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3月18日,我看到一条热搜是#你可以永远相信迪丽热巴的演技,还“连买带送”了一道选择题,设置了两个无差别选项,“一直相信”和“永远相信”。
本意是想借此去和大家聊聊这种完全不匹配实际业务能力的演技营销,但和编辑部的大家讨论了一下,发现还是那些老生常谈。无非是对观众不公,对艺人反噬。
更重要的是,能看到我们推文的读者,本身就明白这些道理,我们也没必要再去反复说道,不明白这些道理的多是粉丝,也不会听我们说。
所以,讨论到最后,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我们来当这个“反噬”本身——
你说你演技炸裂,我们就专门写这篇文告诉所有人,这件皇帝的新衣,你们穿得有多好笑。
今晚,我们就专门聊聊热搜上可以“永远相信”的迪丽热巴的演技,是否值得相信。
当然,我们针对的永远并非一个具体的艺人,而是那件新衣本身。
一
配音,台词
我们都知道,演员专业功底的体现有四个方面,声、台、形、表。
那我们就合到一块先聊前两方面,“声”和“台”,这也是传达表演信息最直接的途径。
台词技巧里有这样一条标准:
“好的台词技巧是有逻辑地传达文本信息,准确地揭示规定情境,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声音背后的情感、角色的个性与思想,塑造出一个立体鲜活的人物。”
由此可以推断,对于演员台词功底的要求,最起码也有两个。
一个是最基本的,字音纯正、清晰度高、有穿透力。
更高一层的,是要靠音高、音量、音长、音色四个要素来实现语言艺术的感染力,传递情绪,让观众共情。
两者合一所达到的效果,就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里说的:
“当演员思考了,分析了,体验了整个角色,在他面前展现出了一种遥远的、美丽的、引人入胜的远景之后,他的言语才会变得有远见,所能讲出的就不是一些个别的字句,而是完整的思想和复杂的长句。”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迪丽热巴的台词功底。
首先,粉丝们都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迪丽热巴在很多剧里都是采用的后期配音,她在大多时候都没有达到原声出演这个基本要求。
再来看她为数不多的原声剧,就可以大胆推测,大量使用后期配音背后的非技术原因。
我们在写《幸福,触手可及!》这部剧时,就说过她在台词方面的一些问题。
第二集里的一场戏,是她在饭桌上向爸妈交代自己和未婚夫分手的事情,母亲和她都有一段表现着急情绪的台词。
母亲这个角色,对于台词有很多细节上的处理。
她着急打断了女儿的托词,语气急速,用不同重音重复主语“你”,再深呼吸,落到“这”的尾音,又着急又担心。
迪丽热巴这个角色看见妈妈因此发病也着急起来,但她对于台词没有任何处理,只是不断抬高音量去叫“妈”,最后要给出新的信息让妈妈不要担心时,语调又越来越平,情绪走低。
两相对比,就能明显感知后者的台词功底。
后来我又去看了一下这部剧(不得不),仍然发现了不少问题。
第五集里有一场戏,是她给露娜送去第二套礼服。
整段台词要传递的信息有两个,一是表明自己十分清楚露娜对自己的成见,再者表达自己在清楚敌意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职业操守。
所以在说清楚事情原委的同时,观众本可以从这段声台表演里,感受到这个角色内在的倔劲,有对别人的,有对自己的。
但是迪丽热巴在这段声台表演里,从头到尾都在工工整整地断句,没有任何音调变化,加上她并没有特意去处理自己偏乖巧的音色,最后出来的效果,就像一个客服。
倔劲呢?没有。
所以,如果仅仅因为台词听得懂、听得清,就能够被定义为“永远相信的演技”,那每一个专业客服,粉丝们都可以永远相信。
二
形体动作
在聊这点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件事,声台形表里的“形”不是说外貌有多美、身材有多好,而是指形体动作,或者更具体地说,是形体表现力。
什么是形体表现力?
“演员在表现人物时能通过外部表现形式(外部动作)细微地、准确地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动态。”
可以明确这样一点,形体表现是要传递信息、传递情感,最终目的是塑造人物,帮助观众去理解人物、共情人物。
这也就要求演员要用想象力和细腻的肢体动作,让动作情感化,表现人物。
那我们再按照这样的标准来看迪丽热巴的动作表现。
《一千零一夜》的开始就是一场她“被分手”后在雨里的哭戏,为了表现人物的难过,迪丽热巴是怎么处理的呢?
先是跺脚,又很无力,接着蹲在角落,拍打胸口。
当然,粉丝们也可以坚持自己喜欢这种古早的表演方式。
这场戏也好歹表明她在努力表现人物的难过。
那接下来的这场,还真猜不出她究竟想通过这个动作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她看见男主转身离开,想走向前叫住他,却扑了空倒在地上,顺势一直趴在原地,交换抬起左右腿。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三生三世枕上书》。
这类奇幻剧依赖于特效,要求演员在很多时候都要在绿布前完成无实物表演,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
这反而放大了迪丽热巴的演技短板。
有一集是她饰演的凤九,无意闯入了禁地山谷,迎面过来一只“老虎”。
她木讷地看着“老虎”走过来,然后瞪大眼睛,捂住嘴巴,最后才起身扑腾着双手双脚跑开。
整个动作设计都在维持着迪丽热巴及其饰演角色的可爱,但完全忽视了具体情景下对于害怕、畏惧等具体情绪的要求。
三
面部,眼神
严格来说,面部表情也是肌肉动作的一种。但是,面部变化作为情感最外显的表现方式,加上在我们的“看脸”时代,外表吸引力又成为作用着演员职业生涯的关键因子,所以这一点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说。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看脸?
好看。
但这里的“好看”一定是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是颜值时代附加的“长得好看”,另一个才是更重要的、关乎演员表现能力的“好看”——
“面部表情通过眼、耳、鼻、喉、口以及脸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当情绪、情感发生时,总要伴随着一定的表情动作,从面部表情和神态中就可以读出他的内心。”
对于专业演员而言,外表只是角色的外部特征,与演员的表现能力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演员要做的,是要用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让观众心理对角色本身产生直接感应。
同样,我们再来看迪丽热巴的面部表演。
不否认的是,迪丽热巴的脸庞在流量市场里具有很高的地位,外貌符合主流审美,在早期作品《阿娜尔罕》里,没有滤镜和妆容的条件下,她的外貌都是肉眼可见的出众。
但是,在近几年不断输出的流量作品里,美作为她的优势的同时,也成了她的局限。
可能是片方要她这么演,也可能是她自己已经习惯了这么演。
为了保持这种外貌上的“吸睛”,反而选择僵化一个人物的自然表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颜值化的类型表演。
所以你会看到,她在很多作品里,整个面部表情,在动的只有上半截的眉毛,和下半截的嘴巴。
比如《长歌行》里,发现家里满是血迹,亲人被杀害时的神情:
进而是发现自己阿娘被害时的神情:
第三集里,男主为了给迪丽热巴饰演的纪云禾疗伤,拔下自己鳞片。当纪云禾知道鲛人拔下鳞片会刻骨噬心时,面部表情中没有愧疚和忧虑的细微展现,反而是木然的。
再比如,纪云禾和兄长少谷主本是竞争对手,但兄长为了救她,打死了自己的随从。
该有的意外、惶恐以及对于对方情愫的猜疑,都没有在迪丽热巴的表情里得以流露。
主角反倒败给随从这一配角,后者在临死前的神情、目光和眼泪中,很清晰地交待了自己的困惑和最后的不甘心。
其次,是眼神。
在所有面部表情中,眼睛是最生动、最细腻、最复杂、也是最富有表现力的。
“我们心中的一切信息都可以通过眼睛的千变万化表现出来,因此眼睛也承担着传情达意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夸一个演员的演技时,也通常都会用到一个词,眼技。
好的眼技,是在没有其他肢体动作,没有台词的情况下,都能让观众知道人物在此时此刻的内心波澜,并且预测接下来将要采取的行动。
迪丽热巴在表演时也知道眼睛该看向何处,也知道微笑时眯眼、轻蔑时斜眼。
但她忘了眼睛是会说话的,她的眼神往往是无神的,空洞的,而且在特别喜欢对五官进行特写的颜值剧集里,这个问题会被无限放大。
《长歌行》里就有很多对她眼睛的大特写,但这对于迪丽热巴来说,并不是加分项。
当她得知自己信任的二叔伏诛了自己的家人时,在被放大的眼睛里,我们根本察觉不到这个角色该有的情绪。
而我们来看二叔这个角色,那种茫然混沌的情绪,不靠台词,只用他涣散的目光就能传递。
在《你是我的荣耀》里也有这样的问题。
中间有一场颁奖典礼上的娱乐赛,这是乔晶晶前期所有行动的原因,对于她而言,这是一场重要的比赛,而且此时的她已经不是一个初次接触游戏的小白了,而是有一定经验和情感投入的游戏玩家。
但是,迪丽热巴饰演的乔晶晶在整个游戏进程中,都没有情感代入,赢了和平常一样,输了也没有情绪起伏。
这些问题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一种现象,路人在说演员让人出戏,粉丝也只能夸夸迪丽热巴人好美。
写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这篇文不针对艺人本人,只是针对这种现象,针对那件“新衣”。
“新衣”的加冕只会遮住真实评价,让演员停留在模式化表演,像上了发条般重复,不断磨损自己的想象力,失去新鲜感和纯真感,成为一个美丽的傀儡。
当然,粉丝还是有选择做“忠臣”的自由,摇旗呐喊“永远相信迪丽热巴的演技”。
但永远无法阻拦愤怒的旁人,拒绝相信,那看不见的“新衣”。
参考资料:
1.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
2.颜缤,《从<声临其境>看演员的台词技巧性》.艺术教育.2019,(11).
3.滴妮,《解读电影表演中的身体语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06).
4.玛利亚·霍恩、姜若瑜,《表演训练中脸部的再探究》.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