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崔健:拍电影,上真人秀,人们竟说我30年没变——多逗!

【音乐】崔健:拍电影,上真人秀,人们竟说我30年没变——多逗!

马到艺术院 内地男星 2017-09-08 22:20:48 224

就在前几天,崔健拿了大奖,年度国语专辑、最佳国语男歌手、最佳摇滚艺人和最佳录音奖都被他包揽。


崔健演出经典《 假行僧


崔健说,“我从来没有拿过摇滚艺人的奖,这是我的第一次,我喜欢得到赞誉,喜欢得到承认,我想说的话是——摇滚人是什么?重要的不是人,而是’摇滚’这两个字。正像刚才嘉宾说的,在任何时候都要大声的说出来,表达自己。”

 


的确,崔健一直都是那个在任何时候都要大声的说出来,表达自己的人,从1986年开始。


那年,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内,崔健穿着一身“农夫装”上场,是好友的衣服,还给自己凹了造型,一只裤腿高一只裤腿低,说实话有些狼狈。和传统意义的晚会相比,崔健的出场方式和时代有些格格不入。

 

但这是他认为真实、直接的表达方式。

 

当他向台下的观众唱出的第一句歌词,所有人就都明白这个时代开始发生了变化,摇滚诞生了。

 


“我曾经问个不休”一句呐喊,让崔健的声音被听见,也成为了一种标志,不满,在六七十年代的人看来,不满,奋抗,标新立异,成为了他的代名词。无论是那首《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还是他帽子上的那颗红五星。

 

他和摇滚变成了符号,摇滚教父的头衔自此没法被替代,他像是被神化,受到年轻一代歌迷的追捧,可大多数人却是在一味地怀旧,怀念那个说真话的年代,怀念那个还未崩坏的年代,怀念那个属于崔健的摇滚年代。

 

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人听崔健,是在听过去,以为那就是离摇滚最近的时候。很多人会说“全世界都变了就老崔没变”。

 

对于这样的说法,今天的崔健大概只会无奈地笑笑,说:“那个年代的老帮菜……”,在他看来“他们还说我没变,也是挺伤心的”。



崔健,谭维维《鱼鸟之恋》


这样的伤心毫不夸张,三十年后的崔健在用自己的行动让摇滚与时俱进,他变得不一样,不断巡演,影响着新的歌迷,不缺席音乐大事件,用音乐敏锐的触角去洞察行业里的一切,尝试新形式,让摇滚更好地融合,传播,甚至不抗拒真人秀,将真实的不唱歌时候的崔健赤裸裸展示在大家面前。

 


求变,求新,让崔健一次次将摇滚去和现代的因素结合,却也在不断“问个不休”,他说“这种质问是一个人对自身的鞭策,一种自我的怀疑,和一个人的理想是一样不可或缺的。所以人需要理性生活方式、需要艺术,人们需要在有关利益的审美疲劳之后产生非常清晰的一种自我认知。”

 

崔健和他的摇滚很清楚,时代在变,人们的需求在变,甚至今天的摇滚影响力不再,并非是个人努力能避免的。人,总是被时代裹挟着走的。摇滚也不例外。

 

因为摇滚在当今这个时代,早已偏离了诉诸灵魂的初衷。

 

而崔健的改变就是为了坚守一份摇滚精神。2013年,电影《蓝色骨头》上映,资料上写着:“导演:崔健 编剧:崔健”。是的,玩摇滚的崔健第一次尝试了拍摄电影,主题曲用了一首他个人很是满意的歌曲《蓝色骨头》。

 

这于崔健而言是一次跨界,为了音乐,为了摇滚。

  

终于有人看到了崔健的改变,却又指责摇滚乐被赋予了更多商业价值,就失去了摇滚本来的意义,但崔健不这么认为,他说:“当时摇滚乐的出现是新的审美观的出现,是新观念的确立,比如说黑豹,唐朝,魔岩三杰,他们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种批判精神,对过去的一种否定。现在不是否定了,甚至可以说是顺从了。十几年过去了,中国摇滚乐一直停留在一个阶段,太缓慢了!就像一个老人挪一步要挪半天一样,新陈代谢太差了。我认为这里真正的问题是,没有人敢像何勇一样写《垃圾场》了。

真正的个性不是在商业上的体现,而是在于你的批判精神。而这样批判的权利,正在逐步被削弱。摇滚乐实际上就是个性膨胀。我们保护和宣扬的就是个性,不追求苟同。两个人都有个性,在一起互相爱,在一起很和平,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于是,他开始尝试直接改变现在的年轻人,改变摇滚的偏离。因为崔健知道,对于年轻一代,认识崔健是通过电视,通过综艺节目。


崔健去了真人秀,真的是秀了一把。

 

这个节目还没开始,崔健就被观众各种质疑,他为什么来参加这种节目?他的选手大概都是叛逆的?

 

有人认为崔健上电视节目是一种妥协,崔健反驳:“我们坚持真唱和真乐队,如果节目组给予保证,我就没有理由再去拒绝。再拒绝,就是端着臭架子、看不起电视观众。”

 

于是,有人看到他在节目里说了很多疯话,乍一听让人不舒服,但之后会发现这样的疯话已经很久没人说了。他让谭维维和华阴老腔有了新的结合,他让杨乐,中国口琴第一人,在“消失”之后重新回到观众的视野,并感动了无数人。

 

崔健甚至为了音乐,与刘欢多次传出闹不和,在现场大爆粗口。这样的崔健让人感到陌生。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崔健是那个只在歌里咆哮的人。他的词无论放在哪个时代,都能准确击中要害。所谓的击中,就是引起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和共鸣。

 


但崔健的歌在任何时代都能广泛引起共鸣是不可能的。毕竟摇滚产生和让人为之着迷的时代背景已经渐行渐远。



 崔健经典曲目《一无所有》


80年代的思潮和今天娱乐化的媒介环境已然格格不入。80年代青年人面临的迷惘和这一代青年人的困惑又是大相径庭。就像80年代的人大概也想不到今天能如此盛产无需凭借作品就能大把捞钱的“鲜花鲜肉”们。

 

参加真人秀也好,自己导演电影也罢,这是崔健所能做的关于摇滚的坚持。只是这样的坚持有些孤独,无论是来自同行还是歌迷,都必须去接受改变,甚至用积极的态度去拥抱。

 

就像前两天站在舞台上领奖的崔健一样,依然带着他标志性的五角星帽子,但他手上的奖已经和三十年前不一样,他凭借新的专辑,新的摇滚态度,让爱他的人更爱他。




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别忘了动动手指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