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年特辑】师者:幸福在平凡中坚守

【师说新年特辑】师者:幸福在平凡中坚守

少年智力开发报 内地男星 2017-02-02 15:46:24 235
 

师者:幸福在平凡中坚守

             

                   —专访红星小学教师梁博

编者按

如果说,天底下有哪种职业会让人一生中从事的时间最长,那榜单上一定有“教师”。许多优秀的教师,在这个岗位上一站就是一辈子。今天,我们要走进的这位,就是在教师岗位上站了18年的青年教师——梁博。

2017年寒假来临之际,我们走进石家庄市红星小学,与她来了一场“约会”,围绕众多教育话题展开交流。她羞涩地表示“自己不善于表达”,但在谈话往来间,我们分明见到了一个“有思想、有内涵、有表达”的她。

课外班:身为教师亦无奈

  梁博是红星小学的一名教师,也是该校二年级(2)班的班主任。尽管身为一位老师,在寒假校外辅导班盛行的问题面前,她还是袒露出了自己的无奈: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在读课外辅导班,上午英语、下午奥数,一天排得满当当。刚结束了上一个学期的忙碌,她又要为女儿开始新的忙碌。

  我们问道:“您作为老师,怎样看待课外班?”她几乎是瞬间被点燃了情绪,急切地说道:“无奈!作为家长,我们也愿意让孩子快乐成长,愿意孩子有自己自由玩耍、多接触大自然的时间。但别人的孩子都在学,家长总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课外机构为什么门庭若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家长们捧红的。学校在减负,校外机构却不断升温。有时候我也会想,现在的孩子们长大后,回忆他们的童年时,有怎样的快乐?不会满满的回忆都与课外班有关吧!虽然我们这一代没有享受到的教育,都愿意让他们享受,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许多东西。”

记者:有什么能改变这种现状的吗?

梁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现在的高、中考教育制度改革处于试验阶段,我想经过几个轮回后,人们看到了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到时候,盲目跟风似的报班会逐渐理性化吧!这个寒假,如果说少不了要给孩子报课外班的话,我的建议是要有挑选,有侧重和选择。一定要给孩子留一段放松、休息时间。样样都报,孩子会很累。

  现在最受人们关注的是教育的问题,没有哪个年代的人像今天的父母一样,在教育上投入这么多的精力和金钱。但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该对孩子报有什么样的期望?事实上,父母最期望孩子的首先应该是品德,让他们做一个“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人;其次,才是学习。我并不看中孩子一定要考满分,能力很重要,尤其是长大走向工作岗位后,还是要看品德和能力。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现在中国的职业教育是呈现上升趋势的,直招拓宽了孩子上学和就业的渠道。这侧面说明:在未来不是说学习就是占唯一的,有一项特长或技艺,比所谓的名牌大学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


小学阶段:要给孩子立规矩

  采访中,有一句话梁老师曾屡次提到: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有虚假性的。她想要告诉家长们,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家长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压力,该给他们减减负。这个年龄的孩子,学的东西并不多,考试的时候可能就是马虎,没有必要让孩子重复学习。小学阶段培养孩子,关键还是要给他们立规矩,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在教育观点上,梁老师推崇雷夫的“道德发展六阶段“。雷夫是一位美国传奇教师,他三省其身,教学更育人,通过多次的摸索与实践,创新了简单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梁老师说:“我们想要教育和培养学生们到达的境界:从小起,便为他们树立规矩、培养意识,让学习成为他们自身再自然不过的‘行为准则’,而不是为了想要奖赏或者取悦父母。“优质的教学成绩,谦逊有礼、诚实善良的学生,“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现今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当做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素材。

  除此之外,如果问小学阶段什么还重要,在梁老师看来,那就是艺术才能了。她说:“小学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艺术类的特长很重要,如音乐、绘画等方面的才艺,让孩子长大后有一技之长,一方面是自己的一个本事,另一方面让他们更加自信,也给个人形象加分。“

  在兴趣的培养上,她认为: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天分和兴趣。当然,兴趣到达一定阶段后,可能很难坚持下去。像学钢琴,容易枯燥,这个时候得冲破一定的阻力,才能坚持下去。家长要多鼓励孩子战胜困难,陪伴孩子战胜困难。在生活中更是如此,要有一种精神,不能轻易被困难吓倒。

  在才艺的培养上,梁老师所在的红星小学一直走在探索的前沿。学校开办了“1+A”走读课,尝试每周二下午打破班级编制,按照书法、拉丁、绘画等学科分门别类编排课程,并从校外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教学,而学生们则根据兴趣,与家长商量后自由选择填报并坚持学习。这一活动开展两年多以来,很受师生和家长欢迎。


课堂上:你的眼里得有学生

  说起18年来的从教经历,梁老师笑言:“入了这行,其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尤其是班主任,这个活不好干,只要有学生在,你的心里就不得一会儿清闲。不过总体来说,内心还是很感恩和喜欢这份职业的,因为真心喜欢孩子,喜欢教育。与孩子们在一起,你的精神世界总是饱满和积极向上的。“

  多年来,梁老师有写教育笔记的习惯,写随笔带给她的,除了丰富的思想感触外,也让她不断思考自己的教育模式,十八年来,她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理论和经验。

记者:您在课堂上怎样调动孩子的注意力?

梁博: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书本上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喜欢在课堂内,提高课堂效率。孩子听课效率高了,自然学的明白。所以抓住孩子们课堂上的注意力很重要。我很欣慰,我们班孩子们的听讲效率还不错。在课堂上,你发现谁没听讲,哪怕是拍拍桌子,一个眼神或者一句玩笑话,孩子的注意力也就回来了。关键是“你的眼里得有学生。”

梁博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

梁博说:小学老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有多高吗?并不是。你的眼里要有孩子,你才知道,孩子在课堂是什么样的状态,才能把他很快拽回来。身为教师你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足够的耐心和爱心。

  有人说,老师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与您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您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外人”。这句话,在梁老师看来,有着非常深的认同感,她说:“我待班里每个孩子真的跟自己孩子一样,就像自己在塑造的作品,从白纸开始画,看到它们一点点的进步,你会很高兴。”当然不仅为孩子们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感到高兴,也会为了孩子的调皮捣蛋和犯的错误而伤脑筋、生气。但她说:“我能接受他们的所有,包括犯错。不怕孩子们犯错,关键的是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多元化地选择有效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梁博与孩子们在一起


家庭教育:要有一颗上进心

不要跟别人家孩子比

  谈到这个话题时,梁老师举了个例子。班里有位同学,考完试成后问她:“考98分,你高兴吗?”不成想孩子却回答说:“得问我妈妈高兴不高兴。”显然,孩子很在意妈妈的态度。这就是家长们的常态:对孩子要求很高。“有些家长爱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看到孩子不如别人,会很着急。你能说家长不爱孩子吗,也爱,但是他们以错误的方式在爱。考91、92分的孩子,未必比100分的孩子将来发展的差。她主张:不要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要孩子保持一颗上进心就足够了,有上进心的孩子考了99,还觉得有一百分的呢;没有上进心考了80他会说还有某某不如我呢!

  此外,在家庭教育中容易遇到的一些问题,梁博也给出了一些教育箴言。 

她说——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家长包办,孩子要有他成长的过程,请让他慢慢长大。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

  现在的家长要跟孩子处得像朋友,而不是父母专制。起码孩子心里有事的时候,他愿意告诉你。

  希望孩子们能够成长为儒雅、快乐的人,不是所谓的一味钻在学习圈里去。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梁博说,还有一个特别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应该在孩子抗挫能力这方面着重培养。现在的孩子们大都生长在蜜罐里,一帆风顺长大的孩子,不能说走极端,但是但凡遇挫会很难受。日常中,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犯一点小问题都不是事儿。

  

新教育:以诗开启教育生活

  石家庄桥西区是全国新教育实验区,红星小学是桥西区实验校,也是领头学校之一。提起新教育,梁博深有感触:“新教育在桥西区实践已经有十年的时间,新教育一直坚持下来,孩子是有收获的。新教育提倡‘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学校会结合仪式,比如晨诵、午读、暮醒,让孩子在特别美好的情景中开启一天的生活,给他们正向的引导。“

  具体到日常的教学,梁老师在她的班级里尝试了一种方法,每天放学暮醒时都会问孩子们十个问题,如:今天上课回答问题了吗?老师表扬你了吗?孩子们闭目冥想,“是“就点头,”不是“就摇头,如此来反思他们度过的这一天。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点头多了,孩子会在心里肯定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如果一天总是摇头,孩子自己就会想‘我不能老摇头’,所以在第二天会更积极地表现。梁博所带的班级有自己的代号——“风铃草班“,每一天暮醒时她都会问孩子们:今天,你是一颗快乐的风铃草吗?看到孩子们努力地点头,她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开心和温暖。

  新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提倡“书香校园“。在梁博看来,阅读很重要,也许一个孩子他的成绩并不拔尖,但爱阅读的孩子往往会更有后劲儿,上了中学、高中后会逐渐显现出来。新教育所提倡的“丰富孩子的阅读史”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来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梁博所在的二年级团队成立了图书漂流小屋,鼓励并带领孩子们阅读绘本、桥梁书籍等。

梁博在课堂上


寒假:让孩子的童年丰富起来

  在梁博的记忆里,自己小时候的童年是特别快乐的,哪怕是玩个玻璃球都是特别美好的记忆。现在的孩子们大多有着上不完的课、写不完的作业,娱乐方式也被手机和iPad占据,她很担心孩子长大后没有童年。所以,在她的意识里,有个强烈的想法便是:尽自己的能力,让孩子的童年丰富起来。

  这个寒假,梁博为自己和女儿安排了一次长途旅行,约上同社区的另外两家母女,一起踏上“凤凰古城”的文化之旅。之所以这样安排,她说:“现在的孩子们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需要伴儿一起,如果是一家三口出行,孩子肯定是不快乐的,给孩子约伴儿一起出游,感觉是不一样的,很受女儿欢迎。“

  “这个学期圆满结束,一定要带着孩子去玩,不在于去哪儿,重要的是让她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友情,这就是她的童年。“梁博深有感慨地说道。

梁博与女儿出游


  对于不能外出的家庭,她送上自己的建议:不出门的时候,可以陪孩子一起了解中国文化。比如了解元宵、饺子等代表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体验,带着孩子,放下手里的课本,陪孩子玩一玩,让生活更丰富、充实些。

  关于寒假孩子适合读的书目,她说:“假期放松,有张有弛。每天有读书的时间,哪怕是十分钟,养成阅读的习惯。根据年龄阶段,孩子们要读不一样的书。

  春节后,红星小学一年一度的“校园大庙会”将于正月里隆重推出。这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校园文化节,梁博笑着说:“同样在校读小学六年级的女儿不止一次跟她说,今年不卖只买,一开市一定要去多淘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校园文化节上的编织、小吃、面塑、手工制作、才艺表演以及海量的淘宝市场,成为吸引孩子们的精彩乐园,“这何尝不是他们的童年啊!”

  谈起心目中理想的教师职业形象,梁博略作思索,笃定地说:“就是你的学生,在他成年之后,能回忆起你跟他在一起的几年时光,能够感受到幸福和快乐,这就是最幸福、最有成就感的老师。”

 

烛光象征着她内心的希望


2017年春节已至,我们希望此次交谈,能为假期中的家长和孩子们送上一些实用的建议,趁着假期,希望家长们都能抽出时间好好思考下:该要怎样更好地教育孩子。

2017,新的起航,我们希望梁博老师梦想成真:与她的孩子们一起走过每一个有光的日子,过上一种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让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梦想总会实现!



少年智力开发报

微信号:snzlkfb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