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图书馆的故事”征文活动优秀故事选登(四)

“我与图书馆的故事”征文活动优秀故事选登(四)

天津市东丽区图书馆 日韩女星 2018-10-12 16:25:50 526

书牵梦绕

张松新

  儿时的记忆里,尤为羡慕父亲每晚洗漱完毕,站在炕梢,郑重地从高高的东墙上挂着的成排的牛皮纸书袋中,取出一本又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整齐地放在枕头边,然后津津有味地看书入睡。那土屋内弥漫着的炕烟的草香混着迷人的书香,总会让幼小的我陷入美妙的遐想。

  我也曾在家里没人的时候,把凳子拖到土炕上,试图从书袋中取书翻看,只因我个子太小,无法够到,所以,急盼过年。只有过年扫房的时候,父亲才把书袋全部摘下来。这样,我就可以借擦去书上尘土的机会,来翻看书籍了。每当此时,哥哥便嘱咐我:“轻一点儿,别把书袋弄扯了。那可是咱爸的小图书馆哦”。“图书馆?”好新鲜的词儿啊!我什么时候能有这样随意看书的“图书馆”呢?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幸运地站在了未来教师的行列中。当年的“东郊师范”为了满足学生们的知识渴求,统一配备了“东郊图书馆”的借书证。拿到借书证的当天下午,恰逢学校组织观影,我和几位室友商量,决计放弃观影,去图书馆阅览。

  冬日的午后,寒气袭人。我们顶着凛冽的西北风,沿津塘公路步行向东郊图书馆的方向进发。天气虽冷,但心里却有一股暖流澎湃着,炽烈着,燃烧着。我怀揣着珍爱的借书证,有生以来第一次走进了日思夜想的“图书馆”。

  我们首先步入的是宽敞的“阅览室”。“爱护书籍吧,它是智慧的源泉。”伟大的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的名言横幅,醒目地张贴在馆内的正墙中央。馆内四周高高的书架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各种杂志。我们每个人迫不及待地从书架上取出自己心爱的杂志,坐在洁净的座位上,边读,边认真地在本子上摘抄精彩片段。愉快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半天的阅读已近尾声,我们到借书室,挑选了心仪的书籍。在离开图书馆的时候,我环顾这既宽敞整洁,又安静优雅的环境,心里暗暗思忖:此后图书馆应是我读书和学习绝佳的第二课堂。

  就读“东郊师范”两年的光景,课余时间是“东郊图书馆”陪伴我阅读了古代和现当代文学家的小说,散文及诗歌,完成了一本又一本的摘抄,随时记笔记,写心得。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写作兴趣。此外,图书馆特有的环境,也为我复习学过的知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两年来,无论是学校作文竞赛中荣获第一名,还是学期末奖学金的殊荣,若言小小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与帮助,那“东郊图书馆”也功不可没啊!

  1980年底,我以优异的成绩中师毕业,走上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岗位。我上的第一节语文课,就兴致勃勃地把“东郊图书馆”这位老朋友介绍给了学生们。我对孩子们说:“与书为伴是人生之大幸。‘东郊图书馆’为每个同学敞开幸福之门,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幸福吧。‘阅读——摘抄——读书心得’这是老师一直沿用的读书三部曲,同学们感兴趣吗?我愿意与同学们共勉!”同时,在班内定期利用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师生互相交流摘抄与读书心得。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读书的积极性,课余时间自觉地涌向图书馆去借阅图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此话说明了做家长的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达成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共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社会资源,借开家长会之机,我建议家长办借书证,与孩子共同读书,一起成长。

  那是一次开完家长会的转天,一位男生神神秘秘地找到我说“老师,您昨天家长会跟我爸讲什么了?我爸爸下晚回到家,只字不提我的考试成绩,吃完晚饭拿起字台上的《读者》就看。我莫名其妙地问‘爸爸,您怎么不去我二叔家打牌啦?’‘不去了。这是爸爸的身份证,你记着明儿放学后,去咱区图书馆给爸爸也办个借书证’”。

  多年来,我每带一个班常以“自强进取,知书达礼”为班训,在读书中,互相交流,让父子母女关系及师生关系,自然转化为了平等的朋友关系。读书,使孩子与父母有了共同语言;读书,使学生与老师在知识上开拓了诸多互相探讨的渠道。在学校每年的读书月活动中 ,有很多家庭被评为“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的先进家庭”。

  1983年,我通过了全市统一考试,有幸获得了享受工资待遇,到“天津师专”(现改并天津师大)脱产进修的机会。幸逢盛世,感慨万千。至今难以忘记中文系主任邱文治教授,在开学典礼上的致词:“同学们应谨记:课堂上所读的书是有限的,咱们学校有不小的图书馆,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扩展知识面……”

  天津师专的图书馆有着各类专业性很强的藏书,有利于学生针对所学专业资料的查找与知识的延伸,古今中外大部头名著应有尽有。学校为进修班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概论和逻辑学课程,老师的教授很精练。一些习题需到图书馆认真查阅资料来完成。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课,需读原著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因此,学校针对我们进修班的同学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四五十岁的老师,拉家带口地学习很不容易,有时上午上课,下午统一到图书馆里阅读。所以,脱产进修的两年里,我除系统阅读了古代名著外,还广泛涉猎了《荷马史诗》《威尼斯商人》《红与黑》《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外国名著。通过阅读与古今中外伟大哲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忘却了世俗的嘈杂与喧嚣,回归初心的静谧无负能量之烦扰。

  与进修班的同学相比,当时二十六岁的我,真是令人羡慕的好年龄。那一年,我也初与先生相识,我们适逢祖国百废待兴之际,我进修,先生在职函授学习。我们为了将失去的知识尽快弥补,每天与时间赛跑。所以,无暇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有的只是先生利用休息日到师专来借物理专业的书籍。以此 ,与我在图书馆安静地读半天的书。我佩服理科专业先生的聪明,他不仅在图书馆里偷偷地跟我学会了摘抄,而且还触类旁通,开始了粘贴的积累。两年多的时间,除了给我积累了很多语文教学的优秀案例,还在儿子六个多月刚会坐着的时候,送给了儿子两大本从报纸上剪下来的中外幽默漫画的礼物。当把粘贴漫画本翻开时,儿子一双胖胖的小手按在画册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个黑白的方寸漫画。此时,我明白了希腊人为何将蜂蜜洒在书上让幼儿去舔食;前些年,我也明白了《参考消息》上的一些漫画令我费解,儿子却讲解的条条是道;现在我更明白了,当年儿子高考,为什么不顾家人的建议,坚决报考动漫专业。

  图书馆,我可亲可爱的挚友!你帮助我实现了读书的愿望,真诚地为我搭建起教学工作坚实的桥梁;你见证了我与先生因喜爱读书而达成的情投意合,同时成就了儿子爱好与职业统一的梦想。

晃来荡去的诗书气

邢喜峰

  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刘向在《说苑》中如是说。一个人的成长与他所读过的书和不断的阅读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童年和青年时期读过的书,会真正的影响你的一生,而这些碎片化的阅读和艰苦的生活恰恰会让你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

一、亲情让我找到一条阅读的路

  我出生在70年代末的鲁南地区微山湖畔,小时候我被寄养在外婆家。外婆是商家女儿,上过私塾。在我咿呀学语时,外婆就教我读线装本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外婆带着我去学堂听琅琅的读书声,让我握笔写墨香的小楷,并告诉我,以后要进学堂考大学。外婆会一些儿歌,便教我:“阿郎,阿郎淘气哟,指着天上星星要,阿爸摘不到,阿妈直摇头……”外婆唱完就点着我的小鼻子,“我的外孙学不学阿郎?”这样,童年的我就在外婆口传的儿歌和线装书的书香中成长着……

  记得少年时期生活困难,家里靠着几亩地过活,加上三个孩子的学费,生活很拮据。家中我排行老大,每年暑假,随母亲骑车去十几里外的铜山县利国镇捡铁矿石,深达100多米的矿堂,近30度的陡坡,回头一看眼都晕……那一整个暑假,每天天不亮就来到矿堂底部,把工人遗落在地上的小到黄豆粒、大至指甲盖大小的铁矿石捡到袋子里,等袋子积累到一定的重量,我在前,母亲在后,我们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走,来到地表,上下坡多次,铁矿石快把一口袋装满的时候,一天的捡矿任务才能收工,然后把铁矿石抬在自行车上,在不平的山路上,母亲艰难地架住自行车把,我在后面推,到达收铁矿石的收购点,换取我们姊妹仨人的学费……有时候母亲会给我一角或二角的零钱,我积攒着,买我心仪的书籍,我有了《血溅津门》、《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小人书。后来,当我躺在铁矿山底部巨大的铁矿石上看我买的第一本正式的书——《叶挺传》时,我看到上方锯齿状的天空,我在想,我会永远这样吗?想想叶挺最著名的囚歌:地下的烈火,将我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有一次,我买了一本文言文的《四书》被母亲看到了,她掉下泪来,说你能看得懂吗……后来,我去外地上了高中,有一次,我熬夜读完了路遥的《平凡世界》,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人生的书籍,尤其是生活在艰苦地区的青年人……

  我抱着梦想,享受着阅读带给我的启迪,我也要改变人生。那一年我当兵入伍,兴奋地坐在绿皮车上,如马上要上战场的勇士,如电影的长镜头一样的,除掉声音,哑了的世界,静美得好像油画一般,安静极了,没有离歌,只有荡气回肠的男儿豪气。

  我把光滑的皮肤和青春打进绿粽子一样捆绑结实的军营,军歌的嘹亮和热气扑面的第一顿面,班长热辣辣的情绪熬了很久的老汤,等待我们这些毛茬的铁片变成能铸成军戈的好钢我们数日子数出了离家的第一封信,数出了离家之外的温暖数出了好男儿弹出的第一颗泪水,数出了对一个姑娘的单相思……我们等着蒙蒙亮的天,梳理天边的星星和威武的炮群我们理着光头,穿着新发的军装,戳着北风把此起彼伏的口号变成冰砣,一张青春四溢的脸蛋都是不打蜡的雕像我们是十八、九岁的兄弟,是一群十八九岁的笑脸……青春去,我捡起那枚送我划过军营轨迹的弹壳,时光滑过的流云,弹指的去意,斑驳发黄的老照片……

  亲人对我来说是一种不息的动力,贫穷的家就是奋斗的符号。进了新兵营,在非常紧张的训练之余,熄了灯,躺在背窝里,一个月下来,在黑暗中可以把整张的信纸写得整整齐齐。再后来,通过阅读,我把文字变成了一篇篇铅字,我立了三等功,入了党……在又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汗水伴着泪水一次一次向前冲锋,几番冲杀,闯过全军统考,走进外婆为之骄傲的“大学堂”。第一年,军校放寒假,外婆搂着我嘤嘤哭了,像个孩子……外婆明显地老了,洋腊一样的脸布满了细纹儿,我数着外婆满是青筋的手,端祥着外婆昔日远去的容颜,我知道我再也看不到她一边用那纤长的素手翻着《三字经》让我读,一边自己默默轻吟的场景,再也不会被她牵着小手去学堂听琅琅的读书声了……

  岁月静好,亲人静好,阅读让我体会了到深入骨髓的亲情。

二、做不断行走不断阅读的拾荒者

  随着我不断变化的人生足迹,我想起让生命可以仰望的质感,那些人和那些事足以温暖时光。那是我回乡探亲的假期,我站在湖边,我在等一个人,他是我的文友,叫鲁为,那天,湖蓝得像清澈不见底的天空,一只船荡了过来,竹篙一搭岸,轻快地落地,他是一个和蔼儒雅的文艺青年,我们在湖边喝着大碗的茶水,他深情地朗诵着《诗经》:关关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那时,我不知道昆曲是什么,现在我知道他唱的就是昆曲。他说我是一株太阳草,只要有太阳我就不会枯萎,他还文艺地说湖和天是一样的蓝,他送我一本海子的诗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至今他还依然耕种着他的诗歌梦想。

  我想起了在军校期间野营拉练的战友,她的名字叫肖蓉蓉。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浓浓的大雾,一声紧急集合哨声,让扛着鲜艳红肩章的男女学员们集合起来,张教员命令说:全体人员分三组,区队长、赵教员各带领一组,剩下的跟他走。拉练是每个军校开学之后的必练课目之一,今年携带全副武装,步行100公里,途中经过轰炸区、污染区、雷区、冲山头……请缨,写决心书,我们热血沸腾,我们雄纠纠,气昂昂,拉练中掉皮掉肉不掉队。肖蓉蓉是是9名军校代培生之一,一曲《胡桃夹子》跳得让观者如醉如痴,一天三次的广播让她的声音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她是我们默认的院花,在清一色的队伍里她是一朵含露的丁香……一路上她是队伍的开心果,她的枪口上插着不知名的野花,唱着革命歌曲。我们行走在山体绵延、翠竹遍野的江南,路途中间飘着毛毛细雨,洒在脸上凉凉的;而到了中午,天气又出奇地炎热,身上衣服湿了又干;晚餐牛肉土豆让我们吃得酣畅淋漓,晚上休息在山林里,男女学员分组站岗。因为两天的行程,谁也没有顾忌空空的水壶,战友们都已经很累了,只有肖蓉蓉,她悄悄地拎了战友们的20多个空水壶,去不远的山洼里打山泉水,事后,才知道,肖蓉蓉掉进了路途中的深井,她严重摔伤,我们把她救上来时,她手里还攥着那些灌满水的水壶。肖蓉蓉从湿漉漉的挎包里拿出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给我们大声的朗读……

  在后半程的40公里中,所有战友一滴也没有喝水壶里的水,那天我们区队第一个到达,因为每个人心里有一股力量,那力量来自肖蓉蓉,来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多年来,在生活轨迹的变动里,我的几箱子书籍和报纸剪贴本与我不弃不离,它们被我囚禁在老营房里,在风雨摇摆十多载岁月过后,吐露着浓重的霉味。找两个战士把它们抬出来,像盗墓者一样抬出它们久远的芬芳,我拾捡着青春时代的日记,数十本剪贴本发黄如三十年代的光影,厚过膝的《南方周末》散着生命的张扬,怒吼着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还原历史的本真,还有那一本本的藏书……把它们一一放置在秋草上晾晒,连同字面上和图片上的生命。不可否认,我冷落了它们,在我人生的某一段,它们曾给我很多的力量,精神,甚至血液。有些发霉的纸介,被太阳烘烤,随着秋风飞了起来……

  我是不断行走不断阅读的拾荒者,拾捡起文字,抚慰自己心灵的家园。

三、撰写阅读笔记时的精神升华

  毛泽东主席曾批阅二十四史,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我也常常写一篇篇读书笔记,如舒婷的传略《真水无香》,《真水无香》中的鼓浪屿与欧式别墅,牵藤攀岩的廊柱和拱门,考究的百合浮雕和古希腊遗风;风轻摇松劲的百叶窗,似乎可以窥见当年的壁炉、枝形烛光、细瓷银刀叉,以及踮在留声机上如痴如醉的白缎舞鞋……真是令人动容。读了女诗人舒婷的散文及传略《真水无香》,篇中写了自己的身世以及对所有亲人、朋友和邻居、名人,对鼓浪屿的至爱真情与理性与道德感和闪耀人性光辉的叙述,始让人一种久违的感动和追忆。 文中以引述了英国作家缪塞尔·斯迈尔斯在他的《品格的力量》中:女性的素养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素养。极具震憾与力量。

  在《真水无香》一书中,以自己家族为由头,书写了祖父母、父母和自己之间的情感故事,尤以女性的真实书记了母性、母亲伟大和无论在风雨和人生曲折中凸现出来的坚韧与宽容。在此书中,让世人感动与悸动的,当然也让人心痛,涉及历史和文革时期的人物,如张圣才将军、在文革受难而死的一代歌后颜宝玲(曾师从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周小燕)、给陈寅格当助教的女学者黄萱,黄萱是三代鼓浪屿女人的升华和进步,成为那个时代令人尊重的女性;以及归侨和侨妇,至爱亲友相濡以沫的真情和人生真谛。以鼓浪屿的前生和如今的世外桃源和殖民色彩浓厚的地域特征,让人感动于一种淡定的生活方式和无欲的人生哲学。鼓浪屿啊鼓浪屿,确实是美的流露,虽然含着痛、流着民主自由博爱的血,但都是一种回忆,普希金说:一切的痛苦,都将会过去,而过去将成为美好的回忆。回忆对于个体是美的,当然也有泪水,美得凄美和绝色。

  通过不断的阅读,书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通过阅读,读者与作者的命运是连在一起的,无论他或她是一位伟人还是一位诗人,都能激励你的人生,为你开启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四、阅读让你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在大湖的边上,坐下,闭目;在很远的土墙边上,坐下,闭目;在城市的巷口,坐下,闭目;在某个远方,或者在某个国度……就这样坐下来,闭目,想一些事情。远去的片断无法组合成眼前的时空交错,像这经年高大的树,谁也不知道树身的年轮,它斑驳的落叶,也无法丈量到根的距离。房子上的青瓦片已被蓬勃的茅草覆盖,橙黄的颜色,有些许的荒芜,留白的地方却可能布着一道禅机。就这样肆无忌惮的等待天空上的云彩,一片,又一片,幽幽地来,幽幽地去,有些像动物的样子或其它,浪漫慢慢散去,如无法复原的拼图,就这样呆呆地闭目……

  我喜欢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阳光,天气干净,阳光纯粹,季节饱满,正如青年时期水洗得发白的牛仔裤,素得只有一种颜色的白衬衣,这样的季节容易让人想起少年和青春的时光,性格干脆,心地无瑕,自由散漫,那样的时候会写信,会发呆,会发傻,是迟到的肾上腺一点一点的亢奋,像得了一种青春的病,无由头,没来历,神经质的,天天想天马行空地去云游和逃离,有时候像个侠客,在僻静的地方打一套猴模狗样的拳法,隐藏在自己的世界里,会听帕格尼尼或者是肖邦的音乐,那时候没有别的,只有这些,刻刻私章,写写书法,在一眼望穿的村子里晃来荡去,看见一条瘦狗,会给上几脚,它汪汪的,你怏怏的……有时候会跟着一群孩子,在街道上看好勇斗狠的青年在对殴,直至一方倒地,满脸是血,而且这样的事会被人津津乐道很久。那时候自以为是,在做一个与世无争透明的隐者,大家都在看一个淘气孩子的笑话,你想制造故事,别人跟着取乐,日子过的充实和富足;那样的时候会跑进一望无际的麦田和望不到头的青纱帐,看一片一片的庄稼疯长着;会做一件事,把落了满地的五彩斑斓的法国梧桐叶子,放在信封里寄给一座城市,寄给一个人;尤其是在下雪的时候,走十几里的雪路买一本叫《飘》的书,会读汪国真的诗,会在灯下用一个夜晚把平装的《平凡的世界》读完,任眼睛湿了又湿……

  在外奋斗,带着热忱,重复一遍又一遍对阅读的万千宠爱,一直到现在,最初总会在某个地方站立,等候你回来,魔镜一般的时光倒流成水,像这样的季节一样,让人喜欢,生活淡然的像萧萧落叶子的秋天,而生活的醇厚又像是封口的酒酿,回味总上心头,这时候会把善良放在心里,把亲人放在心里,把朋友放在心里,把爱放在心里,把阅读放在奋斗者的王冠上,不多久会有诗书气溢出……


天津市东丽区图书馆

微信:tjdllib

网址:www.tjdllib.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