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
必玩节目多的是
吃盆菜、看烟花、鱼虾蟹、麻雀耍乐等等
但无论节目几精采
我们心中还是会暗暗记挂一件事
感觉不做就不像过年
那就是翻看电视重播的《家有囍事》
已成为很多人集体回忆的电影《家有囍事》
今年将跳出公仔箱
天马影视早前修复了电影加长版
发现当中有7分钟由「哥哥」张国荣担正的枪战戏及其他港式笑料从未公映
遂决定在农历新年档期将此经典贺岁片重推上大银幕
电影公司老板兼主角之一黄百鸣笑言:
「期待粉丝齐齐入场对戏。」
天马影视两年前购入数码修复器材
开始将片库百多部电影逐一修复
而第一套正是1992年的作品《家有囍事》
期间
发现电影原有个加长版
是为当年卖埠韩国而拍
在港从未公映
约7分钟的内容讲述吴君如饰演的程大嫂被贼人掳走
然后常家三兄弟黄百鸣、张国荣及周星驰前往营救
当中有枪战场面也有三人丝袜笠头的搞笑造型
而「哥哥」张国荣占的戏份最重
黄百鸣指
去年天马推出了几部大片
公司上下忙作一团
故连他的首本戏贺岁喜剧也无暇兼顾
最后索性将计就计
把这套加长版《家有囍事》重新配音
趁新年档期搬上大银幕
他坦言
最初打算重推此片时也心大心细
「套戏24年,几乎重播足23年,好多人背对白都背到滚瓜烂熟,大家真系仲会俾钱入场睇?好多香港人都宁愿睇新片啦!」
但一次又一次的经历
向他证明「集体回忆」始终有价
去年下旬
电影公司在科学馆包场试映
黄百鸣亲身监场
「我最初(对入座率)唔系咁乐观,但点知全场爆满,原来观众一啲都唔介意翻睇,反而觉得一路睇一路跟住演员讲对白好过瘾,好有亲切感。」
电影正式上映
黄百鸣几天前跟戏里另一主角毛舜筠到戏院谢票
下午4点场有九成入座率
把他吓一跳
毛毛问在场观众:「边个睇过套戏10次以上?」,除了几个细路,个个都举手。有个90后同我讲,佢同套戏一样大,以前无机会入戏院睇,所以想趁今次入场感受吓气氛,一日睇了两场。
他认为
重映除可吸引一群爱怀旧的港人外
也多了一批年轻观众
黄百鸣又透露
原本只打算在旗下戏院播映几场「过吓瘾」
谁知消息一出后
不同院线如UA及百老汇也争相加入播映行列
据悉在年假期间
全港将有27间戏院上映此剧
此举也令他喜出望外
但就坦言重推电影没什么成本
故票房收入没压力
据悉
当年《家有囍事》的票房接近5,000万元
刷新了当时的票房纪录
时至今日
它仍是本港首20位最高票房的华语片
而更厉害的是
电影其后每年都会透过出售播映权予本港多家电视台、东南亚、内地及外国制作单位赚取利润
财源滚滚24年从无间断
黄百鸣虽未有透露每年实际收益
但就强调收入可观且有保证
「情况就如起左层楼,依家年年收紧租。」
一套《家有囍事》
长尾效应足足24年
究竟恃的是什么?
黄百鸣坦言
长青秘诀不在于剧本构思和拍摄技巧等
「《家有囍事》从不是精雕细琢的作品
成本2000多万、拍摄期得廿几日
而且剧本多少有点炒冷饭
不过
凑合这个班底的确是可一不可再
粒粒巨星之余
大家做唔做开喜剧都好尽力度跷
唔会话觉得贺岁片好简单就Hea演
成套戏人人都有笑料
每个演员撞埋都有火花
贺岁喜剧已成了黄百鸣的首本戏
问及廿年前后贺岁片的分别
他显得有点患得患失
以前贺岁片百份百是香港口味,制作人只需谂香港人钟意睇乜就得,唔使理其他市场,但近年贺岁片都是合拍片,多了13亿内地观众,创作上唔容许100%港味。
他谓
合拍片故事情节少不免要与内地有关
另最少要有三分一内地演员参与
「食开港味几十年的人觉得唔惯唔对味,是可以理解的。但内地市场又的确为本港电影业带来了更可观的收入,有更大可能性,做生意无办法唔谂呢啲。」
他谓来年会投放更多资源制作纯港产片
以骚自己和港人之痒
如去年的《王嘉欣》
题材够地道
正就是他那杯茶
既然修复旧片重推已见初步成效
日后会否陆续有来?
他表示
过去两年公司已修复了约10部旧电影
但对于会否如今次般重映则未有定案
但强调张国荣的10套旧片如《白发魔女传》等
会是未来重点修复的作品
至于旧片重映会否掀起热潮
他则不太乐观:
「依家科技太先进,上网、手机都睇到,市场需求未必咁大。但这风气吹得成都是好事,可让更多年轻人认识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