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这剂猛药太吓人!明星紧张了
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党组发布了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其中提到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
广电总局: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
通报指出:坚决遏制“天价”片酬和明星炫富问题。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指导相关行业协会就“注重影视作品思想价值和审美导向,优化影视制作成本结构”制订倡议书,加强对市场的引导。完善备案立项环节审核要求,及时制止片方盲目炒作明星、粉丝、网红的行为。
通报提到“即将下发通知,要求各级电视播出机构在电视剧购播过程中不得指定演员、不得以明星大腕作为论价标准,在电视剧宣传工作中不得对明星进行过度炒作。”严格限制综艺娱乐尤其是真人秀等节目播出比重、时间、时长和频率,严控明星及子女参加真人秀节目,有力遏制了追星炒作之风。加强社会类、娱乐类新闻管理,遏制拜金追星、一夜成名、炫富享乐等错误思想传播。
央视终于出手,大量明星被点名批评!
作者:水木然(ID:smr669)
经济萎靡期,而明星片酬却达到新高,难道明星的出场费跟经济指数成反比?最近,《如懿传》制作方为请周迅和霍建华两位竟开出1.5亿的天价在网络上炸开了锅!霍建华和周迅更是被央视点名批评!
那些小鲜肉们的片酬动辄一部戏8000万到1.2亿,导致作品制作经费严重被占用,编剧、后期配音等其他工作人员的酬劳极低,导致影视剧制作下滑!
央视指出了高片酬的演员,有的甚至比网络上曝光的还要高!
其实在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发出倡议,抵制攀比片酬的不良风气,当时有几十位演员参加了这个倡议!然而并没有改变什么……
近期的电视剧都以豪华演员阵容作为前期铺垫,电视剧中《幻城》《青云志》《九州天空城》《半妖倾城》《老九门》等以青春美颜为主打,霸占电视网络播出平台,在播出中,网友以及媒体对天价片酬的讨论及关注度已经远远超过作品内容、制作水准的讨论。在网络流传的现今当红演员片酬中,最低的2500万,最高已经过亿。而业内人士表示,流传的片酬与实际片酬相差无几,有的甚至现在还更高。
首先,演员的片酬基本是税后价。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的,税是投资方代缴。如此高的片酬,在这样一种经济形势之下,仍然让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她们究竟为国为民做了多大贡献?凭什么逢场作个戏就可以随随便便就赚到别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这让处于经济危机、水深火热里的黎民百姓究竟作何感想?
高片酬严重干扰整部剧的质量,限韩令之后,看来演员片酬限制也快要提上议程了!演员,古代叫戏子。是专门供达官贵人娱乐消遣之用,地位低下,处于九流中的“下九流”,有句俗话叫“婊子无情,戏子无义”,说这句话并不是妒忌她们今日的地位,而是说这些人永远都只会逢场作戏,她们真实的“人生不可能如戏”般打动你。
中国曾经确实也有演员这个职业。88年《西游记》,六小龄童拍戏的酬劳是每集70到80元,扮演观音菩萨的左大玢透露她酬劳是每集57元。她还说:那时候演员都很单纯、很敬业,从不计较酬劳,也不存在耍大牌,就像把戏演好”。
《西游记》从1982年一直拍到1988年,整整拍了6年,总花费是600万。而到了2011年张纪中版《西游记》时,已经需要斥资一个亿,而且只需几个月就可以拍完……
如今文艺作品已经进入批发状态,不要再指望能像《西游记》那样,能够寄托我们的情怀了。而且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的离谱。
央视还点名指出,《幻城》《致青春2》《泡沫之夏》等,虽然有天价片酬的人气演员支撑,但票房口碑皆不尽如人意,明星也无法拯救本身质量不高的影视剧。
《太阳的后裔》演员片酬占比只占总预算的百分之20到30。
对比:国际上片酬如何?好莱坞演员占制作费用的10%到30%
2011年,姚晨和孙红雷分别创下了40万、60万的电视剧演员单集片酬最高价。
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位一事,不屑的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同样是演戏的,在怀柔、横店门口还有很多等饭吃的底层群众演员们,她们仍然在为每天管盒饭的50-100元“片酬”而努力着,他们的盼望着可以多演几次死人,或者冬天演赤膊大汉夏天演重装兵士,这样拿的钱多一点。
中国目前最缺的就是公平的市场。某实业老板辛辛苦苦办工厂,一年挣的钱还不如他老婆炒一套房子挣的钱多,他凭什么还去踏实做实业?
某工厂辛辛苦苦做研发,产品还没有申请专利,隔壁工厂早就靠山寨做大了,大家凭什么还去做自主品牌?
作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家不需要创新也能做大做强,就如同现在的演员不需自我修养也能大红大紫是一样。
电视里的戏子叫明星,网络上的戏子叫网红。网红虽然不拿片酬,但照样日吸百金。两者的运作逻辑如出一辙:她们脉脉温情、甜言蜜语,编织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指鹿为马是必修课,提高身价是基本功。学历、文凭、自拍是为了给自己贴标签。如果你认真,那你就输了。
她们的真正目的是引导消费新潮流:草根→美女→潮人→网红→商家。世上哪有真情在,宰你一块算一块,某网红的网店年销售额竟然在可以达到2亿人民币以上,还需要再接再厉。
而且“网红”和“明星”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某富二代的女友就不用说了,某明星的新女友也不用说了。
这就是笑贫不笑娼,不管你是卖身还是卖笑,只要能够换来票子,你就可以光彩照人。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想炒作和包装自己,甚至很多小姐把自己包装成明星、网红、模特,原来一晚上500,现在一晚上20000,小姐也需要与时俱进,玩转“互联网+”。
明星有观众,网红有粉丝。她们逢场作戏,大家花钱找乐,仅此而已。还是葛大爷(葛优)看的明白:戏子,就是让人耍的!让你笑你就得笑,让你得哭你就得哭。而对老百姓来说,这叫“没钱穷烧”。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很多固化的思想糟粕都在等待打破,人们需要填充营养和价值,可而这恰恰也是中国崛起的最佳机遇,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被爬到了时代之巅,因为他们都属于稀缺的“生产要素”,这叫错位填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
而传统产业的衰退,又让热钱加速流动到文化、互联网等虚拟产业,即使现在各种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但娱乐工厂生产和批发“明星”速度还是远远慢于热钱的涌入速度,在这种供求关系之下,必然会产生“明星”的价格泡沫。
不过我从来不看那些娱乐节目,因为我觉的就像看耍猴差不多。
而每一位掏钱买票的观众、每一位转发点赞的网友,都在不断地用喝彩声和钱财吹大这个泡沫,都在为这条恶性循环加速助推!
有什么样的品味,就有什么样的作品;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企业家。这是基本规律。
曾经,农民构成了这个国家的绝对主体。所以春晚要放农民口味的小品相声,CCTV黄金时段播放的是《乡村爱情》。赵本山红了20多年,说明它迎合了中国两代人的需求,他的徒弟小沈阳却只能继续红一阵,说明我们的品味提升了。
后来,乡村青年有了文化和见识,开始到城市里追赶流行。他们打开电视为选秀明星投票,无数人同时守着电视为一个年轻的声音离开或留下而焦虑纠结。如何找出这个国家“最好”的歌手,全国人民已煞费苦心了很多年!
而让我痛心疾首的是:在文艺作品日益丰富、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互联网新媒体如此繁荣的今天,中国人曾经辉煌的主流文化,始终还没有成为主流!
当电视里的节目再你我不再能看懂、当互联网的流行语让你我捉摸不透、当引导社会思潮的东西你和我再也无法解读时。我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
中国真的需要好作品,但演员的高片酬严重限制了好作品的诞生,因为钱都装到了明星腰包,其它环节都是能省则省。如今整个娱乐产业中,各个环节都在推动演员片酬的泡沫,这有点像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
有人说娱乐圈本来就是自娱自乐,观众和演员,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又没有违法什么国家纪律,管的着吗?
目前中国的文艺市场已经沦为了灰色地带的重灾区,娱乐行业的自律和监管机制尚不成熟,必须加强监管!
现在只有央视点评批评这种还不够,必须有相关部门介入,应该刀刀见血!第一刀砍电视台,让他们花自己的钱,而不是花国家和人民的钱!好好心疼下。第二刀砍演员,对那些违法的演员进行重罚;第三刀砍向演员背后的保护伞,权色交易必须得大力整顿。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过440亿元,预计2016年全年票房会超过600亿元。届时依旧会有一批“烂片”获得高票房。所以面对着高增长,中国电影必须保持清醒:电影质量和票房的矛盾,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长期的主要矛盾,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复兴!
然而这,匹夫有责!
您对这件事有怎样的看法?
快来讨论区发表您的意见!
发现|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