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个英语一般的人,
也明明是一个有些社交恐惧的人,
我竟然在马来西亚的一个酒吧,
用英语,要来了一首好听的歌,
就,还蛮神奇的。
这次去马来西亚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刚才你听到的这首歌了:
《Aku cuma punya hati》,演唱者的名字叫做Mytha,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歌手。
这首歌是我从亚庇加雅街一个小酒吧外面听来的,觉得好听,就越走越近。那个时候,整个酒吧都还没有客人,只有几个酒保懒散地在桌子前面抽烟闲聊。歌手还在台上开嗓热身,其貌不扬,看上去也只是随口唱唱。
马来西亚的歌手都好会唱歌哦,到副歌的时候,我被旋律一秒抓住。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勇气,找酒保辗转从歌手那里问到了歌名。
酒保还用英语跟我解释了这首歌的意思:我只有一颗心。东南亚的情歌都还蛮真挚热烈的,喜欢就是喜欢,没有那么多辗转反侧。
不过,听完这首歌之后我才发现,要完完整整唱一首东南亚语系的歌,除了要有迎难而上的厚脸皮,还必须要有给舌头打上蝴蝶结的勇气。哼哼就好,还是不学了吧。
“如获至宝”四个字还挺适合用来形容我初识这首歌时的心路历程的。
回酒店的路上,我在手机里的三个音乐软件里来回搜索这首歌,得到的结果却是:有,但因为版权问题听不了。
我有点怕。于是又尝试用酒店的智能电视上网,最后在Youtube上找到了这首歌的各个版本。马里奥一头顶出100个金币也不过如此吧。
原版的这首歌,前面2/3的部分都平铺直叙,甚至连歌手的唱腔都是维持在一个相似的声带震动区间,直到两分半之后,才有了比较明显的情绪起伏,我没有看歌词,只觉得有些难舍难分的意思。
之后还听了一个版本,一个长发小女生的翻唱,只一把吉他伴奏,声音比原版更茁壮一些,投入的样子,如清风徐来。
想来,马来西亚籍的歌手都还是蛮会唱歌的吧!
柯以敏有首《爱我》,1997年的歌。直到现在听起来,还能感觉到一种沉溺在云端的柔软,虽然歌词有点跟不上时代了,唱腔也老掉牙了,但在柯以敏每一个换气口,都能捕捉到她倾注的那些浓到化不开的情感。
无印良品,90年代的时候,安抚过多少纯情少年的心。即便是后来各自发展,光良的《第一次》《童话》也继续发扬青春年少的纯爱精神;品冠《疼你的责任》《那些女孩教我的事》,从需要人疼到学会疼别人,唱功平平,好男人的形象却也稳当。
同理可证梁静茹,那句“爱真的需要勇气”直到现在都还活跃在各大卫视跨年晚会的现场,梁静茹也一路坐着木船、月亮、南瓜车逐年登台,台下依旧是黑压压的一片歌迷,一字不落地跟着大合唱。
还有方炯镔、张智成、戴佩妮,新生代的像是李佳薇、李幸倪、陈势安,不明觉厉一点的像是茜拉……这些都是唱情歌的一把好手。
我突然又想起那天在加雅街小酒吧里唱歌的那个歌手,瘦削、矮小,戴个细框眼镜,衣服也不是特别讲究,但她一开口,整个人都在发光。
这首印度尼西亚情歌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的评论都只有那么两三条,在国内网络上能搜到的资料也非常有限,但在评论区里,大家都惊奇地默契:那年,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旅行,听到这首歌,觉得,好好听。
今日编辑 | 舌头打上蝴蝶结的门牙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