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斯皮尔伯格
主演:汤姆汉克斯
编剧:科恩兄弟
每一个名字都是高票房的保证。
那若是同出现在一部影片呢?
《间谍之桥》提名多项大奖,其中包含6项奥斯卡。
豆瓣评分8.0。
烂番茄新鲜指数91%。
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美苏冷战期间。
美国律师詹姆斯·多诺万。
力排众议。
为苏联间谍鲁道夫·阿贝尔辩护。
最终促成美苏间谍在德国格林尼克大桥交换。
导演斯皮尔伯格第一次看到这个事件时,就觉得这是一部电影。
一个主管保险的律师。
是怎样促成两国间谍交换的?
他对此很感兴趣。
拍间谍电影是斯皮尔伯格一直想做的。
最后,他暂停了《吹梦巨人》的筹备。
先拍摄《间谍之桥》。
在他的再创作下,原本枯燥严肃的历史变得吸引力十足。
斯皮尔伯格电影里的主旋律。
永远是对价值观的塑造。
法律是否高于一切?
多诺万从始自终一直坚持法律高于一切。
他坚持按照法律的原则,为阿贝尔辩护。
为他争取最大的利益。
甚至没有问过阿贝尔是否为间谍。
虽然政府委托多诺万为阿贝尔辩护。
但。
只是做个过场而已。
在心里,他们已经判了阿贝尔死刑。
庭审过后。
多诺万去法官家中,试图说服他免除阿贝尔死刑。
阿贝尔被判30年。
多诺万认为还有很多漏洞,选择了二次上诉。
他的这一举动,引来了民众的强烈反抗。
他的家甚至遭到枪击。
但是多诺万并没有放弃。
组成美国的是这个国家的宪法。
每个人都有权利得到辩护。
从他身上。
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个律师对法律的坚持。
斯皮尔伯格对镜头的衔接堪称完美。
阿贝尔在狱中希望有一台收音机。
他说:“如果你们国家的军人不幸被俘,你也一定希望他们得到善待。”
左边镜头暗下,右边亮起。
美国飞行员鲍尔斯的特写。
鲍尔斯在苏联被俘,遭受审问,不能睡觉。
另一边。
是在美国监狱里熟睡的阿贝尔。
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两个镜头,却衔接的极为恰当。
令人在沉闷的色彩中,也时刻有新鲜感。
马克·里朗斯饰演间谍阿贝尔是影片的最大亮点。
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次出场都能带来惊喜。
影志:马克·里朗斯戏份不多却异常抓人。
大灰狼的兔:莎翁大腕马克·里朗斯,饰演的苏联间谍,奥斯卡男配,妥妥的了。
zzy花岗岩:毫无疑问,马克里朗斯献出的是影帝级表演~
fefe:唯一的亮点是“Did it help”的冷面间谍马克,好抢戏!
凭这一角色。
马克·里朗斯获得第88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影片开始。
阿贝尔对着镜子作自画像。
现实中的他、镜中的他和画中的他。
预示着人物的复杂性。
甩掉跟踪者,拿到重要情报。
撬开硬币,拿出写有密码的纸。
放在放大镜下查看。
一系列动作熟稔老练。
此时,他是当之无愧的“间谍之王”。
FBI突然袭击。
短暂慌乱之后,迅速恢复淡定。
衣衫不整,头发凌乱,身体瘦弱,眼神慌乱无辜。
对FBI询问一概摇头。
此时,他是邋遢的老画家。
狱中。
多诺万试图说服阿贝尔与美国政府合作。
被阿贝尔拒绝。
眼神坚定,满脸不屑。
此时,他是忠于国家的战士。
每一种身份,马克都演绎得很完美。
电影的摄影无疑是加分项。
摄影师是斯皮尔伯格的御用摄影贾努兹•卡明斯基。
画面有油画般的质感。
整体色调偏暗。
贾努兹巧妙地用灯光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将当时冷战下的德国和美国还原得淋漓尽致。
最后交换人质的大桥,是当年历史的真实场地。
东德的格利尼克大桥。
拍摄期间,德国总理默克尔还专门去片场观看了拍摄过程。
虽然《间谍之桥》口碑票房都不错。
但。
依旧有很多观众认为太“完美”,反而少了惊喜。
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妨碍姐对《间谍之桥》的喜爱。
虽然不像一般的英雄主义大片。
飞檐走壁,枪林弹雨,各种英雄光环环绕。
但。
作为一个平凡的小人物。
多诺万顶着压力,游走在危险的德国。
最终完成人质交换任务。
足以配得起英雄二字!
这部影片目前在上海电影节上映。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哦~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