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 人物专题|金范(Kim Beom):什么都别想

ARC 人物专题|金范(Kim Beom):什么都别想

艺术世界 ArtReview 日韩男星 2023-10-10 20:57:03 123

身为石

Become a Rock
✦ 

辛辣的怀疑态度和对创造的热情(虽然经常被伪装成不以为然)决定了金范特立独行的艺术实践。他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采用不同口吻,促使观众思考他们愿意在美学与政治维度上相信和接受什么。

Kim Beom, Yellow Scream (still)

金范《黄色尖叫》(静帧)

2012年,单频录像,彩色,有声,31分6秒

全文图片鸣谢艺术家及三星美术馆,首尔

金范:什么都别想

Kim Beom: Do Not Think at All

有这样一种极为罕见但也确实会发生的情况:一位艺术家创作了一件极其“有效”的作品,其超凡的魅力使得作品本身像被赋予了生命一样。但对艺术家来说,这或许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体验,因为它既是恩赐,也是诅咒。恩赐在于这件作品可能会为它的创作者赢得更多粉丝,但诅咒也会随着作品的广泛传播接踵而至——对作品的褒奖总会伴随着各种稀奇古怪,甚至完全错误的解读。

五十九岁的韩国艺术家金范(Kim Beom)就创作了这样一件作品:2012年,他拍摄了一部名为《黄色尖叫》(Yellow Scream)的视频,视频中的演员崔京浩(Choi Kyong-Ho)向观众演示了如何在30分钟内完成一幅抽象画。崔京浩直视着镜头,指导观众:“在作画时,你可能会发现难以思考或做决定。”对此,他的建议是:“什么都别想,凭直觉选择你想用的颜色,跟着感觉移动你的画笔。”于是,他一边说一边身体力行地示范着。当他小心翼翼地用黄色颜料绘出水平线条之时,他将上身靠近画布并发出阵阵尖叫。这位艺术家的创作“音域”很广——其中包括“一些困惑难耐的尖叫”和“表达着瞬间疼痛的短促尖叫”。每一笔,每一声尖叫,都不尽相同。

假如你在互联网上一键搜索这个作品,大概率能在一些吸引点击量的网站上看到相关报道,标题基本都是博人眼球的标题党风格,类似于“看到这个一边尖叫一边冷静地画着黄线的男人时请忍住别笑!”和“来见识一下鲍勃·罗斯(译注:Bob Ross是八九十年代美国公共电视绘画教学节目的主持人,以其舒缓的讲述风格著称)的韩国敌人”。但后者的描述似乎是误判——这位演员实际上是支持罗斯的,他身上散发着与这位受人喜爱的电视绘画指导老师一样的诚挚与平和。他真诚又耐心,并且打心眼儿里希望你能学到东西。只不过问题在于这位“画家”(以及金范)的艺术追求比罗斯的更古怪滑稽一些。

金范也许不是在讽刺罗斯,但他在创作这个作品时的确另有目的。《黄色尖叫》不仅讽刺了某种曲高和寡的抽象艺术,也嘲讽了那些认为该绘画体裁具有传递情感、叙事和思想等能力的荒谬主张。这让人想到汤姆·沃尔夫(Tom Wolfe)于1975 年在《画出来的箴言》(The Painted Word)一书中的控诉,艺术已不再是“‘眼见为实’的了,你这个笨蛋,而是‘所信即所见’,因为现代艺术已经完全书面化了:绘画和其他作品的存在只是为了充当文字的插图”(加粗的部分是沃尔夫强调的)。

Kim Beom, Objects Being Taught They Are Nothing But Tools

金范《物品被教导它们只是工具而已》

2010年,混合媒介,尺寸可变

摄影:Lee Euirock和Choi

但这并不是说金范是一个试图游说人们回归无理论、纯视觉享受的极端保守派。他不是一个反智主义者。辛辣的怀疑态度和对创造的热情(虽然经常被伪装成不以为然)决定了金范特立独行的艺术实践。他的作品涉及多种媒介,采用不同口吻,促使观众思考他们愿意在美学与政治维度上相信和接受什么。

创作于2010年的一件名为《物品被教导它们只是工具而已》(Objects Being Taught They Are Nothing But Tools)的装置作品上演了一场教化课。台扇、水壶、小夜灯等廉价的家用产品被放置在黑板和电视机前的小椅子上,同时,电视里的一名男子正在进行乏味的演讲。他说:“你们其中一些用电,另一些用电池。”你或许会为这些物品感到抱歉。尽管我努力提醒自己它们只是物品而已,但当我想到我们所构建和忍受的所有系统性控制时,内心还是会忍不住涌起一股歉意。

Kim Beom, Spectacle

金范《奇观》(展览现场)

2010年,8频道录像,彩色,无声,1分7秒

摄影:Lee Euirock和Choi

金范喜欢用轻描淡写的手法和不动声色的幽默感来强调并颠覆权力的动态关系。在其影像作品《奇观》(Spectacle,2010)中,他逆转了自然纪录片中的情节,让一只猎豹逃脱奔跑速度极快的羚羊。在同年的其他视频装置作品中,我们还看到《一艘被告知没有海的船》(A Ship That Was Taught There Is No Sea,2010)和《一块被告知是鸟的石头》(A Rock That Was Taught It Was A Bird,2010)。2008年,一幅名为《否认》(Denial)的帆布作品向观众发出了某种挑战,它用黑色字体清晰确凿地写道:“这既不是一块画布,也不是一幅绘画”,“这里没有这种东西”。正如那句老话所言:你会选择相信谁?是我?还是你那双会说谎的眼睛?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要求我们放下怀疑——或者,至少相信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另一位“骗子”艺术家勒内·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告诉他的观众:“这不是一支烟斗”。)金范将观众做出决定,选择是否相信眼前艺术品的时刻当作其艺术的支点。他“强调观众相信或不相信这一内化了的动作”,策展人保拉·莫西亚尼(Paola Morsiani)在谈到金范(时而邪恶)的教学装置时曾这样写道。1994年,金范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圆圈,并写下“相信这个圆圈是有生命的”“相信这个圆圈会思考”以及其他一些大胆的指令。你会选择相信吗?

Kim Beom, Blue Painting

金范《蓝图》

1995年,布上马克笔记标识,57 × 77 厘米

金范是画家出身。在他20世纪90年代成长期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他对艺术创作惯例的质询,以及对绘画应如何表现、如何呈现并如何面对观众的困惑。他通过剪裁画布,折叠襟翼并扣上纽扣来制作《自画像》(Self-Portrait, 1994)的衬衫口袋。同年,他将一块块长方形的帆布缝合起来,制作了《砖墙1号》(Brick Wall #1,1994)。在另一件作品中,金范则选择在画布上贴上棉布块,并用黑色记号笔画出箭头,甚至制定了一些指令:“不要看这部分”“触摸这部分”。而其创作于1995年的一幅无题作品上附着一张写有提示的卷起的纸,上面写着:“带上这首诗”。然而,在首尔三星美术馆举办的回顾展上,入口处的一位展厅工作人员不断告知着观展人禁止触摸作品,作品的原意被悬置、被异化,这使得金范的作品显得更有趣和悲伤了。

Kim Beom, Landscape #1

金范《景观#1》

1995年,布上马克笔记标识,56 × 82 厘米

Kim Beom, Untitled

金范《无题》

1994年,马克笔记标识,布上棉布,61 × 87 厘米

此次回顾展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块石头”(How to become a rock),这是金范写的文字,我认为它暗示了其艺术创作中始终存在的冲突,以及加剧这种冲突的有益摩擦。这一文字来自他于1997年出版的《转变的艺术》(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一书,他在书中建议说:“不要理会时节与天气的变化,什么都别想。即使大雨等物理力量会晃动你,使你滑落,也无需在意。只要一动不动地维持原本的姿态就可以了。”作为一块石头,的确需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但这也意味着一种僵化,一种任性的隐秘主义(hermeticism)。

金范是一块“石头”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的。他摒弃了一种标志性的风格,开辟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通过运用各种艺术运动的语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罗伯特·巴里(Robert Barry)和小野洋子以文字为基础的标准观念主义,以及过往诸多双年展上基于研究的装置艺术,等等。从某个角度看,金范像是当代艺术的宫廷小丑,戳穿了当代艺术的矫揉造作,并将其剥离至最本真的层面,最后将其转化为其他东西(例如,将一幅画作变为一件衬衣,把一段教学视频变为一场喜剧表演)。在早期的一次重要尝试中,金范创作了一幅关于鸡的画作,以11.95美元的价格出售,这一作品的售价恰好是他想买的一道鸡肉菜肴的价格——这幅画可以说是实际的货币,有着纯粹的使用价值。在2012年的光州双年展上,他通过出售整鸡的纸粘土雕塑为贫困儿童购买了2840张鸡肉的代金券(这些只是他与鸡有关的作品中的一小部分)。

综合来看,以上这些不同的艺术实践表明,金范对艺术的“功效性”(efficacy)有着无尽的探索。同时,他对艺术事业始终抱有深刻的怀疑,但他不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之所以持怀疑态度,只是因为他希望从艺术中获得的,似乎比现实所能提供的更多。他也不是一个安分的艺术家——他每一个新的作品系列都在美学的地图上跳跃。因此,书写他作品的难题之一,就在于其艺术实践形式之丰富使人难以将其统一概括。(另一个问题是,他的许多作品都十分诙谐幽默,但你知道,阐释一个段子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Kim Beom, Spy Ship (Perspective)

金范《间谍船(透视)》

2004年,纸上彩铅,40 × 53 厘米

Kim Beom, A Draft of a Safe House for a Tyrant 
金范《暴君的安全屋草图》
2009年,蓝图,98 × 68 厘米

金范的艺术是一种直言不讳的艺术,也是一种对这个世界的残酷性有所知觉的艺术:这里充斥着谎言,人们被压抑,一艘船可能会被告知说这里并没有海。自2002年以来,金范一直在为一些奇幻的、有时充满危险的建筑绘制效果图,如《暴君的安全屋草图(透视图)》(A Draft of a Safe House for a Tyrant [Perspective],2009)。2008年,他开始创作名为《熟悉的疼痛》(Intimate Suffering)的系列作品,画布上是一个个密集的迷宫,每一幅都是欧普艺术的硬边抽象画,也同时是一场令人精疲力竭的游戏。该系列中,一件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有近五米之高,虽然我曾尝试沿其通道移动视线来通关,但总是半途而废。金范很少同意接受采访,但他在谈及这些“迷宫”时曾说道:“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解决问题并找到正确的方法很难,但这么做似乎是人类的本能和天性。”

因此,我们可能会问:在艰难的时期,像石头一样“保持原来的姿态”值得一试吗?当然,在这个要求墨守成规的世界里,当一块石头是方便且有益的,但不断尝试新事物也同样重要。就像金范那些充塞着狭长小巷和恼人的死胡同的“迷宫”传达出的讯息:不断寻求解决方案并持续前行是至关重要的。

金范的个展“如何成为一块石头”于首尔三星美术馆展至12月3日。

✦ 撰文安德鲁·拉塞斯Andrew Russeth

✦ 翻译|张悦


《艺术世界 ArtReview》2023夏季刊现已上市

↓ 扫码购买 ↓


↓ 扫码订阅全年《艺术世界 ArtReview》,现特价优惠 ↓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