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坪初中杨雪作文 指导教师:张未闫俊散文《菊花山》

桑坪初中杨雪作文 指导教师:张未闫俊散文《菊花山》

西峡文学 内地女星 2017-11-09 15:41:43 183

     我的故事

桑坪初中:杨雪 指导教师:张 未

 

今年初春,我家又开始了往常的工作——种香菇。

刚过罢年,家家户户就都开始了“革命”,人们这样忙碌的日子,一直要持续到三四月份。这天终于轮到我家了,妈妈在几天前就办好了料,我和爸爸也到别家借准备装袋的工具,一天下来忙得不可开交。

当天,家里来了许多人帮忙。我呢,就做后勤工作,这可绝非易事。吃罢早饭我就上岗了,我要给阿姨们准备绳子、胶带。一切准备就绪后机器就发动起来了,这意味着我的工作开始了。半小时后他们的绳子快用完了,我立马去找。谁知这绳子也跟我作对,明明事先都准备好的绳子在此刻却消失得无形无踪。我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东奔西跑的在家里乱翻。突然,我眼前一亮,发现绳子正安安静静的躺在沙发旁。这让我长松了一口气。这下可把我累的够呛,本想好好休息一会儿,谁想胶带又要用完了,我又是一阵狂找。

经过今天的事我学会把要用的东西放在手边,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到了中午,妈妈准备做饭了。我帮妈妈择菜、洗菜。在择菜时,我一点儿也不敢马虎,扫射藏在菜中的“敌人”,择完了菜开始洗菜,洗菜则更不能马虎了,要认真洗干净菜根上的泥土,手还必须深入刺骨的凉水中。在洗菜过程中,我一听到呼喊就立刻跑去,按要求做事,保证让他们满意。

就这样,我一直在厨房和装袋的场地之间奔波,没有片刻休息。唉!真是累呀!但一想到以后的丰收就立刻有了力量。

看来,要想获取丰收,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呀!

                   

  菊花山

        闫俊

能让河流绕道而走的,多半是山。山水相依,山因水而灵秀,水因山而温柔。在我的老家,这水便是赤水河,滔滔而来,绵延而去,流不尽岁月变迁;在我的老家,这山便是菊花山,远望蔚然,横亘千年,道不完人间风烟。

小时候的我们,对这条河的感情是更深一些的。上学想抄近路,就得过河。河道里是忽大忽小、忽高忽低的脚踏石,歪歪扭扭地通向对岸。可孩子们哪里会小心翼翼、规规矩矩地走过去呢?我们是要拎了鞋子,挽起裤腿,蹚水而过的;我们还会踩了踏石跑起来,溅着水花比个赛呢!逢着下雨天,河里涨了水,我们只能绕道桥上,看一眼滚滚的河水,猜想着河中的石头是不是没影了。洪水还没消退,隐约能看到水流冲击踏石鼓起的浪头,我们就跃跃欲试,要踩着水花过河了。

所以,这河倒是天天见,也不新鲜;而山却是少见,一年也就两三次。顺河而下,一路坦途,见得河水汇入深潭,打个旋儿,稍作歇息,再拐个弯儿,准备默默而去的地儿,这就到了菊花山的脚下。

记得上小学时,每年春天,逢着植树节或晴好天气,学校会组织义务植树和集体春游,最佳的去处当然是菊花山。我们在山上种树苗、栽菊花,我们在山脚下野炊、唱歌。无论做什么,只要是在自然山水间,我们都满怀欣悦,异常兴奋。如今看山,这菊花山哪里称得上是山,充其量是几道连绵的、稍稍高大些的土坡而已,全是板结的沙土,甚至连石头也没有。但再想想,对于当时一个个连村子都难得走出去过的孩子们来说,这山岂不是心中的圣地吗?我们也曾偷偷地去过,为的却不是看风景,而是想挑战那盘旋在山壁上的脚踏窝窝,想抱抱那山脚下人家门前的巨大的银杏树。

第一次对菊花山感了兴趣,是因为一篇作文。一个高年级的师兄在一次作文比赛中获了奖,他的作文被老师们用毛笔放大誊写在红纸上,贴满了整整一面墙,大家全仰了头在看,全动了嘴在赞。我也看了,也赞了,却在想:人家怎么就这么能写,这么会写呢?决定要见见师兄,经同学指点,我看到了这位师兄,竟然有一颗硕大的脑袋。原来是咱的脑袋太小了,所以写不出来这般文章!哪能有什么法子呢?再读读作文,就发现了“撒谎”的地方:菊花山上哪来的漫山金菊?哪来的林间飞瀑?哪来的青松翠竹?哪来的千鸟百兽?哼哼!睁大两眼说瞎话!我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结果却是了无音信。

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后来,我三番五次地去山下、山上,也想见识一下师兄文中的美景,却始终未能如愿。或许是时节不对,或者是我心偏执。但也因此熟悉了山上的草木,摸清了林间的小路,聆听了鸟儿的鸣啭,享受了风儿的沐浴。也是从此,我开始喜欢在山水草木间穿行,我愿意变成这自然的精灵。

菊花山上还是有菊花的。中秋过后,金桂花的幽香刚刚散去,野菊花的苦香悄然而至。山脚下、河岸边是成片成片的,山岩上、山腰间是一簇一簇的,金黄的小花就像是深秋的眼睛,映着绿油油的山、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好是有采!我们一般是不搭理这些花儿的,只有老师或爹妈想要这花来装枕头,我们才会拉帮结伙地去采摘,而手上留下的苦味和黄色要持续好几天。

菊花山怎能和菊花没了关系呢!我们宁可这山上少了菊花,也不愿这山中没了故事!听大人们讲起山名的来历,我们也会怦然心动。也说给你听听吧。一个是传说:以前山脚下有一村子,民风淳朴,和乐而居。村里有个姑娘叫菊花,尤为善良、美丽、勇敢。一日,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一不知名的妖怪顺流而下,见此处山幽林静,便占山为祸,殃及百姓。菊花姑娘奋勇反抗,却被妖怪掳上山去,强要成亲。菊花伤心之余,泪流成溪;诚心感动山神,面授机宜。若能喝下姑娘泪水,妖怪便会爆体而亡。菊花姑娘心系乡民,强颜欢笑,劝得妖怪饮下几杯泪水。瞬息之间,妖怪果真爆裂而亡,菊花姑娘身消玉陨了。鲜血融进小溪,汇入河水,一道赤红,艳艳如丹。为纪念菊花姑娘,便以名名山;水映丹心,便留名丹水。另一个是故事:民间谣传“菊花山,菊花仙,菊花洞中福连天。”人们不解其意,却口口相传。直到某一天,一个牧童有所发现,他无意中看到山下的水潭中恍恍惚惚闪现着一盆盛开的菊花,竟是通体金黄,灿灿生辉。他把这一切告诉了村里人。人心难测,就有人打了金菊的主意。他们潜入潭底摸索,改道河水挖掘,却是一无所获,慢慢的也就死心了,不再寻觅。忽然有一日,来了几个红毛鬼子,他们径直来到潭边,看看水中的影像,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阵,就拿出一个大毯子,开始从山脚往上一丈一丈地遮盖。直到留在潭边察看影像的人不再摇头,他们便开始在山腰处挖掘。第二天,人去山空,只留下山洞一口,再看水潭,竟没了金菊的影子。人们才恍然大悟,这金菊被盗走了,这菊花山的天地福气也要散了,只能留下这弥漫着深深失落和淡淡忧愁的空名了。

有了故事,山也就有了传承,有了生命,再来看这山上的草木泉水,似乎也就格外神秘,格外亲切。最值得提起的,莫过于菊花山上的山洞泉水。半山腰处,临壁凿洞,洞中有石像,却辨不出是哪路神仙;地面有一坑,见方大小,坑中有水,甚是清凉。神奇之处在于不见泉眼而终蓄水,晴雨天气而不盈亏,所以被百姓称之为“神泉”,盛传饮用此水能消除百病,明目润肤,健身强体。每逢佳节,十里八村,男女老少,总要亲自跑一趟,虔诚地拜一拜,喝上几口神泉水,再装上大壶小瓶,心满意足地回家,也把健康平安带回家里。那时候奶奶身体还好,也是每年必去的,回到家里,总要亲自倒一杯,逼着看着我喝下去才算了事。我觉得,那水除了凉凉的,喝下去没啥感觉,和村里的井水没有两样。

如今,菊花山上修了道观,住了俗人,多了些许尘世的喧闹。(闫俊:城区四小教师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