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不争先”的世界棋后 谢军:认真是我的天赋!

“流水不争先”的世界棋后 谢军:认真是我的天赋!

天津市天地棋牌运动俱乐部 内地男星 2017-11-30 21:04:20 136

 

   在中国的诸多世界冠军中,极少有人拥有像谢军如此丰富的人生经历。作为棋手,她是中国第一个国际象棋世界棋后,曾经四次夺得女子个人世界冠军、三次率队夺得奥赛团体冠军;作为学生,她从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到双料博士后;作为行政管理者,她实现了从北京棋院院长到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的跨越;她还是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一位笔耕不辍的作家,一个有着成功早教经验的慈母……

  “认真是我的天赋,”谢军说。

  8岁学棋,21岁首夺世界冠军,谢军的国际象棋之路近乎一帆风顺。在通往世界棋后的道路上,她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的那个全国冠军。在那次全国个人赛之前,谢军所在的北京队面临变革,领导甚至问她有没有意向去别的省市队。非奥项目的调整在当时是大势所趋,一直心无旁骛的谢军有了危机感。

  “84年我已经是最年轻的国家健将。原来只是一心下棋,觉得出成绩早晚没有关系。那时才意识到,时间不多了,如果不往前狠狠努力就要换一个职业。”

  就在这一年,谢军不仅第一次夺得全国女子个人冠军,还在青年比赛中夺得男女混合组的冠军。一般来说,女棋手的实力总是比男棋手稍稍弱一些,这次的胜利增强了谢军的信心。

  “我感觉到了自己的实力,觉得信心挺强的。现在回想,当时队里的变化也是一种刺激吧。”

  1991年10月29日,在15盘的激烈较量之后,谢军在马尼拉举行的世界冠军争夺战中击败奇布尔达尼泽,首次加冕世界棋后。

  “一个人只要智力正常,从事某个项目都能达到一定水平。但是,要到最尖端的一块,肯定需要天赋。很多人也很努力,但是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捅破。因此,不能否认天赋的存在。但是,主要还是勤奋,是坚韧的性格。《士兵突击》为什么这么火,就是很多东西需要不抛弃、不放弃。”

  拿完冠军第二天是谢军的生日,夺冠当晚满天璀璨的烟火让她难以忘怀。

  “下完棋已经很晚了,菲律宾的华人非常高兴。在国宾酒店里,奏中国国歌,放烟火。第二天,华人见面又祝贺你,报纸上通幅的版面写着‘生日快乐’。你甚至不知道是谁为你在报纸上买下版面,即使注上名字你也不认识。但他们是真心为祖国强大感到骄傲和光荣,那种感觉永生难忘。”

  成为棋后的同时,谢军也开始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求学之路。经过1989年队里的小小波折,谢军就有了上学的想法,她也到了由中学转入大学的年龄。谢军向往的是综合性大学,按照当时的政策只有世界最顶尖的运动员才能免试进入综合性大学学习。在打进世界冠军争夺战的同时,谢军也跨过这道门槛。去菲律宾参加世界冠军赛的时候,她的怀里已经揣着北师大的录取通知书。

  不过,兼顾棋艺与学业绝非易事,刚开始的时候谢军的成绩在班上也是倒数几名。

  “最开始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棋手大多是勤奋、聪明的孩子,而且在某个领域达到了一定高度,他们会把好胜心带到别的领域。但是你毕竟不是全职的学生,基础会比通过高考上来的弱。开始的时候我也是挑灯熬夜,确实挺辛苦。后来慢慢找到节奏,知道怎样把学制延长,同时间内选课减少,把时间安排好。等到大比赛下完了,有一段空闲时间全身心学习。在学校的时间里,肯定要比普通学生卖力。”

  一边读书,一边下棋,谢军就这样念完了英语专业的本科,随后又一路完成了体育硕士、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和体育管理双料博士后的学业。与此同时,她四次夺得个人世界冠军、三次率队夺得奥赛团体冠军,出版了英文自传《来自中国的女子世界冠军》和多本中文专著,在北京棋院院长的位置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在外人看来,同时做成这么多事情简直是一个奇迹。

  “我是喜欢这么做。如果将来我的女儿主动这么选择,我不会说什么。如果她不这么选择,我也一点不会有意见。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还是很值得,因为这个事情不是别人要你做,是你自己要做的。我觉得人活一次总是应该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

  谢军说,常常是事情逼着她往前走,有时也弄得自己很狼狈。“还好我不贪心,不是什么时髦做什么,也不是事事都要怎样。上大学的最大收获,就是慢慢知道现实是怎么回事,有一个很好的定位。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把这几个事情搞清楚,然后有多少时间做多少事。”

  回首辉煌的棋艺生涯,谢军最难忘的冠军有三个。1991年的那次自不必说,第二个就要数2000年的那次。那是新的淘汰赛赛制推出后产生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谢军最后一次参加世界冠军个人赛。

  “拿到那个冠军是对自己的一个交待,如果拿不到我肯定还会下。以前是循环赛、对抗赛的赛制,后来改成淘汰赛。作为卫冕冠军,我觉得有责任要去证明什么,去捍卫这个荣誉。对赛制不好作太多评价,不过我还是倾向于传统赛制,因为淘汰赛有一定偶然性,以前的赛制更能全面反映水平。拿到新赛制的第一个冠军,该证明的都证明过了,对我已经没有新鲜的东西,思想上已经是转轨的感觉。”

  2004年奥赛,已经有了孩子、处于半退役状态的谢军临危受命,再次复出。在她的率领下,中国女队连续第四次夺冠,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女队夺得的最后一个奥赛团体冠军。

  巧合的是,又是在夺冠的第二天谢军过生日。又是在夺冠的那一晚,升起满天的烟火。只不过,13年前,谢军登上了自己棋艺生涯的顶峰。13年后,她要说再见了!

  “冥冥之中有些东西引领着你往前走。当时我就感觉,该回家了,”谢军说,“其实,退下去的时候,自己实力还在。可是运动项目就是这样,竞争必须全身心投入,要是做不到就不如不做。”

  转眼已经是2011年。在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的新岗位上,谢军干了半年多。离开棋界进入教育界,永远不知疲倦的谢军开始迎接新的挑战。

  “现在是学习的状态。以前很多经验、优势,需要适合新环境的需要,根据新环境去改造或者说调整。我感觉,最近半年自己在成长。在教育领域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快41(岁)了,到了最该干事情的年龄。不要老去想能得到什么,想做什么。说大一点,现在是为国效力的时候。说小一点,这是一个担当的年龄。”

  离开了北京棋院院长的位置,谢军会远离她心爱的国际象棋吗?

  “肯定会以目前工作岗位为主。但是,无论什么岗位,棋总是我生命中曾经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我永远的符号,也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只要时间和精力允许,我能参与其中,一定会做。包括普及、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经验传授这一块,能做的总会尽量去做。这个事业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跟你的感情很深。”

  在很多人眼里,谢军的人生精彩而绚烂。可是,她却有着自己的解读。

  “我其实觉得自己挺笨的,不是属于八面玲珑那种,只是很努力、很安静地去做自己喜欢做或者能做的事情。”

  忆起三年前参加北京市领导干部的公开选拔,谢军所在的那个组竞争最激烈。200多个考生参加笔试,只有3%能进入面试。当谢军在电脑屏幕上看到自己的身份证号(不显示名字)和分数在进入面试的那个圈子里,她哭了,哭得稀里哗啦的。

  “拿世界冠军没有那么激动过,说不出来的那种劲。还觉得自己挺委屈,挺辛苦的。人家不比这个(下棋),比另外一个。你得把这些都放下,从头来,去获得认可,挺有意思的,实际上也是促进你成长的……那其实根本不是所谓的成功,只是进入到一个阶段。但我觉得我尽力了,而且在另外的领域证明自己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去竞争,平等地去竞争。不是说光靠冠军的光环,现在你已经不下棋了,如果人家说的还是冠军,并不能带来什么。做什么应该像什么,这种感觉和成功不一样。我参加过很多次公选,也经常落选。但这也难说是失败。勇敢参与,坦然面对,知道自己的水平,就是一种成长。”

  问起谢军的座右铭,她说喜欢中国的一个字:“慢”。“把这个字拆开,左边是心,意思是用心,右边中间的目横过来是月,就是用心去体会日月,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那种很慢很慢的状态”。

  谢军说,她一直很喜欢一句话:流水不争先。想对下联,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有人说高山藏深谷,可我觉得太白。藏深谷说的是空间,而流水不争先是一种动态的感觉,说的是速度和状态。人不怕慢,就怕站住。不在乎起点高低,只要努力去做,用心去体会,还是很充实的人生,就能做一点事情。”

 

                                        2011年06月02日 新华网 (记者王镜宇)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