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北京落雪,昨天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就贴出了故宫落雪的样子,大家又纷纷念起来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
想起自己这次去故宫,虽没看到故宫的雪景,天气却很好。本南方人原先以为到了北方可以有机会感受一下雾霾,结果遇上北京难得的蓝天,却也算是幸事一件。
那天天蓝的很,风也紧的很,故宫在清冽的空气里越显庄重,贴着高高的院墙走,想到脚底下踩着的土地是以前权利最集中的地方的时候,恍惚时光错乱。
以上图片来自故宫博物院官方微博
故宫门票40元,学生票半价,20元,很良心的价钱了。现在可以网上购票,也不用取票,到检票口出示学生证和身份证就可以进。门口会有一个租赁讲解器的地方,20元一个,走到每处讲解器会自动感应讲解,最后归还到任意出口即可,建议租一个。
对故宫的第一印象很好,原因是入口处的广播一直在循环播放“故宫旁边长城一日游的小广告都是骗人的。”竟然莫名很可爱。
再往里走过太和门就可以看见太和殿,那天去的时候人不算多,却还是避开了人群,没有径直往太和殿去,拐了一个弯,先往旁边锁着的体仁阁去了。虽不是很有名的殿,却因我是第一次来故宫,倒也看了很久,然后转弯,从汉白玉台阶往上走,到达太和殿。
太和殿又名“金銮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架建筑之一,是皇家用来举办各种典礼的地方。走上台阶,可看到月台上陈设着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都乃祥瑞之兽。大厅地上铺设金砖,并非真正由黄金打造,而是在苏州特制的砖。其表面为淡黑、油润、光亮、不涩不滑。
对于“金銮殿”的印象,还是小时候看的张国立邓婕演的《康熙微服私访》片尾曲里童声唱的“金瓦金銮殿,皇上看不见,一朝出了午门口,一个名字两只手”,也贴给大家。(莫名很有童年的感觉)
再往里走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中和殿、保和殿,看了一会儿和雍正帝息息相关的正大光明匾后,过乾清门,我就跑去看东、西六宫了。(没有从中轴线走,尽量避开了围在一起的游客。)
先到的是东六宫里的景仁宫,雍正时期住的是熹贵妃(《甄嬛传》里甄嬛后来住的地方),看到好大一只猫趴在院子里睡觉,有人唤它也懒洋洋的,不耐烦了就调转身子用屁股对着游人继续睡觉,实在有意思。
景仁宫院里的树
景仁宫旁边是延禧宫,院子里有一座西班牙式建筑——水殿。在故宫里看到西洋建筑实属不易,延禧宫被火烧毁过几次,有风水先生说延禧宫位东北,属八卦中的艮位,易着火,隆裕太后掌管后宫时便听从太监建议建了这水殿。介绍说水殿是要以铜为栋,玻璃为底,为墙,墙中蓄水养鱼,很有水族馆的感觉。
水殿 其实地下还有一部分
西六宫有慈禧当年住过的储秀宫,她在此生下同治皇帝。储秀宫外台基下东西分设一对铜龙和一对铜鹿,这也是紫禁城东西六宫中唯一出现龙的特例。现在储秀宫的陈设为1884年慈禧五十大寿时期的原状陈列,不过是不开放的,只能隔着玻璃瞧一瞧屋内的摆设,拍了一张储秀宫内的西洋钟,不过隔着玻璃不清楚就不放给大家了。
还在西六宫的太极殿的院子里坐了一会儿,因为小时候查自己的名字玩的时候,知道明代有一位邵宸妃,她当年就居住在太极殿,恩,所以我就坐着看了一会儿。。。。。。
配色莫名好看
再往后走就是御花园了,能看到很多高大绿色的树木,在北方的冬天看到绿色是件很欣喜的事情。游览完御花园可从神武门出故宫,但我又想再看看,便从后往前走, 又经过东六宫,顺路去景仁宫跟那只还在睡觉的猫道了个别。
再见大猫
快要走出故宫时,看到几个小孩子坐在那里对着宫殿画画,风挺大的天,这些小孩子抬头低头倒是很认真。和舅妈聊天时她说她之前在地坛坐着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小孩子来地坛走走。某种意义上,北京的孩子挺幸运。蹲下来看他们画画,给他们拍照,旁边老师模样的一位帅哥见我在拍照,退出了我的拍照范围。我听见小孩子们喊他戴老师。
一个人难免有找不到路的时候,所以问过执勤小哥后,又问扫地的大爷东华门怎么走。生怕我找不到路似的,笑着给我指完路后,要带着我走几步才罢休,只能不断道谢。这又让我想起后来去圆明园,站在湖边自拍,旁边一对在拍照的夫妇突然跟我说,姑娘你一个人的话我们帮你拍照吧。高二时在萌萌姐的语文课上,好像是在学老舍的一篇关于北平的文章。那个时候我说,我喜欢老北平的人和北平的老人。不过当时对于北京,全都是靠着搜刮来的信息拼凑出来的印象,皇城根,黄包车,老胡同,糖葫芦等等。在故宫博物院的那条微博下,有评论说下雪了北京就变成了北平,就我短暂的体验来看,北平在这些活生生的人身上。
在故宫买了一套老北京街头市井的明信片,为了给朋友们寄这些明信片,差点在北京街头跑断腿,在邮局快关门的时候还赖在里面哼哧哼哧地写明信片,然后又急急忙忙去赶高铁。恩,也是很刺激了。(像我一样喜欢寄明信片的朋友以后出门最好自带邮票胶水。)
虽然没有在故宫看到雪,北京却是我想象中的那个北京。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一起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