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片场(xinpianchang)。
十一前夕,《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部“主旋律”献礼片,被称为国庆档的“票房三巨头”。甚至在公映前,预售票房就凭借口碑陆续破亿。
目前为止,《我和我的祖国》以9亿票房稳居第一名,其中的7部短片虽然不是个个优秀,但至少有可圈可点之处,各有各的观众群体。
《中国机长》是香港金像奖导演刘伟强+中国银幕硬汉张涵予的实力派组合,质量上有了保证也让人格外期待。
然而口碑争议最大的,就属《攀登者》了。
最早《攀登者》的预告一放出来,大家关注的其实都不是影片本身,而是给它戴上了“吴京新片”的标签,于是还没点映就引来了大量影评人和网友的吐槽……
但是也不乏有些媒体和业界专业人士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血有肉的故事,我的眼泪不值钱”、“全程不敢错过1秒”、“中国新类型电影”等等。
所以《攀登者》到底是不是大家国庆档值得选择的院线佳作?
虽然目前而言《攀登者》在三巨头中,不仅票房垫底而且评分垫底,但在厂长看来,《攀登者》却应是三部电影中最有深度的。
除了喜马拉雅山上的雪深之外,这部电影还深在哪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选择摄影机,还是选择生命?
相信大家已经都有所耳闻了,《攀登者》讲述的是根据这四个真实人物经历改编的故事。
1960年攀登珠峰,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与西南邻国的边境之争。
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划定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我们在边境谈判中有一个天然的劣势:中国人并没有登上过珠穆朗玛峰。
虽然从法理的角度上讲这并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是谈判中肯定是没办法理直气壮的:你说这个地方是你的,那怎么你们国家还没有人去过呢?
于是1955年国家紧急组建珠峰登山队,1960年贡布、王富洲、屈银华三人,在队友刘连满“搭人梯”的帮助下,成功越过“第二台阶”,首次实现人类从北坡登顶珠峰。紧接着61年就边境问题谈判成功!
所以说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绝对是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中国人的领土上,要留下中国人的脚印。
虽然解决了领土争端,但可惜的是,这次登顶没能留下影像资料,国际上不认。
其实也并非什么资料都没留下,只是我们登山队登顶时间是在凌晨四点,当时的光线根本不足以完成拍摄!
所以我们的队员只拍摄了一下自己的脚印,和周围一些模糊的影像,然后这就成为了西方人的质疑点。
不过我们当时在山顶留下了“物证”:一面五星红旗、一座毛泽东主席半身像、和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王富洲等三人征服了珠峰。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
这段故事,单凭其史实的传奇色彩,就够从很多角度拍出好多大片了。
但《攀登者》改编选择的是一个贯穿全片的推进剧情发展的重要细节点,就在那个记录登顶的摄影机上。
片中的第一次登山,在“生命以秒为单位来计算的”危急情况下,吴京饰演的方五洲为了救摄影师曲松林的命,丢掉了摄影机。
后来的曲松林,听闻因为没留下登顶影像而不被国际承认时,他非但没有感谢方五洲,反而憎恨当时没有留下摄影机而牺牲自己。带着这样的遗憾,曲松林熬过了十多年,但他已经不能再登山了。
于是他像个“望子成龙”的父亲一样,把“即使丢了命,也要保住摄影机”的大山,压在了第二代登山人李国梁(井柏然饰)的身上。
所以说,摄影机,既是吴京和张译两个角色的矛盾点,也是两代登山人的矛盾点,更是贯穿全片向观众抛出的道德困境——
当摄影机和你自己,同时掉下山,你会选择自救,还是救摄影机?
往小了说,这是摄影机与生命的选择题,
但往大了说,这是“小我”与“大国”的议题。
在其他登山队共同为之奋斗15年的目标面前、在国家大义面前,最终的李国梁选择了牺牲小我,铸就历史。
这,就是《攀登者》隔着大银幕,想让我们感受到的爱国精神!
1975年,我们第二次登顶珠峰,终于用摄影机记录下了全过程,然后又挖出了当年的五星红旗、毛主席半身像和小纸条,并精确地测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8848.13米。
从此,世界上再也没出现过质疑的声音。
演员和剧情怎么样?
由于影片题材及体量的重大,上影团队一致认为应该“用实力演员支撑起实力电影”。
说到演员,就不得不提这两位。
吴京和张译。
“我是武行出身,他们都是实力演员,能搭好戏吗。”得知主演还有章子怡、张译后,吴京问了一句。
不得不说,方五洲这个角色,的确是颠覆吴京戏路的。
他一改之前钢铁直男的银幕硬汉形象,摒弃掉“世无难事,硬刚必克”的冲劲儿,饰演了一个知进退、懂温柔且会谈情说爱的登山家。
因此,吴京遭骂了。
但骂他的人不知道拍这部片子有多难。
吴京在2019年1月初就已经抵达岗什卡雪峰,并请了职业登山家做指导,进行了半个月的极寒训练。他亲自上阵爬雪山,冻得鼻青脸肿,其间因为缺氧病倒好几次。
像这样被埋在雪里面的场景太多太多了。
当然,他的亲身感受也很直接:
没想到,硬汉吴京,也有在困难面前喊苦的这一面,但即使这样,他坚持着拿命拼完了这部戏。
中间有一次,由于常年拍戏他腿上的旧疾复发,连长时间地站立都变得困难,吴京摆摆手,“嗨,没事儿”,戴上夹板,拄着拐杖接着拍。
这就是一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硬汉。
再说说张译。
“这个角色的难度在我的作品里起码排前三。”张译说,
曾凭借《士兵突击》里情感丰富的史今班长一角成名,之后又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将瘸腿小太爷孟烦了的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一回,他又演了一个瘸子——中国登山队队员曲松林,原型人物是当年登顶三人中的屈银华。
图为屈银华绑好冰爪正准备攀登北坳
60年时,为了克服登顶最难的“第二台阶”,屈银华脱掉了鞋子,踩在队友刘连满的肩上,打上了那个让他截去十个脚趾的冰锥。
张译在拍摄赤脚攀登“第二台阶”的时候,也是实实在在的脱了鞋光脚踩在雪上拍的。
拍摄的时候体感温度大概在零下二三十度……当你把脚放到雪上的那一刹那,就像熨一件湿衣服,“滋啦”一声,……就好像几把刀子在划你的脚,划你的脚心。一开始的几秒还可以扛,但超过大概十秒就不行了,站都站不住了。
我真正的几次大痛苦都来自喊“卡”之后,因为没有那只脚可以站的地方了,也没有鞋子,全是冰,我就直接摔倒在地上,把脚抬起来,那种疼是钻心的、喘不过气来的疼。
张译在采访中回忆拍摄过程这样说道。
后来的张译,就又瘸了。
而且这一瘸,基本占据了全片一半以上的戏份。
“反正,我印象中,所有作品里一共演了四五次瘸子,而且特别邪门儿,都是左腿。”听到张译这么说,厂长笑了半天。但也佩服他为了拍戏装瘸的毅力。
除了张译和吴京,井柏然和胡歌在拍摄惊险戏份时也坚持亲自上场。
其中有一场是井柏然从山峰上极速滑落并被绳索牵绊倒挂在山尖,他亲自演绎了这场惊险的段落,同时胡歌在进行一场从山上滚落下来的表演时,自己一遍一遍地“滚”了好几回,并主动向导演要求:“如果您不满意,您就直说,我再给你拍一条。”
应该说,一部电影中有那么一两个实力敬业的演技派并不新鲜,但《攀登者》的剧组绝对是个全体敬业的班底啊!
曾经到拍摄现场探班的陈道明说:“这是真诚的表演,处处都有充满力量的细节!”
到底该不该骂《攀登者》?
早在电影上映之前,就有人爆料称,“片方对《攀登者》粗剪版不满意”,于是请了本片监制徐克来救场,进行了重剪。
还有电影上映后,网上纷纷出现了大家集体吐槽“口型配音对不上”的问题。
厂长也一秒不落地看完了本片,客观地讲,网友和影迷们反映的问题,确实存在。而且是大篇幅的存在。
片中呈现出的不成熟的叙事节奏,以及“口型不对位”等,的确给观众带来很出戏的观感,于是有人把矛头,指向了香港导演李仁港。
李仁港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有点耳熟,但怎么也想不起他拍过哪些作品了。
那就对了!查一下豆瓣评分,自见分晓。
把一部如此重要的历史改编作品,交给一个20年没出好片的导演来拍。
这样看来,李仁港该骂,但《攀登者》不该。
且先不去吐槽导演的电影技术和审美水平,毕竟,《攀登者》之前的中国电影历史上在这个故事、这类型的电影领域上,几乎是一张白纸。
所以,朝什么方向努力、拍成什么样,全靠大家一起开拓。在团队其他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为影片创作倾尽全力之下,也有做得好的地方。
片中有一幕让人印象深刻,方五洲带领年轻一代攀登者首次向珠峰发起挑战过程中遭遇风暴,十几位队员将自己和梯子捆绑在一起挂在一块山石上,狂风暴雪肆虐整整一夜。
这场戏称得上全片的精彩之最,而在这场戏背后可以看出影片制作上的成熟,能将动作、冒险及现实故事完美结合,才有了令人震撼的这一幕。
再比如,为了呈现真实的登山全貌,上影团队特地请来气象专家、地质专家、中国登山协会专家等不同领域与登山有关的专业人士,为影片创作全面把关。
还比如,由于拍摄周期紧张,留给剧本创作的时间十分有限,本片编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在接到创作邀请后,从起笔到完成初稿,只用了两周时间。
阿来自己热爱登山,前辈登山者的事迹他也早有了解,甚至找机会见过许多当年的登山者,阿来和他们握手,经常伸出手,却发现对方袖子是空的……
所以,这样震撼的历史故事值得被写成剧本;
这样的电影,需要有人敢把它拍出来;
创造历史的英雄们值得有人将他们演绎!
正如《攀登者》的监制徐克曾说,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固然,一部电影可能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技术和制作。拍摄《攀登者》这部电影,其实就是整个团队要面临的8848,可能只是目前的中国电影还在攀爬最艰难的“第二台阶”。
我们等着中国电影会当凌绝顶的那一天。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