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种业仍被西方‘卡脖子’,淅川乌骨鸡是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也是河南省优良的地方鸡种之一,乌嘴、乌腿、乌皮、乌骨、乌肉,特征特别突出……”7月8日,在淅川县盛湾镇乌骨鸡保种场,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教授李东华,小心地拨开淅川乌骨鸡的白羽,为前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们讲解特征。
“此次实践活动是为让学生深入了解淅川乌骨鸡的种质特性,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国家提出种业振兴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也为乌骨鸡保种场在选育、繁殖、养殖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谈到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李东华说。
乌骨鸡与绿壳蛋
不同于常见的黑色羽毛乌骨鸡,淅川乌骨鸡系白色羽片、原始种群产绿壳蛋比率高达73%以上的乌骨鸡品种。2006年农业部组织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在淅川深山区发现。2010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2011年入编《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随后在盛湾镇建成保种场,主要开展淅川乌骨鸡品种的保种、选育工作,是河南省第一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
走进保种场,每只乌骨鸡独享一个鸡笼,每个鸡笼旁挂上了代表着这只鸡祖代信息的独有标签。“我们根据祖代信息,按家系等量随机交配原则,对淅川乌骨鸡进行世代保种,目前已建立60个家系种鸡5000套。”听着保种场负责人卢国伟的介绍,在场的大学生不住地点头。
“如果说种子是农作物的芯片,那么地方鸡种质资源就是家禽种业的芯片。我们将持续做好科技服务,为淅川乌骨鸡的保护奉献农大人的绵薄之力。”河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贾磊说。
走出保种场,做完性状记录的2021级动科专业社会实践团一位成员谈道,“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近距离观察、了解淅川乌骨鸡的特征特性,深刻认识到种业振兴的重要性,我将努力学习知识技能,在乡村一线锻炼自己,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