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视点
案例
律途
荐读
过节了,全家一起看看电影吧,热闹热闹。陪小朋友看了《捉妖记2》,然后好像赶上国产电影保护期了似的没多少电影可以选择了。除了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电影,咱过节期间能有别的电影可以选择吗,别总把我们当成小朋友或者青少年成吗?“严肃点,我们这儿打劫呢!”冯远征老师什么时候再演个严肃电影让我们看看呗。把小朋友当大人对待(电影永远不分级导致电影院里常有被吓的哇哇叫的小孩)和把大人当小朋友对待(这个季节我们看嘻哈片),还真改不了了。
朋友推荐了电影《华盛顿邮报》。看完后,感觉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影后、影帝、导演可以给一个电影了:《华盛顿邮报》。为什么?因为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 汉克斯、斯皮尔伯格都是我喜欢的演员和导演,难得的组合,难得的同台演出(感觉跟中国版的徐帆、濮存昕和冯小刚似的)。还有对真相的坚持,对自由的坚持,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表现形式是言论的自由,它的载体是新闻自由和新闻人对坚持披露真相的工作。这立意多高大上啊。可惜哈,网上查了一下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华盛顿邮报》没有获得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导演的提名,没办法,去年好电影太多了,竞争激烈啊。
这个电影是关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揭露越战真相、与白宫博弈的故事。只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个电影的感受:
01
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女主角,在70年代的美国,在董事会是唯一一个女士,只因为这个报纸是她父亲办的,她老公接手的,但是他们都离开了,办报纸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她的肩上,她只能从家里相夫教子的角色中走出来,得去工作,得做决定。与投行开会时是唯一的女士,去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时是唯一的女士,在最后做出是否发布新闻报道的决定时,她以常识取胜,以我们国家的人民需要真相,信息是真实的为基础做出报道的决定。投行反对,因为金钱损失可能巨大;律师反对,因为这样做可能违反刑法;Ray Dalio在《原则》中说,我选人的标准是要有常识,但是大量的名牌学校毕业生并不一定具备这一点。被利益扭曲的精致利己主义的时代精英缺乏常识在国内外都是正常和普遍的现象。如果社会充斥的都是假话、谎话或者空话,人们离真实会越来越远,浪费时间将成为必然。如同撒切尔曾经说的,要注意你的话语,你的话语直接影响着你的思想和行动。思想和言论不统一会让人觉得痛苦,如同谍战片中的人物,活的好累好累,如果没有崇高的使命在支持,很难获得正能量,而正能量是人生活必须的,但是持久的正能量建立的基础应当是真实。
02
一个细节,律师在追问是否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获得的消息可能是来自同一个消息来源,如果是,华盛顿邮报也就违反了当时法院发出的禁令。报社人员回答的是“可能是”,然后马上把这个可能性报告给了汤姆汉克斯,汤姆 汉克斯直接告诉了梅丽尔 斯特里普,在这种情况下,梅丽尔 斯特里普的问题是“信息是真实准确的吗?”在知道是真实准确以后,她做出的最后决定就是发布这个新闻报道。也就是说,她在做出决定时获得的信息披露是全面的,不存在被误导的情况。她做决定的基础就是媒体要报道真实信息。这是好莱坞对在抨击媒体报道假新闻的今日美国总统的回应:媒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报道真实的基石原则没有变;谁错谁改,不论媒体还是总统。
03
还有另一个细节,这个新闻报道的决定,从经济角度分析,对于刚刚上市的《华盛顿邮报》来说,如果是一个赌博的话,压上去的砝码有点太大了并且不值当,报纸只是公司的一部分还不怎么挣钱,其他产业挣钱啊,如果被判有罪,持有股票的股东、投行都会要求赔偿,引起诉讼不断,招股说明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法律的风险和责任在那里明摆着。天天好吃好喝挣大钱多好,这只是一份报纸的一次报道,不报不就完了,还有明天别的事可以报道,明天又是另一天,何必较真呢。从梅丽尔斯特里普个人角度看,芝加哥学派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有点失效。但是,如果从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角度分析,维护一个社会和国家的基石原则,这个经济效益可远远大于个人的风险和损失。按照《原则》的角度分析,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直接后果,还要考虑后续和再后续的后果。即使被判输了,但是也是在为维护自由原则的一次试错,没有试错哪有进步和进化呢。并且,能够挽救多少年轻人的性命,如果算这笔账那价值可就更大了。如果从《原则》的概率角度计算,这个发布报道的决定是否正确,谁试一试、算一算呗。
04
从那时的妇女待遇来讲,那时美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可是够低的。重要场合都是男士的天下哈。董事会、交易所、最后案子胜利后接受记者的采访,都是男士的身影。现在美国社会的妇女地位比以前高好多,参众两院、最高院、商界政界都有女士的靓丽身影。这也是一种进化,社会的进化。每个社会都要进化,不能总是你几十年前还不如我呢,你几千年前还不如我呢,看看《大历史》这本书,同根同源,只是早晚的问题。进化,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进化是永恒的。这和《原则》的想法也一致。(朋友推荐的介绍进化的大历史观的《大历史》这本书什么时候可以做小朋友们的教材或者辅导书呢?不用考试哈,看看就行,只要不把知识都当成要背的要考的,那看书自然就会有乐趣了。自己根据兴趣去看去学,自己的潜能可能就会被发现。)
05
没有出现正脸的总统,仇视《华盛顿邮报》的总统,拿着权力高高在上可以动用行政权力运作政府机器把人送进监狱的总统,没有给正脸,一扇深夜里灯光还在明亮的窗户,总统在电话里下着仇视媒体的命令。然后,水门的手电筒的微光在夜空中那么刺眼,感觉续集《水门事件》电影都可以筹备拍摄了或者这个电影又是一个电影的前传。
06
还有通过电话传出的最高法院的判决词,令人愿意背诵的支持新闻自由的判决词,好高大上哈。把高大上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每一个案例上,每一个行为上,如同《原则》中说的,人要有原则,在原则的基础上才是如何实现目标、处理问题的技巧。技巧重要,技巧的基石原则也重要或者更重要。美国最高院的一个个判决在解释着美国的宪法,它的立国之本。每一次解释都需要技巧,需要与时俱进,但是宪法确立的原则是这个社会的共同心理基础。需要法官的形象吗?我们连法官的低沉庄严的声音都没有听到,是通过一个女士重复前方记者通过话筒传来的现场报道我们才听到最高法官的判决词:“媒体是为被统治者服务的,而不是为统治者”。不是因为法官的个人魅力,是他的判决解释和支持了美国人民自由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上保护人民,为保护人民而保护新闻的自由,让社会上的人们有权利知道真相。
07
分歧,存在分歧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政府和媒体之间对于越战、对于应该保密还是公开,都存在分歧。即使法院内部也存在分歧,6:3的判决,各讲各的理,多数派胜出的意见代表这个社会目前甚至未来一段时间对于基石原则的理解。只要是有人存在的地方总是会存在不同意见,党内有党,派中有派,咱们一直这么说的。主要是看如何解决分歧,分歧的解决机制是什么,评判加权的规则是什么,交给更专业、更有智慧的人或组织解决可能是一个好的解决方式,美国社会选择了法院。
08
相爱相杀相守。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都很敬业,都知道并尊重对方的存在,对方的报道动态是压力也是动力。双方都共同抱有对报纸、新闻行业的热爱,能够领先对方一步报道独家新闻都能让自己跟小孩似的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竞争总会有胜负,如同下棋。有一个值得敬佩的对手是福分,这样才能更快进步。同城的德比,隔壁两校的互相谐谑,良性竞争本身即是一种激励和动力,不会让人停滞不前。此外,行业的支持,在出现重大事情时行业的支持也很重要。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很大,但是,对你判决的决定对我也会适用,限制你也就限制我,支持你也就是支持我,你失去温暖的庇护我也感同身受。支持我们共同的理想和坚守的原则。丧钟为谁而鸣是符合逻辑的思考。
09
不论纽约时报或华盛顿邮报都有一群敬业的、专业的记者。想做到短时高效,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没有积累就只有吐血了。你看他信手拈来,不知道他为此用了多少功,花了多少时间,拈花指好看也得练啊。有一群敬业的人组成的团队才能完成特殊的任务,有幸成为这样团队的一员是一种福分。
10
我们的社会在讨论什么呢?为什么总是删帖、出现红叹号啊?怎么总是不让讨论呢?真理不是越辨越明吗?即使不明,人和人为什么不同也有科学的根据,《原则》上有相应的解释。分歧存在是正常现象,产生分歧如何解决是下一步的问题,可以加权可以有各种办法,在真相基础上确认分歧,然后总结,总比漠视分歧,把它当做不存在好吧?
11
我们以什么原则讨论问题呢?小时候评书听的多,怎么感觉像听评书似的又回到孙传芳时代、回到战国游侠时代、刺客时代了?我们社会认同的基本原则如果不一致,这会是一个大问题。每个理论都会自成体系,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内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在另一个体系中可能就是错误的。平昌冬奥会朝鲜的啦啦队在她们的体系里她们是一群优秀的年轻人,韩国的韩国队员总是在最好的赛道上、总是能追逐到金牌的体系也很有意思。
12
感谢互联网,让信息传播的这么快,能够看到《华盛顿邮报》这部电影。即使它获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奖,我们也不一定能看到引进版的中文译制片,这会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王太力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E-mail: [email protected]
Tel: +8610 6510 7036
王律师的专业领域为收购与兼并,资本市场与证券,争议解决,外商投资,互联网科技,专业文章见于EuroBiz, China Law & Practice 和 International Internet Law Review,中国企业报等媒体。
作者文章集锦
▪ 杜尔西尼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