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普通人"唯一逆袭、破除阶级壁垒的机会!

这可能是"普通人"唯一逆袭、破除阶级壁垒的机会!

水木百合课堂 日韩男星 2019-01-02 07:54:52 777

清华爸+南大妈的育儿思考自留地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成功订阅

最近,一条【BBC跟拍#14个孩子的50#,揭开人生残酷真相:阶层壁垒基本不可能打破】的纪录片火了▼


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跟拍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他们的7岁拍到56岁。半个世纪的追踪,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有多难打破:从小看《金融时报》的富裕家庭孩子,成长后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辈命运,为活下去竭尽全力。


是否意味着,中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句老话又一次得到了验证呢?是否意味着,如果父母不站在社会的顶层,子女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呢?


那么,你们注意到片子里那个唯一一个打破阶层壁垒的男孩了吗?他出身底层,考上并且读完了牛津,带领自己的家族彻底改变了命运,并且我们相信,他的子女也将大概率的延续他的精英之路。

这是什么?当然是努力的力量,是知识的力量!



我觉得另一条很火的新闻也同样可以作为参照:杨超越登上了《中国新闻周刊》,被评为影响中国年度人物。



和她一起出现在封面的都是各界大佬级人物:大法官沈德咏、经济学家朱民、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中科院院士王贻芳、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刘国梁、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等,一个个如雷贯耳。因此新闻一出,网络炸开了锅:一个唱歌不行跳舞不行连中学都没有读完没有代表性作品的年轻姑娘,凭什么获得这个头衔?


但是请注意《中国新闻周刊》给杨超越的颁奖词是:“这个年轻女孩身上折射出一个时代普通人的奇迹与梦想”。



一个女孩,生在一个经济落后的苏北农村,父母离异,在校默默无闻,甚至没有读完中学。如果跟别人介绍到这里,一般有些社会经历的人甚至可以勾画出此人的下半生:在工厂打打零工,在20出头点的时候就匆匆结婚了,对象基本上是同村的或者同厂的,然后全职在家带孩子,等孩子大了扔老家再出去打工……


但是杨超越不。她凭着几百元买的火车票,走上了你我想都不敢想的舞台,走出了一条你我可望不可即的人生之路。如果带着偏见,当然不会看到她身上众多的闪光点!你放下偏见,她的独立,自强都渗透着时代的正能量。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诚然非常大,但在条件已定的情况,个人的积极努力更彰显出其可贵性。



 “阶层固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我国社会学已有足够的经验研究表明:和西方所有现代社会一样,伴随着经济发展,教育、业绩、努力程度、机会把握等自致因素在人们获得经济社会地位的过程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其重要性早已超过家境、性别等与生俱来的先赋因素。


并且,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纵观古今、遍览中西,实现个人阶层跃迁,从来不是一件易事。

奴隶社会自不待言,毫无翻身之地,古罗马斗兽场上留下了多少喜与悲、血与泪;


进入到封建时代,封建等级制度在各国一直森然而立。如臭名昭著的我国元朝时期的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的划分制度,废而不止的印度种姓制度等。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无数莘莘学子青灯古卷、挑灯夜战,才有幸走过独木桥,鲤鱼跳龙门。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许多有识之士把握先机,成为如今的商界大佬、凡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但他们的幸福无一不是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来换取的。


真正值得警惕的,是人们无意中进行的自我固化,并由此导致的故步自封。


我是一个体力劳动者,我的孩子注定也要靠体力干活,早点跟我去工地干活赚钱吧。


我是一个公司董事长,我的孩子注定接我的班,因此躺着吃喝就可以了。


可能吗?


作为一个亲历16年苦读,从“草根”勉强跻身于中产阶级的妈妈来说,这段话深得我心:房价高不可攀,生活沦为生存——但对于普通人而言,通过个人奋斗迎来成功依然是成功的唯一希望。



不要嘲笑鸡娃群体的努力,至少他们在拼命给孩子提供他们能提供的最好的教育资源,给孩子一个向上的托举力。


也不要借着佛系的名义“放羊”,真正的佛系是把握孩子的发展规律但是心中有明确的方向,而不是放任自流。


山本耀司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添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


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请记住:


1、竭尽全力给孩子树立一个向上的榜样。孩子是你的镜子,不要问为什么孩子沉迷电子游戏不看书,首先问问自己下班以后干了些什么。不要问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有那么多才艺,问问自己有没有嫌接送类放弃送孩子去学?不要问为什么孩子做事情半途而废,问问自己是不是碰到困难就退缩?


2、知识永远是改变人生的最重要的途径。不要看几篇读书无用论就早早放弃学习,不要因为生活的安逸而放弃挣扎,伟人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并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作为社会人应该坚持一生的事情。


3、明确目标,量力而为。尽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是如果影响了正常生活,并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格局。


向上流动的路如果只有一条,那一定藏在我们的心里。


北宋著名学者汪洙的《神童诗》说: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作者简介:小延妈,5岁男宝妈,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资深文艺青年,古文爱好者。

- END -

本文原创,严禁未经授权的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后台回复


近期热门 直接点击题目可跳转

清华工科爸爸给7岁女儿上的哲学课

• 4岁娃学8个兴趣班教育月支2万,香港的中产阶级为何这么拼!

一年级娃年度阅读600万字,都有哪些好看的书?

左手科学,右手文学

更多专题文章 后台回复关键词查看

阅读 | 国学 | 科学 | 英语 | 亲子游 | 自修

公众号最近改版改得很厉害!

大家一定要记得关注+☆星标☆我哟!比心~

据说好看的人都点了“好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