同学们亲切地称呼甄洋为“洋哥”、“大洋子”。
摄于女生节参加“你画我猜”游戏
甄洋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如校研会组织的SEED青年论坛、元旦晚会等活动,第七届“惠羽杯”羽毛球比赛、第50届田径运动会和第二届“星途杯”经济知识挑战赛等,并担任了校研究生会办公室干事。此外,他还参加了一些校外活动,从2019年3月起,甄洋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担任实习生,并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参与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摄于第二届“星途杯”经济知识挑战赛颁奖环节
当然,在学习方面,甄洋也花费了很大的功夫,闲暇时间一般都会泡在图书馆“充电”,并取得了综测成绩排名学院第一的好成绩。甄洋表示,“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参加学生活动,我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伙伴,通过向他们学习,改变了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
中国WTO研究院“男团”
学以致用,行以致远。在UIBE的日子中,甄洋表示,最重要的不是收获了知识,而是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和朋友,很感谢班级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自己能在一个融洽和积极的氛围中快乐地度过两年的研究生时光, with U(CIWTOers) I BE better~
供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
编辑:韩娉
审核:董俊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