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诗教会我如何自处

宋琳:诗教会我如何自处

诗歌岛 内地女星 2015-11-05 18:57:28 591

如果能跟素未谋面的诗人对话,你会说些什么?用汉语提出的问题,说西班牙语、日语、德语的他们,能理解吗?通过英语的翻译,又有多少思想得到了传达或流失?“诗的”巡展创作人与诗人的对话第二辑,将继续分享创作人和“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与会诗人的通信,关于期待的满足与落空,逻辑的一致或差异,沟通的一切可能,都呈现在这不期而遇的对话中。

詹玛 • 歌尔伽的回信



詹玛•歌尔伽 Gemma GORGA 1968年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巴塞罗那大学取得文献学博士学位,现于该校任教古典文学课程。歌尔伽出版过六本诗集,并陆续在翻译印度当代英文诗歌。



Mail One



黄敏敏,美术馆运营,著迷于研究文字、书本与艺术之间相互结合的关系


想知道您的《洗礼》(点击标题阅读诗作)这首诗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这首诗是十多年前写的。我想要影射的是一个普遍情况:一个人,在等一封永远不会寄来的信(因为这封信根本就没有人写)。当我们等待(某件东西或者某个人)的时候,我们或者一种很奇怪的状态下,好像时间并不完全属于我们:莫名其妙地从自己体内被赶走了。就好像停留在现实生活的一段暂停、一首间奏、一次延缓中一样。

在这首诗中,主角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读了那封从未有人写过、从未送达的信。这怎么可能呢?读一封从未有人写过的信?这个让人不安的状态是整首诗的导火索。从这个点出发,这首诗反思了那些没有真实存在过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什么又是真实呢?):没有说出口的话,未曾活过的记忆、从未出生过的灵魂。

* * *

因为看介绍您之前有语源学的背景,想问您的诗在不同语言的翻译下,会不会觉得有影响?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考虑翻译,在其中失去的,或者在其中获得的。从前者看,翻译可以是一场恶梦:太可怕了,想想那些字里行间紧密埋伏着的那些改变、误读、和疑惑,都在恐吓着译者。但从后者看,翻译是一次机会,用另一种语言去重新创作一首诗,诗里隐含着可能原作者都没有预见到的意义。我想我们需要放轻松一点,只能依靠译者了。

* * *

写诗这件事对您来说是什么?

诗歌是一个挖掘现实的工具。但如果你问我“什么是现实?”我只能说要用诗去挖掘。对我来说,不可或缺的概念是“挖掘”,超越表面、超越外表、超越日常的生活。诗歌留心现实里最细微、最安静的部分,把它们带入到艺术作品中:它可以是一个物件,也可以是一个想法,或者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感受,或一个谦逊的从未被重视的词语。诗歌把尊严还给每一样东西。作为作者或者作为读者其实没有根本的差别:真正重要的是在诗歌之中,不管是作为作者还是读者。事实上,我们是在共同挖掘的。



多和田叶子的回信



多和田叶子 Yoko TAWADA 日本当代用日、德双语写作的小说家和诗人,生于东京。1982年移居德国,后获得德国文学博士学位。1993年以短篇小说《倒插门的狗女婿》获芥川奖,2005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歌德勋章。



Mail One



李四顺,六甲番乐队词曲,主唱,吉他手,用潮语创作


日本的艺术作品总是很唯美和隐忍,即使描绘暴力或者悲惨也总是应用很唯美的自然意象。是不是创作的时候一直受着传统的左右?

我想到了《平家物语》,里面描述了残酷的战争,同时却用了非常美丽、生动的韵律。用唯美的方式讲述悲惨的历史和政治很重要,这样人们才会重视它们,才不会忘记。

* * *

《线条产生的人们》十首诗十个诗名很简洁耐人寻味,是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是的,每首诗都是我自己的回忆,也是被我选为题目的意象的诠释。

* * *

线条产生的人们,线条是指笔画还是其他的意象?

线条代表文字的笔画,也代表身体线条和记忆的痕迹。


Mail Two



晓禾,业余声音设计师,podcaster,也是一位新手妈妈


写诗的时候会听音乐么?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


我写诗的时候不会听歌。我喜欢古典音乐和即兴爵士。

* * *

线条产生的人们这组诗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我生活在德国,这里大多数人看不懂汉字。对我的朋友们来说,这些字符都是很迷人的图画。我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下崭新的有趣的东西。我想要写出我对这些字符的个人印象,还有它们的历史。

* * *

物质匮乏时代和物质泛滥时代的诗意以及诗意生活有何不同?


我们生活的世界总有富人和穷人的存在。或许对诗人来说,在富有的国家当富人或是在贫穷的国家当穷人都不是一个好环境。


Mail Three



莎日娜,蒙古族。舞蹈编导、现代舞教师,注重个人思想及精神的表达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组诗中最后的部分《》(点击标题阅读诗作),从诗中我感受到了自我与灵魂的对话,并把这种对话搬到了现实的舞台上。诗人把“来”设置在组诗中最后的部分的原因是什么?诗人对我的创作理解有什么样的看法?

未来的到来。我的诗对于任何诠释都是开放性的,你能在其中加入自己的理解我也会很高兴。


宋琳的回信



宋琳 Song Lin 1959年生于福建厦门,1983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91年移居法国,曾就读于巴黎第七大学远东系,先后在新加坡、阿根廷居留。2003年以来受聘于国内几所大学执教。目前专事写作与绘画。



Mail One



荒目,IT文艺大叔,专注于以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形式记录时代


您写诗时,通常是先有意象后有语言,还是反之?

两种情况都存在,通常意象先于语言。

* * *

您认为是写诗改变了您,还是您改变了写诗?

毫无疑问,是写诗改变了我。诗教会我许多,其中包括如何自处。

* * *

不写诗的时候,您会做些什么?

不写诗时我阅读,听音乐,冥想,画画,每天散步,不定期地会见朋友。



「诗的」巡展还可以怎么玩?
我们需要你【诗的发声】!

……………………………………………

错过了报名参加创作?自觉没有艺术细胞?别灰心,你还有和我们一起玩耍的机会~

从第九期的活动资讯开始,我们将陆续介绍创作人认领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与会诗人的作品,如果你也同样喜爱该首诗作,可以你的方式将它朗诵出来(使用手机或录音笔录音均可),并把音频文件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邮件标题注明【诗的发声】。你的朗诵或许会以某种形式,在展览期间呈现,成为「诗的」巡展的一部分。

……………………………………………





「诗的」巡展


策展团队:诗歌岛

特邀策展人:郑

总顾问:北岛


「诗的」巡展,是诗歌岛对于诗歌与艺术的一次大型跨界尝试。活动选取「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出席诗人的诗作作为激发灵感的素材,广泛邀请和征集不同领域的创作人,以绘画、音乐、舞蹈、摄影、设计、戏剧、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进行再创作,让诗意不仅仅限于文字里。

创作完成后,我们将推出一场开启视听触觉感受的多媒体艺术展——「诗的」巡展将于12月2日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广州」活动现场揭幕,并开始全国巡回的漫长旅途。




活动资讯回顾

第一期:「诗的」巡展征集启动

第二期:参展艺术家抢先看!

第三期关于「诗的」巡展的十万个为什么

第四期诗歌之夜与会诗人简介(一)

第五期诗歌之夜与会诗人简介(二)

第六期诗歌之夜与会诗人简介(三)

第七期:诗歌之夜与会诗人简介(四)

第八期:「诗的」巡展初步入选名单

第九期:最受创作人喜爱的诗作

第十期:「诗的」巡展创作人三连发!!!

第十一期:“虚空”的8种全新定义

第十二期:特约策展人广州48小时手记

第十三期:“诗的”巡展上海创作人聚会

第十四期:“诗的”巡展北京创作人聚会

第十五期:“诗的”巡展创作人与诗人的对话(一)

点击标题了解详情




▶ 本篇图文资讯由“诗歌岛”编辑制作,版权所有,转载请与本微信号后台联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