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演先生”:从侯官走向世界

“天演先生”:从侯官走向世界

白鹭洲知政 日韩男星 2024-01-06 19:23:06 201

“天演先生”:从侯官走向世界

——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观察


他有一方印为“侯官严氏”,最常用的署名是“侯官严复”。


侯官,是福州的古称。被誉为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就出生于福州城墙南边、闽江北部的苍霞洲,留学英伦、学贯中西,译著启智、传道授业、办报兴学,1921年长辞于三坊七巷郎官巷20号。


“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发生关系者,复其首也。”梁启超曾这样评价这位杰出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图源:东南网


今年是严复诞辰170周年。1月5日,由福建省政协主办的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详见报道:福建省举行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来自北大、清华、复旦、南大、厦大、中国社科院等海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会聚一堂,深入探讨严复科学与爱国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



以笔醒山河



“严复的一切寻求、一切进取、一切成功都是与其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分不开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早在马尾船政学校结业前夕,严复就与同学联名写信表明爱国心迹:“生等愿尽所能为国效劳。”


船政学堂旧址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甲午战争爆发后,他痛定思痛,艰苦译著。“为了适应甲午战争后的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要求,严复将近代以来的译事拓展到社会政治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指导现实的政治改革。”在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上,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说。


“通过这些作品,他试图证明西方的财富和权力主要不在于西方的技术进步,而在于这些技术背后的思想和制度。”会上,台湾学者、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黄克武说。


约在1895年至1896年之际,严复买到赫胥黎的文集第9册并开始翻译;1896年10月,严复把《天演论》译稿给了梁启超,梁启超复诵十数遍,“不能释手”。


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手稿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1898年,《天演论》正式出版,引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唤起国人自强保种的危机意识,犹如一声惊雷,划破中国近代思想的夜空。著名作家曹聚仁说,他读过近代以来500余种回忆录,发现这些人“很少不受赫胥黎《天演论》的影响”。


赫胥黎、亚当·斯密、穆勒、斯宾塞等人的西方名著经由严复译介,对当时和后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救国真理的第一代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爱国主义和追求真理的思想,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他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学的严肃态度,代表了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走过的道路。”1993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言中写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及福州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严复思想的研究和弘扬。1997年12月,他为“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2001年11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亲自主编了《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并写了序言,对严复的爱国情怀和启蒙思想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时至今日,严复的科学与爱国思想仍不过时”。


长期以来,福建先后多次召开纪念大会,成立严复学术研究会,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出版了《严复年谱》《严复大传》等学术精品,在海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为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严复的一生首先是爱国者的一生,他始终坚守爱国之心、践行报国之志。”省委主要领导在大会上指出,纪念严复就是要大力弘扬严复的爱国主义精神,锤炼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品格,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以教启民智



除了翻译,教育是严复报效国家的另一着力点。


严复学成于现代教育。他游历欧亚诸国,又历经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深切体会到中西方近代社会的巨大差距,认为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在教育,要实现强国富民首先要革新学术和思想,由此确立了通过知识传播和教育改革振兴民族的理想,率先提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思想。


作为教育救国的标杆,严复先后执掌北洋水师学堂、复旦公学、北京大学等教育机构,以其会通中西的学识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极大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的严复雕像 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1905年,严复来到上海,带着教育救国的信念,协助马相伯先生创办复旦公学,并于1906年就任第二任校长。


“他特别重视通识教育,除本国语文、历史、文学、哲学外,还开设物理、数学、化学、地理等课程,他重视吸纳西方先进的知识体系,所用教材既有中国经典又有外国教材,课堂教学既有国语又有外语,并请美国武官来校教授体操。”在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时至今日,复旦仍然在书院制度、“2+X”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学科交叉、中外合作上继承着严复先生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复旦公学校门 图源: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严复先生对北大倾注了极大心血,在北大发展史上具有深刻影响。1912年,面临学校被停办的困境,他带领师生据理力争,先后上《论北京大学校不可停办说帖》《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改变了北京大学的命运。”大会上,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同样深情回顾了严复对教育的贡献。


《分科大学改良办法说帖》(局部)图源:福建纪检监察


京师大学堂 图源北京大学官网、学习强国平台 


在北大任职期间,严复提出大学“理宜兼收并蓄,广纳众流,以成其大”的办学方针,造就了北大兼容包容的教育理念。他大力整顿校务,在师资聘任、学科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革新举措,让北大焕发出新的生机。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围绕高素质人才和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高度,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与会人士认为,严复当年的办学理念,对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继承和发扬。


“严复先生当年的办学理念和治学风范,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今天纪念严复先生诞辰170周年,就是要更好地思考、继承严复先生‘开眼看世界,以笔醒山河’的思想和事业,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金力表示,当前,复旦大学正围绕“教育强国打头阵、自主创新当尖兵”目标,按照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聚力构建一流大学创新体系,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样,多年来,北京大学继承和发扬严复一心为国、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对严复在翻译事业、教育事业和思想启蒙等方面的贡献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北大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财富。


阳岐严复故居 陈暖/摄


龚旗煌介绍,北大还设立了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严复班”,通过小班教学、跨学科学习和团队研究,努力培养具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至今已招收6届。更有一批又一批的北大师生,实地参访和调研严复故居、严复纪念馆等处,感浩然之气、悟爱国之情,不断树牢推动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



以融促发展



严复与台湾情缘深厚,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共同纽带,其后裔在台湾枝繁叶茂,一直推动着海峡两岸的和平互动。


5日,严复后裔宗亲等参加大会,并宣读了严复亲属代表、严复孙女严倬云的书面致辞。


“祖父的开阔思想和强烈爱国、爱人的胸襟,是严氏家族代代相传的重要资产。”严倬云认为,祖父所留下的许多珍贵精神财富,经过重温和学习,可以为未来提供崭新思考。


面向未来,福建正以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己任,充分发挥福建独特优势,精心打造两岸交流品牌,为促进两岸同胞民心相通、心灵契合,早日实现祖国统一贡献智慧力量。


融合的思想,亦蕴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之中。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包括严复在内的无数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


严复学贯中西,主张中西融汇、古今贯通。在对现代化的探索中,他既看到中西学之间的差别,又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会通”。可以说,“融”是其思想的一个关键字。他认定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耐久无弊”“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坚信中华文化必能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此,大会主办方表示,要传承和弘扬严复兼容并包的文化态度,始终坚持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思想品格,找准服务文化强省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挖掘八闽文化精髓,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同日举行的“严复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得到全国各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会前共收到相关论文59篇。


研讨会上,专家围绕严复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严复译著与中西方文化交流、严复教育强国思想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严复与中国近代海军的建设、严复新资料手稿的发掘等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严复思想研究的最新成果,探讨了严复在哲学层面对中华民族现代国家建设问题所做的深层次思考,充分肯定其开辟了一条通向西方又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崭新道路。


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当前,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传承和弘扬严复先生的思想和爱国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图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建设方兴未艾。我们在严复诞辰170周年之际举办相关学术研讨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展现严复的历史面相,传递严复的思想火炬,以严复研究为着力点,多角度推动三大体系建设,而且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多的历史借鉴与智力支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杜继东表示。


文字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记者 林清智 林宇熙),图片来源:“闽人智慧”编辑部《170年前,中国近代“超级大V”在福建出生》、东南网、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纪检监察、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等


往期推荐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