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Pop——昭和末的肥皂泡

City Pop——昭和末的肥皂泡

埃利斯的创作小屋 日韩女星 2019-11-27 00:16:37 1013

ボンボン!ボン·ジョールノ!

大家好!我是埃利斯!


我最近迷上了一种叫做City Pop的音乐类型,为了搞清楚这一如此复古的音乐类型到底为什么能够吸引我,难道我老了吗?特此试着挖掘总结一下!



引言


昭和末,霓虹灯下,泡沫之都弥漫着资本主义腐朽的“香气”。


你正坐在敞篷的跑车里,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不一会儿驶上了东京台场彩虹大桥,耳边呼啸而过的是东京湾的海风,我敢打赌,此时从你的车载音响传来的音乐一定是City Pop。

《楽園の調べ》——鈴木英人


邂逅


2019年7月,于我而言是无比繁忙的时期。每日伏案编程,枯燥乏味。由于当时室友在外实训,寝室只留我一人独守空房,空间上的冷清无法填补,便只能从精神上的寂寥开始治愈。


一天的疲累之后回到寝室,感觉就像是午后进入一家氛围慵懒的咖啡馆,我打开刚刚购置的蓝牙音响,挑了一个符合情景的歌单。


这便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日系慵懒爵士这一风格的契机。


随着我听的爵士乐越来越多,网易云有一天给我推荐了一位歌手——土岐麻子


土岐麻子「SAFARI」唱片封面


她演绎的Jazz更给人一种阳光下伸懒腰的舒适与优雅感。


只不过这位歌手后期风格转型,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相当响亮的称号——“Queen Of City Pop”


我与City Pop的故事就此开始。


我一开始很好奇,City Pop究竟指的是怎样一种音乐风格呢?我如何从音色、听感上去辨别它们呢?


要搞清楚这个,就要究其发展根源。

其实,City Pop这一概念,以2010年代为分割线发生了些许变化。


泡沫之声


从前的City Pop是什么呢?



从前的City Pop指的是1970年代后期到1980年代盛极一时的给人以大都市印象的流行音乐。



City Pop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呢?



1960年代由于贸易自由化,外国音乐产业资本大量进入日本市场,在这之前,邦乐(本土音乐)和洋乐(西方外来音乐)还有着十分明显的分别。


在二战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可谓是全方面的,从政治、经济到流行文化。


说来有趣,我第一次知道The Beatles这个乐队,竟然是因为这一名字多次在日系推理小说中登场。

诸如东野圭吾、伊坂幸太郎这些作家,均深受The Beatles影响,这从他们的书中可见一斑。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美国流行文化对当时日本的冲击力。



City Pop象征了怎样的精神诉求?



那么,随着7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大幅度发展,男女关系日益开放,各式娱乐活动也开始普及流行,年轻人所喜爱的音乐风格也逐渐从日式苦情民谣变成了节奏明快、享乐主义的西式歌曲。

如果你天天去迪厅蹦迪、驾着汽车行驶在高楼大厦之间,自然也不会听一些苦情歌忆苦思甜吧?



在当时日本年轻人对时代音乐的探索下,日本本土邦乐开始不断融合洋乐风格,终于在70年代后期掀起了“新音乐”浪潮,

其中City Pop便是一涡无比耀眼的水花,融合了Funk、R&B、Boogie等多种风格,明亮轻快的旋律,就好像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炫彩夺目,尽管内部空空如也。



为什么City Pop重新回到了人们视线?



那么,这一古老的风格为什么又被人再次提起了呢?


这便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关键词——蒸汽波(Vaporwave),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吧。


有人说:“初听那一刹那,脑海中浮现的是泡在粉红色的大澡堂子里,听着隔壁收音机传来复古动感音乐


也有人说:“蒸汽波就是夏天的汽水,必须是开盖前剧烈摇晃,开盖后猛烈喷涌的那种,酸辣,微醺,迷离,会醉的汽水。”

上图是截自某音乐软件上蒸汽波音乐的评论区景象,蒸汽波作为一种亚文化(如今似乎也称得上是一种音乐流派了),确实产生了不俗的影响力。


大约是从21世纪10年代开始,蒸汽波这一音乐流派开始活跃在人们的眼前,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作为载体,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

他们往往采样自70、80年代的经典歌曲,辅之以水汽弥蒙的风格,像毛刺一样的停顿和粗糙的重构,最后利用低保真音质与封面艺术营造出一种奇特的怀旧体验。


而原本只是在日本国内早期流行一时的City Pop便作为蒸汽波的采样源进入世界视野,随着视频网站的用户们不断地发掘原型音乐制作蒸汽波,City Pop再一次掀起浪潮。



如今的City Pop是什么呢?



City Pop的第二次浪潮绝对离不开一首代表曲——竹内まりや的プラスチック・ラブ(Plastic Love)。这首歌原本于1984年便发行,但是在当时的成绩并不算十分优秀。

2017年,一位名叫“Plastic Lover”的YouTube用户上传了《Plastic Love》。

在YouTube的算法和众多海外DJ的二次创作传播之下,这首歌在欧美等西方地区突破了2400万回播放次数。



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很多歌手都重新开始制作City Pop风格的歌曲,而此次City Pop的再次登场,在风格上添加了90年代爵士乐的要素,同时也多了一些以往没有的内涵要素。

近年,可能是常常作为汽车广告的BGM出现,都市夜晚汽车大人等关键词似乎成了City Pop的新标签。


如今,City Pop浪潮,依旧在持续发酵中。


关键词


说起City Pop不得不提及几个关键词。


汽车音响

01



当初掀起的这股音乐风潮背后,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汽车文化的诞生。


1980年代的日本,家庭汽车登上了舞台,并迅速成为了城市生活的主角。

主角更迭,搭戏的配角自然也要大换血。

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车载音响普及开来,人们需要一种符合汽车立体声的音乐来装点他们的汽车生活。


City Pop如鱼得水。


据说,那时的人会这样做来尝试检测一首歌曲是否具备流传的潜质:

将歌曲放在跑车里播放,将跑车一路开到海滨,看看这首歌是否有某种使人感同身受的魅力。


City Pop大概就是给人这种感受的歌曲吧。


泡沫经济

02



如前文所述,City Pop就好像阳光下的肥皂泡一样,炫彩夺目,尽管内部空空如也。


那个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在那个美好年代,人们热衷于享乐,夜夜笙歌,沉重的话题、深刻的思考都抛在脑后。


同样,那时诞生的其他作品也极富时代色彩。

比如,近期很火的渣女表情包出处《猫眼三姐妹》、和大名鼎鼎的《城市猎人》便是泡沫经济时期都市生活背景的作品。


《猫眼三姐妹》


其改编动画的音乐也有诸多City Pop音乐人参与其中,可以说是完美地重现了那个放纵、绚丽的年代。


《城市猎人》


视觉风格

03



City Pop不仅仅是一种音乐形式,甚至可以看为一种视觉风格。


永井博及铃木英人两位插画师的作品从视觉上定义了City Pop,

他们在1970年代创作了大量此类风格的绘画,

画面中都是一些饱和度过度的色彩表现,还有西化的场景元素——游泳池、棕榈树、汽车、装修花哨的商店。

而这些不真实感都与City Pop异常浮夸的音色不谋而合。


山下達郎「For You」唱片封面


「TOPBOY」洗发水广告


大瀧詠一「A LONG VACATION」唱片封面


有些时候,只需一幅画面,就可以将你带回那个时代。


此次City Pop浪潮再来,新世纪City Pop的面貌亦是焕然一新


cero《World Record》唱片封面


安利Time


推荐几首City Pop的歌曲吧!



竹内まりや——プラスチック・ラブ(Plastic Love)

UKO——Signal

中原めいこ——ふたりのRainy Day

角松敏生——香港街灯  香港的街景可能已经不再是他歌中所描绘的那样了吧。

土岐麻子——All Around the World

土岐麻子——High Line

土岐麻子——mellow yellow


土岐麻子——セ・ラ・ヴィ 〜女は愛に忙しい〜


土岐麻子——High Line


土岐麻子——PINK


土岐麻子——Valentine


以上因为土岐麻子的歌曲版权大都在网易云,故只能放出名字供搜索。


cero——大停電の夜に 本曲来自上面提到过的唱片《World Record》。


以上纯属个人推荐,每个人口味不同,如不喜欢请见谅。


于我而言,土岐麻子的歌曲真的是无比惊艳。

巧合的是,就在我起草这篇文章前,土岐麻子的所有歌在网易云还都是免费的,而当这篇文章编辑结束,就发现她的歌变成了VIP限定。想起此事便怒从心头起,饿向……饿了,不说了,吃饭去。


尾声


因为是自己写着玩的,不知不觉间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如果有人能看到这里,我衷心地表示感谢!


这篇文章主要是我根据自己的听歌经历、以及网上搜集的一些资料整理出的小杂谈。


希望自己能对自己喜爱的音乐类型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从而让自己在聆听音乐的时候拥有更多的感情层次,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


现在从音响中传来的是土岐麻子的《FANTASY》


身处繁荣至极、享乐至上的东京,耳畔是如泡沫般明亮绚丽的音乐,坐在敞篷的跑车里,高声歌颂理想的都市,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


你对City Pop的想象又是怎样的呢?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