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小年,也是春节这篇乐章的最后一节,虽然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也简化甚至是放弃了很多过去的习俗,但元宵节这一天,处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吃汤圆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传统汉文化中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重要节是。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在古代,元宵节也是上至皇亲贵胄,下至贩夫走卒,还有闺阁女眷都能够参与的节日,其核心思想就是突出一个“闹”,一切都要热热闹闹,才能带来幸福和吉祥,而这一天“闹”完了,年了结束了,人们就会安心的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中去了。因为元宵节不会宵禁,而且哪怕在礼教严谨的宋代也是允许女性上街观灯,所以慢慢地元宵节也演化成了青年男女相会的“中国情人节”。
在这一天,吃元宵,观灯,舞狮舞龙等活动都会进行,即便到了现代,观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依然保留和延续着。
关于元宵节,那么重要的节日,今天的小百科必须要两篇啊~~
说到汤圆,我从小吃的都是甜汤圆,无论是包了豆沙还是其它什么,又或者什么也不包就用酒酿煮出来加上白糖也是极好吃的,所以第一次在饭店里吃到炸汤圆,并且还是咸味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有点逆天……直到我吃到馅里居然是肉末和虾仁的真正咸汤圆的时候,我认为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人类对食品口味的探索了……
来个小投票
今天《人民日报》君发了微博,告诉大家不要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当然也遇到直接怒怼日报君的,说元宵当年是因为袁世凯觉得“元宵”“袁消”谐音,才改叫汤圆的,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南、北的制作方式大不相同也是存在的,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吃汤圆/元宵的围观群众,各种口味都来上一碗吧!
不说了,我去包个甜馅的汤圆吃吃~~~祝大家小年快乐,健康吉祥!
文末乱谈
昨天的灯谜,“喜欢旅行”(打一成语)答案是:喜出望外!
本来今天最应景的是多出几个灯谜来大家猜,最好还能有点彩头,比如说奖励一个绿色旅行家专属定制头巾(捂脸~~~)不过后来觉得现在手机百度太方便,谜底太容易被揭开,也是不好玩 =。=!
今天这一期涉及到了西汉的文帝、武帝,我猜想很多人对汉武帝会比较熟悉,而且脑补出来的武帝形象也是陈宝国瞪圆了眼珠的汉武大帝LOOK!其实文帝(别以为一文一武是哥俩或者爷俩,他们是祖孙关系)和后来的景帝才是为后来汉武帝的不世功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史称“文景之治”)。
不知为何文帝在史书中总是以一种很弱的面目出现,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对于文帝的了解可能只能基于林心如的《美人心计》。我却认为有能力平定诸吕之乱,把大汉从一个经济危困,农业发展缓慢的境地解救出来的治世之君,怎么也不会弱到哪里去!(诚意推荐李敖写的《帝王之死》和《皇后之死》系列,我猜想我高考历史成绩有点好,可能是和高中时候读的这些杂书有点关系,哈!)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可乐瓶装饼干的巧办法,以后再买到那种小小瓶可乐喝完,瓶子可以留下来,出去户外的时候用来装点小饼干,又方便卫生还不怕挤压……嗯,那么问题来了,饼干怎么可以装进可乐瓶里呢?明天和大家乱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