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来设想一下,当一个人学会了打碟,想要成为DJ顺利出道,应该都会做些什么?
有的人会不断磨砺自己的打碟与制作技巧,并且不断争取亮相在不同的活动之上。一直单打独斗,靠着自己一步步攀升。
当然也有的人会选择另一种方式,就是与身边志同道合的好兄弟一起成立组合。比如回归音乐后,热度再次如日中天的TheChainsmokers,过两天,他们还将带来原创演唱会专场(无DJ Show),加之新专和巡演的消息,动作频频。
更多的噱头、双倍的应援,以及无论是作品、演出,或是IP,都能够有人一起商量规划,相互照应。从此比翼双飞,一同铸造组合中的传奇。
放眼世界,如今的电音市场,组合一直都是其中再正常不过的形态。许多音乐人不满足于自己独自的水平,找到了另一个弥补自己不足的音乐人,以“1+1>2”的形式,将自己的音乐与演出现场提升至更高的水准,甚至能够在自己所擅长的音乐市场中,迅速占据高地。
这些组合,例如如今无论是现场还是音乐都无懈可击的ODESZA,十余年来不断推动着EDM逐渐走向辉煌的Vicetone,让无数人在狂暴Bass现场上痛哭流涕的SLANDER,当然也有本来个体就都是传奇,还要强强联合的Galantis……数不胜数!
不过,很扎心的问各位一句——如果看到照片,让你三秒内说出上述四张图里,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或者艺名,你能够说出几个?
可能大多数人在这个问题都会卡壳。
如果是能够做到像他们那样大的名气,可能不会再去在意太多自身方面的情况。但问题是,如今市场上不温不火,甚至无人问津的组合,却是占据着更大的比重。
△比如Yellow Claw照片C位的Bizzey 16年就离队了
如果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每个人一定都希望自己的IP才能够被这个市场永远的记住,而不是组合的IP名。不然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别人知道你的组合却叫不上你名字的感觉,也是挺不好受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如今解散的组合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单飞,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Noisia解体后 依然各自发光
如若要论单飞后反而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传奇的,以下这些名字是你绝对绕不开的——
■■■■■
现如今,普罗Raver或多或少都对Fisher这个大胡子光头有所耳闻。而对于Tech House的粉丝而言,Fisher与Cut Snake这两个IP更是毫不陌生。
Cut Snake是由Leigh Sedley与Fisher于2012年成立,并签约于华纳兄弟唱片公司旗下的双人组。
△当时的Fisher还顶着蓬松头发
(事实证明头发献祭真的会变秃变强)
至于Cut Snake这个名字的由来,来源于澳大利亚的俚语“mad as a cut snake”,也就是“Crazy”的意思。他们的首张EP,《Life’s a Beach》,一经推出便拿下了iTunes舞曲榜单第五名,并受到了Pete Tong、Claude Von Stroke、Nic Fanciulli等诸多业界大佬的支持。
但到了2017年,Fisher决定以自己的名号发行音乐,并先后以单曲《Ya Kidding》、EP《Oi Oi》,以及彻底让他走红世界的《Losing It》等多首优质歌曲,奠定了他在市场中的一席之地。
而Sedley也曾在次年公开表示:“Fisher这个IP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他很难同时兼顾两个项目。对Paul(Fisher的原名)来说,专注于自己更有意义”。
同年,Sedley宣布,Cut Snake如今成为了他单人的IP,并会继续在音乐市场中发展下去。
■■■■■
如果不说,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得到,Flume与What So Not曾今还有这样一层关系。
早在12年前,2010年,Emoh Instead和Flume便一同在Flume的卧室里创立了What So Not这个IP,并在之后的五年以来,不断引领着Bass市场的风潮。
2011年发布首张EP《7 Dollar Bills》;2013年签约加入了OWSLA的麾下;独自发行的《Jaguar》;与RL Grime合作的《Tell Me》,这一切的动态,都将What So Not逐渐推向了顶流的地位。
不过随着时间越长,两人的在音乐上的才华与对事业的追求,也逐渐产生了分歧——过去大多数时候,What So Not的演出只有Emoh一个人完成,且在中间很长一段时间,Emoh和Flume都在各自忙各自的项目。
直到2015年2月,Flume才发布长声明,宣布离开What So Not,并感谢了Emoh在这个项目上付出的努力。最后,随着《Gemini》的发行,What So Not和Flume,便正式成为了两个独立的IP,并分别成为了各自领域中的传奇。
■■■■■
在我的观察里,基本上没有哪个男人能够逃得掉JOYRYDE的魅力。玩车狂野、现场粗暴,但确实没多少人知道,在JOYRYDE七年前横空出世前,他还只是Monstercat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双人组合“Lets Be Friends”的成员之一。
除了JOYRYDE之外,另一个成员是以色列DJ及音乐制作人Oren Emanuel,如今更被人熟知为DEGO。
△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Lets Be Friends”
组合的风格,以当年大热的Complextro与Glitch Hop为主,并且从Monstercat多次将他们的作品收录为年度最佳合辑便可以看出,他们有多么受器重。
不过到现在,除了网上还保存着Lets Be Friends的作品,一些网站上也零星留着一点曾今组合的介绍,其他各大社交平台都无法找到任何组合的官方信息,甚至JOYRYDE与DEGO连互粉都没有。
△组合的《FTW》被收录在猫厂年度专辑里
在Monstercat Fandom的介绍里,有一位外国网友留言说,“Let’s be friends didn’t wanna be friends anymore :(”,挺令人感到可惜的。我们目前也无法考证,他们究竟是因为何种原因而解散,但他们的作品,确实为那个辉煌的电音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
许多粉丝都知道,KSHMR的过去,还有一个名为“The Cataracs”的组合。不过到他这里,情况便跟之前的三位有些不同。因为他不是那个主动离开组合的人,而是最后离开的那一个。
自2003年成立以来,The Cataracs便不断为众多流行明星制作着音乐,并将他们送上各大榜单的前茅。远东的《Like A G6》;狗爷的《Wet》,太多太多火遍全美乃至全球的作品,背后都少不了The Cataracs的推波助澜。The Cataracs就如同一块金字招牌一般,一直游走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巅峰地带。
△组合The Cataracs
KSHMR不论到哪都是金曲幕后制造机
但好景不长,在2012年,KSHMR在The Cataracs的Facebook主页上宣布,另一名成员Campa因为个人原因离开了组合,之后将由他自己一个人扛起The Cataracs的大旗。
可能正是自己独自掌舵的关系,KSHMR开始接触到了组合曾今鲜为涉足的电子音乐市场。直到2014年,KSHMR才决定摆脱The Cataracs的名号,以我们都熟知这个名字正式进军EDM的市场。
随后2015年Ultra Miami的现场,Tiesto带着KSHMR正式亮相!之后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吧~
■■■■■
对“From First To Last”乐队而言,Skrillex只是乐队变迁史上的其中一部分履历。但或许也正是因为了这一段故事,才造就了如今Skrillex的辉煌传奇。
2004年,本来只是去应征吉他手的Sonny(Skrillex原名),却因为出众的歌喉,被乐队三位制作人直接提拔为主唱。而后,Sonny就位期间,乐队分别发行了《Dear Diary, My Teen Angst Has A Bodycount》以及《Heroine》这两张里程碑一般的专辑。
直到2007年,Sonny因为喉咙手术的原因,选择从乐队中隐退。之后再到2008年,我们再熟悉不过的Skrillex才真正诞生。
其实我个人感觉,对于Skrillex而言,无论是组合、还是乐队,对他来说跟娱乐一般,没啥两样。
从之后与Boys Noize合作的“狗血”Dogblood;与Diplo一块整的Jack U,似乎都像打游戏一样,打上了最强王者后就弃游。
或许正是这样的“娱乐精神”,让Skrillex在2017年1月,29岁生日之际,又选择回到了自己音乐生涯的起点From First to Last,并再次以主唱的身份,合作了全新的作品《Make War》。可能真正的传奇,就是这样随心所欲的吧。
现如今
市场中组合的解散
正在逐渐变得常态化
他们有可能因为生活的迫使
更多的可能 因为音乐理念的不和
可能对于粉丝而言
我们会为某一个喜欢的组合解散而惋惜
但对于音乐的市场而言
每一次重组
都意味着一次全新的创新
都能够给这个市场带去更多的惊喜
这样想想
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音乐理念
鼓起勇气跳出舒适圈,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
似乎更值得粉丝的鼓励与支持
你有对喜欢艺人组合解散感到惋惜?
或单飞后让你感到惊喜的么?
欢迎评论区与EDM CN聊聊
EDM CN电音中国:
电音资讯日常更新
聚焦电音专题报道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