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感动上海”了解更多详情!
一座城市,最吸引人的魅力在哪里?
答案莫过于“文化”。凡是能称“卓越的全球城市”的,都有其打得响的文化品牌,纽约、巴黎、伦敦等概莫能外。
历来是“文化重镇”的上海,在新时代如何让文化为城市塑形铸魂,如何以文化的“润物无声”作用,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正如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如何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在全国两会会场上同样引起热议。代表委员认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应诠释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都应当体现上海作为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一座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一座始终面向未来、志在影响世界的全球城市的独特担当。
上海文化资源是宝藏,有待挖掘激活
改造后的上海文化广场成为上海又一文化地标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伟大梦想在此启航,留下了重要的红色基因。上海曾是知名的“文化大码头”,各路文化在此汇聚交融,形成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上海也是鱼米之乡,江南文化的根脉在此延续。
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构成上海文化的三条主线。如何挖掘这些“宝藏”,传承并激活这些资源?
代表委员认为,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不仅要讲好革命时期上海的“英雄本色”,更要展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排头兵先行者风采,凸显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新编历史京剧《贞观盛事》
全国政协委员、上影集团上海电视剧公司编剧王丽萍对“海派文化”情有独钟。在她看来,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大气、包容,给了她源源不断创作灵感。“许多小人物涌入上海,通过奋斗实现梦想,这是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种体现。”
“挖掘上海文化,要深入基层、深入市民生活。”王丽萍举例,要了解上海白领,就应该走进陆家嘴金融城,要了解居委干部,就要走进社区。“不要以为社区干部就只会做婆婆妈妈的事,在虹桥街道,我们看到那里的社区干部生龙活虎,会讲英语,能歌善舞,完全超越了你的想象力。”
言及文化传承,一些代表委员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当前热点,这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的题材并不矛盾。
“传统文化是时代行进过程中留下的一些优秀作品。当下真实反映时代发展的作品,今后也会被冠以‘传统’和‘优秀’。文化就是这样链接起来的,不能隔开来看。”他们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来体现正在发生的故事?怎样做到千锤百炼,给后人留下最真实的信息?是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集聚与辐射,让上海成为“绕不过去的地方”
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雅典卫城博物馆的珍宝展》
曾经颇令人纠结的“码头”与“源头”之辩,在全国人大代表、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曹可凡看来并不是问题——只要“码头”够大,能够吸引各路名家、人才、展演和艺术品前来“停靠”,成为“源头”便水到渠成。他始终坚持,上海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不可复制性”。
而能否将“码头”做大、做强、做优,发挥文化资源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正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一大关键。
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
事实上,数十年来上海对文化人才的持续集聚,已转化成了文化影响力。“引进尚长荣之后,诞生了《曹操与杨修》,引进陈薪伊之后,有了《商鞅》,引进了罗怀臻之后,有了《金龙与蜉蝣》……”曹可凡继续举例,“谭盾在上海住下来了,蔡国强也经常回来,还有谭元元。这些在全球范围有影响力的华人艺术家,开始慢慢回流。这种回流,就是文化的集聚。”
文化是否“顶级”,除了有没有能让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打着“飞的”来观赏的展演,还要看作品能不能“走出去”、“上海文化”的内涵能不能为世界接受。
对此,王丽萍深有感触。她回忆起曾带着电视剧《生活启示录》的导演和主演去蒙古国参加活动的经历。当地观众看到里面展现的上海都市风情,十分感兴趣,都说“上海特别美,有生之年一定要来上海。”她说,“文化似水,润物无声,却又深入人心,对外展示的是我们的软实力。”
对“走出去”格外关注的,还有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他说,“我们要探索出一条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
“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人的情感总是差不多的。比如英国文化大家拉斯金就认为,伟大民族都非常看重艺术史对于记述历史的作用。深入挖掘中国艺术史,就能很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只要我们采用融通中外的沟通方式,切实提高叙述技能,以中国历史文化之丰富多彩,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出让世界读者叫好又叫座的书籍。”
文化上的“上海制造”,同样需要工匠精神
上海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
提升“上海文化”品牌含金量,不少代表委员不约而同提到了“精品力作”。
文化上的“上海制造”,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提到沪剧《敦煌女儿》。“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我们关注了那么多年,用了很多年的心力来创作这部作品,一次次推翻、一次次调整、一次次重来,体现了文艺工作者攀登高峰的决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有着同样体会。“经典、精致的作品就是高峰,并不是场面宏大、有几百人堆在台上才是高峰。”她认为,要始终坚持“古典”与“现代”齐步走,通过精品力作来讲好中国故事,做大做强“上海文化”品牌。
精品力作的产生,亦是来自竞争的结果。在曹可凡代表看来,一个高手云集的“大码头”,本身也会带来“鲶鱼效应”,促使本土人才不断提升水准、适应竞争。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
柏林爱乐三次来上海,看重的是上海这个巨大的市场。曹可凡说,“越来越多的名家名团来,本身就逼着本土乐团自我革新,你拿不出好东西,不能把最好的人弄来,乐迷就不来听了。”
这种“倒逼”,也来自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王丽萍认为,这也是“上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电影节电视节举办期间,那么多观众连夜排队,就为等一场电影,这种盛况令创作者感动。”
上海歌舞团创作的舞剧《朱鹮》
“上海文化”品牌必是与市民文化素养共同成长的。上海有全国一流的乐团、芭蕾舞团,文化场馆设施也是国内一流的。”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副教授王苏认为,要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主要的问题是要引导大家关注、喜爱上海文化。“因为喜爱了才会走进剧场,不是把经典灌输给他们,而是要引导他们喜爱。”
以京剧进课堂为例,王苏认为,仅仅让一个唱段、一段独白进课堂是不够的,这样孩子们只是被动地学习。“可以让孩子们来演一演,演完再让他们欣赏京剧演员的高超技艺。这样,孩子们就会觉得了不起,就会喜欢上这门艺术。”
“上海‘快餐’文化太多了,有的戏只演一轮就结束了,有的话剧只演一个星期。应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优秀作品,像纽约百老汇那样长期演出。”王苏建议。
时下要做的,正是集聚再发力。“我们不忧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曹可凡表示,上海还是要有一个更宽松的文化氛围、建一个人才集聚地,让好的东西停靠住、留下来,让其慢慢“发酵”。“跟纽约相似,上海有自我容纳、自我融合、自我繁衍、自我唤醒的文化基因。这就是一个招牌。
砥砺奋进
逐梦前行
来源:东方网、上观新闻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