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嘉德2018春拍】帕木竹巴铜像考

【中国嘉德2018春拍】帕木竹巴铜像考

喜雅艺术 内地男星 2018-05-31 20:34:31 383


帕木竹巴·多吉杰布是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的创始人,是噶举派八小派共同崇奉的祖师,也是丹萨替寺的开山之祖,在藏传佛教史中拥有崇高的地位。经故宫博物院罗文华老师鉴赏,此尊应出自丹萨替寺,为举世罕见的丹萨替寺铜鎏金帕木竹巴像。此像题材重要,体量硕大,鎏金华丽,造型完美,存世的同题材造像无出其右,具有极高的宗教、历史、艺术价值,堪称佛教造像中的稀世珍宝!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专场

LOT 3123

铜鎏金帕木竹巴像

西藏14世纪(丹萨替寺)

高32cm



帕木竹巴铜像考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罗文华


帕木竹巴•多吉杰布(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1110-1170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帕竹噶举支派(Phag gru bka' brgyud)创始人,又是噶举派大师塔波拉杰(Dwags po lha rje, 即冈波巴sGam po pa,1079-1153年,米拉日巴弟子)的著名弟子之一。


藏传佛教嘎举派分为塔波噶举和香巴嘎举两个支派,塔波噶举始于塔波拉杰,其下又有四个分支,帕竹噶举为其中之一。帕竹噶举又分为八个小分支,传统称为“四大八小”。八个小支派分别是止贡噶举、达垄噶举、主巴噶举、雅桑噶举、绰浦噶举、修赛噶举、叶巴噶举和玛仓噶举,他们皆推帕木竹巴•多吉杰布为自己的祖师,从而奠定了他在藏传佛教史上的崇高地位。


柏木竹巴出生于康区南部止垄乃学地方('Dri lung rne shod),幼丧父母,9岁出家,访学佛法,有绘画天赋,善写经画像。在康区师从19位上师,学《入菩提行论》,19岁时赴前藏,在拉萨北堆垅地方(sTod lung)嘎玛寺(rGya dmar)学中观、因明,又从噶当派高僧杨冈巴(Yang gang pa)、敦登巴(Don stengs pa)和甲域巴(Bya yul ba)等上师学习显教教法。


25岁时受比丘戒,拜玛尔•确吉坚赞(dMar Chos kyi rgyal mtshan)、瓜译师(rKwa lo)、萨迦初祖贡噶宁布(Sa chen Kun dga' snying po,1092-1158年)为师,修习胜乐怛特罗等多种密法,同时遍访名师,学习宁玛派、萨迦派密法。1152年,与向蔡巴一起同见塔波拉杰。因得其噶举教派特别密法传授,遂拜塔波拉杰为“根本上师”。后返康区,在家乡广收门徒,重点传授塔波拉杰所教之密法,5年之间,从学僧徒日众,声名远播四方。



1158年,他49岁,到前藏山南帕木竹(Phag mo gru, 在今桑日县境内)地方建立了一座小庙,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丹萨替寺(gDan sa mthil dgon)的前身。他在此传法直到去世。


他以传授噶当与噶举派融合之教法,创立了帕竹噶举支派,后此派领袖遂由朗氏家族承袭。帕木竹巴这个名字后来成为家族和地方政权的名称,历史上出现在元末明初的帕木竹巴政权,即与此教派有关

 

帕木竹巴本人在整个藏区都具有崇高的宗教威望,他的造像保存数量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他的肖像作品公布出来。此像即是新近发现帕木竹巴的重要铜肖像之一。


这尊祖师像染黑发,额头圆,鼻梁有弧度,有所谓的鹰勾鼻子的特点,颊颐丰满,面含微笑,双颊明显有较浓的络腮胡子,一直连到下颚,并包围上唇。身着百纳衣式的袈裟,这种袈裟明显受到汉地僧服的影响,是元明以来藏传佛教造像出现的新特征。


此像之所以能认定为帕木竹巴的肖像,是因为它符合了以下特征:身体粗壮,鼻梁隆起,浓须,宽面,下唇厚,略外翻,微露白齿,有精心表现的络腮胡子包围整个嘴唇,这一特点在藏传佛教祖师造像中很少见到,几乎可以作为他的标志性的特征②。



比较上述描述和这尊造像的人物特征,二者契合程度是相当高的,另外,我们也可以拿它与其他帕木竹巴肖像的实物资料作比较。


如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尊帕木竹巴像与本像如出一辙,这件藏品出自Ningjei Lam的收藏,时代在12世纪至13世纪初,满身错金银红铜丝,嵌珠石,是在帕木竹巴去世后制做的早期肖像之一,也是最接近帕木竹巴本人形象的作品。注意其脸部特征二者毫无二致,神情姿态也颇为神似③。 


铜造像尽管非常写实,但是相较唐卡中的帕木竹巴形象,它们则显得表现力稍逊,帕木竹巴肖像唐卡约有11幅之多④,无论出自哪位画家之手笔,其基本特征都有以上所列举的共性,因此这尊祖师像属于帕木竹巴本人的肖像是可以肯定的。从实物上看,帕木竹巴的脸部嘴唇有涂红痕迹,牙齿有涂白痕迹,可以推测,当时尊像完成的时候胡须部分很可能也涂黑,只是年深日久,已经磨蚀干净了。铜像加彩绘的做法并不是西藏所独有的,而是整个佛教世界普遍流行的。由于表面彩绘极易磨损,铜造像的这一特点往往后世被人忽略。


此尊帕木竹巴铜造像具有丹萨替造像的风格特点:像高32厘米,铜鎏金,金色明亮,用铜厚重,衣缘有阴线刻卷草纹,祖师身体强壮有力,腰身挺直,全跏趺坐于台上。与现存诸多丹萨替寺多门塔上的造像水平与风格都相当接近。


 

丹萨替寺是西藏历史上重要的帕竹噶举派祖庭,1158年,帕木竹巴•多吉杰波来到帕木竹,受当地领主的支持,建立了一个草庵。许多弟子和信众慕名而来相聚于此。1170年,他去世时,僧人为其举行葬仪并火化。他的舌头未能烧化,按传统被切成两部分,一部分保存在寺内,一部分送回他的康区家乡。他的心脏摘出,供奉在新建的吉祥光芒塔(bKra shis 'od 'bar)内。


1198年,帕木竹巴的追随者举行大会,倡议建设一座寺庙,主殿应当环绕着上师的草庵而建。众弟子各自负责一部分,将主殿以曼荼罗的形式修建,分别按照方位安置五方佛。完工以后,内部陈设也按相应的方位摆放,其他建筑围绕着主殿而建,形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群。帕木竹巴的弟子之一、止贡噶举的创始人、止贡替寺的创建人季登贡波仁钦贝( 'Jig rten dgon po rin chen dpal, 1143-1217年)曾在上师圆寂之后,在丹萨替寺担任过座主。一天,他在观想中看到一个景象:在神圣纯洁水晶一样的扎日山雪峰顶上大轮胜乐金刚立于天宫之中,周围环绕着 2800名尊神,其排列如同吉祥多门塔。这给了他设计的灵感,于是他于1208年左右招聘尼泊尔工匠于止贡替寺修建了一座全新的吉祥多门塔。在佛塔行将完工之时,他把供奉帕木竹巴舍利的吉祥光芒塔拿到止贡替寺,放在他新建塔的顶上去,由于受到丹萨替寺僧众的普遍反对,最后他不得不归还丹萨替寺,重新修建一个小塔置于顶上。 


此塔于1290年发生的止贡之乱期间被萨迦派军队所毁,但这种独特吉祥多门塔的形制一直保留下来,影响到丹萨替寺,在1270-1430年的160年间,于丹萨替寺的主殿内共为该寺多位主持前后修造了8座吉祥多门塔(bKra shis mgo mang stupa)⑤。 


多门塔一共分为六层,每层均有各种铜鎏金造像和装饰件,其中最高层的塔瓶平台上供奉了一些祖师像,根据旧照片,这些祖师像中就有类似于此尊的帕木竹巴像。此像座底原来应有插销,现已经被磨去,可以想像,它很有可能是插在某个台座上供奉的,属于丹萨替寺舍利塔的平台上供奉的尊像之一,时代当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



学者们认为,西藏祖师像的创作很早就开始了两种趋势。一、以写实的手法表现祖师的肖像,即当祖师在世时即为其画肖像或造肖像,尤其关注其面部特征,作为后世之模本,所以某些著名的祖师像可以仅凭相貌特征辨识出来;二、从12世纪开始,祖师像开启了佛像化的过程,即祖师绘塑像中出现了佛陀特有的三十二相的某些特征,如法轮、二菩萨胁侍等;将佛专用的六拏具背屏用在祖师像背后;施转法轮印等。后一个趋势正是从帕木竹巴造像开始的,并且影响到藏西地区,进而成为整个西藏祖师像的造像思想


此尊帕木竹巴像显而易见有固定的模式,模仿了旧样式,又为后世所仿效;且手掌饱满,指节细长,双手转法轮印,表情慈蔼,虽着藏式僧装,但形象与佛无异。虽然缺少背屏,但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佛陀的影子存在。




参阅


①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页141-14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②David P. Jackson, Mirror of the Buddha: Early Portrait from Tibet, New York: Rubin Museum of Art, 2011. p. 138; David Weldon and Jane Casey Singer, 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 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 London: Laurence King, 1999. p. 139. 


③David P. Jackson, Mirror of the Buddha: Early Portrait from Tibet, New York: Rubin Museum of Art, 2011. p. 137-138, fig. 5.3; David Weldon and Jane Casey Singer, 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 Buddhist Art in the Nyingjei Lam Collection, London: Laurence King, 1999. p. 139, fig. 50-51. 


④David P. Jackson, Mirror of the Buddha: Early Portrait from Tibet, New York: Rubin Museum of Art, 2011. p. 135-148, fig. 5.2-5.13.


⑤Olaf Czaja and Adriana ed., Golden Visions of Densatil: A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New York: Asia Society Museum, 2014.

Olaf Czaja, Medieval Rule in Tibet, the rLang Clan and the Political and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Ruling House of Pahg mo gru pa with a study of the Monastic Art of gDan sa mthil, vol. 1-2, Wien: Verlag der Österreich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13. 

G. Tucci, To Lhasa and Beyond: Diary of the Expedition to Tibet in the Year 1948 , Boston: Snow Lion Publication, 1983. 


⑥David P. Jackson, Mirror of the Buddha: Early Portrait from Tibet, New York: Rubin Museum of Art, 2011. pp. 16-17.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