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战略轰炸本溪始末(中)——美日对决本溪湖市

盟军战略轰炸本溪始末(中)——美日对决本溪湖市

印象本溪 日韩男星 2017-08-07 06:00:06 1309

为了使读者对《盟军战略轰炸本溪始末(中)——美日对决本溪湖市》内容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文前首先播放一段小视频。



盟军战略轰炸本溪始末(中)

         ——美日对决本溪湖市


百年来,东北亚地区始终演绎着美、俄、中、日、朝(韩)纠葛。时值今日,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所涉及的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利益纠葛也正是今天世界性热点之一。而作为战略要地的本溪,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因朝鲜而战)的大清将士曾在这里殊死奋战,1904年日俄战争(因美国调停而结束)的战火硝烟曾在这里无情地掠过,1944年美日空战(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而战)致使这里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

 

1944年,二战亚洲战场盟军和日寇交战白热化,美国空军先后对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侦查与战略轰炸:8月4日 13:50(成都起飞时间),美空军P38侦察机出动;9月8日 10:30,美空军从成都起飞,13:30对本溪开始投弹轰炸;9月26日 10:30,美空军从成都起飞,13:30对本溪实施投弹轰炸。


轰炸目标是隶属于(伪)满洲帝国奉天省本溪湖市的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的特殊钢公司、焦化厂(平山)、第二发电厂、炼铁厂高炉(溪湖)……


参战方主要指挥官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军(盟军)的(美)陈纳德(美)李梅&日本帝国长绳胜已、板花义一;交火部队是(美)第20航空队&(日)第二航空军飞行第104战队;美国进攻武器为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日军防御武器为一式隼战斗机、二式钟馗战斗机、三式飞燕战斗机、四式疾风战斗机、88式75毫米高射炮。



关东军修建本溪城防要塞与驻军编制


1941年6月苏德战争在欧洲爆发,关东军在中国东北启动了“关特演”行动,在山区和满洲国重要城市构筑城防要塞,实施坑道掘进工程,修筑坚固的混凝土预设阵地工事,用铁路连接主要机场、要塞,作用是城市要地防守,本溪城防要塞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与本溪同时修建的辽宁城防要塞在抚顺、(丹东)凤凰城两地区,本溪现存的高射炮阵地遗址是其重要组成之一。


关东军全面持久作战南满地区筑城要塞图示


1942年在沈阳成立了伪满洲国高射炮队司令部,此时长春(伪满首都)、沈阳、本溪、抚顺、鞍山等5个城市设立了高射炮兵编制,本溪属于5只大队之第二大队,足见当时本溪地位之重要。当1944年盟军B29战略轰炸日本本土和伪满洲国后,演变成了防御性质要塞。


关东军于1943年制定的《昭和十八年对苏作战计划要领》,制定了四套进攻苏联预案,最终在年底采用了D方案,北进攻,东西持久的方针。此时本溪要塞属于防守吉林东部要塞的最终战略纵深。笔者在1945年5月日本国档案馆材料中,发现了关东军确有放弃(伪)满洲国3/4领土,固守朝鲜语本土的计划,这样的计划使日军修建本溪要塞阵地就属于日军退守其本土(朝鲜半岛当时是日本国国土)的最后防线。


【关于驻扎部队番号】


伪满洲国军的番号在《辽宁省志·军事志》中记载是:伪满洲国军高射炮第二大队,驻防本溪,没有注明编制人数(但文中记载:伪满洲国高射炮第一大队编制千余人)。日军番号在日本档案馆资料中只能找到(1945年8月15日)本溪湖日军高射炮大队隶属于关东军第三方面军守备司令部(兹本部),部队番号为:本溪湖特警604工;平时通称号是“满704”;战时通称号为“强13109”;定员930人。(源自:防卫省防卫研究所>陆军一般史料>满洲>日苏战斗>编成补充担任部队一览表“21”)。 第三方面军直辖第22野战高射炮司令官是津田赐少将,司令部驻地是沈阳(今沈阳中山广场附近)。下辖野战高射炮第58、88、90、91、92、100六只大队,本溪湖驻军应为以上高射炮大队之一。(关于这只部队的结局,见下篇《战略轰炸后的格局》)

 

【关东军在本溪的防空装备】


本溪要塞地面武器是88式75mm高射炮,因其开发于日本神武纪元2588年(1929年),故亦称88式高射炮,口径75mm,炮管长3312mm,弹丸初速720m/s,射速20发/分,最大射高9100m,最大射程13800m,全重2450kg。在日军公文中称为固定要塞型“八八式七糎野战高射炮”,也即要塞炮。



蒙达机场残留至今的88式75mm高射炮

源自《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第:171页


阵地还配置了25毫米双联装高射机关炮,红石砬子山阵地遗址尚存高射机关炮炮位。


遗弃在蒙达角的日军25毫米双联装高射机关炮

源自《太平洋战争:蒙达之战》第:171页


1942年2月要地防空部队(高射炮部队)

汽油配备文件


要地防空队7糎高射砲交換の件

来源:防卫省防卫研究所陆亚密大日記-S17-89-201



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解密材料《1931年至1945年满洲国飞机起降设施建设情况》:1941年(伪)满洲国境内有飞行基地、着陆场、飞行场为287处,到1945年仅4年就暴增到416处。可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日伪当局在东北修建了大量用于空中作战的设施,而本溪桥头金家飞机着陆场修建的更早,《桥北文化探源》中记载是在1930年代。日本当时的战斗机主要机型是:一式隼战斗机,二式钟馗战斗机,三式飞燕战斗机,四式疾风战斗机。三式飞燕采用撞机战术,最好的“战绩”是1944年12月8日,(日本新闻)报道了飞燕撞击了6架B29轰炸机。


1931年至1945年伪满洲国飞机起降设施建设情况



美日对决本溪湖市


【高空侦查本溪湖市1944.8.4 】


1944年8月4日,盟军P38侦察机开始大规模侦查中国东北各地,盟军侦察机飞机第一次莅临本溪湖市上空,作为轰炸搜集数据情报,航拍了第30号(今日本溪湖工业遗产群)与第171号(今日本钢集团工源厂区)等两处重点轰炸目标及其周边附属设施情况。翌日关东防卫军司令部移师沈阳,但第二防空司令部未移防,造成后来9.8、9.26轰炸中地面与空中部队无法配合。


1944年8月4日本溪湖支社

铁工厂(旧址)侦查航拍图


1944年8月4日本溪湖支社

铁工厂新址(宫原厂区)侦查航拍图

红框内中“PCOKE OVENS”注解是

“重点轰炸目标:焦炉位置”


【第一次战略轰炸本溪湖市 1944.9.8】


1944年9月8日10时30分,盟军第20航空队司令李梅(又译:鲁梅依)将军亲率第58轰炸机连队四个大队,95架B29轰炸机从四川成都4座机场依次升空,到本溪的航程是3000多公里(非直线),经过1.5小时长途飞行,12:10分,本溪警报:黄色等级;13:20分,红色等级。13:30盟军轰炸机飞抵本溪湖上空,当天城区天气炎热、晴空万里,瞭望哨最先发现本溪西南方上空有4个白点,然后看清是4架银白色飞机,尾部放出白烟,再后又出现4个白点,这是第20航空队第58联队轰炸机典型的“四机菱形编队”队形,轰炸本溪共计是8架B29轰炸机。


B29菱形编队(来源:网络)


驻沈阳的高射炮司令部在1小时之前经河南开封警戒机已得到报告,令驻本溪的伪满洲国第二高射炮队警戒 。层层电话传达后,本溪湖市区警报犀利,人们纷纷躲避到防空洞,街边的沥青池开始点火,本溪上空瞬间被浓浓的黑烟笼罩,美军轰炸机在烟幕炮火中投弹,预定目标是焦化厂焦炉、本钢第1、2号高炉、第二发电厂汽机车间、特殊钢公司。升空的日军战斗机为一式隼战斗机 、二式钟馗战斗机、四式疾风战斗机,以上三种战斗机最高飞行高度都在B29轰炸机之下,再因临时拼凑机型导致指挥信号频率相互干扰,只有在空中独自作战,只有三式飞燕表现突出。地面设施损失惨重,本溪湖市区的特殊钢公司被炸,焦化厂、发电厂附近炸弹声、炮弹声震耳欲聋,本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中作战时间不足20分钟。15:20分,警报解除。


1944年6月,李梅将军继任轰炸机队司令后,美国空军总司令阿诺德曾令其“不准执行战斗飞行任务”,但是他为了解B29飞机性能及轰炸实况、改进战术战法亲自驾机,后被“下不为例”。此人观测战略轰炸构想,在5个月后用B29轰炸机“李梅火攻东京”,造成日本国10万人死亡。


盟军选择此日轰炸本溪的一个原因是,9月8日是伪满洲国“诏书奉戴日”,战略轰炸目的就是要在心里上震慑关东军,同时让让东北人民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在战略轰炸本溪湖同一天,德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轰炸了英国首都伦敦;作为战略轰炸鞍山与本溪湖的报复,日军在这一天晚些时候轰炸了位于中国成都的盟军飞机场;也是在同一天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文中的李鼎铭(笔者第一次认识“鼎”字就是出于此篇文章),在文革中此人成为中国家喻户晓式的人物,李鼎铭次子就是后来的第一任(1945.10-1946.6)中共本溪市委书记李立果。


1944年9月8日 18:40 

 德国V-2型导弹轰炸伦敦


关于此次轰炸本溪湖市的伤亡及损失,据本钢一钢厂编《历尽沧桑 1933-1988》318页“大事年表”载:1944年8月~9月,美国B29型飞机多次轰炸特殊钢宫原工场,炸死、炸伤多人。


《本溪市志》、《本钢志》、《一铁厂志》都是在“大事记”中相同的一句话:1944年9月8日,美国数架B29型飞机轰炸本溪。


据王辅著《日本侵华战争》第2270页载:大仓财团的本溪钢铁厂特殊钢厂(应为:本溪湖特殊钢株式会社)附近被命中20多发炸弹,需1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

 

陕甘宁边区军民营救盟军飞行员


1944年9月8日,美军第20航空队队员机长欧文通驾驶42-6234号轰炸机轰炸伪满洲鞍山昭和制钢所(应为:满洲制铁会社),返航到河北昌黎时遭遇日军战斗机截击,11名机组人员跳伞,落地跳海4人全部遇难。欧文通和其他6名机组人员被昌黎县后七里庄老百姓和游击队营救,在八路军与老百姓“接力棒式”的护送下,机组成员徒步1000多英里、历时5个月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同志的亲切接见,并最终回到美国与家人相聚,这7名幸存者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反法西斯战争的时代投笔从戎,谱写了中美友谊的一段佳话。(此段节选自:《北平抗战实录·北平硝烟》第213-222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2015.09 )

 

【第二次战略轰炸本溪湖(1944.9.26)】


9月26日10:30分,盟军90架B29轰炸机从成都机场依次起飞,中午进入南满地区,12:30分,本溪湖防空警报响起,警报等级为黄色;13:20分,警报等级达到红色。当天本溪湖上空云层相当多,本溪湖地区使用的沥青池点起浓浓黑烟。据亲历者讲述:美军将两颗炸弹丢到了太子河边的水塘中,后被日军打捞。据传轰炸效果一般,《盛京时报》新闻载:“米军(日本新闻对美军称呼)盲炸”,15:20分,警报解除,在防空壕内躲避了3个小时的本溪人,重见天日。此次轰炸后,关东军在各重要城市普及本溪、鞍山的“沥青池冒烟经验”,很快“烟幕遮蔽设施”普及到了沈阳、抚顺等城市。轰炸后日本正式实施《日本陆军对苏作战计划要领》,标志着关东军作战正式进入到所谓“全面持久作战阶段”。


此时关东军对满洲国内的守备力量进行组合,由警备力与宪兵力形成特别警备专门兵团。此计划强化对本溪要塞“强化筑城”,此计划在辽宁地区实施的只有本溪、抚顺、凤凰城三地。


投弹中的B29轰炸机


1945年8月初,正是B-29 轰炸机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城市投置了原子弹,加之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从而中国真正结束了历经14年的抗日战争。


美国空军在亚太战场有两支航空联队,据美军统计,空袭伪满洲国及日本本土次数达380次以上,累计起飞34790架次,被高射炮击落54架B29轰炸机,占0.15%。战略轰炸对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帝国的工业确是重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从数据上看,高射炮没起大作用,只能算稳定军心、民心的炮声而已。


据《满铁档案资料汇编(第八卷)鞍山昭和制钢所始末·1944年钢铁生产计划与生产成绩对照表》载:1944年美军轰炸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使得钢铁生产量急剧下降,当年生产低磷原铁262755吨,是计划的82%;普通原铁的数据更是悲惨,仅仅完成了110690吨,为计划的69%,基本属于及格水平。盟军的战略轰炸,极大动摇了日本国维持战争的根本工业基础。


因为本溪支社低磷铁是当时日本维系战争的三大资源之一,也是轰炸的最主要原因。当天与本溪被轰炸还有沈阳、鞍山等重要目标。在1944年12月7日盟军飞机在轰炸沈阳军事目标时,由于关东军掌控下的奉天盟军战俘营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做出标识,而遭到了误炸,致使19名战俘死亡,30多名战俘受伤,日军此举遭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


盟军战略轰炸使得日本关东军十分惊慌,伪满洲国本溪湖市公署不断搞防空演习,搞得百姓人心惶惶,明白日本侵略者的末日即将到来。



战略轰炸期间各方新闻报道


重庆《大公报》是当时坚持抗战的进步报纸,1944年7月31日二版《赶紧轰炸伪满》,从文中可以看出此新闻属于配合战略轰炸意味明显,因为7月29日刚刚轰炸完鞍山。


赶紧轰炸伪满

源自:重庆《大公报》1944年7月31日二版


当时伪满洲国的《盛京时报》9月10日新闻头版报道:敌机犯鞍山本溪湖 被我击坠三架以上。


【新京】关东军司令部发表(九月八日午后七时)本八日午后一时三十分许,驻渝美空军,以百架以上飞机来袭鞍山暨本溪湖,我方坠敌机三架以上,地上有若干被害。


此报纸在伪满洲国影响甚大,但是对战略轰炸报道极其简略。莫名其妙的是报道4天后(1944年9月14日),有39年历史的此报即宣布停刊。


《写真周报》是日本内阁情报部(之后的情报局)编辑与出版,以周刊形式向日本国内宣传国策的画报周刊。


9月20日报道如下:


航空战力是胜利的保证

源自:《写真周报》1944年9月20日出版第339期


日本新闻报道中击落B29照片


高晓星《国民党海空军传奇》载:1944年9月8日,95架B-29式轰炸机突击了鞍山、沈阳、大连、本溪等地,倾泻了206吨炸弹,使这4个东北地区的钢铁、煤炭、造船中心笼罩在烈火和浓烟之中。


当时还有进步报纸称:日本所寄厚望的“满洲帝国”工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可能是出于鼓舞士气的战略需要,盟军在中国报纸上也不说实话。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机关报,1944年10月16日一版《超空堡垒出击次数逐渐频繁》文中报道:“记者问李氏(20轰炸轰炸总队司令李梅,笔者注)超级空中堡垒对战斗机之袭击,有无适当防御时。李氏称:迄今为止、尚无任何迹象证明日战斗机击落任何一架B-29式机。惟B-29式机之原来目标,非欲击落敌方拦击之飞机,而欲破坏日本之工业”。


二十轰炸总队司令李梅谈话

源自:《中央日报》1944年10月16日一版


其实无论伪满洲国《盛京时报》,还是日本国的《写真周报》,亦或中华民国的《中央日报》至于战略轰炸过程及轰炸结果,或夸大其词,或隐瞒真相,几方都没有真实准确的报道。细品各方新闻报道,现代新闻理念中的准确、公正、多面等在当时新闻界没有体现。


本溪人记忆中的1944年战略轰炸


【邓守屏《回忆本钢医院》】


1941年(原文如此,应该为1944年。作者笔误亦或印刷排版错误)由于战争形势紧张,本溪湖进入“准战时”状态。医院工作人员一听到防空警报,就争先恐后的迅速跑入防空洞,待警报解除后才敢出来。除防空演习外,也有消防演习和灯火管制,凡有火光的地方,每到晚上和夜间,都必须用防空窗帘遮住光线,不准露出一丝光亮,也不准在户外吸烟。源自:《本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159页

 

【马金文《大堡老爷庙》】


伪满后期……日本要倒台了,美国B29飞机轰炸宫原钢厂(应为:本溪湖特殊钢株式会社),日本人组织夜间防空,检查组就设在老爷庙,这时很少有人能进庙了。到“8.15”光复,还时常有人进庙。源自:《溪湖文史资料》第三辑 11页

 

【韩百珍《记本溪市第一所女子中学》】


日本在华的大后方伪满洲国也进入了战争状态,学校除了宣传“大东亚圣战”等时事新闻,为适应日本战时体制需要,学校也开始对我们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由两名日本老师任教,在体育课时,组织学生进行防空演习,灯火管制,抢救伤员,包扎伤口,护送伤员,抬担架。在劳动课时,带领学生到日本驻军营房,高射炮阵地,宪兵队宿舍去给日本军洗衣服。还经常到郊区山上去采豆瓣草,供前线日军代用茶叶饮料,以及割送喂马草等。以增强学生为“大东亚圣战”的服务思想。源自:《本溪湖》第350页

 

【孙友立(1931年出生于本溪县宫原)口述】


当年的夏天开始,飞机来了本溪三次,市区宫原(本溪市区)的警鼻儿(防空警报)哇哇响,从溪湖火车站到宫原火车站的道路两边日本人每隔十多米就建一个长200厘米、宽50厘米、深30厘米左右的沥青池,太子河大桥两边沥青池更多,都有专人负责点火,沥青点燃后烟特别黑,很快晴朗的本溪天空就看不到太阳了,天上全是大黑烟,是让飞机找不到目标,老百姓听到警鼻儿响都纷纷躲避到防空洞,谁也不可能出来看来了多少飞机,事后知道日本人在本溪的铁厂被炸了…… 源自:笔者2017年7月12日采集孙友立口述历史整理


明信片 奉天防空演习统监部 

昭和10年(1935年出版)


奉天防空演习中的探照灯部队


奉天防空演习中的高射炮部队


注:关于行文中当时本钢的名称说明


据《满业》月刊,第68号,1944年4月,第12页载:“在决战的形势下,国家对(伪)满洲国钢铁业最重要的要求是,希望在质与量以及时间上来个飞跃的增产”。1944年4月1日,将鞍山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铁公司、东边道开发会社合并为满洲制铁会社,会社理事长就是(前)本溪湖煤铁有限公司理事长岛冈亮太郎。本溪湖煤铁公司更名为“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经理由井门文三担任。为尊重历史,行文中使用“满洲制铁会社本溪湖支社”或简称“本溪湖支社”这个名称。但“本溪湖支社成立后”,个别作者的行文中出现的“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铁公司”等错误记载,为尊重原著,未做更改。

 

作为本溪人,可以畅想历史、创设情境、为己所宣,但是不应无视、淡漠、甚至篡改过去的历史,因为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对的、亦或错的;你喜欢还是不喜欢的,都已成定局。真诚面对历史,当有助于我们本溪人敞开心胸以更宽广的视野去面对未来,只有这样才是对我们“本溪精神”的真实诠释: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


请关注最后一期:盟军战略轰炸本溪始末(下)——战略轰炸后的格局


作者声明:

因本溪城防要塞多数阵地遗址地质结构不稳定导致塌方严重;阵地极易有战争遗弃危险品出土;地面蒿草丛生看不到地下竖井、通风口、通气口等设施,非常危险。对未开发利用阵地,笔者提醒阅读者不要擅自参观。由此自行踏查而产生人身伤亡,责任自负。

                                                   特此声明!

 

 

                         2017年7月17日 初稿

2017年8月3日 定稿




编辑:一寸丹心



请您

长按二维码

进微信社区

览本溪情怀

印象本溪粉丝互动平台


印象本溪

谈老百姓感兴趣的家乡话题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和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