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
影
shi
视
ren
人
wu
物
林雨申印象
大多数人开始对林雨申有印象,应该是始于2000年李少红导演的那部《橘子红了》,他是里面与封建礼教做斗争的激进青年古沛帆,而这也是他首次获得出演影视剧的机会。
笔者对林雨申更深刻的印象,却是因为电视剧《麻辣婆媳》,剧中和曾宝仪的对手戏看着舒服还不乏俏皮,那时候就觉得这张脸有戏,得火。《荣归》《媳妇的美好时代》《守望的天空》《花开半夏》《卧底归来》……作为演员,林雨申这些年谈不上量产但也累积了不少作品,口碑和热度都不错,喜欢他的人一直都在,默默关注也在默默期待:属于林雨申的“美好时代”是不是也该来了。
《如若巴黎不快乐》刚刚收官,林雨申诠释的戴靖杰没少“圈粉”。与以往塑造的魔术师、海归、古惑仔、卧底等都不相同,这次的角色显得更深不可测,甚至被总结为“儒雅腹黑”。不过他是觉得,人设是固有的,并非自己的刻意理解,要说赋予了人物某种不一样的味道,或许就是他这张脸,“可能我这张脸出来就是这个感觉,别人那张脸出来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生活工作习惯普通话
演员不以自我气质为重
和林雨申约着采访那日,北京刚好大风,心里面暗暗觉着这种秋日的天气是否有点符合他的气质——不安分的张力都被嵌在一种高级冷之中。可他第一句话是:“要不要喝点东西?”笑容有点熟悉,雅痞是有的,不过这“京范儿”,该去掉了。
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确实没什么京腔。
“在演很多戏的时候我都避开了京味儿,可以说至今为止没有演过一部戏是京腔的,现在有些时候如果不是和北京人说话我可能都不会带北京调,生活中习惯了,自然演戏的时候就习惯讲普通话了。”
也不是为了刻意摘去标签,林雨申对所谓标签没什么芥蒂,“不介意,因为标签都是别人贴的,不代表我的想法。如果一直活在别人的世界里,那也就不用做这个行业了,不如找个不太被人关注的行业好了。”比如“雅痞”的说法,虽然也是别人给的,林雨申倒认为是他的“小众”给人的一种印象——不是穿着上,而是骨子里。从小就不愿意循规蹈矩做事,现在想来多少也觉得自己“挺无聊”,不过自幼形成的心理上的姿态,很难摆脱。
“可能这个雅痞是大家感受到的一点,其实就是一种小众,但迟早会赶上一个角色,让观众发现你还能这样还能那样,标签也会有改变。”
不过演员终究不以自己的气质为重,这是林雨申一直认同的观点。“不像歌手或综艺咖,歌手唱自己的歌表情达意,综艺咖通过展现自我人格魅力吸引观众,演员的人格魅力正是你赋予每一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和你对人生经历的理解。作为演员没有办法总是突出自我,自我一旦强大了,你怎么去饰演不同阶层的人?演不了。”演员需要适当缩减自我认知,而这和人格魅力并不矛盾,“人格魅力是人性上的,当你演一类人时能让人性触动到那一类人,这就是演员塑造的魅力,可以统称为人格魅力,只是不是纯自我的魅力。”
脱离了角色,林雨申也就回归了自我,“很想封闭这个空间。我是这么理解的,演员的成长过程也是他吸收的过程,充完电再投放到另一个角色。”
林雨申
演过的角色最好别串联
爱给剧中的自己挑刺儿
再年轻一点的时候,林雨申也曾介意“类似角色”的出现,经常想办法避开某些已经出现过的样子或是设计。“我总回想之前并非自己所愿但又接了很多富二代的戏,相对来讲也就形成了某种固定思维——找我演戏的一些人常认为我的气质很适合这种类型的角色,其实单拎出来,这种气质是种小众,不过被这样认为不等于我一定适合演这一类人。”
现在再面对“重叠”的角色时,他内心不再是完全抗拒的,即便都是“富二代”,细细观察也会发现,还是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性格、风格,“我要是都演得千篇一律了,那也挺失败的。”因此林雨申不太建议演员常把自己的某些角色串联起来,“比如说我在某个角色塑造得相对成功的情况下,把这个经验复制到另一个角色里,这样容易让自己出戏,或者说对人设有杂念,毕竟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我要去演另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要带着我自己或者其他人的色彩呢?不公平。”
任何演员,在不同的年龄段都有当下那个年龄段不可取代的思想和想法,“尤其是年轻阶段,你让我现在去演那个状态,演不了,毕竟这么多年我也成长了。”可无论哪个角色,从技术层面来讲,演员都是有缺失和遗憾的。这点上林雨申爱较真儿,“我经常发现国外很多一线的演员都做到了,他们能让我看到如此完美的状态,再看自己就总觉得还有很多不足。”
所以他爱翻盘,爱给自己演过的角色“挑刺儿”——怎么当时会那么处理、为什么会那样想……“只有找自己的不足你才会进步。”
不过《如若巴黎不快乐》,他还没看自己的表演,不是没来得及,而是在等,他就是要等到热度过去,找机会安下心来从头看一遍,好给自己挑刺儿,“有进攻性的那种挑刺儿,会各种反问自己。”
戴靖杰的“儒雅腹黑”“深不可测”,林雨申诠释得恰如其分,追问他对于“腹黑”的理解,他倒是直言不讳,“好人很难演,坏人其实容易演。”一个所谓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当演员赋予他一些侧面情感上的附着,有时会令观众瞬时感到人物的立体,甚至会突然间同情起这个坏人,觉得他的所作所为有着不得已的初衷,“那种难言的心痛。”
科班与否不重要
从金融到表演家人挺支持
在林雨申的身上,非科班出身似乎不太等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野路子”。“我可能到今天都时不常对着镜子练台词或一些基本功,包括模仿说话、自言自语等等。”他始终觉得,于演员而言,有些功课是必做的,比如对于角色的设计,“不是在现场,而是在拿到角色很早的时候就要有一个理性思考,对人物的来龙去脉,他的背景、经历等等都设计完成之后,你就像变色龙一样变成角色了。”他把自己称之为自我暗示型演员——前期工作包含着强大的自我暗示,每天和自己说句假话,久而久之,重复一百遍之后也就相信了,“当你再去演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下意识地反应和逻辑思考,这是我想寻求的一种状态。”
用他的话说,大学里更多教的是基本能力和塑造角色的方式方法,不过和其他行业不同,戏剧专业院校的四年培养,是希望演员能在日后形成一种习惯——“不止这四年,如果从事这个行业,一生都要这样去做。”
“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成为奥斯卡最年轻影帝,他本人就并非表演专业出身,只是因为热爱,“报了话剧班,参与各种试镜,慢慢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源于天分,那种能在领悟后又表现出来的天分。”学院派与否,林雨申感觉在国内也越来越不再是衡量演员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演员最重要的一点,除了基本功,还要把你的人生经历包括别人的人生经历,领悟之后展现给绝大部分观众看,这要靠领悟力完成,领悟力可能源于你的经历,经历又能弥补一些学识上的不足,反过来说学识足了,可以让你少经历一些挫折,可经历挫折又不代表一定是件坏事……”
在领悟力和天分之外,热爱同样不可或缺。
“电影和电视剧对我来说是能产生快乐的元素,作为观众的时候就很喜欢看影视剧,我又能从事这个行业、亲自构建一些很奇妙的故事,那不就更快乐了。”
出生在电影世家、从小在电影环境下长大,林雨申的母亲是中国内地影视制片人、导演李小婉,应该说对他的这份“热爱”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耳濡目染。“家里面老电影厂的那种认知,以及见证了导演、制片这几十年的进化,从他们那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各方面都在进化,这些进化有时候是比较‘血腥’的。”好在终究能看到是处在进化的过程中,林雨申说,这好像预示着他也应该在这条道路上,“哪怕只是当一块垫脚石吧。”
也并非像外界所讲,家人对他走上这条路不那么支持,“事实上还是挺支持我的,只是没想到比她预期得要好很多,仅此而已。”当初出国攻读金融管理专业,不能算是单纯为顺从家人心意,林雨申有他自己的想法,“这个世界有太多面是我们看不到的,金融又总是利益纠纷点,勾连很多的行业,包括娱乐圈、影视行业,千丝万缕的关联,我觉得最起码要了解一下吧,让你能够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个世界。”
想当导演是为出作品
每部作品都是一张试卷
去年林雨申曾表示过有当导演的想法,只是“演而优则导”的说法不太准确,“不是想做导演而导演,而是想做一个好的作品出来,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现一部很好的、全方位的作品,是有更大责任心的一件事,坦白讲我真的不那么想做导演,太累了。”林雨申坦言,如果能有一个配合度高的导演帮他导,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他也一直在寻求,“一直在着手,最终没法找到这样一个人的话,可能只能自己去导了。”
当演员,被动性必然存在,“可能特别大的腕儿能选择别人,但终究是被选择的人居多。”被选择或是被迫演绎某个角色,可能就是所谓“行业危机感”,林雨申也有。“就像股票,没有一直往上爬的情况,也没有一直往下跌的窘态,总是跌宕起伏,这也映射了人生——你怎么看低谷时和巅峰时,这就和你的心态和思想有关,如果能在巅峰时刻特别平静地规划明天,那下一次快到谷底时你可能就会让自己少跌一些,如果很谷底的时候能把自己在意的点放到别处,就不会太影响到自己,让自己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心态迎接下一个机遇的到来。”
流量为上,信息爆炸,当今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林雨申心知肚明,“我是特别支持社会有各种现象存在的,流量也好,偶像鲜肉也罢,我小的时候也追过星,当时周润发、刘德华、张国荣也曾是我们的偶像,为什么不允许现在的孩子去追星呢?”
这种包容,更多还存在于林雨申的婚姻和家庭之中。婚姻是要顾全大局的一件事,不在意细节才会变得包容。这似乎又和对待自己的作品、角色“挑刺儿”的状态完全相反,“家庭和工作是一体的,没法平衡,我老婆也是做影视的,我们都是在共同寻求目标的道路上的棋子,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挺快乐,所以也不存在所谓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