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到底有多野?

姜文到底有多野?

留几手 内地男星 2019-07-23 21:01:38 202



提到姜文,你第一想到什么?


行走的雄性荷尔蒙?《芙蓉镇》里影帝级的精湛演技?因为《鬼子来了》被禁导5年的大师级导演?还是暖黄的阳光、激昂的音乐和让人看不懂的缭乱剧情?


▲《让子弹飞》剧照


事实上,除了是公认的好演员、享誉全球的名导和鬼才编剧,姜文本人比我们看到的形象更“德艺双馨”,散发着一股浓烈的凶猛野性。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姜文的野味世界。



01

京骂十级,好怼记者



人人皆知,姜文脾气暴躁,爱骂脏话。


京味十足的粗口是姜文的野性形象之一。刘嘉玲拍了《让子弹飞》后说,姜文在拍戏时,会对男演员扯着嗓子吼骂。



此外,他还有个口头禅——“他妈的”。


这种粗鄙之语从他口中说出来特别带劲儿,还带偏了一起拍戏的老外。


▲《侠盗一号》主演之一。


姜文的电影也继承了“粗口”的癖好。


在如今弘扬精神文明的社会,脏话是一种禁忌,很多电影为了通过严格的审查,都在有意规避脏话。


但姜文知难而上,始终努力维护电影中脏话的存在。


▲《阳光灿烂的日子》 ,主角们嘴边常挂“我操!”、“你丫的”等脏话。


或许对姜文来说,脏话是对语言规范的挣脱,是对传统的离经叛道,不仅可以宣泄一种嚣张的男性气息,还能表达出冲破束缚的强烈快感。 


回想我们看电影时,电影里夸张的骂腔不但没有令我们反感,反而帮助我们深度释放了情绪。


 ▲《让子弹飞》中主角们与“他妈的”形影不离。


一般来说,明星都会讨好记者,让自己的采访报道好看点。但姜文不一样,不仅不配合,有时候还回怼记者。


姜文是采访界公认的泥石流。


面对问题,姜文总是不正面回答,顾左右而言其他,然后不由分说把你拉入他想谈的话题,拔高交流维度,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压迫感。


曾经一位女记者就随口说了一句“杜可风是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姜文立马打断并教育她:


“根本没有谁是谁的什么这个说法,没有杜可风的参与,根本就不可能有你说的那个人。杜可风是出色的摄影师,也是出色的艺术家,你这样问很可笑,也很弱智。”


据说当场把那个女记者给说哭了。



记者在提问和解读时,姜文会常常打断并一连串反问,然后一顿说教,就像老师给学生上课似的。


《凤凰娱乐》的一个记者就实在受不了姜文这种答非所问的风格,直接对他说:“您能严肃地回答我一个问题么?”


姜文则漫不经心地回道:“哎,我不严肃吗,你觉得我不严肃吗?”记者诉苦:“这样的专访我没法交代。”姜文愣了愣说:“没法交流你赖我?”


▲“质疑电影晦涩难懂”是姜文的一个雷区,特别是说《太阳照常升起》看不懂,姜文会立马暴躁,然后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


姜文让记者骑虎难下的新闻很多,其实他不是虚张声势,也不是故意和记者作对,而是身体里有一股与才华相匹敌的傲气。


有实力的人就是能傲得理直气壮,我想答就答,想说啥就说啥,不服憋着。



02

就是要站着把钱挣了



这是一个商业大于艺术的时代。


在娱乐至上与商业化大潮下,不管是新锐导演还是功成名就的导演,很多都向现实低头,放弃内心对艺术的追求,开始按商业大片的套路出牌。


虽然知道人们更喜欢情节简单、直白化的好莱坞商业大片,姜文依然坚持自己的审美,只拍内心想表达的东西,不管观众看不看得懂,难不难受。


从1994年到2018年,姜文在二十余年里只拍了6部电影:


从一上映就获得追捧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被禁播的《鬼子来了》,从《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惨败至《让子弹飞》的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再到几乎一边倒“差评”的《一步之遥》,以及去年毁誉参半的《邪不压正》。


▲民国三部曲中,《一步之遥》是姜文评分最低的电影,但姜文却说,《一步之遥》是他最好的电影。


姜文始终怀着一股对艺术的敬畏。在他眼里,电影应更多考虑的是艺术性,而不是商业性。


作为导演,他出道即巅峰,导的第一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票房口碑双丰收,同时扬名国际。


1995年,在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全球十大佳片中,《阳光灿烂的日子》位列第一。


▲《阳光灿烂的日子》当了五年中国票房冠军


但大众记得更多的是,看不懂的黑色幽默和满屏喷溅的荷尔蒙。


为了表现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姜文将人们追捧的娱乐性和精英们追求的艺术感包裹起来,频繁在电影中采用凌乱的叙事节奏和浓烈的荒诞感。


这种表现风格常让人们大呼看不懂,认为姜文完全是在自嗨。


但姜文对电影艺术的追求始终是清醒的,认为电影就是借小说的壳,还导演心中的魂。


▲姜文曾说:“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如果你不表达自我,你表达谁呢?”


他只是在用自认合适的方式,去述说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比如揭露与批判国民愚昧、奴性、麻木不仁、看客等众生相。荒诞不是可笑,是接近本质的东西。


就像他早年提醒冯小刚时说的:“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它也得是酒。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即使是“电影界老炮儿”冯小刚也对姜文赞赏有加。


这里不讨论姜文拍的电影好不好,艺术这种东西见仁见智。


但姜文对电影的独创审美,以及一种独立于社会而勇往直前的态度,值得我们的敬畏。



03

“壕”情千万丈,逼“疯”久石让



姜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


在电影圈里,一直流传姜文“为达目的,不计成本”的较真劲儿。


《邪不压正》中,为了完美还原心中的北平,姜文在云南搭了4万平米的实景屋顶。


一砖一瓦都找北京的式样,群众也是从北京运过去。


▲拍戏时屋顶的瓦跑一次就碎一片,必须持续不断用新瓦铺上。


当然,这也不是姜文第一次如此烧钱了。


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时,里面有一个男主角送别父亲的场面,只有三行字,姜文却拍了15天,调用了20辆坦克,十多架飞机,拍了将近4个小时。


这部电影还让姜文以拍摄25万尺的胶片创下国内记录。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啥概念,换另一种方式说,一般导演所拍的电影耗片比大多是10:1,而姜文当时的耗片比达到23040:1。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光是拍出这张米兰的照片,姜文就让摄影师拍了4天,最后从两万多张照片里挑出来一张。


这类的“轴”不胜枚举。


《鬼子来了》里,为了拍出砍头特效,特地从美国进口能滚动拍摄的特殊摄影机。《太阳照常升起》300多平米的藏式房屋和数十吨鹅卵石,都是从千里之外用卡车和铁甲船运来。为了在《一步之遥》的火车上制造出一片金色沙滩式的温暖,他碾碎了几卡车玉米......


▲《圆桌派》里,主持人问他为何这么“难搞”,他说为了“对”。


姜文不仅力求养眼,还养耳,为此他狠狠折磨了一把久石让。


久石让,大家都懂吧,一代音乐大师,你一定听过那首让整个世界如雷贯耳的《天空之城》。


当年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时,耗巨资请久石让来帮忙配乐。但两人的合作并不一帆风顺。


▲中间是久石让。


因为姜文拿着莫扎特的曲子给久石让听,让久石让写一个比莫扎特更牛逼的,多次让久石让崩溃。


向来温文尔雅的久石让还一度气愤到将香烟扔在钢琴上,差点跟姜文干起来。


不过,久石让最后还是交出了满意答卷。


用姜文的话说,“久石让创作的音乐就是比莫扎特好听一些”,以至于他在《太阳照常升起》用完后,又在《让子弹飞》用了一次。



姜文之所以这么“难搞定”,是因为他清晰懂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像我们请别人装修房子,当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就会明白沙发应该摆在哪里,是什么样,多大,带什么颜色。


坚决不凑合,这是对自己,也是对电影艺术的尊重。



04

外表大张飞,内心小李白



姜文虽然长着不拘一格的模样,高大鲁钝、头大眼小,还有一双硕大无朋的招风耳,但血液里却留着狂狷的诗意,粗中带细。


先说他的不拘一格。在业内,他有个“画火柴人爱好者”的外号,是因为他画的电影分镜头手稿。


在这之前,我们先看看其他大导演画的分镜头手稿:


张艺谋《英雄》画的分镜手稿,和本人性格一样,规规矩矩。



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画稿,颇有漫画大家的风范



冯小刚《1942》的画稿,技巧卓群,不愧美工出身。



然后是宫崎骏的,科班出身,就更不用说了。



最后,轮到我们的主角姜文出场。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分镜图


怎么样,惊不惊喜?


姜文果然没让我们失望,霸气尽显,在青年导演看着其他大导演的画作,就快熄灭导演梦的时候,他重新为他们点燃了蜡烛。


但是,姜文粗犷的外表下,有着极高的艺术审美和知识水平。


他酷爱历史,喜欢将对历史的偏爱和思索带入作品之中。


在他的电影里,历史始终作为一个独立的角色存在,或显或隐,催化着每一个人物的命运。


遍历姜文的作品,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他对历史的偏好。甚至有人说,姜文的几部电影拍出了半部中国近代史。


▲姜文认为,历史对你来说是一个可借助的东西,但是你表达的一定不是历史本身。


生活中,姜文还爱听古典乐,写写小文。


在如今互联网发达,追求效率的年代,姜文却选择写信的方式给周润发和葛优,邀请他们出演《让子弹飞》。


大家可以品品这两封信,先是写给发哥的,我给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发哥,我有一个很牛逼的剧本,然后给你搭了一个很大的舞台,牛逼的你一定能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光芒!然后一顿吹捧,说发哥有曹操的雄姿英发,又有周瑜的英雄盖世,最后强调,万事俱备,只“欠”发哥。



发哥也很风趣,说自己看完后就哭了,因为很久没有男的写情书给他。泪中又带有一点怕,虽然知道姜文也有老婆,但隐约觉得姜文对他还有别的企图......


在写给葛优的信里,姜文甚至使出了“美男计”。


除了一贯的“牛逼的剧本等待牛逼的你”,姜文还说,如果葛优来,自己可以“愚弟陪床”,够不够野?



看看这两封纸短情长的信,言辞恳切、文藻优美,幽默又不失深度,我们可以一窥姜文的学识。


正如他自己说的:“我什么都是,唯独不是一个低俗的人。”


这就是姜文,上得了殿堂招摇,下得了大街爆粗,一个极具黑色幽默的“诗人导演”。


事业上功成名就,无论演员还是导演,都站在了金字塔的顶上。


生活中内心敞亮,随性痞子与细腻诗人共存,集同行、巨星、群众和官员的万千宠爱于一身。


对这么一个另类矛盾又才华横溢的人,我们无需过多评价,只需一句:


“真他妈的野!”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