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财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和中国经济

从阿里财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和中国经济

向小田 日韩男星 2018-11-05 17:01:56 406

公众号“向小田”(xiangxt1984)是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的自媒体,关注产业金融、资本市场、互联网科技、VC/PE等领域。




从阿里财报看行业和宏观,有很多有意思的结论。

文 | 向小田


上周阿里发布2019Q2财报,信息量很大。往往龙头公司发布财报,都是观察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窗口。阿里巴巴更不例外,华尔街很多机构不止从阿里巴巴来看中国互联网行业,甚至将阿里巴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标志性公司。看多/看空阿里巴巴和看多/看空中国经济在一些对冲基金中似乎可以划等号。


那么,阿里的财报到底有哪些信息呢?我从大量的篇幅中摘取了一些重点提示的数据:


1、阿里2019Q2收入为851.48亿元,同比增长54%

2、核心电商经调整EBITA为298.07亿,同比增长13%

3、蚂蚁金服国内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亿

4、盒马生鲜店从去年同期20家增长至现在80家

5、350家大润发超市完成数字化升级,占总店数比例75%;

6、饿了么服务中国676个城市1.67亿年度活跃消费者

7、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超350万注册商户

8、高德日活跃用户突破1亿

9、优酷视频日均订阅用户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10、上半财年阿里云计算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位居亚洲第一。


从上面这些精彩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个不同的点:


01

龙头企业增速依然较快


阿里巴巴的业绩增长一直来源于中国中产阶级的增长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不过,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中美贸易的摩擦、居民疑似的消费降级,让很多投资机构怀疑阿里巴巴是否还能保持高增长。从2019Q2财报来看,在上述经济不确定性或者不景气的情况下,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速依然超过包括FAANG(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在内的全球互联网巨头,达到连续5个季度领跑全球第一互联网阵营。2018年前三季度,对比FAANG阵营,只有阿里巴巴的增速每一季度都超过了50%


阿里收入的强劲增长意味着中国电子商务、互联网行业乃至中国宏观经济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随着体量的增大,以及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6.5%,是过去十年最低水平),不可避免地阿里的电商业务增速也会放缓,但即便是放缓,就全球平均水平来看,中国经济和阿里的业务增长依然相对较快。这种相对的吸引力对资本而言是很重要的——从股价来看,在这一轮美股的调整中,科技股遭遇重创,但阿里巴巴跌幅是最小的,抗下行风险能力可见一斑。


核心电商的强劲增长让我们对中国电子商务更有信心。在阿里的财报中,披露了多家国际奢侈品牌在天猫推出旗舰店的案例。随着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预计中国将更大了扩大对外开放,进口商品会更加丰富——这为跨境电子商务带来了新的机会。阿里巴巴作为最受益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无论是中国的商品走出去(例如速卖通)、或者外国商品走进来(天猫开店),都还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跨境电子商务覆盖的国家、品类还有许多不足,这自然也是阿里核心电商的成长源泉之一。


阿里核心电商的增长当然不止是其一家公司的机会,更是一个行业乃至国家的机会。所以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依然强烈看好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认为跨境贸易的移动互联网化依然还有数年的高速发展时间。中国受益于对互联网的理解、全球制造工厂的身份和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潜力亦不可忽视。这些都是我们看多行业和宏观经济的支撑点。

02

新零售如火如荼空间巨大


从财报来看,上个财季以进口业务、盒马鲜生和银泰百货为核心的新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速超过了340%。我们从上面的数据中,可以看到盒马鲜生开店速度非常快,一年开了40家店,并且完成了350家大润发门店的数字化改造


“新零售”口号自喊出以来,已经验证了其巨大的威力。新零售对旧的零售是颠覆性的,消费者认知的改变也是前所未有的。阿里在新零售的试点非常成功,前段时间甚至有居民写信给张勇,请求盒马到其小区附近开店。大润发门店的改造是新零售逻辑验证的第二个阶段,目前完成率达到75%说明阿里的新零售基础设施的赋能能力已经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打磨,可以对外输出了。


不过,盒马和大润发门店数目依然很少。新零售对中国线下零售行业的改造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新零售挖掘的不仅仅是线下流量,更是对服务理念、产品理念的一次全面升级,打法完全不一样了。目前市场对于新零售依然有一些争议,但在笔者看来,有争议是好事,在别人犹豫的时候,阿里更是可以快速出手。等到所有人都看明白,也许机会就结束了。


当然,市场上已经不乏机构看到了阿里新零售的威力,后起追赶着甚多。中国经济的增长目前内需驱动的占比已经超过一半,新零售是否会给内需扩大增添新的原料,我想答案是完全肯定的。

03

本地生活服务开启大作战模式


今年10月份,阿里巴巴宣布成立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合并饿了么和口碑。从财报披露的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数据来看,年度活跃用户和服务商户数目前和美团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在缩小。


要保持追赶的速度,依然要加大对于本地生活服务的投入。阿里巴巴已经提示,对本地服务等的重大投资对本季度整体盈利水平的增长带来了一些影响——说明阿里是很清楚的,本地生活服务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即便对业绩产生一些影响,也是非做不可的。


也就是说,阿里本地生活对决美团的战斗正处于白热化的阶段。既然是战斗,就会有大量的真金白银投向这个市场——对于其他的市场参与者而言,就是相当大的机会。

05

科技金融持续下沉


财报显示,支付宝国内年度活跃用户超过7亿,仅2018年前10个月,支付宝的用户数就增长了越35%。支付宝用户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阿里的电子商务业务往四五线城市下沉,另一方面,蚂蚁金服也通过不断扩大应用场景来促进用户增长。


比如说,支付宝已经为300多个城市近5亿人提供包括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在内的100种服务,超过50%热门办事功能可以在网上办。比如说,扫码乘坐地铁、公交,租自行车等,都有效地将线下庞大的流量转移到了线上。


支付宝“下沉”给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很好的启示。近期互联网圈热烈讨论的“五环外”的观点,即是此类策略方法论上的一个总结。对于遍布城乡的广大人群而言,他们还没有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红利。服务于这部分人群,既是商业机会,也是互联网普惠的表现。


总结


阿里在财报中调低了营收指标,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现在,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价值观再次表现为企业的行为——向中小企业和商家让利,提供更多的支持,帮助他们共度经济难关。


对于中小企业和商户来说,既然阿里已经认为难关已现,自然不可以掉以轻心。适当改变自己的发展策略,以安稳过冬,应该马上列入办事议程里面。在商业机会方面,阿里作为生态体系的建设者,财报中披露的巨大投入的方向,也是创业者的机会所在。围绕本地生活、云计算、金融科技等,如何分享阿里发展带来的机遇,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本文为向小田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申请。

推荐阅读


* 上期必读《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消费?》谈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


* 热门文章《好未来、复星,为何连续巨资下注亲子育儿市场?


* 热门文章《从汽车产业近期投资动向看贸易战背景下的就业机会转移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