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先锋丨刘雨鑫:“疫”无反顾,不问风雨

志愿先锋丨刘雨鑫:“疫”无反顾,不问风雨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教育 内地女星 2022-12-16 21:46:55 105

“打起背包就出发”,当代人的理解往往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打起背包就出发”其实是一个简单的行军动作,贯穿着战士的历史瞬间,展现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作风,也体现着一种红色基因的传承。


在石家庄11月的抗疫过程中,就有一支“打起背包就出发”的队伍——他们就是河北医科大学第一批志愿者支援铁道大学小分队。


这些“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同学,3次转换支援地点,经历了由第一批志愿者到第三批志愿者的身份转换,服务时间长达20多天。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体现着忠诚、责任、奉献。


这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去书写,有太多的感动值得我们去铭记......今天研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我校研究生学院2022级学硕7班班长兼团支部书记、支援铁道大学小分队带队小组长——刘雨鑫

刘雨鑫


11月11日—11月16日

支援地点:长安区建安街道。

11月11日下午五点,刘雨鑫带领45人到达第一个支援地点,街道主任早早到达酒店等候医护志愿者们,办完入住后,一部分志愿者立刻前往社区开展采集核酸的工作。


在社区支援的日常工作是采集全员核酸、追阳等。由于每天晚上街道办才能制定出第二天具体的工作安排,志愿者们又需要凌晨四五点出发到社区,刘雨鑫都会让同学们先休息,自己熬夜等着任务通知,通知一到就立刻做出人员安排,不耽误后续工作。


每天早晨,她都是最早起来的那个人。由于各个社区来接志愿者的时间并不确定,刘雨鑫就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一直等候在酒店一楼,为同学们争取出一点宝贵的休息时间。

工作安排记录


几天的接触和工作下来,街道的工作人员非常满意我校志愿者的效率、速度与责任心,相互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11月16日中午,刘雨鑫接到学校最新的通知,需要带队伍前往荣盛华府隔离点进行支援,下午就要收拾行李转移,志愿者们抓紧一切时间完成收尾工作,下午约16时,带领同学们踏上了新的支援征程。

建安街道支援合照


11月16日晚—11月26日凌晨

支援地点:石家庄铁道大学临时隔离点

荣盛华府小区

11月16日下午四点,我校志愿者和医大一院的7名随队老师到达荣盛华府隔离点。


由于隔离楼长期未住人,区政府工作人员为医护们临时搭建住处,摆放行军床、发放一次性被褥、临时的洗漱用品等等。入住后才发现这一楼层的暖气是坏的,房间里只有10℃左右,冻得大家直打哆嗦。


居住环境的困难是大家意料之外的,志愿者们有的已经冷的受不了。不能让自己的同学冻着,作为组长的刘雨鑫一方面努力安抚大家的情绪,一方面切实向带队老师们反映情况,为大家争取电暖器和多余的被子。


晚上十点,铁道大学1000名隔离学生陆续抵达,随着隔离学生们的入住,并在当晚接连出现多例发烧现象。区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连夜与我校第一医院带队负责人、铁道大学领导开会商讨隔离转运方案,这场会议持续到凌晨三点才最终确定了方案,刘雨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体会到基层工作的辛苦与不易。


会议期间,一院老师和刘雨鑫为志愿者们积极争取到附近的酒店居住,有效改善了志愿者们的休息质量。


刘雨鑫回忆说:“我仍记得告诉大家转移酒店时的激动,记得同学们凌晨三点都没有睡等我的消息,记得同学们帮老师搬行李的身影,记得那个凌晨的街道,只有我们45位学生和7位老师徒步走去酒店。我不知那晚是如何让自己尽快镇定下来安抚同学们的情绪,如何有勇气站到最前面维护同学们的安全,如何坚持到深夜,只记得那晚的路灯很亮,一路上我都在想,这就是真正的成长吧,也是人生当中宝贵的经历,我也可以保护一群人了。”

半夜转运核酸异常人员


开展工作的前三天,隔离点要运送的紧缺物资很多。除此之外,1000名隔离学生的餐饮、日常生活的物资配送、垃圾转运、核酸检测都由队伍45名志愿者完成。志愿者们的工作经常需要连轴转,早晨五点完成核酸异常人员的转出工作,白天照常开展全员核酸采集、追阳等工作,到了深夜凌晨要再次将核酸异常人员转出,早晨六点要接着为隔离同学们送早餐。


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志愿者们累的腰痛难忍,有的同学难免会坚持不下去,刘雨鑫作为组长,每个任务都亲历亲为安排好、落实细,带领大家一起攻坚克难。每天完成所有工作后已是深夜,这时刘雨鑫还要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复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争取减轻志愿者们的工作量,多安排轮流休息的时间。既要对工作负责,也要为学生们着想,刘雨鑫切实向学校反映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争取学校支持。


学校在接到她反映的情况后,又抽调出16名志愿者前来支援,并给予了充分的人员和物资支持,让后面一周的工作轻松了许多。


在这9天里,志愿者们保障了隔离楼学生的一日三餐,运送了近800桶水200箱泡面200箱香蕉、成箱的垃圾桶和被褥等,跟随协助转出核酸异常人员上百名,最长时连续工作六小时不喝水不脱防护服,每天转运生活垃圾近百袋。


刘雨鑫每天都要对大家强调做好自我防护,在清洁区和老师一起盯紧志愿者们穿脱防护服的流程,为志愿者备全酒精、喷壶等消杀防护物资,向老师请教垃圾封口的流程并进行示范。


幸运的是,61名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实现零感染!经过志愿者们的团结奋战,大家努力完成了学校、政府交代的所有任务。

11月25日,我校第一批志愿者接到通知进入休整期,刘雨鑫带领队伍为保障铁大学子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在完成白天日常的任务后,志愿者们回到酒店休息。晚上十点,刘雨鑫又接到铁道大学的紧急通知,要求所有铁大隔离点学生进行有序撤离,希望得到医护们的援助。她立即通知志愿者们迅速集合,带着志愿者们深夜前往隔离点,配合政府和铁道大学完成了最后的撤离工作,凌晨三点小分队结束工作返回,为辛勤劳累、努力付出的九天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晚上连夜出发,前往支援


11月26日—12月1日

支援地点:长安区胜北街道、建安街道

11月26日上午,刘雨鑫接到隔离点区政府工作人员的电话,希望她带队援助长安区街道采集核酸的工作。在了解情况后,结合学校的安排,向校领导主动请缨,从第一批志愿者转入第三批志愿者,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26日晚,刘雨鑫带领小组再次“打起背包就出发”,前往胜北街道支援,继续开展社区采集核酸、追阳的工作。前期的经验让这个“背包小组”的成员们成长了很多,在工作中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重新回到社区的第一天,刘雨鑫就发现社区的口罩密闭性不是很好,脱防护服时的消杀工作不完善,增加了志愿者们的感染风险。对此她积极向学校带队老师反映,学校以最快的速度配备了口罩、酒精、喷壶、药品等防护物资,为同学们的安全增加了一层更坚实的保障。

由第一批志愿者转为

第三批志愿者

刘雨鑫为大家示范

穿脱防护服

刘雨鑫的付出被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的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感谢我的组长,敬佩她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平心而论,她做的工作是我做不到的,需要额外承担很多很多才能把大家都带领好、保护好。”


刘雨鑫也如实记录下自己的体会,“我很荣幸能够加入这场战斗中,在一线坚守的这21天里,有家人朋友老师的关心,有学校不断送来的补给,有同学们的互相鼓励。此次任务非常艰巨,但是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之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抗疫之旅’,很艰辛,但也很有收获。在工作之中我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同学们选择了包容和理解,感谢同学们对我的认可,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感谢这段经历,让我结识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朋友,让我收获了很多平日在学习中无法接触到的新知,让我锻炼成长了,我的工作能力提高了,遇见急难险重事情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一名新时代青年医学生所肩负的使命与担当。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的自豪!我将带着这次支援的收获,走的更稳更远。”

END


制作:研究生学院新媒体中心

编辑:刘晓飞、温瑞、李金灿、郭芳珍

校对:尹博文、王宏方

来源:河北医科大学新媒体中心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