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导演,如今的尴尬让人细思极恐

世界第一大导演,如今的尴尬让人细思极恐

24楼影院 欧美男星 2017-10-25 10:55:29 823

| 本文首发于24楼影院(movie24luo)


问谁是最伟大的电影导演,不管楼主说谁恐怕都会有人反对。


但如果问谁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导演,这个答案估计大家都会同意。


那就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从电影票房上看,他电影史上最卖座导演,全球总票房超过90亿美元。


从电影评价上看,他共5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导演,2次获奖



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影史100部最伟大电影,斯皮尔伯格独占5部,是所有导演中最多的。


但或许这个小细节最能说明问题: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他是被感谢得最多的人(所有奖项加起来),排在上帝前面。



好莱坞是对世界电影影响最大的核心地带,奥斯卡获奖者是好莱坞里的核心圈子,而斯皮尔伯格就是核心地带的核心圈子里的核心人物


所以当HBO这个月推出关于他的纪录片《斯皮尔伯格》时,楼主第一时间就去看了。


这部140分钟的片子尝试解密斯皮尔伯格神话:一个来自美国小镇的高中生,如何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导演?



为此,导演采访了好莱坞最顶级的一批明星,包括莱昂纳多、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德鲁等等影帝影后。



还有最牛逼的一群导演,包括拍《星球大战》的卢卡斯、拍《出租车司机》的马丁·斯科塞斯,还有拍《教父》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等。


所有人都提到了同一件事:斯皮尔伯格太会用镜头了


他就好像一个天才画家,只不过他的画笔是镜头。


斯皮尔伯格很早期的作品《飞轮喋血》中,最后一个画面是,追杀男主的大货车滚到了山下,废了,汽油从车身慢慢滴下来,画面转入车内,漆黑破旧,风扇还在转,车轮停止了转动。



但始终,卡车没有像所有人预想的一样爆炸。



斯皮尔伯格坚持不让它爆炸,只是缓缓的死去。


大导演卢卡斯一直对这个画面念念不忘:


“没人能像斯皮尔伯格那样移动镜头,他完全改变了空间感受感,这是他独有的天赋”。



汤姆·汉克斯说了一个故事。


在拍《拯救大兵瑞恩》时,有一幕是士兵要抢占诺曼底沙滩上的一个机关枪扫射点,但在开拍时,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对。


斯皮尔伯格有点生气,然后自己走开了。


几分钟后回来,他决定用望远镜视线代替实景镜头。



然后迅速改变每个演员的站位,“你站这里、你往那里走、你停下来……好,镜头转向这里、再摆到这里……斯皮尔伯格非常清楚该如何设计画面、移动镜头。太牛逼了。”



楼主对《拯救大兵瑞恩》里面的这个镜头也记忆深刻。


这么一场复杂庞大的艰辛战役,观众看得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这是斯皮尔伯格电影的重要风格(所谓“零度剪接”),他擅长于创造出真实的时空感,让观众感觉到恐惧、紧张。



看过斯皮尔伯格电影的童鞋大概都会有这种感受,他的电影也许在故事情节等其他方面有短板,但画面总是好看的。


(《战马》剧照)


光线、人物位置与布景总是组合得恰当好处。



而且,这些好看的画面不是装饰,你会被它吸引,因为它牵引着故事。


货车缓缓死去是因为相比起一瞬间的爆炸,这种悲惨的死亡才是犯罪者应付的代价;用望远镜视线代替实景镜头是为了能够突出战斗的真实感。



而在光线运用最明显的《辛德勒名单》中,画面的故事性更突出。


看过的童鞋会发现,在这部电影里,纳粹警官阿蒙·戈特总是正面出现,被照得光亮的,因为这个人物很清晰——他就是一个恶毒的纳粹警官。



而辛德勒是一个让人困惑的人物,他本来是个奸诈的二流商人,所以一开始他出现时,总是侧面,有很多阴影。



但后来他开始拯救犹太人,正面的镜头越来越多,他的人也越来越清晰。



从侧面阴影到正面打光,光影的变化昭示着人物转变的过程。


所以我们在看斯皮尔伯格电影时总会觉得很容易进入,即使是如《辛德勒的名单》这样的黑白电影,也不会觉得枯燥。因为他非常善于用镜头去讲故事、调动观众情绪



斯皮尔伯格的这些电影手法一次次获得成功,结果好多人都在学他,甚至成为了一种范式。


《纽约客》甚至说斯皮尔伯格是“好莱坞之手”



所以不仅仅是票房和奥斯卡奖杯,斯皮尔伯格对电影的影响还要深远的多。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糟糕的麻烦。


我们会发现,很多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长得越来越像


不仅仅是在画面上向斯皮尔伯格靠近(讲求连贯的时空真实感和情感煽动性等等),甚至在故事模式上也是如此。


一个平凡人物,经历灾难,然后成长,最终与家人团聚,是斯皮尔伯格最喜欢的故事套路。


(《世界大战》剧照)


这与他的童年经历有关。



斯皮尔伯格上初中时,父母离异。为此一直责怪父亲,并且有长达15年的时间都与父亲非常疏离。


父子关系、家庭分裂又团聚这些亲情元素在《ET》、《逍遥法外》、《侏罗纪公园》、《夺宝奇兵》等电影里都能找到。


用斯皮尔伯格自己的话说,电影是他的心理医生,他把心中的恐惧、想要实现的愿望都放进了电影里。



甚至乎,其实《ET》一开始就是想要讲一个关于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的故事,也就是你如何填满一个孤独孩子的心。


最后,他找到的答案是:外星人。



即使是在斯皮尔伯格后期人文类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林肯》、《间谍之桥》也还是能看到熟悉的亲情元素。


这对斯皮尔伯格来说是一种基于私人原因的选择,但却最具有普世性。


结果,这种故事套路加上善用特效且贴近观众的电影语言,使得斯皮尔伯格的风格席卷好莱坞。



但,也令斯皮尔伯格遭受了不少批评,影评人认为他创造的这种好莱坞大片范式毁了好莱坞——


它是一种精确的电影操作手法,懂得如何调动观众、娱乐观众,但是缺乏深度。


甚至认为斯皮尔伯格带来了“一种空虚的逃避主义”——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是赚人眼泪的大众娱乐,而不是艺术。



在知乎上,关于“斯皮尔伯格是否是伟大的电影导演”的回答中,也各有不同意见。



有人认为拍出了《辛德勒的名单》,就是伟大的导演(《辛德勒的名单》的确和斯皮尔伯格的其他电影非常不同,在这部电影里,他放弃了华丽的镜头与特效、尽可能的用手持摄影机。)


也有人认为,斯皮尔伯格只是擅长拍商业片,与黑泽明、库布里克这些导演要差得远。


在楼主看来,把商业片套路化归罪于斯皮尔伯格没有道理。




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线,会看到他一开始拍的几部电影都是打破当时的旧框架拼出来的:《大白鲨》坚持在海上拍摄,而不是像大部分当时的电影一样待在室内摄影棚;《第三类接触》创造了移动拍摄+特效结合的方法;《侏罗纪公园》是第一次用电脑全特效制作的电影……


而且他是按照内心的情感冲动去讲自己想讲的故事,吸引观众的镜头语言是他本能式的天赋。



问题在于整个体制。


美国电影理论家杰拉德· 马斯特在他的《电影简史》说过:


“任何导演追求个人风格的冲动,在开拍以前就被制片厂的照明、美工设计摄影法和剪辑的总政策所压制下去了。”


消除风格差别、做喜闻乐见的故事,是逐利的导演、制片厂的安全选择。


不过电影越来越像的确是一件糟心的事情。


这两年楼主去电影院看了好多大片,却没有一个留下印象,其中也包括斯皮尔伯格的《间谍之桥》(这部电影的票房也一般)。


斯皮尔伯格的成功起于40年前,那时候不仅仅有《大白鲨》和《ET》,还有《午夜牛郎》、《发条橙》、《教父》、《穷街陋巷》、《东方快车谋杀案》、《洛奇》、《安妮·霍尔》、《出租车司机》、《星球大战》……



每一部都风格各异,好看到飞起。


斯皮尔伯格的沉沦始于现在,此时电影院里大多是超级英雄爆米花电影(而且大部分都是续集电影,包括最近最让人期待的《王牌特工》与《银翼杀手》,创造力贫乏由此可见)。


每一部都长得好像,特效牛逼却让人昏昏欲睡。


以前,大导演们刚刚崛起,看都看不过来。


如今,大导演们纷纷封神,用脚投票的观众,却好像变得没啥地方可去了。


(想看的,腾讯视频就有)


相关推荐


这个月最期待的大片,值得掏钱看吗?


如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投稿请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合作或其他事宜请加微信chen173641687
最快提高个人观影逼格的公众号。
24楼影院movie24lu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鼓励,我会继续努力的!

文章地址:

用户邮箱:

打赏金额:USDT

点击”去打赏“,即可进行打赏支持本文章哦

发表评论