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书室育万木,草堂颂圣贤

穿越千年∣书室育万木,草堂颂圣贤

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 日韩男星 2017-12-22 20:30:52 275

南洲讲学新开派,万木森森一草堂。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

                    ——张元济《维新志》

这首诗写的就是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内的一个重要文物遗址——万木草堂。万木草堂由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创办,是戊戌变法的策源地。康有为曾在此聚徒讲学,培养维新人才,宣传维新思想。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万木草堂,一起来探寻康梁思想的发源地。

一、草堂前身

万木草堂的前身为邱氏书室。邱氏书室又称邱家祠,由增城举人邱觉黉(hóng)倡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比著名的陈家祠建成时间(始建于1888年)还要早八十几年。邱氏书室是一间书室兼祠堂功能的房屋,作为书室,可培育后裔,供邱氏子弟在此学习,方便前往不出百米的番禺学宫(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科举考试;作为邱氏家族的祠堂,可在此祭祀先祖,可谓是一举两全。

邱氏家族中的名人丘逢甲,是晚清台湾著名的抗日保台英雄。清朝甲午战争战败,政府割让台湾,丘逢甲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倾尽家资,率兵浴血奋战。无奈清廷无援,挥泪内渡广东,至死不忘台湾故土。丘逢甲曾作诗表达其渴盼台湾回归之心: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邱氏书室正是当年丘逢甲在大陆长期居住和庇护革命党人的地方。在今天万木草堂的大门左边,就放置了一座由潘鹤大师创作的丘逢甲雕像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丘逢甲的“丘”好像不是邱氏书室的“邱”呀?是的,其实邱姓和丘姓是同一个姓。满清入关以前,汉族丘氏一般都写成“丘”。到了雍正年间,出于对孔子姓名孔丘的避讳,雍正帝要求把全国丘姓一律改为邱姓。丘逢甲把自己的“邱”改回为“丘”,正是为了表达对清政府文化专制的不满。

二、草堂讲学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康有为赴京应试,联合各地举人上书变法受挫后,经过反思,他认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遂决定在广州办教育,倡变法,育人才。

光绪十七年(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长兴里邱氏书室设立了长兴学舍,正式开始讲学。他自任总教授、总监督,吸收了一批慕名而来的青年学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讲堂移到卫边街邝氏祠(今广卫路附近)。次年,因前来学习者众多,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并挂上门额“万木草堂”,寓意培育万木为国家栋梁。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前往日本,万木草堂即遭清廷查封。万木草堂三易其址,而今只有邱氏书室残留下来。

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讲学时,打破常规,中体西用,自立教学规程和内容,以“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为教学宗旨,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学堂设博文、约礼、干城三科和书器库,大致相当于近代学校的教务、训导、文体和图书仪器室。授课内容包括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和文字之学。学生除了学中国古书,还要读西方译著,如江南制造局关于声、光、电等自然科学知识的译著,容闳、严复等留学前辈的译书以及外国传教士如傅兰雅、李提摩太等人的译著。

康有为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每日在课堂讲课四、五小时,每论一学、论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引证欧美,启发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听课之外,每人有一本功课簿,记录读书心得或疑问,半月呈缴一次,康有为亲自批解。每逢初一、十五举行学习讨论,并挑选一批学问造诣深的学生,按康有为规定的论点、体例和书目,分工查阅资料和学习。康有为还带领学生外出野游,在郊野之中同游乐、同讨论文章时事,师生之间关系融洽,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康有为∣

三、草堂子弟

万木草堂不仅是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的重要场所,还是推动晚清学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康有为在万木草堂七年的办学中,培养出数以百计的学生,并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中西结合的教学内容,造就了一批经世致用、兼学中西的人才。其中以康门十大弟子最为出众,包括梁启超、陈千秋、徐勤、麦孟华、韩文举、梁朝杰、曹泰、王觉任、陈和泽以及林奎。此外还有创办了暨南大学前身暨南学堂的郑洪,曾担任中国银行总裁、中国银行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汤觉顿,曾担任民国时期广东省财政厅厅长的罗普等等。他们在清末民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各领风骚,从中可见万木草堂在近代史上的地位不容低估。

∣梁启超∣

康门弟子中最重要的人物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重要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至今仍激励着中国万千少年努力奋斗,为祖国争光。

在万木草堂学习时,梁启超就经常作为学长,帮助老师监管学生们。在今天的万木草堂里,就放置了康梁画像以及由潘鹤大师创作的《康有为与梁启超》铜铸雕像以纪念师徒二人

四、草堂现貌

1983年,邱氏书室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广州市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投入230多万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并最大限度地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由于万木草堂当时的建筑材料多为青砖、麻石和杉木,为了重现原貌,建筑部门曾专门寻找已经废弃的晚清时期的民房,向民房的主人购买材料,旧址主体建筑原貌才得以基本恢复。2008年6月,修缮一新的万木草堂(邱氏书室)免费向公众开放,百年草堂得以重见天日。如今的万木草堂,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个大字,为一座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万木草堂目前委托给一家文化公司管理,已成为一所极具参与性和互动性的文化场馆,每星期会在此免费举办国学教育、书画展示与文艺表演等活动,通过挖掘并弘扬万木草堂的历史、文化、艺术、教育等价值,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市民融入其中,成为市民游客享受精神盛宴的大舞台。附近的文德路小学每年的第一堂国学课,就安排在万木草堂进行,让学生从小就能体验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2015年11月,广州首家孔子学堂落户万木草堂,为这座历史遗址注入新的活力。今后,万木草堂将在以弘扬康梁文化为主旨的基础上,继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下面就给大家送上万木草堂地址、开放时间和位置地图哦~

万木草堂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

开放时间:每天上午09:00-12:00,下午14:00-17:00

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照常开放。

部分文献、图片来源: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越秀区文广新局、越秀区档案局、万木草堂、网络。




想知道更多关于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的信息和故事吗?

敬请关注“广州北京路文化旅游区”公众号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