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创意社长
来源:创意社(ID:ichuangyi99)
前两天在综艺上看到小沈阳,突然间发觉,他好像在大众面前已经“消失”很久了。小品界没了他的身影,小沈阳这个名字也变得无人问津。
在节目里,郎朗问小沈阳对小品有何准备时,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并一脸苦涩地说道:
“不敢再碰小品了,很受伤”。
听到这句话时,心里猛一咯噔。
回想起2009年春晚,凭借小品《不差钱》而一夜被全国人民熟知的小沈阳,
再看看如今这个不敢碰自己老本行的人,心酸之余不禁好奇:
这十年间,小沈阳,到底经历了什么?
2009年,一个穿着苏格兰裙子,说话扭捏作态的“纯爷们”,站在了春晚的舞台上。
“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吼”,小品中的经典台词再搭上小沈阳的特有腔调,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那天节目表演完之后,小沈阳的老家放起了鞭炮和烟花,父母的电话都被打爆了。
甚至许多年没联系过的都来电话了。
谁也没想到,这个从山沟里出来的娃子能在一夜之间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这种极速蹿红,连他的师傅赵本山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见过。
自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能看到有人在模仿小沈阳的神态与动作。
还有人专门为他量身打造了一首歌《我叫小沈阳》,在当年传唱度也非常高。
人气的上涨,带给小沈阳更直接的收益是:活动邀约不断、出场费直接翻了40倍、明星给他做配角……
一时间风头无两,就连春晚总导演郎昆都说:“小沈阳将来会媲美赵本山”。
还有好多人认为小沈阳将会成为赵本山的接班人。
就是这样一个被圈内看好的人,谁也没想到他“出道即巅峰”,没两年就走向了“泯然众人矣”的道路。
我们经常会用“一夜爆红”来形容一个人没实力、靠运气,其实在此之前,小沈阳也没少吃苦。
从小家里穷,但他很懂事。
小学毕业后,小沈阳进了武术学校,但一年3500块钱的学费让家里负担很重。
小沈阳就对爸妈说自己不喜欢武术,退了学。
在农闲时,他跟着母亲一起唱“白活”,跟着哭丧补贴家用。
一次偶然,正在唱白活时,旁边有人觉得十几岁的小沈阳唱得很好,便劝他去铁岭艺术团,那里正招生,表现好的将来还能留团里。
那时候全屯子的人都觉得厨子、司机才是正经职业,唱戏的都不是“正经人”。
但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发展,小沈阳的爸妈还是东拼西凑把小沈阳送进了剧团。
正如小沈阳不知道父母背负了很大的压力送他去艺术团,父母也不知道小沈阳在刚出去表演时受了多少委屈与辛酸。
刚开始上台表演的时候,挨哄、被逼着喝酒、挨打受辱,甚至表演完拿不到工钱都是常有的事。
但他孤身一人在外,也只能忍着。
为了挣钱,小沈阳开始故意扮丑,涂着艳俗的口红,穿着又土又村的女装。
他意外地发现,观众对这种另类的搞怪风格很感兴趣,自己也逐渐地在当地小有名气。
2006年,在他人的引荐下,小沈阳通过赵本山的考核,认了赵本山当师傅。
这在当时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难以实现的事啊!
小沈阳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爸妈,他父亲还以为他想天上掉馅饼的事想疯了!
不论是不是想疯了,但遇到赵本山之后,小沈阳的命运是彻底发生转变了。
在赵本山的力捧下,仅用三年,小沈阳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走红之后,许多影视资源向小沈阳抛出了橄榄枝,想要借助他的流量还有喜剧天分来为影片增色。
第一部找到小沈阳的,是电影《三枪拍案惊奇》。
阵容很强大,张艺谋是导演,闫妮、孙红雷都只是配角,主角就自然成了当红的小沈阳。
可惜这部影片却没有给大众交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浮夸的演技、各种辣眼的造型,让人看完能尴尬地在地上抠出三室一厅。
而这部影片最终豆瓣4.7分,是张艺谋影史最低作。还在第一届金扫帚奖上“连中三元”,成了年度最令人失望的影片。
小沈阳在那一年,也成了最令人失望男演员。
也许是不想仅局限于小品界,小沈阳想要多方面发展自己。
这几年来,他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路子:做演员、当歌手、上综艺……
可是,之后的《大笑江湖》、《西游记女儿国》、《河东狮吼2》,无一例外,都成了不及格的烂片。
自己当导演的处女作《猛虫过江》,更是被打出了3.7的超低分,差到没眼看。
小沈阳也成了观众眼中当之无愧的“票房毒药”。
再后来,小沈阳也在访谈里反思自己做错了:
“那时候真不会演电影,连机位都找不到。台词只是在嘴边,也没从心里出来。”
能理解他想要走向更高处,迫切想要转型的心情,但是戒急用忍,行稳方能致远。
在这十年间,有许多赵本山与小沈阳师徒关系破裂的传闻流出。
2014年的时候,小沈阳把自己的微博认证从“赵本山徒弟”改成了“艺人”。
当时有许多人就猜测赵本山和小沈阳要分道扬镳了。
两人的关系和故事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从身份的转变上能看出,小沈阳已经不再是那个对着师傅赵本山说:“我们离开你,什么都不是”的愣头青了。
选择离开,势必也是出于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考量。人生和事业的经营,也不能总依靠师傅。
但正如他在接受鲁豫采访时被问到的:假如当时经营得再好一点的话,他可以更好?
如果只说收入和人气的话,同当年那个穷小孩相比,如今的小沈阳的确是好的太多了。
对此小沈阳点头。
但提问和回答的两个人心里都清楚,对于一个辛苦打拼终于有了人气的演员来说,这个“更好”绝对不该仅仅是物质方面的。
对于当时的选择,小沈阳坦言,“跟自己文化也有关系,当时就是想的太少,对自己一点规划都没有”。
几年过去了,小沈阳肉眼可见地“糊”了,从春晚的名声大噪到现在的无人问津。
同门的师兄弟宋小宝、王小利却依然在小品界混得风生水起。
有人说小沈阳是因为得罪了师傅赵本山,所以资源越来越差。
与其这样妄加揣测,回头看,倒不如说是小沈阳把观众给得罪了。
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一而再地消耗大众对他的期待值,我们也由原先的期望渐渐变成失望,再到绝望。
对于小沈阳来说,“一夜成名”可能是他一生都无法撕去的标签。
他在十年前之所以能一夜成名,靠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上个十年里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打下的扎实功底。
而后来从二人转小品演员转行拍电影走上大荧幕,却没有给自己太多的准备时间。
在娱乐圈有人气是好事,但人气是会不断消耗的。
正如张雨绮那段对人气和业务能力的见解:人气是人气,业务是业务,这是两码事。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了,小沈阳经历了从云端到低谷的两极坠落。
每当再问及小沈阳有什么作品时,人们对他的认识还停留在他2009年的春晚小品《不差钱》。
一夜成名简单,可是没有好作品,光靠人气就想要长盛不衰,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