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华晨宇的时候,突然意识到,90年代在公共视野里终于出现了一个合格的时代表征。华晨宇由边缘的一缕微光到照亮主流高地以及在年轻人中辐射面的逐步扩张,都渐渐显示出他领跑者的姿态,仿佛在跟身后的80后甚至70后言别:你们可以坐下来,吃个瓜,看个戏了。
在80后已经消解了宏大叙事、崇高与伟大的追求、个体言行背后深刻的意义后,他们中的理想主义者仍然会因此看低自己,认为这些的消解代表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沦陷。他们仍然响应着上一个时代的感召,却对下一个时代的变化略感不适,因而踏入虚无。
就如李诞对许知远直言:我不能做自己,做自己我就对我太不好了。面对社会大象,他深感自己势单力薄,并劝解自身似的推出一句:既然什么都一样,那就什么都可以。顺势而活,不做无谓的抗争。
他的姿态里有一种自嘲的颓唐:我承认我很丧,我做的事我自己也看不上,但是我没办法,我也就这么一俗人了,能开解自己好好活着就不错了。
反观华晨宇:
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出其不意的黑马态势,让新一任的时代偶像呼之欲出。
01
自我坚守取代雄心壮志
他声称自己没有梦想,音乐不是梦想,只是爱好,像电玩一样,而如果音乐是梦想他就不会去做;并坦白随意的劝慰那些有“音乐梦想”的选手:如果梦想太累,那就换一个吧。
他没有苦执,也没有光荣使命,他没有自我代入音乐圣徒身份去履行光辉职责——然后在发现人愚世颓无力施展后陷入自我放逐(如李诞)。
但他却坚守住了自己的理想主义和责任心,体现在即使华语乐坛再趋本逐利,同行再冷眼倾轧,仍然勇于坚持自我追求和自我进步,勇敢吐露真言。而这份坚守更多的是要对得起自己:自己出发的初心。
同李诞无法实现自我从而消解自我不同,华晨宇虽然也会妥协(不在自己的专辑里放艺术性过强的歌曲),但却从不弃权,他对自我的捍卫不是激进的却是绵长的,但却常常有一种不“华晨宇”,毋宁“死”的姿态。
我想这恒久的坚持中有俩点很主要的原因:
他自我定位是小人物,没有一展雄才的负累和期望未达的负疚;
他坚持的只是他的独特性,而不是他很伟大。
02
自我接纳的正确运用
在当今这个呼喊“自我接纳”蔚然成风,而大家却依然对它的分寸有所量度的时代,华晨宇的言行似乎以身示范,展示出了一套正确的操作方法。
那个打小父母离异,没接收过多少教导和关爱的他,那个强烈感受到亲情流动竟然是父亲对后妈女儿的宠爱的他,能够坦然地说:我接受这一切,没有这一切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在他的访谈中,从未流露过对自己的辩解、后悔和不满。
综艺《花儿与少年》蓄意剪辑播出时期,全网黑他巨婴、神经病,他却自言巨婴很酷,别人贴标签是因为记得他,并贡献了一句很让人动容的话:我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我已经认可了我自己。全程没有一句对节目的攻击和自我解释。
可以淡定从容地说出“你看到的我都是真实的”、“只要创作的歌都是满意的”和“从来没有遗憾”;
面临失声风险关注的只是眼前这首歌能不能唱好,唱好了失声也可以的“活在当下”;
坚持用短命的不科学的发声方式因为能唱出“最美的现在”;
讲出烟花只有在当时当地看才是最美的观感,最美的留念,任何记录都会失真。
评价自己的演出是“完美”,可以当众表白自己“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表演”,领奖的时候能够衷心说出“感谢华晨宇”。
这种无时不刻的自我接纳在华晨宇身上不仅点滴自成,而且浑然天成,你会发现,他从不妄想以此来打动你或感动自己,他只是,如自己所说“我喜欢自己跟自己玩”,全然接受了自己后的一种自然流露。
03
实用主义当道却真心至上
“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华时代,有着太多技巧和装饰。总有人试图告诉你怎么说话、怎么做事、怎么恋爱、怎么成功,告诉你什么是美,甚至告诉你什么是爱。这些教导风行甚嚣,然而世风有所改头换面吗?
我们每个人都争当一个聪明人,都力求多快好省,都希望能手握核心要义轻松上马一骑绝尘。
大家各展机心欲盖弥彰、猜疑互踩拒绝信任,例如号称高端机智的《奇葩说》接连不断的内部众人撕逼戏,《吐槽大会》李诞恶嘲粉丝是自以为是,甚至韩寒早年骂粉丝是“傻逼”,都是站在一种自己通透、对方痴傻,旁人懵逼的立场用自以为机变的论述换取一种智商上的自得。试图用自我的感受和强制性逻辑碾压对方的角度和本意。
但真心会不会被技巧蒙蔽?
一个20出头拿了全国总冠军上了春晚舞台的人被问及两个舞台的不同,并没有因为被央视采访就应时应景适机表现,也没有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或假装平静,华晨宇只是轻松自在地说:就是大一点的舞台嘛。排练多日被临时通知改歌,同组歌手手忙家乱,华晨宇玩着手机随口回应:改就改吧。
湖南卫视刻意打造他火星弟弟呆萌幼童的形象,他也并没有强撕标签强力自证。
《明日之子》中他强言直建倾囊相授,对行业乱象选手问题一针见血,无惧站上风口浪尖。
在音乐专业性上寸土不让的坚持,不在意人气和市场,只专注自己的精益求精和先锋尝试。
而对待所谓“粉丝”:
他真诚,真诚到只是剖白自我,完全不想要说服你;
他平等,并不觉得被人喜爱理所当然,甚至惶恐众多热爱无以为报;且并不觉得自己颇有成就被人仰视,曾自言如果在生活中见到歌迷,也许歌迷就是他的偶像。
我在华晨宇的微博评论中看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很多明星的微博下的广告内容不是被群赞好帅好美就是被群众基本无视,但当他打广告的时候,歌迷骂他“敷衍”,骂他“言不由衷”,骂他“供奉金主爸爸”,然而大家却依旧决定要买,就像对待他们身边出于工作需要推销售卖的至亲好友,心知肚明却还要鼎力支持。
被真理吸引的人们不会沉迷故事,而全心悦纳自己之后呈现出的饱满的生命远超一切矫饰的人设。
他赞美二次元,他把热爱当做工作每天乐在其中,他没有年轻人常态中的愤懑不平怀才不遇抱怨环境不佳时风凋敝,反而身段灵活地说出“接受限制的,享受接受的,永远自由”,虽然作品每每剑走偏锋,却毫不沉溺个人小情小爱,投视普世情怀人生感悟,更重要的是他以特立独行的姿态获得了主流精英的认可,并成功俘获了各个阶层和群体中的大批人群,成为了90年代的有效代表。他既学院又流行,既高雅又通俗,既弘扬自我又传达真善美,他将孤独和自由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他一马当先的扛起了新时代的责任和价值,他在这个时代中明艳充沛的站出来,大刀阔斧地划出自己的一方天下。
中国很久没有属于自己的时代偶像了。很多曾经扬帆时代的弄潮儿如今不是投诚就是叛敌,不然就是颓得毫无自我甚至干脆自绝于世。公知不是投机就是愤怒,意见领袖缺乏担当。看到华晨宇,终于看到了希望。
在快男二十强的舞台上,华晨宇弹唱《the kill》,他低低地俯下身,深深地低着头,双手摸索琴键一如身处小时候那个暗无天日的封闭小房间,然后,慢慢地,他手指下流淌出绚烂的光谱,渐渐地,照亮了我们眼底的黑色,让我们黑色的瞳仁中闪耀出洗净铅华熠熠生辉的光芒。
就像倪匡评令狐冲——“通灵的神仙境界”。
华晨宇是绝顶人物。
文字/十二
排版/十二
图片/源于网络
- END -
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