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超有料 |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赏析第四章

4/5超有料 |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赏析第四章

加八六设计共享平台 港台女星 2019-03-13 21:54:07 746


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北京加八六文化公司承办的《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自2018年12月启动至2019年3月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三百多件。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设计大赛主办方浙江省博物馆选取了“万工轿”、“越王者旨於睗剑”、“鎏金银阿育王塔”等10 件馆藏文物作为主体,进行设计创作。通过设计创意让博物馆文化与生活需求密切关联。充分的挖博物馆的文化价值理念,通过文化产品这一载体延续文物藏品信息传递。

参赛作品展示共五篇,此为第四篇,将承接昨天的推文继续按照设计主体分批次对参赛作品进行展示。


   设计主体   


 “彩凤鸣岐“七弦琴  




年代:唐

尺寸:通长124.8、额宽16.3、肩宽18.8、尾宽12.5、厚5.4厘米

推荐理由:雷威所造、见于著录的存世唐琴中音质无与伦比的神品。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为琴界苦苦追寻的绝品。“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传世唐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唐代蜀地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雷家世代造琴,以雷威最为著名。“彩凤鸣岐”琴正是雷威的杰作,因而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


   参赛作品   


作品:《彩凤鸣岐金属书签》

作者:李佛君


作品:《慢享音箱》

作者:梁锋


作品:《“彩凤鸣岐”指甲刀》

作者:林界平


作品:《琴声香》

作者:王鑫


作品:《彩凤鸣岐弦钟罄》

作者:蒋骑旭、丁震宇


作品:《不可一日无觉抱枕》

作者:曾佳屹


作品:《琴·屏》

作者:邓芳梅


作品:《琴筷》

作者:莫颖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文创设计》

作者:李蕊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钱包》

作者:深蓝设计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音乐卡片》

作者:深蓝设计


作品:《“彩凤鸣岐”口琴》

作者:吴飞宇


作品:《“彩凤鸣岐”城市通勤七弦包》

作者:孙喆


作品:《龙凤呈祥高档筷盒》

作者:陈嘉乐


作品:《琴扇》

作者:舟山市吉祥文创有限公司


作品:《“彩凤鸣岐”便签》

作者:高梦浙


作品:《青瓷香插礼盒》

作者:高佳玉、羡超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工夫茶三件套》

作者:林惟满、越咏妍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线香插》

作者:林惟满、越咏妍


作品:《彩凤鸣岐七弦琴·桌旗设计》

作者:潘炫谚、向虹燕、秦维


作品:《心底的声音-弦音盒》

作者:陈文、施欣怡、唐康、张莉莉、梅俊、周兵男、

胡梅娟、项兴隆、庾晨、张彬、肖宇奇、张春光、曾宪敏、田云汉


作品:《“彩凤鸣岐”U盘设计》

作者:赵路明


作品:《“宫商角徽羽”水果叉盒》

作者:王雪雯


作品:《七杯盏-彩凤鸣岐七弦琴衍生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盛慧、李子畅


作品:《美琴帛》丝巾

作者:薛世栋


作品:《琴-十二生肖》

作者:陈柳君、陈蕾


作品:《“琴”签》

作者:屠心怡


作品:《“七弦之音”手链》

作者:云迹创意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作品:《鸣凤断纹梳》

作者:徐上智


   设计主体   


 伎乐铜屋  





年代:春秋

尺寸:通高17、面宽13、进深11.5厘米

推荐理由:先秦惟一的青铜房屋模型,是综合反映越人建筑、生活、图腾的青铜精品。

 

在绍兴306号墓出土的17件青铜器中,这座造型精致巧妙、色泽莹润悦目的青铜房屋模型堪称翘楚。铜屋平面作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小窗。四角攒尖顶,中央的八角柱上立一大尾鸠。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勾连回纹,八角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室内跪坐六人,束发裸身,造型生动,各司其职: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其他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作执槌击鼓状,或作执棍击筑状,当为乐师。伎乐铜屋是目前已知的惟一一座先秦时期的青铜房屋模型,这种经过艺术加工的模型虽然未必能够准确地反映民间住屋的具体形制,但透过它,多少能获得一些当时建筑的信息。铜屋中的奏乐人则反映了越人音乐生活的生动场景。铜屋八角柱上的大尾鸠还传递了越人精神生活的另一类信息,那就是越人的鸟崇拜。伎乐铜屋所提供的多方面的信息,使越人生活的画面变得较为丰满和清晰。


   参赛作品   


作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者:王思吟


作品:《看书都那么有文化-书签》

作者:刘一兵


作品:《随手带个文物出门-钥匙扣》

作者:刘一兵


作品:《写一首只关于你的历史唱歌-笔记本》

作者:刘一兵


作品:《所纳万物皆欢愉-单肩包》

作者:刘一兵


作品:《拥抱历史的温暖-抱枕》

作者:刘一兵


作品:《“乐享屋”八音盒》

作者:王鑫


作品:《文澜阁方印》

作者:肖洋


作品:《六彩屋》

作者:陆慧琳、张淑娴、廖永鹏、阮佳琪


作品:《祈乐》

作者:许秋含


作品:《伎乐铜屋音乐盒》

作者:王乐妍


作品:《黑檀复古香炉》

作者:徐明林


作品:《伎乐铜屋万年历》

作者:郑珊珍


作品:《伎乐铜屋·倒流香炉设计》

作者:潘炫谚、向虹燕、秦维


作品:《伎乐铜房屋书立》

作者:林界平


作品:《伎乐吊灯》

作者:曾木建、张鹏飞、许超波


作品:《伎乐铜屋手机防尘塞》

作者:石家庄米格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作品:《明雀栈》

作者:陈周怡、张洋


作品:《伎乐铜屋茶罐

作者:王温雅


作品:《尾鸠回纹盖罐》



作品:《勾连回纹伞》

作者:王慧琴


作品:《“乐”灯

作者:唐琪


作品:《“乐”灯

作者:唐琪


作品:《Les Condiments

作者:张帅

注:作品排列不分先后


下一条文章展现更多大赛参赛作品


其它作品,点击查看以下链接


1/5超有料 |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赏析第一章

2/5超有料 |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赏析第二章

3/5超有料 | 《文澜阁杯》浙江省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赏析第三章



特邀嘉宾


蔡琴

浙江省博物馆 副馆长




大赛评委


 蒋名未

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营开发部副主任



 彦风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教授



林海中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赵鑫

高校与博物馆合作创新课题发起人

清美清艺文化创始人




池伟

光华基金会副秘书长

加八六设计共享平台创始人 



吴越宇

浙江省博物馆文创经营管理部主任 



吴诗中博士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杨晓波 (拟邀)

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处长



胡绪雯

上海博物馆文化创意中心主任



邱永生

南京博物院文化创意部主任



联系方式

联系人: 王洁

电话/微信: 17610995705


参加颁奖典礼,请扫描二维码直接报名






找好设计,上+86!

请关注微信号:jia86cc

联系电话:13501241315

联系人微信号:john92703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