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这段音乐,是久石让为电影《菊次郎的夏天》所创作的配乐,音乐的名字,就叫作「夏天」。
这曲子并不像今年夏天的气温,热的如此狂野。
它的温度刚好,灵动,俏皮,
像是盛夏时节时偶尔吹过的宜人凉风,与影片的氛围相得益彰。
《菊次郎的夏天》剧照
我是看过北野武大叔的这部电影的,影片的剧情,我却早已记不清了。
奇怪的是,每每听到这首曲子,看电影时的感触,都能真切的浮现在心中。
相信有这种感觉的,绝不只我一人。
《菊次郎的夏天》本就不是一部靠剧情吸引人的电影,它的故事线简单的像是记流水账,叙事节奏平淡涣散,像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故事,并不是这部电影的核心。
通过画面和音乐传递的温度,才是影片的重点。
这也是几乎所有久石让配乐的电影的共同点。
少有扣人心弦的剧情张力,细节和氛围的营造却让人回味无穷。
像是品一盏清茶,味道并不浓烈,喝完后却口有余香,经久不绝。
如果说「夏天」,是盛夏中的一丝清凉,那么「送行之人」,则是凌冽寒冬中抚慰人心的暖意。
这首曲子出自电影《入殓师》,影片自始至终都在讲述关于死亡的故事,剧情毫无悬念,平淡如水,却能让观众且哭且笑,靠的正是情感和氛围的营造。
《入殓师》剧照
这段大提琴曲是影片中的点睛之笔。没有撕心裂肺,没有痛彻心扉,只是温柔的倾诉,道尽了人们面对死亡的无助,有些哀婉忧郁,却并不绝望,蕴含着爱与亲情的温度。
《入殓师》并没有将它所要表达的观点直白的传达给你,而是你去领悟,这正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重要区别。
西方文明是外露的,表现于外在,呈现出的是磅礴的规模,宏大的叙事,扣人心弦的悬念;而东方文明是内敛的,我们喜欢审视自己的内心,通过象征和隐喻表达想法,抒发情感。
久石让的音乐,特别符合这种类型的影片。
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与宫崎骏的合作。
《千与千寻》就是这样一部动画电影,无论你多喜欢这部片子,无论你看过多少遍,你都不太可能对影片中琐碎繁杂的故事情节,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让你久久不能忘怀的,是其中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以及新鲜明朗的色彩和音乐。
《千与千寻》剧照
在久石让为这部动画电影创作的所有配乐中,这首「那年盛夏」(あの夏へ)尤为有滋有味。
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填词版本,叫做《生命之名》(いのちの名前)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一点是,《千与千寻》还有一首主题曲「与我同在」(いつも何度でも)。
这首歌同样也是这部动画影片的名片,可它的作者却并非久石让,而是女歌手木村弓。
久石让与木寸弓,在另一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也曾经合作过。
《哈尔的移动城堡》
这仍然是一部充满色彩和狂想的动画,久石让为这部影片创作配乐「空中漫步」(空中散歩),听起来有如在盛夏中感受清凉的细雨打在脸庞,清凉舒爽。
木村弓则创作了这部影片的主题曲「世界的约定」(世界の约束)
“……
尽管记忆中已寻觅不见你的身影
小溪的歌声里
湛蓝的天空中
花朵的芬芳里
永远都有你的存在”
无论你是否看过这部片子,都能透过音乐,感受到影片的温暖。
久石让在中国的最佳搭档,非姜文莫属。
《让子弹飞》中开场配乐的精彩,相信不少朋友都深有体会。
《让子弹飞》海报
这部影片同样是浓墨重彩,同样有些荒诞和无厘头,同样处处充满了隐喻。
相对与影片剧情的风格,这首曲子给人个感觉是明朗,且踏实稳定的。有如在人们心中点起一团火,奠定了整部影片气氛的基调。
姜文巧妙的把要表达的信息埋藏到影片的种种线索之中,用久石让的音乐来映衬,叙事是明线,音乐烘托的是暗线。
而久石让的音乐本身也是另一条线索,《让子弹飞》这首开场曲名为「太阳照常升起」,这也是姜文此前执导的另一部电影的名字,这首曲子同样也取自这部影片。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配乐,是久石让与姜文的第一次合作。
《太阳照常升起》海报
据说姜文当年是这样对久石让说的:“你也别太为难,写的比莫扎特好点儿就好……”
而久石让当年的想法是,这个叫姜文的人,不是对他有什么误解,就是对莫扎特有什么误解,又或者,二者兼有之。
是否超越莫扎特另说,久石让最终还是完成了这件任务。如果你看过这部片子,一定会对久石让的配乐赞赏有加。
音乐与影片氛围融汇交织,像是一杯风味独特的鸡尾酒,入口柔,一线喉。
至于这部影片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我只能说抱歉,我也没看懂。
不过,这并无大碍。
去品味,去体会,并不需要尝试去解读。
其中的意境与温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欣赏久石让,欣赏所有的音乐,都是如此,不是吗?
祝大家赏乐愉快!
- 行走的音乐-漫游指南 -
回复“如何入门”,可以获得经典音乐的入门指导。
回复“有啥推荐”,可以获得最新的推荐音乐列表。
回复“电影”,可以获得电影中的经典音乐。
继续探索其它似曾相识的经典音乐,请回复“似曾相识”。
回复作曲家姓名,可以获得音乐家相关作品和故事。
现在支持的音乐家有巴赫、莫扎特、拉威尔、海顿、肖邦、奥芬巴赫、李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