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王若琳 Joanna Wong
2008年出道
台湾
爵士、流行、另类
Part1,你对“王若琳”有什么误解
提起王若琳,我猜你对她的印象还停留在《迷宫》《一种念头》《Lost in Paradise》这样的咖啡厅小调。
你印象里的她,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你可能记得她是著名台湾音乐人王治平的女儿,自幼受到严格的音乐训练;你甚至记得她是左撇子,十二岁时她爸爸买给她一把可以左手弹的吉他;你记得她十八九岁就凭着出色的创作才华惊艳整个华语乐坛——
那是2008年,你从杂志封面上看到过她笑得很灿烂的侧脸,你从电视上看了好几遍《一种念头》的MV,从此记住了那个唱腔慵懒、眼神忧郁,气质有点「丧」的短发女生。
王若琳《一种念头》MV
那时,她被人称作「爵士女伶」,或「台湾的小野丽莎/诺拉琼斯」。
然而一晃八九年过去了,你把这份惊艳埋藏在心底,再也没买过她的新唱片。今年,你偶然看到她的演出资讯,买了一张票,打算重温下自己中学时代的记忆。
可是开场后你惊异地发现,她的画风已经变成了这个样子——
爱丽丝梦游仙境?
洛丽塔风??
伊藤润二笔下的诡异女学生???
……曾经的小清新文艺女神,变成了暗黑又脱线的……一股泥石流????
她唱了整场的英文歌,也不管观众到底听懂了多少。那些承载你青春期回忆的缠绵情歌不见了,她的新歌跳脱华丽,复古又带着童真气质,极富戏剧性,歌词则充斥着暴力、霸凌等犯罪情节和脑洞大开的奇幻冒险故事,像Tim Burton的电影。她的台风更是疯狂,蹦跳、甩头、瞪大眼珠,时而露出“宛如一个智障”的谜之微笑,时而呲牙裂嘴做出要吃小孩子的表情,活脱脱一个逗比朋克少女。
有人在台下不断地喊着「《迷宫》!《迷宫》!」但王若琳只是笑了笑,轻轻说了声no,并表示那是她最讨厌的歌。接着,继续唱她天马行空的英文歌。
然后你回到家,带着「王若琳到底经历了什么」的疑惑点开她最近几年的专辑,再打开她的Facebook主页,顺着时间轴往前滑。最后你终于明白,原来你在演唱会上看到的那个癫狂的、看似不可理喻的她,才是真的她。
Part2,“星二代”的坎坷
身为著名制作人的女儿,王若琳的前二十几年可以说一直是“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的。
大家都记得王若琳在十二岁的时候得到了她的第一把左手吉他,那是她爸爸对她的期许和鼓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王若琳一开始并没有坚持很久,甚至大大地抗争了一阵。原来这个自尊心超强的女孩一直在以她爸爸做参照,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弹得太糟,竟然不愿再学习下去了。
王若琳和父亲王治平
这一放就是两年之久,两年之后,也许是对音乐的热爱终于战胜了自我怀疑,她终于重新开始学习。得益于遗传自父亲的音乐天分,王若琳进步神速,两年之后,她就开始在人前表演,而她的观众,多半是父亲王治平的同事和一些音乐界的朋友。
就好像小孩子大都不喜欢在亲戚面前被迫表演节目,当时只有16岁的王若琳,也不喜欢这种被一群大人围观的气氛。她觉得,这些人只是看在父亲的面子上才来看她“表演节目”,而不是被她本人的才华所吸引,在这种氛围之下,她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
17岁,王若琳正式作为歌手出道,在父亲的介绍下签了索尼唱片公司。2008年,推出了第一张专辑《Start From Here》。
跟她之后的两张专辑一样,这张专辑由她父亲王治平亲自制作,其中有一些名曲翻唱、有公司的人炮制出的流行曲,却只有零星几首是她自己的原创。曲风以类似小野丽莎、诺拉·琼斯和可润·安的Bossa Nova为主,许多歌曲收录了英语、国语两个版本,歌词多描绘少女心事,封面也是文艺少女偶像风的侧面照,整张专辑清新舒缓、人畜无害。
多年之后提起早期的专辑,王若琳直言自己非常不喜欢,她笑称只有缺爱的老处女才会喜欢那种忧伤而毫无活力的歌。而对于首张专辑的制作过程,她更在Facebook上吐槽说那是“一个青少年被唱片公司骗了”的故事。
王治平让女儿在出道初期去唱最容易被接受的流行曲,实际上是一种稳妥的路线。作为一个传统的华语音乐人,他希望女儿先把知名度打开,以后最好可以在这条稳妥的路上顺风顺水地走下去。
但在成长于美国、被六七十年代摇滚乐、朋克乐喂大的王若琳眼里,父亲和公司给她的那些歌实在是太商业、太主流了。她在Facebook上说,那是最严肃、无趣和不酷的东西,根本不是她想要的。而且她觉得,自己原本那么有想法,从美国回到台湾之后却变成了主流歌手,这简直要被以前的同学们笑话。
以王若琳这么倔强的性格,自然不会轻易认输去唱那些没意思的歌。索尼公司也很没辙,只好哄她说,不然你先录个demo我们听听,如果真是不适合你的话那再换你自己的歌。听到人家把话说到这份儿上,王若琳也不想公司和父亲为难,只好去一首一首地录——然后,那些“demo”就被凑成了她的第一张专辑。这是她感到自己“被骗”的主要原因。
但就是如此被她自己不待见的芭乐歌,却成了她传唱度最高的“代表作”,可以说,王治平这步“打开知名度”的棋走得非常正确。
专辑《Joanna&王若琳》封面
可是同样,不夸张地讲,直到现在王若琳都没有走出那几张专辑的阴影。“爵士女伶”“台湾的诺拉琼斯/小野丽莎”……这些专辑带给她的名声,成了她在追寻独立风格的路上最迫切想要甩开的包袱。
她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早期唱的是爵士,她说,并不是用低沉嗓音唱出来的抒情歌曲就是爵士,她不想因此引起误会,更不希望那些真正优秀的爵士歌手讨厌自己。
《大人故事书》专辑封面
Part3,终于得以做自己
在连续出了三张芭乐专辑和巡演无数场之后,王若琳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机会——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音乐。
《为爱做的一切》专辑封面
2011年9月,王若琳推出翻唱大碟《为爱做的一切》。同年10月,推出她的首张全长原创概念专辑《The Adventures of Bernie the Schoolboy(博尼的大冒险)》。
有人说《为爱做的一切》实际上稳固了王若琳“翻唱女星”的地位,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因为如果真的只是做一张面向大众市场“巩固地位”的翻唱专辑,王若琳大可以都选类似《亲密爱人》这样知名度超高的金曲,又平易又稳妥,真的没必要去选择那么多在年轻人里没有多少群众基础的六七十年代老歌和西洋老电影主题曲,更没必要去玩六七十年代朋克、后朋克和车库摇滚和日本演歌等冷门的元素。而她既然选择了这些,那证明确实是真爱,这是她自己真心想要做的东西。也许不讨巧,但是懂的人听了自然会会心一笑。
至于《博尼的大冒险》,对于王若琳来说,它可真算是一个彻底的大冒险。
这是她第一次自己担当制作人,也是第一次做概念专辑。她第一次尝试用一整张专辑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在华语乐坛中非常少见,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任性的事情。
《博尼的大冒险》专辑封面
这一次王若琳完全抛开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的Bossa Nova曲风,转而玩儿起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歌曲中管风琴和古钢琴的欢快伴奏和清冷的电子合成器把听众瞬间带入一个奇幻、童稚而又稍显诡异的世界,就像Tim Burton的电影,或者最初版的《格林童话》。王若琳摒弃了低沉慵懒的爵士唱腔,代之以具有百老汇音乐剧风格的古典唱腔,以搭配复古而戏剧化的曲风。而英国著名奇幻文学插画师Ian Miller操刀绘制的封面,则让这张专辑看起来更像一本古灵精怪的民间故事选集。
总地来说,这张专辑整体显得非常的“洋气”,看起来甚至不像是面向华语市场的。如此任性大胆,不怕流失老粉丝,也不考虑市场,这也说明王若琳特别迫切地想跟以前被索尼公司包装出来的“爵士女伶”划清界限。
也许因为各方面都是第一次尝试、第一次自己独立完成,野心又比较大。在这张专辑里,王若琳难免暴露出了一些不甚成熟的地方,比如全碟歌曲风格高度趋同,一整张听下来难免会稍有些审美疲劳,歌词的故事性也不够强。不过虽然有一些不足,《博尼的大冒险》仍然不失为一张优秀的音乐专辑,2012年,王若琳凭着它入围了第23届台湾金曲奖的最佳专辑制作人奖。
有了这次冒险的经历,王若琳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勇气,2013年,王若琳再次推出全英文原创概念大碟《Galaxy Crisis: The Strangest Midnight Broadcast (Galaxy Crisis: The Strangest Midnight Broadcast)(银河危机—最奇异的午夜转播)》。
《银河危机——最奇异的午夜转播》专辑封面
如果说《博尼的大冒险》展示的是王若琳幻想的童话世界,那么《银河危机》就是这位调皮少女内心的卡通和电玩情结。
童年时期的王若琳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漫画、看动画片和打电玩。对于我们这些八九十年代出生成长的“大儿童”们来说,即使21世纪有再多技术上无懈可击的3D动画片,我们心心念念的也是飞天小女警和圣斗士星矢,即使电子游戏已经更新换代了好几轮,任天堂红白机也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情结——因为那些,才是我们的童年。
《银河危机》和2015年的那张《Bob Music(鲍勃音乐)》一样,都是在致敬自己的童年,属于飞天小女警和8-bit红白机的童年。
在这张专辑里,我们惊喜地听到了她的“老歌”修养,她把自幼听熟了的六七十年代朋克摇滚合成器,与八九十年代的卡通、电玩音乐混搭在一起,竟别有一种趣味。也许这就是专属于王若琳的童年味道吧。
时间轴拉到2016年,在这一年里,Lammy、David Bowie、Leonard Cohen等传奇音乐人相继逝世,我经常想,我们生于这个偶像凋零的时代,最幸运的是什么呢?也许最幸运的就是,我们可以无条件地得到他们于六七八九十年代创造下的精神遗产。他们开创先河的音乐元素,新的音乐人可以使用,可以改良。这样,新人们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创作,也能以前辈们为榜样随时激励自己。
《午夜剧院》专辑封面
也许正是带着这样的心情,王若琳在2014年又推出了一张跟《为爱做的一切》差不多一样不讨巧的翻唱专辑《午夜剧院》。
又是一波老电影插曲翻唱,人们恍惚觉得早期的“爵士”王若琳又回来了。可惜这次的反响远不如《为爱做的一切》来得好。不过作为脱离索尼公司后在新东家那儿发表的第一张专辑,《午夜剧院》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况且,不管别人怎么看,王若琳自己是很喜欢这张专辑的。
Part4,出朋克少女柜了!
跟《银河危机》同属于童年回忆杀挂的原创概念碟《Bob Music(鲍勃音乐)》有一个好像闹着玩儿一样的封面,而音乐则像是《银河危机》的升级版。
《鲍勃音乐》专辑封面
也许是出了“朋克少女”柜的缘故,王若琳在这张专辑里加入了更强、更狠的朋克摇滚元素,并且加入强势的呐喊唱腔,把红白机和热血动漫里的对决氛围玩到了极致。
说真的,这张专辑也让我脑洞大开了一下,直接想到了《猛鬼街》第6部里FreddyKrueger用电玩操纵并杀死青少年们的镜头。
《猛鬼街6》剧照
在MV上,王若琳也更加放飞自我,抛弃以往或清新婉约、或复古华丽的打扮,穿上简单的高中生制服素颜对着镜头肆无忌惮地做鬼脸。
王若琳《When I nod》MV
从自称“谐星”,到“出朋克少女柜”,到自称“大便猫”,玩朋克摇滚,有人说王若琳变得愈发神经兮兮了。在她的下个作品《H.A.M(火腿)》里面,她也延续了这种神经兮兮又充满活力的画风。
但是别以为这块火腿就会很好嚼,这次,她玩儿的是……日韩变态元气少女团体风格。
《火腿》专辑封面
正如专辑介绍里说的那样,这张只有三首歌的EP缘起于她没有卖出去的两首曲子。天生鬼马的王若琳,怎么可能满足于写乖巧的傻白甜少女舞曲呢?就连给日韩女团写歌,都恨不得写得“变态”一点。
写少女偶像恋上打骚扰电话的中年男子的K-Pop《哈喽安娘》,写号称“可以满足宅男所有幻想”无条件服务于宅男的少女团体的J-Pop《青少女巡逻队》,以及一首最阳光积极的《好时光》——事实证明,王若琳的确是个可塑性极高的创作歌手,日系风和韩系风都是信手拈来,虽然和她一贯的风格也不是没有碰撞,但丝毫不突兀。
Part 5,有责任感的哥特摇滚
在玩够了鬼马的朋克、卡通、电子乐之后,2016年的专辑《霸凌之家》又回归到《博尼大冒险》的欧式复古情味,依然是音乐剧和电影原声带的戏剧味道,依然是Ian Miller操刀的封面,不过——这是一张“哥特摇滚”专辑。
《霸凌之家》专辑封面
说真的,在这之前我一直对台湾乃至整个华语乐坛的“哥特”都不太信任,因为有太多人以为所谓哥特就是复古女高音或者是一点华丽黑暗的歌词配上一点电子乐。还好这次王若琳并没有叫我失望,她的这张哥特专辑,戏很足。
《霸凌之家》的灵感来自于美国经典恐怖喜剧片《亚当斯一家》,电影里那对人小鬼大、喜欢玩谋杀游戏的姐弟实在让人印象深刻。
《亚当斯一家》海报
彻底甩掉早期唱片阴影的王若琳已经不再抱怨那些身不由己的日子,毕竟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让她做自己不喜欢的音乐了,她开始将更多的心思花在歌曲内涵的打磨上。
这一次她没有贪心地用一张专辑讲一个宏大的故事,而是把专辑变成短篇故事集,几乎每一首歌都会讲述一个“道德沦丧”或者“悲惨不幸”的故事,听来让人不禁想到博尔赫斯的《恶棍列传》。
《正当继承人》MV
比如这首《正当继承人》,就讲述了一个为了钱嫁给年迈富翁的少妇的如意算盘:老头子病得厉害了,我赶快让他签下遗嘱,指定我为正当继承人,然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毒死他,这样我就坐拥亿万家财了
而这首《最大的恶臭》却有些太宰治的“丧”气质,最大的恶臭是灵魂腐败的味道,懒惰、封闭、畏首畏尾,这些都加速了内心的死亡,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可悲的躯壳,这到底是谁的悲哀呢?
骗子都是最可恶的人吗?也许也是最可怜的人,有的骗子说尽谎话,其实只不过为了人们喜爱他多一点。
《最优秀的孩子》,是“别人家的孩子”吗?不,是我们自己,是那个永远达不到师长期许的自己。大人们只懂得寄望,却不懂得努力体恤孩子,不关心孩子的想法。歌词以第一人称说出这个现象,并不是在抱怨什么,只是抛出了这个问题,让大家去关注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难题——或许这只是出于一份身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
从被压抑的文青乖乖女,到思想成熟行为跳脱的朋克女青年,这其中有磕磕绊绊,有探索、怀疑和否定,不破不立,再破再立,最后得出一个最真实的王若琳。她不断地给我们惊喜,她还在学习,还在成长。
据说她已经想好后面几张专辑的名字了,而新专集也已经在制作中,那么我们就继续期待吧,毕竟这个世界上最缺少的,就是那么有趣的灵魂。
~完~
文中未注明图片与视频均来自网络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