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舞台上的常青树
——郑桂芳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评剧,自诞生后便深受观众的喜爱。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花淑兰等流派。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就是评剧花派传人郑桂芳。
1948年,郑桂芳出生在沈阳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恰逢当时评剧艺术盛行,可谓是家喻户晓,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使得她在小小年纪里就爱上了评剧艺术。
机缘巧合之下,1960年郑桂芳进入到吉林省怀德评剧科班学习评剧,而且一学就是8年,1977年,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调入长春评剧院,后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为师。从此正式开启了她的艺术之路。
花淑兰(1929年一2005年3月30日),原名葛淑兰。评剧花腔女高音、评剧六大旦角流派花派创始人、与韩少云、筱俊亭合为“韩花筱”三大流派。花淑兰的嗓音甜润,脆而亮,唱腔高亢流畅、华丽清新,她巧妙地将刘、爱两派的演唱艺术融为一体,形成她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深受同行喜爱,纷纷仿效,自然形成一支新的流派——花派。
在花淑兰众多弟子当中,郑桂芳的嗓音高亢激昂、明亮清脆、韵味淳厚,极富花派神韵,享有"小花淑兰"、"花派大姐大"、"花派艺术掌门人"之称。但郑桂芳并没有因为这些赞誉而满足,钟情于评剧艺术的她仍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着艺术的高峰。就如同她演戏一样,不管是青衣、小生、彩旦、老旦、花脸……她都要尝试,聪慧的艺术天赋加上刻苦的自我磨练,再加上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使她在《谢瑶环》、《花打朝》、《牧羊卷》等数十出剧目中成功地塑造出不同行当、小同风格、性格迥异的人物。
多年来,郑桂芳先后在70多出戏中扮演主要角色。她的演出荣获全国性奖项二次,四次荣获省市级一等奖,分别被省、市政府授予"优秀青年演员"称号,1989年在两次全国振兴评剧交流演出中,重新整改编的传统折子戏《牧羊圈》、《刘伶醉酒》获优秀表演奖等众多殊荣。
有着评剧舞台上"常青树"之称的郑桂芳,是一个在艺术追求上从不满足的人。年近古稀的郑桂芳,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旧活跃在各大舞台上,在2016年从艺60年名家名段演唱会上,郑桂芳带领其花派弟子演绎恩师经典力作,只希望把花派艺术更好的传承下去。
“淑兰花香飘万里,唱惊四座又桂芳”。
摇滚大鼓李亮节
不同的地方风味,相同的文化传承。2017年,长春广播电视台、天津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节目互换的方式进行合作,共同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两台春晚的合作,在长春市与天津市建立对口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展开。天津音乐人李亮节创作的歌曲《津津有味》,把天津人的乐观幽默在长春春晚的舞台上唱响,为长春百姓的年夜餐桌上增添一道极具“天津元素”的津味大餐。
李亮节,天津岩石乐队主唱,天津曲艺摇滚创始人,他们的音乐将天津快板、大鼓等鼓曲形式与摇滚乐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曲艺摇滚的风格,为民族艺术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
天津被称作曲艺之乡。在梨园界流传着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北京学艺,天津唱红,过了天津这一关才能被公认为是一个好角。这里有最内行的曲艺观众,也诞生了一大批星光熠熠的曲艺演员。李亮节是土生土长的天津卫,自小的耳濡目染让他极具音乐天赋。
李亮节的曲艺革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也曾对着“洗脚水冲咖啡完全不是味儿”的评价哭笑不得。摇滚与曲艺的融合耗费了李亮节10年的不懈努力,到了2014年,一张名为《天津娃娃》的摇滚曲艺专辑正式发行,同名主打歌《天津娃娃》从酒吧、茶馆一直被李亮节唱到了卫视、央视、音乐节,最终在《十三亿分贝》中孵化成现象级神曲。
摇滚和曲艺的联姻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早在1994年,何勇的代表作《钟鼓楼》就让摇滚和曲艺开始了长久的暧昧。何勇父亲何玉生为何勇的代表作《钟鼓楼》伴奏三弦,窦唯笛子伴奏,满满的都是摇滚嘶吼与柔和市井文化对撞出的别样美感。近两年来,谭维维一曲融合摇滚与华阴老腔的《华阴老腔一声吼》让乐迷们激动得语无伦次。正是因为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让濒临灭亡的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当然还有最近爆红的李亮节,他将摇滚、曲艺、天津方言融合到一起,形成了天津本土色彩的曲艺摇滚形式。
长袍马褂、朋克披肩发,手里使的乐器是三弦,天津曲艺摇滚创始人李亮节凭借这一身不可复制的混搭行头用自己的摇滚大鼓细声慢气、不躁不闹地戏谑着平民的情怀;虽属冷面滑稽,却满怀着古道热肠;尤其是语言通俗,极具天津方言特色。李亮节以无限的内涵表现了天津人的生活态度,天津人的生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