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bang导读:武器如果不能造成伤害,那还要武器有什么用?看完本文,小编懂了,武器变得更温柔一点,证明了社会又进步了一点。你们说呢?
提起武器,你可能会想到古代战场的打打杀杀,或者现代战场的枪炮齐鸣,大家心目中的武器可能是这样的:
也可能是这样的:
亦或是这样的:
上述武器都是我们所通常了解的武器,它们被称为常规武器,其主要是通过爆炸、
穿透和破片来消灭目标,以大量杀伤敌方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常规武器带来的伤害往往是致命的。
常规武器是真正的杀手,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另外一种武器,非致命性武器,它们被称为温柔的杀手,那么什么是非致命性武器呢?首先通过几个画面来直观认识一下:
它可以是这样的:
也可以是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非致命性武器,关于其概念,国内外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的说法,如防暴武器、控暴武器、非杀伤武器、低致命武器等。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作用于有生目标时,能使有生目标产生不同症状的生理反应,使其暂时失去抵抗能力,而不产生致命性伤害的武器装备。
非致命性武器与常规武器有着本质的区别,非致命性武器是采用物理毁灭之外的手段阻止目标发挥功能,使敌方失去作战依托、丧失战斗能力为目的,由于其带来的伤害是非致命的,故而称为温柔杀手。
这个画面,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这就是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自“9.11”之后,恐怖主义威胁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打击恐怖活动的过程中,常规武器具有很多劣势,比如直接使用常规武器击毙恐怖分子将导致侦破线索中断,不利于彻底清除恐怖组织,而恐怖袭击往往在人们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且多在人群集中的场所,大范围配备常规武器既不现实,也容易伤及无辜,此时,本文的主角-非致命性武器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非致命性武器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作用形式划分,非致命性武器的类型包括电击类、催泪刺激类、动能类等传统类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捕捉网类、染色类、声光类等新型的非致命性武器也有较快的发展。
1. 电击类武器
电击类武器是利用高压电能触击有生目标,使其在短时间内失去抵抗能力或行动受到抑制的一种非致命武器。该类武器具有作用迅速、攻击效果好、使用安全等优点,其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常见的电警棍、放电手电等。
电击类武器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的趋势,比如授权公开号为CN204579985U的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电击手套,其在擒拿手套上集成电击功能,携带方便并能快速制服犯罪分子。
2. 刺激类及麻醉类武器
刺激类及麻醉类武器是通过刺激作用或麻醉作用引起人员的精神或躯体失能,从而丧失作战能力,其通常采用喷射器或者手枪发射(如下图所示)。常见形式有催泪弹、喷嚏剂、麻醉弹等。
刺激性武器也越来越多地集成其他防暴功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1813240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警用多功能防暴催泪手电,其集成了强光手电和催泪功能,便于进行抓捕或驱散。
3. 捕捉网
捕捉网是一种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发射,通过发射器撒网的方式捕获目标的非致命武器。捕捉网可以避免近距离接触,从而可以减少执法人员的伤亡。捕捉网应用广泛,例如它可以用于捕获罪犯,还可以用于限制区、商业大厦和私人住宅等场所防止小偷或其他非法进入者的进入。
捕捉网除了采用装有火药的子弹发射之外,还可以通过压缩气体发射,从而可以避免围捕对象受到伤害,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495976Y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种捕捉网发射器。结构简单和捕网重复利用也是捕捉网所追求的目标,比如,公告号为CN2541814Y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多功能捕获网。
4. 动能弹
动能弹是利用弹丸的飞行动能打击有生目标,使之致伤致痛,从而失去抵抗能力或行动受到抑制的一种非致命性武器,常见的如填充橡胶丸的动能弹(如下图所示),动能弹通常采用发射枪进行发射,常见的如97式防爆枪。动能弹可用于驱散群体性有生目标,阻止恐怖分子对重要目标的冲击,也可以用于缉拿恐怖分子,追捕逃犯。
布袋弹也是动能弹的一种,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0944032Y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一种布袋弹,在对不同距离上的目标实施打击时,会根据自身的打击能量(动能)来调整弹丸打击到目标上的作用面积。
5. 染色弹
染色弹是利用爆炸能将装于弹体内的染色剂抛洒出去,在有生目标的皮肤、衣着或车辆上留下一时不易洗消的色斑标记,以便为事后追查或追究提供依据的一种警用弹药。如雄鹰集团生产的18.4mm染色弹。
授权公告号为CN2709921Y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染色弹在防暴枪中被击发,当弹丸飞行到目标处后,延期点燃扩暴药,使弹丸内染色剂飞溅到目标,达到对目标的染色目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3116614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手投染色弹,弹壳体外部套有纸筒,爆炸后不产生金属破片,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
6. 声光弹
声光弹是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强烈的声响和炫目的闪光,刺激有生目标的耳朵和眼睛,使其暂时致聋致盲的一种非致命弹种。声光弹主要用来对付劫持飞机、舰舶及绑架人质等恐怖犯罪活动,实现高风险突入,声光弹对有生目标主要起牵制作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3550806U的专利文献公开的声光弹,外壳设计成扁平的长方体结构,其体积小从而可塞入狭小的门缝、窗缝等密闭空间中,扩大了声光弹的适用范围。授权公告号为CN102997760B的专利文献中的闪光弹,用大功率的led灯代替镁或钾等燃烧物质,可以在易燃易爆物品的空间内使用,安全性好,可回收利用,对环境无污染。
中国专利申请统计
图1为我国非致命性武器相关专利申请趋势变化附图,从该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最早的一篇非致命性武器的专利申请出现在1986年,比西方国家起步要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涉及非致命性武器的专利申请基本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反恐工作已经成为维护国家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一项国家大计,随着国家对反恐工作的重视,非致命武器的研发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图1国内非致命性武器相关专利申请趋势变化附图
图2国内非致命性武器技术来源附图
图2为国内的非致命性武器技术来源图,从该图可以看出,申请基本在各省、直辖市均有分布,其中江苏、广东、北京的申请量列前三位。
国内的非致命性武器申请相对比较分散,申请量排名靠前的申请人基本为国内知名的警用器材公司或者公司的员工,申请量排在前四位的是:陆宝兴、大连淡宁事业发展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雄鹰猎弹有限公司、公安边防部队广州指挥学校。
小 结
非致命性武器在反恐作战和社会执法过程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科技进步为非致命性
武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从专利角度对国内非致命性武器技术进行了分析,对各个类别的非致命性武器的主要特点进行了介绍,希望国内非致命性武器未来能够向高技术含量、多功能化、小型化以及精确化方向发展,为打击恐怖犯罪、维持社会治安做出更大的贡献。
| 来源:IP创新赢
| 作者: 审协北京中心光电部 徐恩波 李鹏飞 王乐妍 魏会敏
请转发给身边有知识产权需求的小伙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