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 | 如果生命没有知觉,才是最大的损失

马可 | 如果生命没有知觉,才是最大的损失

今日美术馆 内地男星 2021-09-06 20:31:38 409




她是知名设计师,艺术家,更是一位品牌哲学家,她是马可,一位16年如一日,身体力行践行自己生命价值的社会企业创始人和跨界艺术家。
 
2006年,正值消费主义在中国盛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可创建了“無用”。与消费主义不同的是,“無用”更加强调慢节奏,感受物件背后的情感温度和人文价值。無用像是一个转化器,将所谓无用的东西转化成有用的东西——艺术家马可将中国传统手工艺结合国际设计理念,创作出一系列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富有美学思考的产品。


马可是一位时代的先知者,她用自身对社会的敏感认知去定位设计的意义,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开办社会企业,以求索真正的生命价值。無用并非真的无用,它所代表的是一类不被物质牵绊的群体,在快消文化潮流下,無用为消费过度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份诚恳的、体面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作为“生生与共”展览的参展艺术家,马可带来作品《無用之土地》。在她看来“土地对于人类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更是人类生命的源头和归宿。”






马可是海内外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设计师之一,早年因创建中国第一个原创设计师品牌“例外”而广为业界称道。2006年,马可辞去例外设计总监职务来到珠海创立“無用”品牌,無用现已发展成一家致力与于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企业


2007年,马可作品“無用之土地”在巴黎时装周大获好评并获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奖。中国导演贾樟柯拍摄马可的纪录片《用》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同年,马可作品《大地之母》被英国V&A博物馆永久收藏。2008年,马可作为首位应邀登陆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在巴黎发布作品“奢侈的清贫”。2009年,马可荣获香港设计中心颁发的“世界杰出华人设计”奖项;2014年为台湾云门舞集创始人林怀民先生的作品创作舞衣;2016年5月作为中国国家馆参展艺术家,参加了第15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8年5月,用作为中国唯一受邀品牌参加WWD全球时尚论坛,马可发表主旨演讲《时尚, 人类的毁灭还是救赎?》。





 

TAM:马老师早上好,非常高兴您能够参加本次展览。展览主题“生生与共”与“無用”的品牌发展理念可有契合之处吗?

 

马可:“生生与共”从字面意思来讲,就是“共生”。“無用”原本是我工作室的名字,后来直接转换成品牌名称。“無用”并不像外界猜测来自于道德经中“无用乃大用”,它其实源自一个比较伤感的故事。

 

2000年以后,我经常去中国很多偏远的地方做关于民间手工艺的调研和探讨,去采访那些民间的手工艺人。在离开“例外”以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对传统手工艺的探寻中。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情感和精神上有所追求,手工艺之所以迷人,也是因为在制作的过程中带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是区别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最本质的特点。

 

与老手工艺人聊天的过程中,我告诉他们“我从珠海来”,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要从城市跑到山村里来拍摄。在他们看来这些老手艺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之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年龄太大没办法改行,不得不一辈子做手艺。他们经常问我记录这些“有什么用啊?”,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每次听到他们这种提问,我都会觉得非常悲哀。

 

马可作品, 今日美术馆, 2021年8月20日


传统手工艺在我眼里是人世间最温暖,最有人情味的东西,但在他们眼里却成了无用的东西。我一直在琢磨“到底这些东西就应该是被这个时代毫不留情的抛弃,还是说它背后蕴藏着深刻的价值?”当准备给工作室起名字时,“無用”这个词就自然就蹦出来了。我在“無用”的后面加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到底是真的无用?还是现代人看不到这个价值?

 

随着“無用”的慢慢发展,概念引申出尽量少去使用,有节制地使用,或者不使用。“無用”一直坚守:“尽可能的延长每一个物件在你生命里的时间,尽可能减少购买,尽可能不去占有更多的东西。”

 


马可


TAM:人类活得太自私了,我们鲜少真正考虑过其他生命的存在意义。我们的生命重心从来不是共生,而是属于人类的特权主义,“不占有”则是平权的。

 

马可:对。地球上这么多不同的生命,到底如何能够找到一个最恰当的一种方式,能够彼此和谐共生?無用:这个词好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答案,减少占有与购买,世界才能够容纳更多的生命,大家才能够彼此和谐共生。

 


人类不能因为自身的发展需求无节制的掠夺自然,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权力,如果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一定就是世界上除了人,其他物种都消失了。自然界中很多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是空前的,这些比人类更加古老的生物都在消亡,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必须要思考人类该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与地球上其他的物种共存,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话题

 

可“無用”工作室,珠海

TAM:之所以选择展出《無用之土地》这件作品,和“回归到土地”的愿景有关系吗?土地代表了怎样的生命力量?

 

马可:不管是人类,还是世界上所有的物种,归根到底都是从土地里获得能量和生命的。土地代表人跟自然的链接,是我们获得食物的来源,维系着我们生命。都市化的进程,让城市里所有的泥土都被覆盖了。如果一个人的一生当中都能够跟土地有非常密切和友善的连接,那么他一定会善待周边的一切。土地是孕育生命,孕育万物的来源,亦是人类良知的来源。


「無用之土地」the collection of "WUYONG" / the Earth

  马可 Ma Ke (2007)


土地很神奇,哪怕只是养一盆花,从花盆有限的土壤里也能看到生命奇迹。都市生活彻底切断了人跟土的直接联系,看不到生命的变化,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追求功名利禄,这非常可怕。

 

如今人类变成了异类一样存在的物种,跟其他生命没有任何连接,完全沉迷于人工世界。失去了真正的生活,对生命没有感知,无论做什么职业,取得多大的成就,都失去了人最本质的东西。你的生命没有知觉,这才是最大的损失!即使能获得金钱、地位、所有的一切,都不能弥补你作为一个地球上的生命,与地球彻底中断连接的这种损失!

 


马可作品, 今日美术馆, 2021年8月20日


TAM:太对了。我们被各种人造物包裹得严严实实,早已感知不到地球的脉搏,那种令人动容的、令人心潮澎湃的自然带来的震颤。什么是伟大?造物主创造的这个世界便是。抛弃掉最伟大的自然,转而把无限大的Ego投入到无穷尽的“人造”事业之中。何为有用,何为无用?我只看到无限的迷失。

 

马可:为什么要做“無用”,为什么要做手工的东西,就是因为我觉得“無用”,相当于一个纽带,能够帮助都市的人跟自然、跟万物建立真正的连接!很多城市里的人从小到大都没有接触过土地、原野、麦田,从未见过那种没有被人类改造过的自然。尽管城市里有公园,但这些都是人为规划建设的,它并不是真实的自然。我所说的自然是从来未被人类干预过的原始,旷野大地是什么样子?山是什么样子?

 


TAM:对自然的敬畏,在您的设计中从来都不曾缺席。设计师和艺术家这两种角色对您而言有何不同?

 

马可:对我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艺术家还是设计师,这个头衔都是外部对我的定义。在社会上只要你做出一些对外展示的东西,比如说设计服装,或者是以服装为载体的艺术创作,大家就很容易给你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我从来不去想我是设计师还是艺术家,这些身份对我来讲没有界限,没有差异,也没有意义。

 

不管是我在“無用”空间里精心制作人们日常生活穿的实用衣物,还是我即将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对我来讲,其实背后的价值是一样的,都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探讨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应该怎样生活才能让我们和其他万物生灵和谐共存?

 



马可作品, 今日美术馆, 2021年8月20日


TAM:您目前的生活状态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勇气踏出去这一步,放下世俗标准,您是如何做到的?

 

马可:“放下”的前提是你最看重什么,人对自己最看重的东西不会放下,相反,人们并不会对一袋垃圾恋恋不舍。当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放下其实很简单。人不能太贪婪,什么都想要,最后就什么都会失去。

 


以小孩子在沙滩上堆城堡为例,在堆城堡的过程中他完全沉浸在这件事情上,不会考虑如果涨潮就会把他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成果全部覆盖。为什么他会乐此不疲的堆城堡,因为他追求的不是结果,只是过程。


在做创作的时候,我在乎的是整个过程——事物完全融为一体,忘却周边的一切。当人有这样的一种感受时,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即使海浪把城堡全部都冲刷掉,又能怎样?有些经历没有留下实物性的东西,但很多经历、感受会慢慢构成你这个人,最终构成你的精神人格。


 

TAM: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每天都匆匆忙忙,没有自己的目标或目标太多了。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迷茫。教育里缺少有关“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事情”的讨论。

 

马可:是的,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当问不同的人,“什么是你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很多人半天都回答不出来。即便他能说出来,你会发现他的所说和所做并没有统一。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是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生命的意义所在,而不是学习和掌握多少种技能。

 

马可作品, 今日美术馆, 2021年8月20日


TAM:很多人曾经以为得到物质上的满足才会快乐,但后来发现,真正的幸福是回归本心、追求真正喜欢的东西。

 

马可:所以我一直觉得,一旦陷入到对物质、名誉的追求,其实人的生命就真正跟幸福告别了,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给予的,一旦外界不再给予,立刻会产生烦恼。这种烦恼就是佛法说的求而不得。我所有的追求都是自己的努力可以决定的事情,自然就没有烦恼,只需用心去做。从小就是一个有着非常清晰精神追求的人,精神远大于物质,这一点救了我。在一直追求精神成长的过程中,物质反而随之而来。



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只有物质建设到达一定程度,才有资格谈精神追求,我非常反对。有人太过看重物质,才会一直没办法建立精神高度。精神占比越高,物欲自然缩小。

 

人对物质的要求可以很少。一个安静的房间,可以自由畅快的呼吸新鲜空气,就可以创作了。饮食上少而精,品质好的食物不需要吃太多,也可以满足日常需要的能量。


房子够用就行了,太大反而还需要花时间去打理。车子、手机、电脑,只要它们还能使用,我就不会换。每天步行上班,尽量减少碳排放。欲望缩减到最低的状态,不做物质的奴隶,才能腾出时间实现精神成长。





「無用之土地」the collection of "WUYONG" / the Earth
  马可 Ma Ke (2007)

 


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迷失了。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永远别忘记,生活才是我们生命里唯一最值得追求的事情。怎样能好好吃饭,怎样能好好睡觉,怎样能给周边的人带去希望和正能量?在一切行动的过程中,不对自然生态带来任何的破坏和污染,就是有意义的生活。



策划   高涵    采访   张瑜洋    统筹   李璐言
 

























8月21日“生生与共-数字时代的艺术与科技展”即将在今日美术馆3号馆开幕。马可为本次展览带来《无用之土地》系列作品。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AI科技家电COLMO联合主办,双方旨在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与多位艺术家共同探讨艺术、设计、与生命的关系,将艺术家的观念精炼地展现出来。


《无用之土地》这组作品背后的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自然,对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类终极的关怀,是马可一直在创作中贯彻的理念。“无用之土地”无比具象,又无比抽象。马可说:“土地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作品,无所谓对错,它只是一面镜子,反映出观者的内心。”



生生与共:数字时代的艺术与设计

策展人:晏燕

展览总监:刘树慧

参展艺术家:董功&李怒,邓悦君,李涛,马可,隋建国,郑达,张周捷


正价票 60元/张

(任意开放日使用


优惠票 40元/张

(任意开放日使用,详情见购票须知)



展览时间:2021年8月21日—10月8日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 3号馆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