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私刑是否算一种正义?

邓超《心理罪之城市之光》私刑是否算一种正义?

台州市路桥奥斯卡影城 内地男星 2017-12-21 19:00:37 260

最近,犯罪推理题材的势头很猛。




《东方快车谋杀案》已被翻拍多次,但新版上映,票房依旧轻松过亿,丝毫没有削减观众对这一推理经典的热情。




现象级口碑网剧,如《河神》《无证之罪》《白夜追凶》等,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悬疑推理题材。甚至,连主打推理的真人秀节目《明星大侦探》,豆瓣评分竟然飙到9.5。




为什么是犯罪推理?

题材本身就是噱头。

大多数悬疑片都涉及暴力、血腥、性爱,以及复仇等极端场景极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猎奇心理紧张的氛围,刺激的画面,还有不断反转的推理过程,也很容易吊足观众的胃口,被剧情套牢。

 

不过,在众多华语推理类型片中,拍出罪案门道和暴力噱头的常有,却很难看到一部敢于揭露社会暗面、拷问法外制裁的作品。

事无绝对,这个冬天,有一部即将上映的电影令人期待。



我们都知道,推理分本格推理和社会推理。 

日本和华语两版《嫌疑人X的献身》最能说明问题——

华语版的改编,偏向本格推理,开头发生命案,凶手未知,观众只能借助警察的视角发现真相;日本则归类为社会推理,叙事过程开启上帝视角,观众一早便知晓作案手法和凶手,悬念设置转而嫁接到凶手如何伪造证据。

一个揪凶手,一个究成因。

 

国产类型片中,大多把凶手绳之以法、正义战胜邪恶就算完事,进一步追问社会的,少。

这两年同类的电影很多,曹保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陈正道(《记忆大师》)、刘杰(《捉迷藏》)等华语导演,或多或少对血腥暴力程度、叙事手法进行试探,但还都算在类型片范畴。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野心很大,尝试越过类型边界,向前迈进一步——

 

从基础的“谁是凶手”,进阶至人性内在层面,“谁制造了凶手”。

而犯罪最深处的真相,就藏身于这个社会。


说实话,最初以为《心理罪之城市之光》改编成电影后,会规避那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但从曝光的物料看,电影几乎是高度还原了小说情节。

江亚的定位没有变,几场杀人案件也全部保留……



从这版预告可见其尺度之大。所选案件,皆攥着猛料,重口直接,狠劲十足,处处击中社会痛点


校园体罚案,无良教师在无休止的题海中逐渐失血而死。




老人碰瓷案,无良律师只为钱财卖命,信奉世间一切皆可交易。凶手为惩戒他,在他的身体上绑了炸弹,生命在时间的倒数中流逝。



逆子弃母案,为了拆迁费将父母赶出家门的不孝子,被凶手塞回一个象征母亲子宫的水囊。



酒驾害人案,因随意停放车辆而阻挠了救人的车主,被凶手用同样的方式活活烧死。



读过原著的影迷都不难看出,以上四个经典案件都被该片高度还原,绝不掺杂任何水分。


按照一般的罪案刑侦改编套路,这类诸如强拆、体罚、无良执法等切入现实要害,又充斥着过重的社会压力的负能量情节,是会被弱化或腰斩的。

 

原因很简单:不安全。所以,很多犯罪题材的电影,都会按照“擦边球”的套路走,但《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却保留了难得的“真实感”。



案件设定够硬气,人设也很强悍。

 

如果说,《嫌疑人X》是两个高智商大神的对决,那么《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依旧是一场高智商的对决,只是这场对决是关于正义的较量,发生在方木和江亚间。

 

方木,犯罪心理专家,虽本性善良,但已饱经世事变得情绪复杂、敏感。他既是天才,也是疯子,内心深处始终充斥着犯罪和黑暗。




江亚,冷血且偏执的罪犯。一方面,他有着传统刑侦作品中变态杀手一贯的特质:表面斯文,实则心理极端扭曲。

 

另一方面,他跟一般的犯罪连环杀手又不一样。自称“城市之光”,凌驾于法律之上,替天行道。他行凶目标,都是社会上有悖于道德的“渣滓”。



非典型警察,非典型凶手。

好人与坏人,也许就是一线之隔。

在他们的“猫鼠”对决过程中,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城市之光”?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