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的起跑线?

什么是教育的起跑线?

理性的陶老师 内地男星 2018-11-11 17:07:10 517

    

    最近这段时间我向各位关注公众号的朋友征集了一些问题,也私信回答了一部分。思来想去,我觉得这个题目更值得在第二篇文章去写。因为这个题目可以作为一种大局观的启示,来让各位家长明白教育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其本质是什么。

1、从数学天才陶哲轩开始说起:

陶哲轩是享誉盛名的一位华裔数学家,24岁便成为了UCLA(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终身教授,31岁便获得了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

当然了,陶哲轩的成就其实在年少时候就有所体现。陶哲轩七岁就自学微积分,八岁半时便进入中学就读,九岁便利用业余时间在福林德斯大学旁听学习。10岁、11岁、12岁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分获铜牌、银牌、金牌,分别是金银铜牌最年轻得主的记录保持者。16岁获得学士学位,17岁获得硕士学位,21岁便获得了博士学位。而在博士毕业之后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便成为了UCLA的终身教授。成就之迅速实属罕见。

那么这样的一位天才数学家的出现,到底是因为他天资聪颖,还是因为后天的教育到位呢?

在陶哲轩的履历中有一个事情非常的引人注目:“七岁就自学微积分。”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家长或同学,在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的时候,是作何反应呢?

我相信大多数人是这么认为的:这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天才。七岁能读微积分嘛,我孩子七岁的时候还在学竖式乘法咋算呢。

很久以前我也这么认为,直到我后来看到了他父母的介绍:

父亲陶象国是儿科医生,生于上海,1969年香港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毕业。母亲梁蕙兰是香港人,香港大学物理及数学一级荣誉毕业,曾在香港担任中学数学老师。

然后我又具体查看了一下陶哲轩幼年时期学习数学的过程:

陶哲轩两岁时,父母就发现了他在数学方面的早慧。在幼儿园的一年半时间里,由母亲指导,他自学了几乎全部的小学数学课程。其间,父母开始阅读天才教育的书籍,并且加入了南澳大利亚天才儿童协会。陶哲轩也因此结识了其他的天才儿童。

陶哲轩5岁时,父母决定将他送到离家两英里外的一所公立学校。因为这所小学的校长向他们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灵活的教育方案。一入学,陶哲轩就进了二年级,但他的数学课则在五年级上。

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7岁的陶哲轩开始自学微积分。开明的校长又在他父母的同意下,主动说服了附近一所中学的校长,让小哲轩每天去该校听中学数学课。不久,小哲轩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

…………

看完这段材料以后我想说,天才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跟后天的教育关系很大。

试想一下,假设他的父母不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这里高级知识分子特指接受过世界一流大学教育的知识分子),那么陶哲轩两岁时候的数学天赋可能根本无法被他父母所察觉,自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数学兴趣去学微积分。当然了,客观上他仍然是一块学数学的好材料,但是他意识到这个事情可能要晚个三五年,甚至八九年也是有可能的。那么他可能就会沦为一名普通的数学科研工作者。而恰恰是因为他的母亲是香港大学数学的高材生,对数学整个体系的理解十分透彻。因此陶哲轩在幼儿园时期就能在母亲的指导下完成全部的小学数学学习,甚至敢于让7岁的他去自学微积分。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母亲的扎实的本科教育,陶关于微积分的所有问题都能够通过母亲得到解答。

各位家长可以扪心自问一下,假设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一个“天才”,自己有没有能力与这种“智商”匹配的教育资源。

2、我学数学的一件小事:

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途径有很多,通过我的书关注的,通过知乎关注的,是我的朋友等等。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大家多少都是因为数学或者数学相关的事情来关注我。在这里感谢所有关注我的粉丝们,我也会竭尽所能来给大家拓宽一些数学或者学习方面的思路。

其实大家或多或少对我的个人成长是有期许的,认为我个人在数学方面某种角度上被提供了很好的教育资源,充分的开发了我的数学兴趣,最终我可以有今天的成就。关于我学数学的这一路过程,我会在以后写一篇文章专门去讲。

我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是一件对我的数学思维培养有损失的事情。

我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看电影,也第一次认识到电影实际上是把很多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而实现的动态效果。我对电影能够形成动态效果的原理很是不解,于是回家问我妈妈电影播放的原理是什么?我妈给我解释,因为人眼有视觉暂留,我们是无法区分短时间内的两张不同的图片的,这个时候电影就会动起来。

后来我思考了几天,我想到了一个现在看来非常有深度的问题。假设我们没有视觉暂留,那么我们想要让电影运动,就要保存无穷多张照片,把每一个时刻所有的信息全都保留下来,连起来我们才会认为电影是运动的。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物体在运动也是这样。比如一辆车在路上开,我们看到车在动,不是因为车的运动是不连续的我们有视觉暂留,而是因为车子本身确实在运动,即使我们视觉暂留的间隔再小,它都是运动的。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问,车子每一个时刻,都有它确定的位置,也就是说,每一个时刻车子都是“静止的”。但是为什么无穷个“静止”的车子,连起来就是运动的呢?

这个问题我妈没有一个很好的回答,先是问了我爸。我爸就说这个问题其实是高数里的极限问题。而我爸他其实对高数不甚精通,并没有真正明白极限的严格定义是什么,于是给我讲了很多极限运算法则,极限的一些基本常识。例如一个数如果越来越大趋于正无穷,那么这个数的倒数应该趋于0,等等。

实际上这些东西于解决我真正的疑问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这个问题直到我到了大一才得到完美的解答,原因是数学系第一年有一门基础课叫数学分析,专门讲极限、导数、积分等等这些理论的。

通俗来讲这个问题的解答是,虽然车子每一个时刻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子在每一个时刻都是“静止”的。实际上车子在每一个时刻仍然在“运动”,衡量车子在某一个时刻运动情况的量叫瞬时速度,这对应着极限中导数的概念。

当我真的弄明白了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一方面觉得困扰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让我很过瘾,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十分遗憾。因为我明明可以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弄懂这个问题的答案,但是我的父母都没有这个能力给我提供这方面的切实帮助。

试想,假如我的父母但凡有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那么就算他们对高数不是很熟悉,他们也能够在孩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真的去用严谨的思辨思维研究和对待这个问题。例如,我爸不是给我讲一些高数里的基本常识,而是意识到了我问的是高数的问题,从而去回过头来研究高数的定义,或者我父母能够直接请教大学里的教授,这个问题该怎么给孩子解释,等等。那么对我来说,不仅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对数学的认识也会很早地提升可观的高度。

我不能七岁读微积分,那么我能不能十岁读微积分?与此同时,我的数学眼界也会打开,而不是初中时候学好初中知识,高中时候学好高中知识。因为真正的学习,从不是应当为了完成一种环境的要求,而是应当是明白这个世界上有更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自发地向下学习。

3、教育的起跑线是父母的阶级与眼界:

其实陶哲轩的成长经历与环境与很多名人有相通性。例如,中国著名“富二代“王思聪,在曾经中国首富王健林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下,自己也在商业界闯出了一片天,涉足领域包括娱乐产业电竞产业等等,也是一名成功的投资人。再比如,前段时间《演员的诞生》第一季的六强选手杨玏,父亲是中国著名演员杨立新,曾主演电影《第一书记》中的小岗村书记沈浩。家长们对杨立新并不陌生。杨玏也算是子承父业,但是看过《演员的诞生》第一季的朋友们应该都能感受到,杨玏绝不是靠爹吃饭的“星二代“,而是有实打实演技的实力派。

当然,我这样举例子有不客观之嫌。“不靠“父母的人当然是有的,例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父母就是普通农民。再比如我国前总理朱镕基,十二岁时便成孤儿,但是靠着自己的果敢作风和聪明智慧,最终成为国家总理。

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是讨论一种必然性,而是讨论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容易让孩子更加成功。那么结论是很显然的:父母的社会阶级越高,眼界越开阔,孩子才有更大的可能性成功。

我实际上并不是在鼓吹“拼爹“者的优越感,而是陈述一种事实。无论是我前文列举的王思聪也好,还是杨玏也好,作为”富二代“”星二代“,不利用父母的资源是不可能的。但是很显然,他们并没有成为败家子,而是将父母的事业很好的加以传承,未来也可能会取得比自己的父母更大的成就。

另外,那些看似“不靠“父母的成功人士,实际上受父母的启发和影响是很大的。俞敏洪曾分析过自己的性格,他很好的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宽厚,母亲也一直向他灌输跳出农村土地的思想。我很喜欢他母亲的灌输方式。俞敏洪的母亲并不是一味的强硬要求孩子这个要求孩子那个,而是非常擅长运用事例来揭示事物的原理,来让俞敏洪真正明白一个道理的正确性。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本质上是一种阶级规则与思维眼界的传授。视野本身就不开阔的父母,根本无从了解上层阶级的规则是怎样的。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可能就会寄托一些想当然的,不切实际的期望,也无法提供真正切实的帮助。例如中国的很多家长都认为,读书上学考好大学,是一个人完成阶级转换的唯一出路。但是近几年娱乐行业的兴起,实际上给了很多不擅长读书的“天才“一个发挥的空间。实际上,那些打电子竞技的职业选手,也是这个领域的”天才“。很多家长不以为意,觉得这不就是打个游戏吗,有什么难的?的确,游戏本身不难,但是难的是一帮天天研究游戏的玩家彼此之间的竞争。那么这个时候玩游戏真的是单纯的玩吗?实际上这个过程类似于学习中的题海战术:要反复不断地练习游戏,加深对游戏的理解,还要对游戏进行复盘,分析胜利原因和错误原因等等,其实一点不比学习这条路轻松。而那些在游戏领域成功的人,最终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无论是做主播,还是打电子竞技,如果你确实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那么你同样可以赚很多钱,积累很多粉丝等等。这当然也是一种成功。

4、阶级固化与阶级跨越:

根据我前文的分析,孩子的社会竞争起跑线是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阶级规则与视野,那么作为父母去定义孩子的成功,一定是孩子能够成为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或者至少能够成为跟自己一样优秀的人。那么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实际上是让孩子完成阶级跨越,让孩子成为比父母阶级“更高“层次阶级的人。

这里我把“更高“打了引号,原因是”更高“其实是个主观概念,是根据每个人自己的价值体系来制定的。比如从政的实际上并不比经商的读书的阶级更高,当然读书的也不比打游戏的阶级更高。每个人把自己擅长的工作发挥到极致,然后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成为自己能成为的最好的人,这实际上就是成为了”更高“的阶级。

最近跟朋友聊天,归纳了一个概括社会精英团体的词汇“政商学艺”,即政治圈、商业界、学术界、艺术圈。当然这里所谓的社会精英很显然不是用有多少钱来衡量的,社会精英应当由信息渠道和权力大小来区分。越是社会精英团体的人,知道的冷门消息也就越多,当然就会越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资源。

但是残酷的事实是,随着上层阶级的人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越来越优厚的资源,底层阶级的阶级跨越的实现就越来越难。

以广大家长一直认为很公平的高考为例。高考制度并不是一个绝对公平的制度,只是一个相对的。例如,有钱的家长可以聘请更专业的老师来给孩子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来让孩子在考试中更有优势,而家境不是很宽裕的孩子只能靠自己和学校教育资源来学习。再比如,每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实际上考的并不是辞藻有多么的华丽,孩子到底背了多少事例,而是孩子的思辨思维能力。2018年高考全国二卷作文的作文题目是“幸存者偏差“,如果孩子从小就没有受到好的思辨性思维训练,可能就会很难理解”幸存者偏差“这个概念,进而影响作文写作。而出色的思辨性思维的培养绝不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更重要的因素是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所以2016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说了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寒门难出贵子“。

再说一个高考相关的残酷事实。去年全国二卷高考数学(辽宁用的高考卷)非常简单,甚至出现了高二会考级别的题目,有一道选择题考察的是纯定义级别的知识。然而就这样一张数学卷竟然有很多家长和学生在拍手叫好,觉得哎呀孩子可以不用这么痛苦了之类的。其实当我看到这样一张简单的数学卷,以及后来看到了新3+3出来的高考数学大纲的时候,我心凉了半截。这样的基础教育大纲一旦落实到实处,那些本来可以接受更难知识的学生们就很难再接收到更高级的知识。这实际上加剧了不平等,因为那些可以聘请老师的父母或者本身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一定早就认识到不能按照基础教育的标准来培养孩子。而这些孩子进入到了大学,以及社会,也一定比那些只盯着高考大纲的学习的孩子们更有竞争优势。所以我个人坚决反对让高考变的简单,因为高考决定了大多数国民知识水平的基本标准

由于阶级跨越的实现越来越难,所以越早的几代人才越有机会完成阶级跨越。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原因是跟过去比它的机会是最少的;这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跟未来相比它的机会是最多的。

5、父母到底应该做些什么?

我觉得首先,父母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明白自己的能力水平限度在哪里,明确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简单的例如养育的帮助,复杂的例如有的家长深谙一些自己圈子里的规则,等等。除了明白自己的优势,也要明确自己的不足。孩子问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就不要强行不懂装懂,而是实事求是的参与讨论,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其次,要结合孩子自己成长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来给予帮助。比如有的父母熟悉为人处世之道,那没必要主动讲自己的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而是在孩子遇到了为人处世的困惑的时候,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提供建议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明确一个概念,家长只是建议者和引导者,而不是监督者。即家长不是给孩子提要求的人,而是应当激发起孩子自己的需求,作为帮助者的角色,与孩子合作来实现孩子自己想要的目标。

另外,家长要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态度,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简单的,例如多去浏览新闻、查阅一些专业的词汇等等;复杂一点的,去知乎看看一些答主对一件事是怎么理解的等等;更复杂的,动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来请教专业人士等等。

最后,越小的时候越要重视教育!很多家长饱受青春期逆反的困扰,实际上青春期的问题经常是因为小时候教育不到位造成的。举个常见的例子,很多家长跟我抱怨,孩子上了初高中,管不住孩子爱玩手机这个事情,怎么办?其实这是一个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一旦产生了,其实就不好解决,解决的方法其实是不应该让这个问题产生,或者很早的时候就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例如,一开始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智能手机?如果一开始压根就不给孩子买,哪有后来的这些矛盾?再比如,如果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能引导孩子喜欢读书或者学习,那么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吸引力就会弱很多。再比如,如果家长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做计划的能力,那么即使让孩子拿了手机,孩子也能做到劳逸结合,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等等。

“小时候的教育”,包括但不限于,自我意识的形成(穿衣服自己穿,自己的玩具自己捡)、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问为什么,并解答孩子的困惑,二者缺一不可)、规则意识、个性培养(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有充分的自由)以及学习习惯(包括学习兴趣、做计划能力等等)。如果家长对如何培养孩子这些能力不熟悉,可以反思自己是如何具备这些能力的,也可以咨询教育相关的专业人士。

结语:

教育其实并不是如何让孩子学习好,而本质上是如何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以及一种可持续的学习能力,最终让孩子达到更高的阶层的过程。很多家长纠结于如何让孩子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而部分的问题其实是在小时候就埋下了伏笔;也有很多家长在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后就沾沾自喜,觉得孩子很聪明,很优秀,而实际上脱离了真正的“精英标准”对孩子的客观要求。所以家长自己也要做一个持续学习的人,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领路人。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